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教学革新势在必行。教师要以问题为基础,在落实生本教育理念过程中采取可行的应对措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引领、指导各层次学生进行多样化思考、探究、实践,不断完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深化发展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理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
引言
教师要在反思、归纳、总结中科学把握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思路,巧用可行的方法手段,建构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于公式和定理的理解能力加深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个性化与可持续发展,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推向更高的阶段。
1、高中数学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理解的作用
1.1促进记忆力
高中时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如果可以增强促进记忆力就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将数学知识形成记忆模块是一个构建和在构建的过程,记忆力并不是对知识原封不动地存储,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更多新的知识。主要包括将原有内容变成更容易记忆的知识点;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转化可以得到更多地数量公式和定理等,灵活运用到解题当中去。
1.2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当中,会渐渐体会到数学是一个紧密的内部联系整体结构,知识网络之间非常有条理地联系在一起,是在探索和尝试中建立起来形成正确学习的观念。学生在对公式和定理运用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即使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通过努力的克服,钻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忽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呈现,师生、生生间互动较少,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提问、随堂练习等形式化。加上高中数学知识较抽象,和初中数学相比,难度系数明显增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参与度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
2.2课堂教学方法不科学,忽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协调统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不科学,传统的“满堂灌”“放羊式”教学方法仍然在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利于高效掌握理论知识、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与此同时,数学是一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但高中数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失衡,导致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利于各层次学生高效巩固复习课内知识,不利于将积累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影响知识整合、问题解决、实践等能力的提升。
3、高中数学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理解的策略
3.1创设情境,弄懂“来龙”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掌握复杂的、深层次的非结构化知识,有效体现深度学习的关联性、连贯性等特点,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结合原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其中情境的创设要能引发学生的交流与思考,要有助于学生形成猜想和发现问题.以引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笔者创设了如下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情境:要求学生观察汽车车轮旋转(前进、后腿)与里程表指针摆动之间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假设车轮半径为单位1,如何简化里程表的计算方法;假设任取车轮上的一个定点,如何描述该点相对于车轴的运动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引出任意角、弧度制等教学内容.
3.2挖掘本质,灵活“去脉”
为了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逐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推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运用到实践中去.首先,实施强化策略,提高运用知识的熟练度及准确性,尽管关注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公式及外在线索属于浅层次的教学策略,但对于知识的直接应用并不可省.例如,教师可以将焦点放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核心论点和概念上,适当拓宽命题的适用范围.其次,实施变式策略,为了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建构,教师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对关键要素进行解读和判断。再次,实施发展性策略,即结合命题的形式特点,善于使用追问的策略,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例如,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由于两项、三项是成立的,笔者引导学生再次探究四项是否成立,如果是n项,上述结果还是否成立,在此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开发智力。
3.3以三角形中的向量回路推导定理
(1)推导正弦定理作边AB上的高CD,将AB→+BC→+CA→=0变形为BC→+CA→=-AB→,两边同乘以CD→,得到BC→·CD→+CA→·CD→=0.则|BC→|·|CD→|·cosπ2+B()+|CA→|·|CD→|cosπ2-A()=0,得到asin A=bsin B.(2)推导余弦定理由AB→+BC→+CA→=0变形为AB→+CA→=-BC→,两边平方可得|AB→|2+|CA→|2+2|AB→||CA→|cos(π-A)=|BC→|2,即a2=b2+c2-2bccos A.(3)推导射影定理由AB→+BC→+CA→=0变形为AB→+CA→=-BC→,两边同乘以BC→可得|AB→||BC→|cos(π-B)+|CA→||BC→|cos(π-C)=-|BC→|2,即a=bcos C+ccos B.本节以AB→+BC→+CA→=0为前提,借助于数量积和诱导公式,推导出三个定理.这里采用的演绎推理论证的方法,类似于公理化的结构,能够让学生体会向量工具的优势,形成知识间的联系.教学中,通過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也可以独自发现这些结论。
结束语
对此,我们要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来落实这些要求。由于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认识数学结构与体系的培养更是不易,绝不是几堂课、几个案例就能立竿见影的。这就更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从长计议,注重后发效应。
参考文献
[1]吴仙凤.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J].文理导航(中旬),2018(07):14+16.
