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但长期以来,关心中小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学业成绩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小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者应意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但今天的中小学生当中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障碍;如平日沉重的学习压力;对升学或选择就业的失望;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与父母不和产生较大思想波动等常常导致情绪紧张,自卑,精力不集中,遇挫折或心理冲突时不能解脱以及逆反心理等。笔者仅就如何克服中小学生逆反心理,谈点管中之见,与君共榷。
我们中小学生当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如,一个临近毕业的学生,看了一会儿电视,正想起身關了电视去复习功课,这是传来了母亲的声音:“时间不早了,该做功课了。”一听这话,正抬起的身子又重新坐下,继续看不去,尽管已经没有看下去的兴趣,尽管母亲的话正合他意,但心中憋着一股气“不让我看,我偏要看。”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中小学生此类逆反心理在学校家庭随处可见。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中小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一些逆反心理,归结其重要原因与不合理的教育有密切关系。
其一,教育思想僵化。我们有的教育者不重视教育理论学习,不研究受教育者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缺乏心理学修养不能用科学方法育人。
其二,教育形式封闭。我们教育者常坐而论道的进行说教,既无新鲜感又无针对性,学生对此无兴趣,千篇一律的报告,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其三,教学内容“单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水平、思想深度,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者搞的教育内容划一,用统一模式,把人框起来,采用一般化教育方法,忽略了有层次、分阶段,有机结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由低向高攀登。使教育收效甚微,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从而促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
其四,教育方法追求“注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习惯于把思想教育工作片面理解为对学生的单纯看管,由“管”学出发,置学生于教师控制之下,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有时竟定下禁令,要求学生完全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和灌输,如此看管型教育,势必使一部分主张自立、自理、自治的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情绪抵触、对立,产生逆反心理。
总述上述原因,不难看出青少年对于社会现实生活,师长的言行都已有自己的评别标准,尽管幼稚片面,但却有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因此教育者的各种教育会使青少年无所适从,产生逆反。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的突出自我,强调个性等方面迎合了青少年追求独立的心理,使之影响了大批青少年,在克服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的形势愈加复杂,所以教育者要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尽全力克服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我们可以试着从几方面入手:
一、认清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积极面,并正确引导
第一、逆反心理表现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不听命于成人,对成长的管教,以反思都说明了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性的增强。此时青少年已不再是处处需要成人呵护和照顾的孩子。他们已形成了自我评价及对社会对他人的评价标准体系,开始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身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是初中生独立性的可贵的萌芽。
第二、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了青少年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分析社会现象,表现出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的社会使命感。他们对于正面宣传的否定,反向思考虽然说明了他们思想上的不成熟,但是也表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表现出不满和愤怒,这都表现了他们纯真的正义感和道德观,这些可贵的思想萌芽。如果加以精心培育,必定会成长为栋梁之材。
第三、逆反心理中存在着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反对束缚的可贵精神。创造力是一切人才的根本的特征,反对成人过多的干涉和束缚表现了青少年渴望创新求异的愿望。虽然他们并不能明确自身的创造目的,但却在创造欲望的推动下去反对常规;教育者应认识到,打破常规出其不意不仅不可惜,也许还是创新的预兆;固维守问,墨守戒规才会扼杀他们旺盛的创造力。
第四、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成人反思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
当教育者面对青少年的反抗时,就冷静地反思一下我们教育中的不当之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青少年迫切的心理需求,没有能形成民主、向上的家庭气氛,压割青少年渴望成长独立的要求,等等。我们前面也曾分析,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归咎于青少年。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多一些反思。
二、初中生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回避的,作为教育者,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
第一,建立信任感。我们要发挥非权力因素,给初中生一种责任感。同时充分信任,聆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他们沟通,不轻视他们的观点,不嘲笑不怀疑他们的参与精神,在相互充分依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第二,认清形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育者要摸清青少年需求,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工作落到实处,在教育过程中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教育者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我要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第三,帮助中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的世界观。教育者应以自然科学、哲学、历史等不同学科对学生进行细致教育,帮学生建立辩证发展,全面的思维方法,可以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从而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总之,中学生逆反心理是初中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失衡期,它既是一个危机期,同时也是一个宝贵的教育时机,只要教育者抓住了这个时期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就必然会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而克服它的不利影响。
