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世收藏,玩物益志。
现代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市人的紧张心态如何张弛相益,在玩古中陶冶情操,在玩古中得到投资之乐,是每一个文化人值得玩味的课题。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注意到“斗蛐蛐”这项中国人古老的娱乐活动。兴趣与缘分令我写出这段文字,与藏友共赏。
玩蛐蛐也叫斗蟋蟀,北京人称“玩虫儿”。中国人“玩虫儿”古已有之,在宋代曾盛极一时的南宋权相贾似道即是一个“蛐蛐高手”;明宣德皇帝朱瞻基不仅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又是一个大玩家,史载他“留神词翰”、“尤工绘事”,特别“好促织之戏”。“促织”即是蟋蟀,就是说宣德皇帝也好“斗蛐蛐”。近代不少名人也有此好,相声大师侯宝林、李金斗及其师爷王长友,均精于此道;演艺界的王铁成、王刚、央视知名主持人赵忠祥、文博界泰斗史树青,都是此项活动的高手。
“斗蛐蛐”少不了要有好“虫儿”、好“罐儿”,近年来收藏蛐蛐罐及其附件器皿为收藏界所关注。蟋蟀罐有瓷、陶(泥)、玉、石、漆器等各种材质。但目前收藏市场和拍卖市场蛐蛐罐还大多以瓷、陶制品为主。目前存世最早的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明宣德·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2001年中鸿信秋拍中这件残件蛐蛐罐成交价为60万元人民币。
老北京的蛐蛐罐,以明末万礼张和清康熙年的赵子玉制作的“罐儿”最为著名,多为贡品。“子玉罐”以上好澄泥为料,做工精细,罐底和盖上多有“赵子玉”款。在清代,子玉罐尤为流行,价格高,数量多,行情好。随着时光流逝,目前存世的“子玉罐”已十分稀少。
“物以稀为贵”,子玉罐在当时即很值钱。据文献记载,子玉罐在清末民国初年,时值大洋一百块。俗话讲:“玩虫一秋,玩罐一世”,作为玩家藏家,选择一款精美虫具养虫,不仅获得使用价值,其收藏投资前景也很广阔。
关于“虫罐”的说法和书文已很多,唯有一个与罐有关的小物件,为多数收藏家所忽视,这个小物件在整个“斗蛐蛐”活动中具有特殊功用。
此物两头有孔,顶端有盖,器身微弯,作半圆形的条形器物,学名“过笼”,俗名“串子”。“过笼”顾名思义,置放于蛐蛐养罐之中,它的作用有二:一、使蛐蛐罐盆的空间环境更为丰富。在养盆中放置过笼(注:罐分养盆和斗盆,养盆盖顶有一圆洞供透气用),盆中不仅有蟋蟀活动的大空间(盆腹),也有小空间(过笼),更有空间走廊(蟋蟀可从过笼中自由穿行)。虫儿在如此丰富的空间环境中活动,就与在大自然的砖石孔隙中生活相类同。第二,要清扫虫盆或要“捣盆”(换盆)时,把养盆盖打开的瞬间,见光受惊的蟋蟀便会自然钻进光线较暗的过笼中,这样人可握住过笼两头,使蟋蟀不易受惊受伤,比用手去抓蟋蟀既安全又易行。清代拙园老人《虫鱼雅集·三门·汕罐》条谓:“临时敌对两家各起过笼在手”。
据景德镇刘新园教授介绍,1993年景德镇政府在中华路盖楼,景德镇考古所在明御器厂故址盖房,出土了一批明宣德的蛐蛐罐。随即在同一地点发现一置于盖盆中的“过笼”(见图1),和江苏镇江宋墓出土物一致,但比晚清苏州陆墓所产过笼(陶制)小(见图2)。而那件青花无盖过笼即是大名鼎鼎的“宣德串”。
我收藏有两件珍贵的蟋蟀物件标本一件是赵子玉款康熙年陶制过笼(图3),笼呈扇体,短边5.5厘米,长边7厘米,高2.7厘米。精白陶制的过笼制作工艺极精,笼盖上刻一缠枝葫芦,丝藤蔓卷五个小葫芦挂于枝上,雕得玲珑剔透,纽上两片折枝叶片栩栩如生,极像一幅微型浮雕画。笼盖与笼身以子母扣相合,丝丝入扣,盖里有一叶片状的塌陷印纹,纹中有“赵子玉”阳文款识。更令人击节叫绝的是在“笼”的上底部,即蛐蛐的通道之上,作者赫然印了一副虎纹,虎虎生威,八面威风,作者大概想以此为笼内的“斗士”们平添“虎”气吧!用心何其良苦哉!
子玉罐之精贵史有所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有“六只子玉罐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之说。
另一件是题款为“姑苏齐门外陆墓镇”的蟋蟀罐盖(图4),此物虽与罐体离散,但制作极精细,所用澄泥细润又不光滑,沾水后有“慢喝水”的特质。盖顶下凹,盖面外周密细如发丝的旋纹,手抚之,如婴儿肌肤。包浆厚重,迎光可见泥中点点白星在闪亮。
关于“陆墓”制的蟋蟀罐明清笔记有以下记载: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陆墓促织盆”条谓:宣德时苏州造促织盆,出陆墓、邹莫二家。
工作之余,玩物益志,发古之情思,激今之文缘,如此而已,岂不快哉!
