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册亨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种植早熟蔬菜,形成了沿者楼河流域72公里蔬菜长廊。通过在反季节种植上做文章,主动探索走出了一条“菜—菜—稻”水旱轮作的生产模式(即每年种植两季蔬菜、一季水稻),并不断拓展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者楼模式”。本文也对如何进一步拓展“者楼模式”进行思考,就“者楼模式”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突破方向等进行阐述,尝试通过拓展,让“者楼模式”不断健康成长、做大做强,牢固树立册亨第一品牌形像。
关键词:者楼模式;“农家乐”旅游;菜—菜—稻;花—菜—稻
目前,册亨县的“者楼模式”被列为黔西南州四大模式之一,得到省、州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者楼模式”的形成过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册亨县蔬菜奇缺,县城和乡镇街上很少有蔬菜销售,偶有商贩从邻县运来价贵且不新鲜的蔬菜,均被抢购一空。20世纪80年代中期,册亨县组织者楼镇羊场村岑南光等5户农户到罗甸县取经,率先在羊场村示范种植8亩早熟蔬菜,通过示范种植成功后,羊场村成为了册亨县发展早熟蔬菜的起源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册亨县委、县政府把早菜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优质无公害产品为标准”的发展方向,到了2003年,全县早熟蔬菜产业重大突破,早菜种植面积实现2万亩,菜农近万户,产值5000余万元。之后几年,早熟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一年上一个台阶,到2007年,全县早菜种植3.5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1.12亿元。2008年达到4.5万亩,2009年达到6.5万亩,2010年达到7.42万亩,到2011年达到了8.69万亩。
目前,产品远销成都、重庆、昆明、长沙、贵阳、怀化、曲靖、兴义等省内外大中城市。早熟蔬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品种单一到品种多样化、多熟制发展,从零星种植到实现“布局区域划、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的五化格局,实现了“1331”增收目标(即一年种3季,每亩收入3千元,产粮1千斤),到2011年产值达1.7亿元,户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最高收入达3万余元,从而真正树立了册亨第一品牌:“者楼模式”。
二、拓展“者楼模式”的初步探索
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突破现有发展模式,摆脱现有困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册亨县委县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对“者楼模式”拓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一)在种植品种上求优化,实现多元种植
一方面积极引进并推广新品种,由县农业部门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2011年,“韩玉3号”辣椒在册亨试种成功,2012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取代了抗寒抗病力差的“新香2号”辣椒。另一方面不断尝试优化种植各种品种的蔬菜,实现产品多元化,从传统的青椒、菜豆、西葫芦、茄子品种上增加豇豆、黄瓜、番茄、马铃薯、菜玉米、西瓜、甜瓜、生姜、白山药等,共计出产10余个品种。
(二)在种植模式上求改变,实现多种经营
2011年8月,册亨引进了华蕊花卉绿化有限公司进驻册亨发展花卉种植。为发展好一项新兴产业,县委县政府给足了优惠政策,拿出资金帮公司租下了25亩土地和盖上了41个大棚。有了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该项目进展快速,10月中旬,公司调进的花卉种球正式移栽到大棚内。由于册亨气候、土壤和没有受到污染的水源是种植花卉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在冬季实施花卉种植更是首选,该公司一次性种下的40余万株西伯利亚、元帅、索尔蛙、星球战士等花卉在大棚内顺利生长,并远销出口到新加坡、香港、台湾、越南,初步取得实效。
(三)在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实现多业发展
在加快早熟蔬菜发展的同时,册亨把甘蔗产业发展和花卉产业发展作为新兴产业都列入“者楼模式”的拓展方向,实现“者楼模式”甘蔗、蔬菜、花卉三业同时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甘蔗产业的迅猛发展、花卉产业的成功试种,蔬菜产业的持续扩张,为进一步提升“者楼模式”奠定基础。
三、拓展“者楼模式”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册亨县早熟蔬菜“者楼模式”气候优势正进一步削弱,正面临着严禁挑战和发展瓶颈,如何调整发展思路和举措已迫在眉睫。
(一)发展思路
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通过集成技术、整合项目、增加投入、连片推进,加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完善市场流通设施;以科技为支撑,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创新发展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监控全程化、运作企业化、营销品牌化”;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蔬菜产业升级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蔬菜产业强县建设步伐。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册亨县将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县蔬菜种植15万亩(其中早熟蔬菜10万亩),产量30万吨;引进蔬菜加工龙头企业2家以上,发展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建设册亨蔬菜批发市场,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拓展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把我县建成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
(三)不断拓宽销售市场是拓展“者楼模式”的重要手段
占有市场就占有发展的主动权。“者楼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不断扩大市场扩大销售是必由之路。重视信息收集,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要健全信息网络,及时提供生产、市场、供货等信息,依托无形市场,实行产销一体化。设立蔬菜信息中心,逐步实现与周边地区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同时在各蔬菜种植乡镇建立信息发布点。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信息网络,使蔬菜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能够做到及时沟通和衔接。
(四)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拓展“者楼模式”的有益选择
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成为推进我县拓展“者楼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巧马工业园区内规划建立生态型农产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加工园区发展的“聚集”效应,优先发展条件较好、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在园区周边应留有足够的区块用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以方便农业龙头企业向周边农村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时合理设置龙头企业入园门槛。对龙头企业在投资规模上的入园门槛应明显低于工业园区。建议入园企业不以大小衡量,既要发展大中型龙头骨干企业,又要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与特色农产品相符的小型企业。并且要制定一套促进园区健康发展,符合实际并且操作性比较强的政策,如财政资金扶持、信贷投入、税收和用电用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园投资置业。
