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慕课”背景下的“遗传学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模式,课外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与实践,课内则以讨论、互动为主,建立了“教师引导”与“学生引导+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模式,使修课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慕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教学变革
20世纪后期开始,生命科学的研究显示出极富活力的强劲发展势头。“基因工程”“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及“基因组计划”等全球性的重大科学实践均表明生命科学正越来越向应用领域拓展。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知晓这些新技术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遗传学与社会”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类通识核心课程,主要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尽管本课程采取缩小班级规模、增加班次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授课对象来自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生物学基础不一,而不同专业学生的关注点也不同,且不同班次情况也不尽相同,就文科学生所占比例看,如近5年春季班级文科学生占比最多的一年达35.19%,这就给教学进度的把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借助“慕课”平台,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教学资源的科学创建
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选课学生生物学知识背景差异悬殊,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悉数顾到”。互联网时代为师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关键是如何辨析和取舍这些资源而不被误导。
课程主要从师资配置、经典读物、“慕课”平台建设三方面科学创建教学资源:建立了不同学科背景(农学、理学、工学)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队伍,同时,配备1~2名研究生助教;在学校课程中心设置了经典文献阅读资料库、答疑论坛等,2015年主编出版了《遗传学与社会》教材;拍摄了图文并茂的教学视频资料,并于2015年秋季慕课平台上线开课。通过教学资料的系统构建,引导阅读,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在导读过程中分头辅导,为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供资源保障。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重塑
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導向事物的本源。通识教育中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开阔思路,会从不同视角分析、思考。
“慕课”背景下,“遗传学与社会”课程内容设计定位为:侧重遗传学发展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融合,培养学生既可利用遗传学知识来解析和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又可通过社会问题作为案例来丰富遗传学的知识。主要内容(如图)涉及:遗传学的发生发展,介绍遗传学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生命是如何延续的,介绍生命的过程、性别决定、辅助生殖技术等,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尊重父母,思考一些新技术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等;基因的表达,介绍基因的表达、调控、突变等,让学生知晓人类如何在防止自身基因突变发生遗传病的同时,利用突变、创造突变培育动物、植物新品种及有益微生物菌种等;基因检测,介绍怎么通过产前检测防止缺陷婴儿的出生、DNA检测与法医学之间的关系等;遗传学的未来,则突出课程的时代性。每一章都从案例开篇,都有相关知识点的链接,结尾均安排思考题。
三、教学方式的混合设计
课程内容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灵魂必须来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正如斯特劳斯所言,教育应该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通识教育更多关注的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研讨型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则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必然途径。教学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处理复杂资讯的能力,启发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总有部分生物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较大,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勇气;同时,也会有个别学生认为没有完全达到自己当初选课时对课程的诉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选择上有时也会处于两难的境地。
“慕课”背景下,可采用“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混合性教学模式,课外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与实践,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视频资料和课件,结合答疑论坛和章节测试等板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内则以讨论、互动为主,建立了“教师引导”与“学生引导+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授课模式。通过“答疑论坛”和“问题解析”实现“课内和课外”“线下和线上”的互动。
四、教学质量的全程跟踪
“慕课”背景下,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全程跟踪。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时间完成线上的客观题的测试,助教可以随时反馈学生测试结果。对于一些社会性问题,老师可以通过课程中心的答疑论坛发帖,以引导讨论,并鼓励学生发帖互动。对于一些有趣的话题及网络测试反馈的問题,可以及时随堂与学生一起分析,或布置相应的作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课程论文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论文完成和全班报告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个性培养、团队意识、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增加了网络互动及课堂讨论参与的分值;课程论文交流时融入了学生互评环节。另外,对于获得团队报告优秀的团队长及回答问题优秀的学生有1~3分的附加分。
成绩构成:20%平时(网络互动及课堂讨论的参与)+50%团队课程论文[论文20%+PPT展示30%(其中20%为教师评分、10%为学生互评分)1+30%随堂测验。另外,由于本课程涉及许多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与技能,本团队的科学研究实验室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和实验内容由助教负责安排。
对2015秋季和2016春季2个班级学生的调查表明,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变革后,98%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评价很好,100%学生对于团队研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表示满意;59%的学生认为课程很好地体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28%的学生认为课程较好地体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对于“慕课”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效果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于“课程对我有所帮助的教学环节”中,团队讨论、网站学习、课堂学习占据前三位。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学生反馈中“课程提升了我哪些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通识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主要传授生命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创新理念;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手段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反映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立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课程中心实时补充新知识、新案例非常必要;“慕课”的表现形式也值得拓展,如增加体验性、场景性、互动性等。