(责编:石晓)
现代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市人的紧张心态如何张弛相益,在玩古中陶冶情操,在玩古中得到投资之乐,是每一个文化人值得玩味的课题。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注意到“斗蛐蛐”这项中国人古老的娱乐活动。兴趣与缘分令我写出这段文字,与藏友共赏。
玩蛐蛐也叫斗蟋蟀,北京人称“玩虫儿”。中国人“玩虫儿”古已有之,在宋代曾盛极一时的南宋权相贾似道即是一个“蛐蛐高手”;明宣德皇帝朱瞻基不仅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又是一个大玩家,史载他“留神词翰”、“尤工绘事”,特别“好促织之戏”。“促织”即是蟋蟀,就是说宣德皇帝也好“斗蛐蛐”。近代不少名人也有此好,相声大师侯宝林、李金斗及其师爷王长友,均精于此道;演艺界的王铁成、王刚、央视知名主持人赵忠祥、文博界泰斗史树青,都是此项活动的高手。
“斗蛐蛐”少不了要有好“虫儿”、好“罐儿”,近年来收藏蛐蛐罐及其附件器皿为收藏界所关注。蟋蟀罐有瓷、陶(泥)、玉、石、漆器等各种材质。但目前收藏市场和拍卖市场蛐蛐罐还大多以瓷、陶制品为主。目前存世最早的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明宣德·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2001年中鸿信秋拍中这件残件蛐蛐罐成交价为60万元人民币。
老北京的蛐蛐罐,以明末万礼张和清康熙年的赵子玉制作的“罐儿”最为著名,多为贡品。“子玉罐”以上好澄泥为料,做工精细,罐底和盖上多有“赵子玉”款。在清代,子玉罐尤为流行,价格高,数量多,行情好。随着时光流逝,目前存世的“子玉罐”已十分稀少。
“物以稀为贵”,子玉罐在当时即很值钱。据文献记载,子玉罐在清末民国初年,时值大洋一百块。俗话讲:“玩虫一秋,玩罐一世”,作为玩家藏家,选择一款精美虫具养虫,不仅获得使用价值,其收藏投资前景也很广阔。
关于“虫罐”的说法和书文已很多,唯有一个与罐有关的小物件,为多数收藏家所忽视,这个小物件在整个“斗蛐蛐”活动中具有特殊功用。
此物两头有孔,顶端有盖,器身微弯,作半圆形的条形器物,学名“过笼”,俗名“串子”。“过笼”顾名思义,置放于蛐蛐养罐之中,它的作用有二:一、使蛐蛐罐盆的空间环境更为丰富。在养盆中放置过笼(注:罐分养盆和斗盆,养盆盖顶有一圆洞供透气用),盆中不仅有蟋蟀活动的大空间(盆腹),也有小空间(过笼),更有空间走廊(蟋蟀可从过笼中自由穿行)。虫儿在如此丰富的空间环境中活动,就与在大自然的砖石孔隙中生活相类同。第二,要清扫虫盆或要“捣盆”(换盆)时,把养盆盖打开的瞬间,见光受惊的蟋蟀便会自然钻进光线较暗的过笼中,这样人可握住过笼两头,使蟋蟀不易受惊受伤,比用手去抓蟋蟀既安全又易行。清代拙园老人《虫鱼雅集·三门·汕罐》条谓:“临时敌对两家各起过笼在手”。
据景德镇刘新园教授介绍,1993年景德镇政府在中华路盖楼,景德镇考古所在明御器厂故址盖房,出土了一批明宣德的蛐蛐罐。随即在同一地点发现一置于盖盆中的“过笼”(见图1),和江苏镇江宋墓出土物一致,但比晚清苏州陆墓所产过笼(陶制)小(见图2)。而那件青花无盖过笼即是大名鼎鼎的“宣德串”。
我收藏有两件珍贵的蟋蟀物件标本一件是赵子玉款康熙年陶制过笼(图3),笼呈扇体,短边5.5厘米,长边7厘米,高2.7厘米。精白陶制的过笼制作工艺极精,笼盖上刻一缠枝葫芦,丝藤蔓卷五个小葫芦挂于枝上,雕得玲珑剔透,纽上两片折枝叶片栩栩如生,极像一幅微型浮雕画。笼盖与笼身以子母扣相合,丝丝入扣,盖里有一叶片状的塌陷印纹,纹中有“赵子玉”阳文款识。更令人击节叫绝的是在“笼”的上底部,即蛐蛐的通道之上,作者赫然印了一副虎纹,虎虎生威,八面威风,作者大概想以此为笼内的“斗士”们平添“虎”气吧!用心何其良苦哉!
子玉罐之精贵史有所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有“六只子玉罐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之说。
另一件是题款为“姑苏齐门外陆墓镇”的蟋蟀罐盖(图4),此物虽与罐体离散,但制作极精细,所用澄泥细润又不光滑,沾水后有“慢喝水”的特质。盖顶下凹,盖面外周密细如发丝的旋纹,手抚之,如婴儿肌肤。包浆厚重,迎光可见泥中点点白星在闪亮。
关于“陆墓”制的蟋蟀罐明清笔记有以下记载: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陆墓促织盆”条谓:宣德时苏州造促织盆,出陆墓、邹莫二家。
工作之余,玩物益志,发古之情思,激今之文缘,如此而已,岂不快哉!
(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