关键词:者楼模式;“农家乐”旅游;菜—菜—稻;花—菜—稻
目前,册亨县的“者楼模式”被列为黔西南州四大模式之一,得到省、州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者楼模式”的形成过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册亨县蔬菜奇缺,县城和乡镇街上很少有蔬菜销售,偶有商贩从邻县运来价贵且不新鲜的蔬菜,均被抢购一空。20世纪80年代中期,册亨县组织者楼镇羊场村岑南光等5户农户到罗甸县取经,率先在羊场村示范种植8亩早熟蔬菜,通过示范种植成功后,羊场村成为了册亨县发展早熟蔬菜的起源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册亨县委、县政府把早菜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优质无公害产品为标准”的发展方向,到了2003年,全县早熟蔬菜产业重大突破,早菜种植面积实现2万亩,菜农近万户,产值5000余万元。之后几年,早熟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一年上一个台阶,到2007年,全县早菜种植3.5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1.12亿元。2008年达到4.5万亩,2009年达到6.5万亩,2010年达到7.42万亩,到2011年达到了8.69万亩。
目前,产品远销成都、重庆、昆明、长沙、贵阳、怀化、曲靖、兴义等省内外大中城市。早熟蔬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品种单一到品种多样化、多熟制发展,从零星种植到实现“布局区域划、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的五化格局,实现了“1331”增收目标(即一年种3季,每亩收入3千元,产粮1千斤),到2011年产值达1.7亿元,户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最高收入达3万余元,从而真正树立了册亨第一品牌:“者楼模式”。
二、拓展“者楼模式”的初步探索
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突破现有发展模式,摆脱现有困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册亨县委县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对“者楼模式”拓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一)在种植品种上求优化,实现多元种植
一方面积极引进并推广新品种,由县农业部门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2011年,“韩玉3号”辣椒在册亨试种成功,2012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取代了抗寒抗病力差的“新香2号”辣椒。另一方面不断尝试优化种植各种品种的蔬菜,实现产品多元化,从传统的青椒、菜豆、西葫芦、茄子品种上增加豇豆、黄瓜、番茄、马铃薯、菜玉米、西瓜、甜瓜、生姜、白山药等,共计出产10余个品种。
(二)在种植模式上求改变,实现多种经营
2011年8月,册亨引进了华蕊花卉绿化有限公司进驻册亨发展花卉种植。为发展好一项新兴产业,县委县政府给足了优惠政策,拿出资金帮公司租下了25亩土地和盖上了41个大棚。有了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该项目进展快速,10月中旬,公司调进的花卉种球正式移栽到大棚内。由于册亨气候、土壤和没有受到污染的水源是种植花卉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在冬季实施花卉种植更是首选,该公司一次性种下的40余万株西伯利亚、元帅、索尔蛙、星球战士等花卉在大棚内顺利生长,并远销出口到新加坡、香港、台湾、越南,初步取得实效。
(三)在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实现多业发展
在加快早熟蔬菜发展的同时,册亨把甘蔗产业发展和花卉产业发展作为新兴产业都列入“者楼模式”的拓展方向,实现“者楼模式”甘蔗、蔬菜、花卉三业同时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甘蔗产业的迅猛发展、花卉产业的成功试种,蔬菜产业的持续扩张,为进一步提升“者楼模式”奠定基础。
三、拓展“者楼模式”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册亨县早熟蔬菜“者楼模式”气候优势正进一步削弱,正面临着严禁挑战和发展瓶颈,如何调整发展思路和举措已迫在眉睫。
(一)发展思路
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通过集成技术、整合项目、增加投入、连片推进,加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完善市场流通设施;以科技为支撑,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创新发展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监控全程化、运作企业化、营销品牌化”;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蔬菜产业升级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蔬菜产业强县建设步伐。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册亨县将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县蔬菜种植15万亩(其中早熟蔬菜10万亩),产量30万吨;引进蔬菜加工龙头企业2家以上,发展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建设册亨蔬菜批发市场,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拓展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把我县建成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
(三)不断拓宽销售市场是拓展“者楼模式”的重要手段
占有市场就占有发展的主动权。“者楼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不断扩大市场扩大销售是必由之路。重视信息收集,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要健全信息网络,及时提供生产、市场、供货等信息,依托无形市场,实行产销一体化。设立蔬菜信息中心,逐步实现与周边地区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同时在各蔬菜种植乡镇建立信息发布点。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信息网络,使蔬菜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能够做到及时沟通和衔接。
(四)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拓展“者楼模式”的有益选择
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成为推进我县拓展“者楼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巧马工业园区内规划建立生态型农产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加工园区发展的“聚集”效应,优先发展条件较好、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在园区周边应留有足够的区块用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以方便农业龙头企业向周边农村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时合理设置龙头企业入园门槛。对龙头企业在投资规模上的入园门槛应明显低于工业园区。建议入园企业不以大小衡量,既要发展大中型龙头骨干企业,又要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与特色农产品相符的小型企业。并且要制定一套促进园区健康发展,符合实际并且操作性比较强的政策,如财政资金扶持、信贷投入、税收和用电用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园投资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