[2]郑子瑜.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J].新课程(下),2018(06):88-89.
[3]袁平.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6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
引言
教师要在反思、归纳、总结中科学把握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思路,巧用可行的方法手段,建构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于公式和定理的理解能力加深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个性化与可持续发展,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推向更高的阶段。
1、高中数学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理解的作用
1.1促进记忆力
高中时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如果可以增强促进记忆力就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将数学知识形成记忆模块是一个构建和在构建的过程,记忆力并不是对知识原封不动地存储,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更多新的知识。主要包括将原有内容变成更容易记忆的知识点;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转化可以得到更多地数量公式和定理等,灵活运用到解题当中去。
1.2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当中,会渐渐体会到数学是一个紧密的内部联系整体结构,知识网络之间非常有条理地联系在一起,是在探索和尝试中建立起来形成正确学习的观念。学生在对公式和定理运用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即使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通过努力的克服,钻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忽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呈现,师生、生生间互动较少,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提问、随堂练习等形式化。加上高中数学知识较抽象,和初中数学相比,难度系数明显增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参与度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
2.2课堂教学方法不科学,忽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协调统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不科学,传统的“满堂灌”“放羊式”教学方法仍然在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利于高效掌握理论知识、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与此同时,数学是一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但高中数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失衡,导致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利于各层次学生高效巩固复习课内知识,不利于将积累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影响知识整合、问题解决、实践等能力的提升。
3、高中数学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理解的策略
3.1创设情境,弄懂“来龙”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掌握复杂的、深层次的非结构化知识,有效体现深度学习的关联性、连贯性等特点,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结合原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其中情境的创设要能引发学生的交流与思考,要有助于学生形成猜想和发现问题.以引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笔者创设了如下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情境:要求学生观察汽车车轮旋转(前进、后腿)与里程表指针摆动之间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假设车轮半径为单位1,如何简化里程表的计算方法;假设任取车轮上的一个定点,如何描述该点相对于车轴的运动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引出任意角、弧度制等教学内容.
3.2挖掘本质,灵活“去脉”
为了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逐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推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运用到实践中去.首先,实施强化策略,提高运用知识的熟练度及准确性,尽管关注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公式及外在线索属于浅层次的教学策略,但对于知识的直接应用并不可省.例如,教师可以将焦点放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核心论点和概念上,适当拓宽命题的适用范围.其次,实施变式策略,为了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建构,教师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对关键要素进行解读和判断。再次,实施发展性策略,即结合命题的形式特点,善于使用追问的策略,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例如,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由于两项、三项是成立的,笔者引导学生再次探究四项是否成立,如果是n项,上述结果还是否成立,在此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开发智力。
3.3以三角形中的向量回路推导定理
(1)推导正弦定理作边AB上的高CD,将AB→+BC→+CA→=0变形为BC→+CA→=-AB→,两边同乘以CD→,得到BC→·CD→+CA→·CD→=0.则|BC→|·|CD→|·cosπ2+B()+|CA→|·|CD→|cosπ2-A()=0,得到asin A=bsin B.(2)推导余弦定理由AB→+BC→+CA→=0变形为AB→+CA→=-BC→,两边平方可得|AB→|2+|CA→|2+2|AB→||CA→|cos(π-A)=|BC→|2,即a2=b2+c2-2bccos A.(3)推导射影定理由AB→+BC→+CA→=0变形为AB→+CA→=-BC→,两边同乘以BC→可得|AB→||BC→|cos(π-B)+|CA→||BC→|cos(π-C)=-|BC→|2,即a=bcos C+ccos B.本节以AB→+BC→+CA→=0为前提,借助于数量积和诱导公式,推导出三个定理.这里采用的演绎推理论证的方法,类似于公理化的结构,能够让学生体会向量工具的优势,形成知识间的联系.教学中,通過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也可以独自发现这些结论。
结束语
对此,我们要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来落实这些要求。由于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认识数学结构与体系的培养更是不易,绝不是几堂课、几个案例就能立竿见影的。这就更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从长计议,注重后发效应。
参考文献
[1]吴仙凤.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J].文理导航(中旬),2018(07):14+16.
[2]郑子瑜.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J].新课程(下),2018(06):88-89.
[3]袁平.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