我们中小学生当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如,一个临近毕业的学生,看了一会儿电视,正想起身關了电视去复习功课,这是传来了母亲的声音:“时间不早了,该做功课了。”一听这话,正抬起的身子又重新坐下,继续看不去,尽管已经没有看下去的兴趣,尽管母亲的话正合他意,但心中憋着一股气“不让我看,我偏要看。”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中小学生此类逆反心理在学校家庭随处可见。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中小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一些逆反心理,归结其重要原因与不合理的教育有密切关系。
其一,教育思想僵化。我们有的教育者不重视教育理论学习,不研究受教育者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缺乏心理学修养不能用科学方法育人。
其二,教育形式封闭。我们教育者常坐而论道的进行说教,既无新鲜感又无针对性,学生对此无兴趣,千篇一律的报告,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其三,教学内容“单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水平、思想深度,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者搞的教育内容划一,用统一模式,把人框起来,采用一般化教育方法,忽略了有层次、分阶段,有机结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由低向高攀登。使教育收效甚微,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从而促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
其四,教育方法追求“注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习惯于把思想教育工作片面理解为对学生的单纯看管,由“管”学出发,置学生于教师控制之下,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有时竟定下禁令,要求学生完全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和灌输,如此看管型教育,势必使一部分主张自立、自理、自治的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情绪抵触、对立,产生逆反心理。
总述上述原因,不难看出青少年对于社会现实生活,师长的言行都已有自己的评别标准,尽管幼稚片面,但却有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因此教育者的各种教育会使青少年无所适从,产生逆反。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的突出自我,强调个性等方面迎合了青少年追求独立的心理,使之影响了大批青少年,在克服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的形势愈加复杂,所以教育者要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尽全力克服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我们可以试着从几方面入手:
一、认清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积极面,并正确引导
第一、逆反心理表现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不听命于成人,对成长的管教,以反思都说明了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性的增强。此时青少年已不再是处处需要成人呵护和照顾的孩子。他们已形成了自我评价及对社会对他人的评价标准体系,开始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身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是初中生独立性的可贵的萌芽。
第二、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了青少年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分析社会现象,表现出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的社会使命感。他们对于正面宣传的否定,反向思考虽然说明了他们思想上的不成熟,但是也表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表现出不满和愤怒,这都表现了他们纯真的正义感和道德观,这些可贵的思想萌芽。如果加以精心培育,必定会成长为栋梁之材。
第三、逆反心理中存在着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反对束缚的可贵精神。创造力是一切人才的根本的特征,反对成人过多的干涉和束缚表现了青少年渴望创新求异的愿望。虽然他们并不能明确自身的创造目的,但却在创造欲望的推动下去反对常规;教育者应认识到,打破常规出其不意不仅不可惜,也许还是创新的预兆;固维守问,墨守戒规才会扼杀他们旺盛的创造力。
第四、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成人反思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
当教育者面对青少年的反抗时,就冷静地反思一下我们教育中的不当之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青少年迫切的心理需求,没有能形成民主、向上的家庭气氛,压割青少年渴望成长独立的要求,等等。我们前面也曾分析,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归咎于青少年。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多一些反思。
二、初中生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回避的,作为教育者,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
第一,建立信任感。我们要发挥非权力因素,给初中生一种责任感。同时充分信任,聆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他们沟通,不轻视他们的观点,不嘲笑不怀疑他们的参与精神,在相互充分依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第二,认清形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育者要摸清青少年需求,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工作落到实处,在教育过程中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教育者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我要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第三,帮助中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的世界观。教育者应以自然科学、哲学、历史等不同学科对学生进行细致教育,帮学生建立辩证发展,全面的思维方法,可以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从而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总之,中学生逆反心理是初中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失衡期,它既是一个危机期,同时也是一个宝贵的教育时机,只要教育者抓住了这个时期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就必然会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而克服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