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内部教育环境的开发与建设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ongji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环境对人有直接的、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和行为诱导作用。高校校内环境内含怎样的信息,具有怎样的育人价值?其如何作用于人的心理?人又是怎样对环境信息进行解读?校内环境需要怎样的开发与建设,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作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破窗”理论 校内环境 信息感知 内隐学习 德育
  一、“破窗”理论·环境·人
  在1982年的《大西洋月报》上有一篇论文《破窗:警察与社区治安》,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琳在文中提出了破窗理论:若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他人就可能受到一些暗示打破更多玻璃。慢慢地,这些破窗户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大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理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的一项试验为基础。试验是这样的:詹巴斗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他把停在布郎克斯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让人给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没有任何状况。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仅过了几小时后,车就不见了。
  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朴素而真切的道理:环境对人有直接的、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和行为诱导作用。当我们走在干净清爽的路面上,很少有人会随地吐痰,而步入垃圾遍地、尘土飞扬的场所,很多人会“自然”地将废弃物扔在地上;在排队打饭的学生队伍里,有一人插队,无人制止,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打破原先的秩序;老师对于违纪学生“网开一面”,不予处罚,就有后来人继续违纪,然后求情,期待再一次的“网开一面”。这种关联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或许已经意识到,但并没有给予更多关注和研究。破窗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犯罪学和管理学研究者的注意,而后扩展到经济学界和其他领域。研究者多从管理的角度谈破窗理论的启发。我们这里结合破窗理论探讨高校内部教育环境对人(主要是学生)的品德成长的价值。
  二、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分类
  学校是育人场所,其教育环境有大、小之分。大环境是社会历史环境,是学生生活的社会背景。小环境是学生全天候接触、深受其影响的学校内部环境。要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促其成人、成才,非朝夕之功,可以先从优化小环境开始。
  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就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境况。它所包含的范围和内容很宽泛。根据不同环境内容和外在特征,可以将学校内部教育环境作以下分类。
  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学校的建筑、文化设施、自然环境、班级教室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图书馆、体育馆、宣传栏、雕塑等物质景观,都体现着环境设计者、建设者的匠心,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课堂的座位排列、设备和装饰布置、光线、色彩及卫生要求,都蕴含教育理念。办公楼与教学空间的位置关系、强弱对比,教学中的师生距离、讲台与课桌的空间关系都以非语言“文本”的形式传达各种信息。
  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学校科层体制、管理方式、领导风格、规章制度及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课程分配及教学组织形式、奖惩制度,等等。它们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发生影响。制度是否合情合理、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关系到能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生活和其他各项秩序。它是联结物质层面与文化心理层面的桥梁。
  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教师的期望和态度、教师教学时教育信息传递的方式、师生关系、个人关系、舆论环境、心理气氛及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价值观念和规范等。它们隐藏于制度层面与物质层面之后,是环境文化中的“深层结构”,支配着其他方面。它包含了校园精神、学校优秀文化、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属于群体意识的非物质要素,由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
  在这三类教育环境中,学生对于物质层面的环境有很强的自我选择性,自发学习的成分很大。制度层面上,学生有时会有意识参与,教育者也可能会预先进行一定的设计。在文化心理层面上,教师常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对学生施教这部分内容。
  三、校内教育环境作用于人的机理
  无论哪种校内教育环境对于人的作用方式和效果都是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的,或者说是通过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接受教育的。这是一种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是以内隐的、无意识的、难以觉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与外显的、有意识的、可以内省监控的外显学习相对。
  学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过程,就是教育环境信息传递和渗透的过程。教育环境被赋予了大量信息,存在于学生周围,以声音和视觉信息为主要形式传递。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以视觉、听觉为主的感觉系统对信息进行接收,接收的部分信息直接激发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对环境信息进行解译,从个体角度重组环境信息,进行意义重构。学生通过非认知心理作用对环境信息进行解码来感知环境。感知的一部分作为认知的外部输入而被认知心理成分接受,进入心理“隐藏层”。与此同时,在非认知心理作用的激发下,“情境层”的认知心理成分,在未接受外部输入的情况下,把以前的加工结果(记忆或经验)激发出来并反馈到情境层。然后,认知心理作用使输入结果与反馈结果在隐藏层中共同加工,并经过一定循环,形成心理——文化内容的改变①。
  对于环境信息的编码与编码的解译在学生对环境的感知过程中相当关键。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赋予教育环境的真实期望决定了环境自身所拥有的信息容量,从而决定其编码能力。解码能力则取决于学生所具有的非认知心理水平、非认知心理作用的状态及认知心理水平。不同学校的学生对环境信息的感知水平是不一样的,也是有选择性的。例如,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可能对音乐与图像的认知心理水平高一些,但对数字、文字的解码能力也许要低一些。另外,不同的学生个体所具有的非认知心理水平与认知心理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的环境被解读的角度和程度在个体身上会有差异性。   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内隐学习进行的过程。与需要意志努力的外显学习不同的是,内隐学习是自动的,而且从学习过程到结果都很稳定。因为学习获得的是刺激内部的、潜在的、具有抽象性的深层结构,所以不易受其他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教育环境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学生的选择激活内在的“缄默知识”,主动地与环境对话、互动。其教育功效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四、校内教育环境的开发与建设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内部环境,都是影响人的巨大力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深刻地指出:“学校生活应该是一个有创造氛围的教育环境,同时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创造这样的环境。”②研究当今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德育实效不高、创造力培养不力等,结论往往与教学环境关系密切。所以,控制、激活、创设教育教学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促进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1.“开发”的内涵与注意点
