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策略谈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该如何落到实处呢?
  1 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要素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语文教材大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这一特点,因文解道,“披文入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1.1 在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时,从教材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教育,如学习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一课时,着重介绍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又聋又哑的情况下学习、写作的顽强精神,最后成为教育家,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家坚韧的毅力和令人敬仰的世界观。
  1.2 抓住关键词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语文是传情达意,再造现实的工具,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自读时圈点勾划,发现点睛之笔,细致剖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内心活动等。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沐浴其思想光辉。如学习《最后一课》时,重点分析下课铃声响后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是由学生圈点关键词句,再体会人物的精神面貌,学生圈的关键词有“惨白”、“哽住”、“说不下去了”、“使出全身的力量”、“法兰西万岁!”、“呆”、“靠”、“话也不说”、“只”等,这些关键词句,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情和动作作了生动细腻的描叙,充分展现了韩麦尔悲愤至极的内心世界和极其深沉的爱国情感,学生无不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
  1.3 利用课文所描述的自然美景,世风人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培养审美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如讲授《春》、《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通过朗读领略祖国的山河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抒写爱国情。学生从这些课文中汲取了精神营养,情感也受到了熏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1.4 学习文言文时,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科学文化成就及光荣的民族传统,教育学生珍惜幸福、增强自信、发扬传统。
  1.5 开展课外活动,巩固和加深思想教育的收获。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参观烈士纪念馆、举行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
  2 围绕读写听说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体,而语言素质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指导学生准确而熟练的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这种素质集中体现在读、写、听、说四种基本能力上。语文学科中读、写、听、说四种能力关键密切,互相促进。语文教学要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点为训练序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形成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同时立足“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之以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1 以读为主。在进行诗词散文教学时,反复朗读,捕捉信息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次“读”都应有不同的形式和要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意境。这样,阅读目的明确,重心明朗,不仅能训练语感,培养欣赏能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散文诗《海燕》时,可让学生先速读全文,从自然景观的角度表达自己对各种海鸟的好恶,细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从这些形象的社会意义角度领会作者的意图,理解文章深刻的主题,然后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既加深了印象又训练了语感。这样全篇教学以“读”贯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不仅掌握了阅读的要领,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2 以写为主。“以分条训练、读写同步”为原则,以能力点为目标。如教学“我的老师”时,围绕“围绕中心选材通过几件事写人”这个能力点要求学生粗读后仿写,然后由学生根据写作要求评讲选优;在作文教学中,从开头、结尾到选材、布局、修改等,逐项集中训练,条条为营,各个突破。学生每堂课的写作量小,目标明确,还有范文要借鉴,从而减轻了作文时的心理负荷,作文起来轻松自如,收效颇大。
  2.3 以听为主。反复听,是为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听潮》时可要求学生围绕“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这个能力反复倾听课文录音,感受大海的雄壮美和静谥美,培养审美素质。
  2.4 以说为主。训练“说”的能力的手段有朗读背诵、口头插叙、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复述等。复述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不少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有复述这项要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可要求学生反复复述,再上台复述,然后逐句复述,在复述中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说话能力。
  3 利用语文学科题材的多样性和形象性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心理的伟大。”可见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语文学科题材的多样性和形象性,对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性格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题发挥”,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坚韧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告诉学生伟大的精神源于积极的动力,借“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鼓励学生正视失败,自强不息等。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更接近学生的实际,因而更容易取得实效。
  总之,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利用课堂教学的一切時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科学的途径,行之有效的方法,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被广为推广,“惩戒教育”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于到了谈“惩”色变的地步,“惩戒教育”似乎成为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敢撞击的“高压线”。前苏联马卡·连柯说过:“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合理的、机械地使用惩戒会是我们的一切工作受损失。”“赏识教育”应当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主体,但纯粹的“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它必须与适度的惩戒教
期刊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期刊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又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然而,很多高中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普通类高中学校,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并充分优化学生的个性,全面展开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反思已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以理论为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农村中学由于受生活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局限,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是培养说话的兴趣;二是多方面培养说话的能力;三是联系生活实际,锤炼自己的语言表
期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过高三的英语教师,没有一个不体会高三英语教学的索然寡味: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把本来需要眼、耳、心、口、手的通力合作才能学好的一门语言完全付诸了体力劳动——记笔记。可不幸的是,考试结果让他们看到的往往不是improvement(进步)而是disappointment(失望)。这既是对学生努力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现在的课堂,几乎每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确实,课堂教学更民主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了,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值得深思的误区:  误区一:为合作而合作。
期刊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美术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教育,能焕发出师生的生命
期刊
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职生应如何去面对与大学生去争一席之地,如何去面对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如何去面对技能与技术的挑战,如何去面对报酬与心理的挑战。我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就中职生如何面对就业市场,结合教学谈几点意见: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在平时授课时注重中职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要让他们先学做人,然后再学做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向什么目标努力,这样就有了自
期刊
在体育课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体育课堂活动氛围创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烈的情绪,并能产生坚韧的毅力,表现出废寝忘食的学习积极性,对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 导入课堂教学情境,感染艺术美感,活跃学习气氛  教师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