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启示,分析了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意义,然后分析数字化课程开发方法,包括: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所选问题、赫尔巴特学派理论解决课程划分问题、掌握教学模式,解决课程内容关系问題、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和知识训练问题。最后通过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能够促进信息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学;数字化;开发启示
引言:在当今社会,数字化课程开发属于教育技术的范围,并非能够通过计算机就能解决,更需要教育学理论引导。而教育学理论现象的规律能为教育学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但教学理论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创新,开发出了一个新的内容,并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启发。在过去几年的数字化课程开发都存在技术研发和技术落后等问题,而教育学理论中进行数字化开发能够适用于教学,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意义
教育现代化有三个层面,分别是:观念层面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而观念层面现代是教育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和核心,并渗透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数字化课程开发的优势是:应该以学习者为主要视角,为中心设计课程内容,并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和各大网络平台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根据数字化开发提供丰富资源,开放共用的互联网络,能减少资源分配不均造成教育水平差异化[1]。
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核心环节,数字化课程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内容新的载体。因此,数字化课程教学内容载体是现代工具一个层面。数字化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教学方面有着先进新的教学设备。
一方面,数字化课程开发是课程资源的生产,要从“教学内容”的观点入手,将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实质和使用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其实数字化课程是数字形式的文化产品。
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可以代替传统教育方法和设备。进而,在数字化课程开发中有着课程现代的艰巨任务,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速度。
二、数字化课程开发方法
(一)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所选问题
拉尔夫泰勒经过8年的研究下,最终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50)这一书中,将课程理论归纳总结为从事课程活动必须回答的4个问题,分别为:1、学校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2、如何实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评估学习经验实效性。在泰勒原理编制的问题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学习经验、评估学习效果[2]。
在泰勒原理对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的选课步骤,编辑者首先要清楚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和收集,运用科学合理方式组织框架的构成,最后检测内容合理运用。泰勒原理使课程开发的中心思想是以“目标”为基础进行,进行的流程分别是,要确立目标、依据目标进行选材、实现目标进行排版、检测是否达标。这种选课步骤发展到最高阶段时要对“反馈”和“传播效果”进行考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播倡导碎片化,在学习教育内容时要精细化。例如:“课堂内外电子书包”设计的学习板块,要将学科课程内容全部细化分为单个知识点。碎片化方便学习者更好的学习知识。编辑者在内容开发上要在丰富资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组合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编辑者要运用泰勒原理进行思路,这样编辑者的思路会更加清晰。进而,在内容开发之前,编辑者要和教育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编辑者提出意见和想法,指导编辑者编出课程内容整体框架。
(二)赫尔巴特学派理论解决课程划分问题
赫尔巴特在目的与手段出发建立了教学理论体系,为后代提供了教学解释框架,并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包括: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理论。这个理论被赫尔巴特弟弟席勒修正改为五个阶段,包括:准备、联想、提示、概括、运用,这五个阶段称为传统教学方法。它可以运用心理学教学,使系统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在对教学知识划分时,体现了教学过程规律,使教师更好地制定教案,从而使教学有序进行。因此,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内容开发和建设为参考依据。
例如:“课堂内外电子书包”学习板块中,主要以文字的行式来呈现课程,但还要在需要的地方加入图片和视频。这部分内容教学资源丰富,但对于编辑者来说,按照怎样的步骤来制定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运用赫尔巴特派的5个阶段,把教学内容分为5种类型,包括:预习类、引入类、讲授类、总结类和练习类,将这5类内容依次呈现。使数字化课程组织形式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三)掌握教学模式,解决课程内容关系问题
在长期数字化课程内容开发中,编辑者要对讲解内容和测评内容两者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疑问,即:讲解内容和测评比例如何设计,在组合中如何安排。布卢姆的“掌握学习”为解决这问题提供了思路。
“掌握”学习其实就是在学生学好情况下,从集体教学入手,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拓展课余学习时间,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学生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因此,编辑者可以将教学过程做参考后在进行测验。
(四)“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和知识训练问题
“杜威”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组和创造”入手,并提出了“做中学”理论。在近几年,传统教学模式缺少“做中学”环节,大多数原因是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却难以开展“做中学”环节。但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课堂中,有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做中学”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做中学”其中“中”“学”对象包括技能操作,也包括了知识、素养和能力。而做中学不只是简单的技能性学习,是通过技能的实际操作,掌握知识、提高判断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论,数字化课程开发为教育信息打下良好基础,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前提。因此,要发挥教与学理论的优势,通过数字化课程开发方法来开展数字化课程,为传统教学手段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莹.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63.
