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还有助于学生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理念,进而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特点出发,注意总结方式、方法,努力创设一切可能的条件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自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诸多益处,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还有助于学生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理念,进而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呢?这个问题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和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自学兴趣和欲望,才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才会乐在其中进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欲望是至关重要的。而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声画结合等诸多优势,可以在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可着重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教师可巧用多媒体创设充满趣味的课堂情境,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事前利用多媒体搜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北京人过春节时的场景,如热闹的嬉戏、欢乐的笑脸、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美丽的装束、特色的饮食等,相信学生在观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定会被北京人春节的过法深深吸引,进而陶醉其中。教师可紧抓这一契机,及时呈现这篇课文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定会兴趣盎然地全身心投入到对新课文的自主学习之中。这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还会使学生的自学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教师可通过富有趣味的提问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探索欲望最强的时期,对有趣的问题总是充满无限的探究热情。教师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诉求,通过设置一系列充满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如下充满趣味的问题:“大家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见到过和我们居住的房子存在很大差异的民居?”“你能想象‘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的民居形态吗?”“何谓客家人?他们具有哪些显著特点?”相信在这些富有趣味的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定能自觉主动地朗读和钻研课文,激发学生自学兴趣的教学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二、传授给学生自学方法,帮他们养成自学习惯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种自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在自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自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学习某篇新课文之前,先仿照老师的做法给自己设计预习任务,并在预习过程中完成任务。接着在对课文进行自主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习惯。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难免会有很多不适,会遭遇诸多困难和挫折,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切忌心浮气躁或是操之过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探索和分析,对于不理解或认识较为模糊的知识点,决不可含糊带过或是不懂装懂,这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通过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谓合作学习,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教师要布置好每个小组的自学内容及要探讨的问题,请小组成员先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归纳出自己的意见,之后全组各成员轮流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寻找相异之处,并对分歧点着重进行分析,以道理说服别人,最终达成共识。在这一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能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合作意识得以增强,彼此间沟通、交流的能力也能得以提高。
四、通过激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的成效如何,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给予一定的评价。在这里我们建议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因为孩子的心灵都是很脆弱、敏感的,他们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自学成果进行评定和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多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使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要在指导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特点出发,注意总结方式、方法,努力创设一切可能的条件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自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诸多益处,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还有助于学生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理念,进而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呢?这个问题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和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自学兴趣和欲望,才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才会乐在其中进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欲望是至关重要的。而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声画结合等诸多优势,可以在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可着重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教师可巧用多媒体创设充满趣味的课堂情境,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事前利用多媒体搜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北京人过春节时的场景,如热闹的嬉戏、欢乐的笑脸、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美丽的装束、特色的饮食等,相信学生在观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定会被北京人春节的过法深深吸引,进而陶醉其中。教师可紧抓这一契机,及时呈现这篇课文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定会兴趣盎然地全身心投入到对新课文的自主学习之中。这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还会使学生的自学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教师可通过富有趣味的提问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探索欲望最强的时期,对有趣的问题总是充满无限的探究热情。教师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诉求,通过设置一系列充满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如下充满趣味的问题:“大家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见到过和我们居住的房子存在很大差异的民居?”“你能想象‘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的民居形态吗?”“何谓客家人?他们具有哪些显著特点?”相信在这些富有趣味的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定能自觉主动地朗读和钻研课文,激发学生自学兴趣的教学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二、传授给学生自学方法,帮他们养成自学习惯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种自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在自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自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学习某篇新课文之前,先仿照老师的做法给自己设计预习任务,并在预习过程中完成任务。接着在对课文进行自主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习惯。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难免会有很多不适,会遭遇诸多困难和挫折,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切忌心浮气躁或是操之过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探索和分析,对于不理解或认识较为模糊的知识点,决不可含糊带过或是不懂装懂,这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通过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谓合作学习,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教师要布置好每个小组的自学内容及要探讨的问题,请小组成员先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归纳出自己的意见,之后全组各成员轮流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寻找相异之处,并对分歧点着重进行分析,以道理说服别人,最终达成共识。在这一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能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合作意识得以增强,彼此间沟通、交流的能力也能得以提高。
四、通过激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的成效如何,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给予一定的评价。在这里我们建议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因为孩子的心灵都是很脆弱、敏感的,他们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自学成果进行评定和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多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使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要在指导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特点出发,注意总结方式、方法,努力创设一切可能的条件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