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艺术与技术并举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摄影摄像课程的需要,本文结合实例,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研室进行了大量的教研探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项目教学法 实践 思考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开办于2007年,自2008级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以来,该专业从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变革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多次进行市场调研并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增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核心骨干课程均要求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并在目前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研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教研,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项目教学法的雏形是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十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1]。“项目教学法”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建构获得;学习是信息与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长进;教育是满足长进需要的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该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崩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实施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三年的项目教学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团队合作的意识、解决突发问题的意识都有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但探索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正在摸索。
(一)项目教学硬环境不达标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项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较好的适应当前影视行业的摄影师、摄像师、数字视频合成师、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等岗位的要求,但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难以满足项目教学的软、硬件要求。以该专业的三大项目课程《MV拍摄与制作》、《影视剧的摄制》和《毕业设计》为例,除了需要基本的摄影、摄像的拍摄器材之外,还要求有与之配套的配置较高用于剪辑的视频服务器/工作站、录音现场使用的多路调音录音系统、现场影视灯光和演播室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目前只能靠租赁或外借来实现,因此这些硬件设备成为制约项目教学的一大瓶颈。
(二)项目教学软环境不过硬
鉴于该专业学生的作品具备“所见即所得”的特性,作品的拍摄都必须基于一定的演员来表演,只有通过演员自身过硬表演元素的施展,才能带动整个影视作品视觉和听觉效果的整体提高。单靠摄影师的技术和画面的色彩、灯光、构图等元素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我院目前尚缺乏影视表演、播音、录音类的专业,对于每次项目的开展,前期演员的遴选也只能基于非专业的水准。加之影视作品是一个讲究视听元素的商品,目前的录音、拟音和配音等都基于该专业自主摸索阶段,所以这些大环境下的软实力也是制约项目教学的又一个瓶颈。
(三)项目实施过程半途而废
由于开展项目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劳心劳苦的工作,涉及到校内校外诸多的场地、人员等因素,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在项目开展初期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由于软硬件条件及经费等问题较多。凡由老师全程带队的项目尚能客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完成。部分规模较大的项目在具体实施时难度较大,结果不得不由教师自己完成项目的过程乃至收尾工作。凡属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都会因诸多因素,最终效果打折扣甚至中途而止。
(四)考评体制体系尚不健全
对影视类项目而言,个人单打独斗根本不现实,必须进行团队合作。在之前的项目教学中,曾出现过因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部分小组成员没有履行应有的职责,从而导致某些小组成员被迫承担过多的工作任务的情况,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积极性。
三、对摄影摄像技术专业项目教学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解决项目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摄影摄像技术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并进行总结思考和摸索,提出了一些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一)剧组建制及管理
每一个大型的影视项目的开展和实施都需要建立剧组班子。以往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两到三个剧组,采取导演责任制。但凡属于重大作品时,为了集中人力资源,往往是全班设置一个大剧组,所有专业课老师一起参与指导。
1. 剧组建设
在学生中建立一个影视剧组会遇到诸多困难,因为剧组建制中会涉及到较多的陌生领域或岗位,例如场记、灯光师、录音师、道具师、化妆师等。很多学生都会优先挑选自己拿手的岗位而逃避陌生岗位,但是这些岗位同样缺一不可。由此就会造成大量学生扎堆挑选大家认为是“香饽饽”的摄像师、剪辑师岗位,但毕竟摄像师岗位的拟定人数和实际需求人数有限。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是剧组建立首当其冲应该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首先按照自主报名的方式自主选岗,其次重要岗位进行公开竞岗,最后由老师来进行均衡和协调,总体原则就是技术岗位优先使用大家公认的技术过硬和责任心强的人,非技术岗位主要是考虑个人责任心和提升空间。
2. 剧组管理
(1)逐级管理剧组
剧组实施“部-组-岗”三级管理制度,即整个剧组分为制片部、导演部、摄像部、美术部四个部门并指定部长,以导演部为例下设导演组、剪辑组、演员组等并各自设定组长,导演组下设导演、现场执行导演、副导演、场记等岗位,每个岗位指定责任人。由此分而治之,但统一归带队老师管理,同时基于工作过程,每一阶段均指定相应的责任老师作为第一责任人。 (2)合理分配任务
在剧组相关岗位的分配和搭配上,采取“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度部分能力上有优势的学生担任兼职岗位。对钻研精神较强的学生,委以陌生领域的重要岗位,以此来激发其探索新领域的学习精神,从而带动剧组整体制作水平的提高。
(3)全程跟踪过程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柏林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一流大学在开展项目教学时,也会要求学生根据项目的进度表提交过程报告。由此可见,完整的过程跟踪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方面,根据心理学上“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持续的关注也可以使学生心理感受良好,从而更加愉快、积极地完成项目;另一方面,教师关注整个剧组的工作进度既有利于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项目,也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在我院首部数字高清电影《我的警察叔叔》的拍摄过程中,相关老师全程跟踪现场,在突发问题上果断抉择,现场解决了诸多困难,体现了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奋战的作风,也进一步凝聚了师生之情,这也给心理上打退堂鼓的学生莫大鼓舞和支持。