关键词:慕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教学变革
20世纪后期开始,生命科学的研究显示出极富活力的强劲发展势头。“基因工程”“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及“基因组计划”等全球性的重大科学实践均表明生命科学正越来越向应用领域拓展。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知晓这些新技术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遗传学与社会”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类通识核心课程,主要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尽管本课程采取缩小班级规模、增加班次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授课对象来自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生物学基础不一,而不同专业学生的关注点也不同,且不同班次情况也不尽相同,就文科学生所占比例看,如近5年春季班级文科学生占比最多的一年达35.19%,这就给教学进度的把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借助“慕课”平台,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教学资源的科学创建
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选课学生生物学知识背景差异悬殊,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悉数顾到”。互联网时代为师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关键是如何辨析和取舍这些资源而不被误导。
课程主要从师资配置、经典读物、“慕课”平台建设三方面科学创建教学资源:建立了不同学科背景(农学、理学、工学)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队伍,同时,配备1~2名研究生助教;在学校课程中心设置了经典文献阅读资料库、答疑论坛等,2015年主编出版了《遗传学与社会》教材;拍摄了图文并茂的教学视频资料,并于2015年秋季慕课平台上线开课。通过教学资料的系统构建,引导阅读,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在导读过程中分头辅导,为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供资源保障。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重塑
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導向事物的本源。通识教育中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开阔思路,会从不同视角分析、思考。
“慕课”背景下,“遗传学与社会”课程内容设计定位为:侧重遗传学发展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融合,培养学生既可利用遗传学知识来解析和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又可通过社会问题作为案例来丰富遗传学的知识。主要内容(如图)涉及:遗传学的发生发展,介绍遗传学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生命是如何延续的,介绍生命的过程、性别决定、辅助生殖技术等,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尊重父母,思考一些新技术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等;基因的表达,介绍基因的表达、调控、突变等,让学生知晓人类如何在防止自身基因突变发生遗传病的同时,利用突变、创造突变培育动物、植物新品种及有益微生物菌种等;基因检测,介绍怎么通过产前检测防止缺陷婴儿的出生、DNA检测与法医学之间的关系等;遗传学的未来,则突出课程的时代性。每一章都从案例开篇,都有相关知识点的链接,结尾均安排思考题。
三、教学方式的混合设计
课程内容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灵魂必须来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正如斯特劳斯所言,教育应该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通识教育更多关注的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研讨型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则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必然途径。教学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处理复杂资讯的能力,启发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总有部分生物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较大,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勇气;同时,也会有个别学生认为没有完全达到自己当初选课时对课程的诉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选择上有时也会处于两难的境地。
“慕课”背景下,可采用“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混合性教学模式,课外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与实践,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视频资料和课件,结合答疑论坛和章节测试等板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内则以讨论、互动为主,建立了“教师引导”与“学生引导+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授课模式。通过“答疑论坛”和“问题解析”实现“课内和课外”“线下和线上”的互动。
四、教学质量的全程跟踪
“慕课”背景下,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全程跟踪。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时间完成线上的客观题的测试,助教可以随时反馈学生测试结果。对于一些社会性问题,老师可以通过课程中心的答疑论坛发帖,以引导讨论,并鼓励学生发帖互动。对于一些有趣的话题及网络测试反馈的問题,可以及时随堂与学生一起分析,或布置相应的作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课程论文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论文完成和全班报告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个性培养、团队意识、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增加了网络互动及课堂讨论参与的分值;课程论文交流时融入了学生互评环节。另外,对于获得团队报告优秀的团队长及回答问题优秀的学生有1~3分的附加分。
成绩构成:20%平时(网络互动及课堂讨论的参与)+50%团队课程论文[论文20%+PPT展示30%(其中20%为教师评分、10%为学生互评分)1+30%随堂测验。另外,由于本课程涉及许多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与技能,本团队的科学研究实验室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和实验内容由助教负责安排。
对2015秋季和2016春季2个班级学生的调查表明,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变革后,98%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评价很好,100%学生对于团队研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表示满意;59%的学生认为课程很好地体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28%的学生认为课程较好地体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对于“慕课”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效果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于“课程对我有所帮助的教学环节”中,团队讨论、网站学习、课堂学习占据前三位。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学生反馈中“课程提升了我哪些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通识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主要传授生命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创新理念;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手段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反映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立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课程中心实时补充新知识、新案例非常必要;“慕课”的表现形式也值得拓展,如增加体验性、场景性、互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