[2]李公文,林雪涛.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2):147-150.
作者简介:吴世林(1990-),男,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族:汉,职称: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
关键词:教育学;数字化;开发启示
引言:在当今社会,数字化课程开发属于教育技术的范围,并非能够通过计算机就能解决,更需要教育学理论引导。而教育学理论现象的规律能为教育学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但教学理论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创新,开发出了一个新的内容,并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启发。在过去几年的数字化课程开发都存在技术研发和技术落后等问题,而教育学理论中进行数字化开发能够适用于教学,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意义
教育现代化有三个层面,分别是:观念层面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而观念层面现代是教育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和核心,并渗透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数字化课程开发的优势是:应该以学习者为主要视角,为中心设计课程内容,并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和各大网络平台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根据数字化开发提供丰富资源,开放共用的互联网络,能减少资源分配不均造成教育水平差异化[1]。
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核心环节,数字化课程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内容新的载体。因此,数字化课程教学内容载体是现代工具一个层面。数字化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教学方面有着先进新的教学设备。
一方面,数字化课程开发是课程资源的生产,要从“教学内容”的观点入手,将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实质和使用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其实数字化课程是数字形式的文化产品。
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可以代替传统教育方法和设备。进而,在数字化课程开发中有着课程现代的艰巨任务,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速度。
二、数字化课程开发方法
(一)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所选问题
拉尔夫泰勒经过8年的研究下,最终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50)这一书中,将课程理论归纳总结为从事课程活动必须回答的4个问题,分别为:1、学校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2、如何实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评估学习经验实效性。在泰勒原理编制的问题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学习经验、评估学习效果[2]。
在泰勒原理对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的选课步骤,编辑者首先要清楚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和收集,运用科学合理方式组织框架的构成,最后检测内容合理运用。泰勒原理使课程开发的中心思想是以“目标”为基础进行,进行的流程分别是,要确立目标、依据目标进行选材、实现目标进行排版、检测是否达标。这种选课步骤发展到最高阶段时要对“反馈”和“传播效果”进行考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播倡导碎片化,在学习教育内容时要精细化。例如:“课堂内外电子书包”设计的学习板块,要将学科课程内容全部细化分为单个知识点。碎片化方便学习者更好的学习知识。编辑者在内容开发上要在丰富资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组合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编辑者要运用泰勒原理进行思路,这样编辑者的思路会更加清晰。进而,在内容开发之前,编辑者要和教育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编辑者提出意见和想法,指导编辑者编出课程内容整体框架。
(二)赫尔巴特学派理论解决课程划分问题
赫尔巴特在目的与手段出发建立了教学理论体系,为后代提供了教学解释框架,并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包括: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理论。这个理论被赫尔巴特弟弟席勒修正改为五个阶段,包括:准备、联想、提示、概括、运用,这五个阶段称为传统教学方法。它可以运用心理学教学,使系统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在对教学知识划分时,体现了教学过程规律,使教师更好地制定教案,从而使教学有序进行。因此,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内容开发和建设为参考依据。
例如:“课堂内外电子书包”学习板块中,主要以文字的行式来呈现课程,但还要在需要的地方加入图片和视频。这部分内容教学资源丰富,但对于编辑者来说,按照怎样的步骤来制定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运用赫尔巴特派的5个阶段,把教学内容分为5种类型,包括:预习类、引入类、讲授类、总结类和练习类,将这5类内容依次呈现。使数字化课程组织形式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三)掌握教学模式,解决课程内容关系问题
在长期数字化课程内容开发中,编辑者要对讲解内容和测评内容两者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疑问,即:讲解内容和测评比例如何设计,在组合中如何安排。布卢姆的“掌握学习”为解决这问题提供了思路。
“掌握”学习其实就是在学生学好情况下,从集体教学入手,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拓展课余学习时间,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学生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因此,编辑者可以将教学过程做参考后在进行测验。
(四)“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和知识训练问题
“杜威”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组和创造”入手,并提出了“做中学”理论。在近几年,传统教学模式缺少“做中学”环节,大多数原因是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却难以开展“做中学”环节。但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课堂中,有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做中学”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做中学”其中“中”“学”对象包括技能操作,也包括了知识、素养和能力。而做中学不只是简单的技能性学习,是通过技能的实际操作,掌握知识、提高判断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论,数字化课程开发为教育信息打下良好基础,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前提。因此,要发挥教与学理论的优势,通过数字化课程开发方法来开展数字化课程,为传统教学手段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莹.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63.
[2]李公文,林雪涛.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2):147-150.
作者简介:吴世林(1990-),男,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族:汉,职称: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