(4)创新考评机制
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可以保证团队中的每个人各尽其职,维护剧组成员的积极性。在影视项目的考核中,将学生个人成绩分为三部分计算:50%的个人完成任务的表现得分,30%的小组之间完成任务的表现得分和20%考勤及表现得分。各部分得分由全体参与的老师集体打分,最终取平均分。各小组组长及成员之间相互打分,作为小组之间完成任务得分,教师可以将参与教学项目程度过低的学生记为不及格,以此来拉开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的距离,彼此起到相互制约,有利于小组内部自我约束和监督。
(二)控制项目的规模和层次
鉴于学生在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影视剧组,教研室在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学院现有条件及学生的实际制作水平。摄影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一起要完成三大项目,即《MV拍摄与制作》、《影视剧的摄制》和《毕业设计》。这三个项目充分考虑了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同时也考虑了项目的整体规模和制作层次,能够充分保证学习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掌握了影视剧组的运作流程,同时还收获了一定质量的作品。
(三)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本身就倡导“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影视项目而言,急需也非常有必要有影视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项目教学,一方面模拟了真实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专业硬件条件上的不足。比如可以与影视设备租赁公司进行合作,形成长期合作协议。在其淡季的时候低价位租赁其设备用于影视实践教学,并可以邀请公司成员参与实践教学并给予一定薪酬,有效弥补本校教师实践领域的不足;在其旺季公司人手不够时可以安排本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生接手相应的任务,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到该单位实习或就业。以此来相互弥补,扩大本专业和合作公司的知名度,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共赢的目的。
四、对摄影摄像技术专业项目教学的建议
(1)加快教学进度,增加课时数量。项目教学法不仅要求知识目标的完成,而且还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学生能力提高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应依赖于学生主动的实践,在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能力。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应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因此建议提高项目教学的课时量,并加快教学进度。
(2)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监管力度。项目实施中,进一步明确交代项目的目的、意义,注重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协助、指导和监控。合理考察剧组各部门的分工,针对不同分工的同学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并在分数上有所差异。并制定出更加合理详细的考核方案和评估方案,通过对项目的点评,把项目化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与理论知识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参考资料:
[1]林佩.珠师范院校开设摄影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6):48-51.
关键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项目教学法 实践 思考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开办于2007年,自2008级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以来,该专业从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变革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多次进行市场调研并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增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核心骨干课程均要求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并在目前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研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教研,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项目教学法的雏形是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十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1]。“项目教学法”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建构获得;学习是信息与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长进;教育是满足长进需要的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该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崩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实施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三年的项目教学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团队合作的意识、解决突发问题的意识都有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但探索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正在摸索。
(一)项目教学硬环境不达标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项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较好的适应当前影视行业的摄影师、摄像师、数字视频合成师、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等岗位的要求,但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难以满足项目教学的软、硬件要求。以该专业的三大项目课程《MV拍摄与制作》、《影视剧的摄制》和《毕业设计》为例,除了需要基本的摄影、摄像的拍摄器材之外,还要求有与之配套的配置较高用于剪辑的视频服务器/工作站、录音现场使用的多路调音录音系统、现场影视灯光和演播室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目前只能靠租赁或外借来实现,因此这些硬件设备成为制约项目教学的一大瓶颈。
(二)项目教学软环境不过硬
鉴于该专业学生的作品具备“所见即所得”的特性,作品的拍摄都必须基于一定的演员来表演,只有通过演员自身过硬表演元素的施展,才能带动整个影视作品视觉和听觉效果的整体提高。单靠摄影师的技术和画面的色彩、灯光、构图等元素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我院目前尚缺乏影视表演、播音、录音类的专业,对于每次项目的开展,前期演员的遴选也只能基于非专业的水准。加之影视作品是一个讲究视听元素的商品,目前的录音、拟音和配音等都基于该专业自主摸索阶段,所以这些大环境下的软实力也是制约项目教学的又一个瓶颈。
(三)项目实施过程半途而废
