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新的指引,在新的指挥棒下,笔者结合自己在近几年在教学中的尝试,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愿意写,快乐写,可以从以下论述中去尝试,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出现“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果满枝”。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生活 读写结合 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解读新课标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快乐地写作文,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作文状态是“写,并快乐着”,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的工作才算是有效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带领他们走向生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激动,乃至沸腾,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内驱力,学生动笔就成了快事,效果也会相当出色。
(一)教师观察儿童的生活,让作文与学生的活动紧密相连
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变换一种玩法,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危险的,有些也是有意义的。对于前两种应加以引导、阻止,后者可成习作内容。
(二)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儿童生活在人群中,有的人是朝夕相处的,可你让他写出文章来,却抓不住特点,“我”的父亲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浓眉大眼,工作勤奋、关心我的学习。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色来呢?动笔之前,我先让学生先对所写的人(父亲或母亲、或老师、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先当“记者”采访方方面面的人。例如:写《我的父亲》,可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父亲小时候的情况;采访母亲,了解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采访父亲的同事、同学,了解父亲的为人及工作情况等等,写出采访记录,再加以整理,就会写出一个活生生的,有特点,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父亲了。
二、“百花齐放才是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阅读法,然后再把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欣赏美文,润“作”无声
近年来,笔者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来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从遣词用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不仅欣赏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
实践证明,每周一节的美文欣赏课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长期坚持欣赏美文,“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学生欣赏美文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对文章的理解就越透,对生活也感悟得越深,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内容补白
我们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最好范本。有的文章文笔优美,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读着是美的享受。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一切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因素,让读写紧密结合,为作文教学服务。有了教材这一模式,加上教师的精心指点,学生还会怕写作文吗?
如《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美景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通过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此时趁兴问学生:“如果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草原是一首美丽的小诗
云朵舞着洁白的轻纱 / 飘在明朗的天空
风儿吟唱着绿色的欢歌 / 拂过无边的草地
河流映出蓝天的笑脸 / 羊群点缀碧绿的草原
无需修饰 / 不用雕凿 / 草原本身就死一首美丽的诗
这种新颖别致的填补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领悟能力。
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在作文教学中树立“人性化”的理念,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那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快乐些。
(一)注意因材施教
作文教学从制定目标到具体实施,都要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区别对待。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积累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领会精神的能力不同,表达出来的文章当然就千人千面。面对差异,我们就该分层指导。
(二)细心呵护锃亮的“语丝”。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虽显稚嫩,但頗具智慧灵光的句子,我视作是学生灵性的表达,不仅细心呵护,而且极力赏识激励。
(三)用真诚唤醒快乐
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就像欣赏名家名作一样,发出真诚的感叹赞美,往往情不自禁地用随笔式的语言代替说教式的语言赏识学生的成功。如:《春天,我和大自然有个约会》一文令我兴奋:“想不到的标题,想不到的文笔,想不到的好文章!”当我读完《踏春》后欣然写下:“你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诗一样的语言来描绘出一个纯净的童心世界。”
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生活之水不竭,智慧的溪流总会在儿童作文中汩汩地欢唱!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出现“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果满枝”。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生活 读写结合 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解读新课标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快乐地写作文,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作文状态是“写,并快乐着”,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的工作才算是有效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带领他们走向生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激动,乃至沸腾,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内驱力,学生动笔就成了快事,效果也会相当出色。
(一)教师观察儿童的生活,让作文与学生的活动紧密相连
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变换一种玩法,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危险的,有些也是有意义的。对于前两种应加以引导、阻止,后者可成习作内容。
(二)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儿童生活在人群中,有的人是朝夕相处的,可你让他写出文章来,却抓不住特点,“我”的父亲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浓眉大眼,工作勤奋、关心我的学习。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色来呢?动笔之前,我先让学生先对所写的人(父亲或母亲、或老师、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先当“记者”采访方方面面的人。例如:写《我的父亲》,可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父亲小时候的情况;采访母亲,了解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采访父亲的同事、同学,了解父亲的为人及工作情况等等,写出采访记录,再加以整理,就会写出一个活生生的,有特点,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父亲了。
二、“百花齐放才是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阅读法,然后再把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欣赏美文,润“作”无声
近年来,笔者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来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从遣词用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不仅欣赏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
实践证明,每周一节的美文欣赏课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长期坚持欣赏美文,“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学生欣赏美文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对文章的理解就越透,对生活也感悟得越深,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内容补白
我们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最好范本。有的文章文笔优美,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读着是美的享受。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一切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因素,让读写紧密结合,为作文教学服务。有了教材这一模式,加上教师的精心指点,学生还会怕写作文吗?
如《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美景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通过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此时趁兴问学生:“如果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草原是一首美丽的小诗
云朵舞着洁白的轻纱 / 飘在明朗的天空
风儿吟唱着绿色的欢歌 / 拂过无边的草地
河流映出蓝天的笑脸 / 羊群点缀碧绿的草原
无需修饰 / 不用雕凿 / 草原本身就死一首美丽的诗
这种新颖别致的填补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领悟能力。
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在作文教学中树立“人性化”的理念,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那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快乐些。
(一)注意因材施教
作文教学从制定目标到具体实施,都要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区别对待。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积累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领会精神的能力不同,表达出来的文章当然就千人千面。面对差异,我们就该分层指导。
(二)细心呵护锃亮的“语丝”。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虽显稚嫩,但頗具智慧灵光的句子,我视作是学生灵性的表达,不仅细心呵护,而且极力赏识激励。
(三)用真诚唤醒快乐
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就像欣赏名家名作一样,发出真诚的感叹赞美,往往情不自禁地用随笔式的语言代替说教式的语言赏识学生的成功。如:《春天,我和大自然有个约会》一文令我兴奋:“想不到的标题,想不到的文笔,想不到的好文章!”当我读完《踏春》后欣然写下:“你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诗一样的语言来描绘出一个纯净的童心世界。”
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生活之水不竭,智慧的溪流总会在儿童作文中汩汩地欢唱!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出现“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果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