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如何?我的回答是:在多重夹缝中。从孔夫子那个时代算起,教师这一职业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没有一个时期,其生存状态像现在这样尴尬。
先进理念与原始实践的夹缝。当代教师充满美好的理想,期望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具有完美人格和优良素质的未来建设者,或者说,当代教育的理念和教师的信念具有这个时代的先进性。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们不得不面对高考升学率、中考重点率、抽考优秀率的紧箍咒。换言之,教师处在这样的矛盾中:口头上,或者写论文时,振振有词喊着新的理念;行为上、课堂中,不得不全力以赴地用最原始的操练方法硬抓升学率。“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几乎没有一个中小学教师不是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
个性张扬与模式评价的夹缝。年轻教师大都经过师范院校的专业学习,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有的雄心勃勃,有胆有识;有的多才多艺,充满智慧。然而,现实的评价却毫无个性化,一把尺子量天下:试卷和分数。名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用一张统一的试卷来衡量教师的教学结果。把学生视作产品,用一个模式化标准来检测,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差的。教学是充满个性化的心智活动,灵活性和创造性极强。而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中,共性优于个性,个性只能就范于共性。几次碰壁之后,最有个性的教师,也只得抹平个性了事。
公众期待与社会地位的夹缝。师者。表率也,范者,模范也。社会大众对教师期待值很高,许多人能做的,教师却面带羞色,比如买菜还价;许多人不算过错的,对教师来说,却是不大光彩的。比如乘车没有让座。红烛、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等比喻既是人们对教师的赞赏。又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红烛,要求教师有牺牲精神;园丁,要求教师埋头苦干;灵魂工程师,要求教师自己有崇高的灵魂。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实际地位恐怕不能令人满意。比如经济地位,虽然《教师法》有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不少于或高于国家工作人员。可事实上,教师的实际收入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仍处于低档。我们承认,这些年教师的收入有明显提高,但是同广大教师的付出相比,仍然不成正比。
职业手段与事业追求的夹缝。有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其定位相对明确,比如商场经理,就是赚钱,只要合法,赚得越多越光荣。可是,教育这一行业有所不同,它有其特殊性。对教师的定位是双重的:教师们所从事的,既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又是一种事业,而且是崇高的事业。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谋生的职业,看作是木匠铁匠那样传授知识和技巧,那么当一个教师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这个工作是极有弹性的,是单纯活儿;如果想干出一番事业,那就相当不易,因为这毕竟是育人的工作,是心灵的事儿,必须全身心投入,必须不计个人得失,必须具有真正的红烛精神。在这两者之间,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内心冲突。许多教师并不甘心于或羞于把教书仅仅看作是一种谋生手段,可是一比照其他行业和整个社会环境。他们又不大愿意或无力把它当作一种事业来干。他们不知道在职业与事业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作为知识分子中队伍最为庞大、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作为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重任的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其生存状态的尴尬,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还是某个局部出现了偶然因素?值得深思。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邓诗霞)
先进理念与原始实践的夹缝。当代教师充满美好的理想,期望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具有完美人格和优良素质的未来建设者,或者说,当代教育的理念和教师的信念具有这个时代的先进性。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们不得不面对高考升学率、中考重点率、抽考优秀率的紧箍咒。换言之,教师处在这样的矛盾中:口头上,或者写论文时,振振有词喊着新的理念;行为上、课堂中,不得不全力以赴地用最原始的操练方法硬抓升学率。“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几乎没有一个中小学教师不是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
个性张扬与模式评价的夹缝。年轻教师大都经过师范院校的专业学习,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有的雄心勃勃,有胆有识;有的多才多艺,充满智慧。然而,现实的评价却毫无个性化,一把尺子量天下:试卷和分数。名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用一张统一的试卷来衡量教师的教学结果。把学生视作产品,用一个模式化标准来检测,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差的。教学是充满个性化的心智活动,灵活性和创造性极强。而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中,共性优于个性,个性只能就范于共性。几次碰壁之后,最有个性的教师,也只得抹平个性了事。
公众期待与社会地位的夹缝。师者。表率也,范者,模范也。社会大众对教师期待值很高,许多人能做的,教师却面带羞色,比如买菜还价;许多人不算过错的,对教师来说,却是不大光彩的。比如乘车没有让座。红烛、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等比喻既是人们对教师的赞赏。又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红烛,要求教师有牺牲精神;园丁,要求教师埋头苦干;灵魂工程师,要求教师自己有崇高的灵魂。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实际地位恐怕不能令人满意。比如经济地位,虽然《教师法》有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不少于或高于国家工作人员。可事实上,教师的实际收入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仍处于低档。我们承认,这些年教师的收入有明显提高,但是同广大教师的付出相比,仍然不成正比。
职业手段与事业追求的夹缝。有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其定位相对明确,比如商场经理,就是赚钱,只要合法,赚得越多越光荣。可是,教育这一行业有所不同,它有其特殊性。对教师的定位是双重的:教师们所从事的,既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又是一种事业,而且是崇高的事业。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谋生的职业,看作是木匠铁匠那样传授知识和技巧,那么当一个教师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这个工作是极有弹性的,是单纯活儿;如果想干出一番事业,那就相当不易,因为这毕竟是育人的工作,是心灵的事儿,必须全身心投入,必须不计个人得失,必须具有真正的红烛精神。在这两者之间,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内心冲突。许多教师并不甘心于或羞于把教书仅仅看作是一种谋生手段,可是一比照其他行业和整个社会环境。他们又不大愿意或无力把它当作一种事业来干。他们不知道在职业与事业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作为知识分子中队伍最为庞大、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作为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重任的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其生存状态的尴尬,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还是某个局部出现了偶然因素?值得深思。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邓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