由于开展项目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劳心劳苦的工作,涉及到校内校外诸多的场地、人员等因素,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在项目开展初期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由于软硬件条件及经费等问题较多。凡由老师全程带队的项目尚能客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完成。部分规模较大的项目在具体实施时难度较大,结果不得不由教师自己完成项目的过程乃至收尾工作。凡属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都会因诸多因素,最终效果打折扣甚至中途而止。
(四)考评体制体系尚不健全
对影视类项目而言,个人单打独斗根本不现实,必须进行团队合作。在之前的项目教学中,曾出现过因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部分小组成员没有履行应有的职责,从而导致某些小组成员被迫承担过多的工作任务的情况,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积极性。
三、对摄影摄像技术专业项目教学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解决项目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摄影摄像技术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并进行总结思考和摸索,提出了一些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一)剧组建制及管理
每一个大型的影视项目的开展和实施都需要建立剧组班子。以往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两到三个剧组,采取导演责任制。但凡属于重大作品时,为了集中人力资源,往往是全班设置一个大剧组,所有专业课老师一起参与指导。
1. 剧组建设
在学生中建立一个影视剧组会遇到诸多困难,因为剧组建制中会涉及到较多的陌生领域或岗位,例如场记、灯光师、录音师、道具师、化妆师等。很多学生都会优先挑选自己拿手的岗位而逃避陌生岗位,但是这些岗位同样缺一不可。由此就会造成大量学生扎堆挑选大家认为是“香饽饽”的摄像师、剪辑师岗位,但毕竟摄像师岗位的拟定人数和实际需求人数有限。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是剧组建立首当其冲应该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首先按照自主报名的方式自主选岗,其次重要岗位进行公开竞岗,最后由老师来进行均衡和协调,总体原则就是技术岗位优先使用大家公认的技术过硬和责任心强的人,非技术岗位主要是考虑个人责任心和提升空间。
2. 剧组管理
(1)逐级管理剧组
剧组实施“部-组-岗”三级管理制度,即整个剧组分为制片部、导演部、摄像部、美术部四个部门并指定部长,以导演部为例下设导演组、剪辑组、演员组等并各自设定组长,导演组下设导演、现场执行导演、副导演、场记等岗位,每个岗位指定责任人。由此分而治之,但统一归带队老师管理,同时基于工作过程,每一阶段均指定相应的责任老师作为第一责任人。 (2)合理分配任务
在剧组相关岗位的分配和搭配上,采取“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度部分能力上有优势的学生担任兼职岗位。对钻研精神较强的学生,委以陌生领域的重要岗位,以此来激发其探索新领域的学习精神,从而带动剧组整体制作水平的提高。
(3)全程跟踪过程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柏林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一流大学在开展项目教学时,也会要求学生根据项目的进度表提交过程报告。由此可见,完整的过程跟踪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方面,根据心理学上“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持续的关注也可以使学生心理感受良好,从而更加愉快、积极地完成项目;另一方面,教师关注整个剧组的工作进度既有利于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项目,也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在我院首部数字高清电影《我的警察叔叔》的拍摄过程中,相关老师全程跟踪现场,在突发问题上果断抉择,现场解决了诸多困难,体现了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奋战的作风,也进一步凝聚了师生之情,这也给心理上打退堂鼓的学生莫大鼓舞和支持。
(4)创新考评机制
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可以保证团队中的每个人各尽其职,维护剧组成员的积极性。在影视项目的考核中,将学生个人成绩分为三部分计算:50%的个人完成任务的表现得分,30%的小组之间完成任务的表现得分和20%考勤及表现得分。各部分得分由全体参与的老师集体打分,最终取平均分。各小组组长及成员之间相互打分,作为小组之间完成任务得分,教师可以将参与教学项目程度过低的学生记为不及格,以此来拉开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的距离,彼此起到相互制约,有利于小组内部自我约束和监督。
(二)控制项目的规模和层次
鉴于学生在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影视剧组,教研室在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学院现有条件及学生的实际制作水平。摄影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一起要完成三大项目,即《MV拍摄与制作》、《影视剧的摄制》和《毕业设计》。这三个项目充分考虑了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同时也考虑了项目的整体规模和制作层次,能够充分保证学习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掌握了影视剧组的运作流程,同时还收获了一定质量的作品。
(三)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本身就倡导“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影视项目而言,急需也非常有必要有影视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项目教学,一方面模拟了真实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专业硬件条件上的不足。比如可以与影视设备租赁公司进行合作,形成长期合作协议。在其淡季的时候低价位租赁其设备用于影视实践教学,并可以邀请公司成员参与实践教学并给予一定薪酬,有效弥补本校教师实践领域的不足;在其旺季公司人手不够时可以安排本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生接手相应的任务,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到该单位实习或就业。以此来相互弥补,扩大本专业和合作公司的知名度,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共赢的目的。
四、对摄影摄像技术专业项目教学的建议
(1)加快教学进度,增加课时数量。项目教学法不仅要求知识目标的完成,而且还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学生能力提高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应依赖于学生主动的实践,在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能力。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应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因此建议提高项目教学的课时量,并加快教学进度。
(2)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监管力度。项目实施中,进一步明确交代项目的目的、意义,注重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协助、指导和监控。合理考察剧组各部门的分工,针对不同分工的同学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并在分数上有所差异。并制定出更加合理详细的考核方案和评估方案,通过对项目的点评,把项目化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与理论知识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参考资料:
[1]林佩.珠师范院校开设摄影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