  教育环境的开发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环境开发,一方面是对本来未被察觉到的教育影响进行挖掘,以更为明显、直接的方式影响学习者,要求开发者提高教育的敏感性,善于发现学生接触的“文本”及所处环境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有意识地对表面现象进行分析,关注其背后可能暗含的意义,将具有正向功能的内容转化为正式的教育材料,同时避免负向功能可能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对“非言语”的教育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改善或创造,使其对于学生能够“润物无声”。
  校内环境的教育方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以“非言语”的、潜隐的方式对个体发生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有所得,这也是其价值所在。所以开发过程不意味着完全让它们变成显在的存在。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能将其异化为一种控制。环境本身是一种文本,作用于人则需要经历“对话—接受或批判—反思”的过程。不同个体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程度和结果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并有为之辩驳和要求他人尊重的权利。教育环境的开发更多是提供有正向作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经历、理解和对话的机会,不是向学生提出更多规范性、统一性的要求,从而对学生进行控制。这一点应引起高度注意。因为当我们企图开发能够直接阐明教育目的的教育环境资源时,往往在无形中控制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开发的初衷,丢失了真正宝贵的东西。
  2.开发与建设的主要方面
  依据我们所作的环境分类,校内教育环境的开发和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优化物质空间环境,做好初始化管理。
  学校物质环境是观念文化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实践改造以后的积淀,是校园中承载文化内涵的物质设施的总和。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
  一是学校物质硬环境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优越的学校易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相反则易使学生有失败感。首先,学校应对校园物质环境进行合理的整体规划,力求校园绿化、净化、美化,营造出文雅、文明、文化的氛围。物质环境应具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更要体现出潜隐的教育价值。要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体现学校的思想内蕴与价值追求,要体现出本校的个性与特色。其次,要重视学校的自然环境建设。学校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校内区域分布、路径设计、树木绿化、流水映衬及鲜花装饰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使人生活舒适、心情愉悦,而且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怀。一个鸟语花香、清净雅洁的校园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良好自然环境,更是一本内隐的、永恒的德育教科书。再有就是建筑设施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高校建筑设施主要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学校的每一幢建筑都是具有鲜活内容的教育课本,都会成为生动的历史。建筑布局不仅要实用、合理、科学,还要注意体现不同建筑风格及相应的审美效果。另外,应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文化熏陶作用。利用富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壁画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张贴文化巨匠和科学巨人的肖像及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理想抱负,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充分发挥音乐厅、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设施的教育作用。
  在高校扩招及高校产业化的蓬勃发展背景下,高校的校园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高校在物质环境建设上投入巨资,有的校园如花园般美丽,有的则如宫殿般宏伟。学校在校园建设上倾尽全力,但置身其中的师生更留恋往日校园的质朴与宁静。究其原因是某些高校在大刀阔斧地开发与建设的同时,学校历史甚至于高校的文化根基都被割断了,人们没有了文化与心理的归属。所以在开发中,要协调好经济投入、环境改造、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二是要加强对物质文化设施的初始化管理,保护其完整性、完善性,严防第一个“破窗”出现。任何东西都有使用寿命,要及时地修补环境设施出现的最初损坏,对出现的小损坏要重视,早解决。否则,教室里的一把椅子坏了会很快出现第二把坏椅子、第一张坏桌子;体育场排球网上的一个小洞很快就会变成大洞无法修补;实验室窗户玻璃破了,里面的实验器具和试剂很快就会散失……无论是自然环境、建筑设施还是文化设施,都需要注意最初出现的“破窗”。湖里的垃圾、墙壁上的污迹、雕塑的残缺都要在第一时间加以处理,减少其产生的心理负面暗示。
  三是要注意学校物质环境的空间关系安排。空间布局的合理科学和错落有致会让人产生审美愉悦和积极情绪。人的心情愉悦状况与情意舒展状况越好,越能够感知环境中的信息。教育社会学家科尔认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及他正干什么。”③一个办公楼占据耀眼位置,教学空间相对冷落的学校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权力至上的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距离、讲台与课桌的空间关系也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民主或专制的教育。
  在物质空间环境的开发与建设中,要尽可能地增加教育正信息,减少教育负信息。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掘物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诗意地生活,在生活中“轻而易举”地受到教育。   (2)真正以人为本,充分发现、发挥制度文化的教育价值。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与观念的集中反映,它由校内一系列内在价值目标一致的规则、规范构成。学校制度规范影响着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态度,是形成良好教风、学风和管理作风的基础。由于制度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制定者对其科学性和规范性过于重视,再加上“便于管理”思维的影响使得制度的可行性往往在此过程中受到轻视。在执行中又由于缺乏与被管理者的真诚交流与沟通,忽视了制度文本中内隐的对被管理者的人文关怀而常常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情感的冷漠、紧张甚至是对立,使被管理者产生强烈的敌视与抵触情绪,从而无法达到制定制度的目的。因此,在学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发掘制度文本中潜在的德育因素,给予学生自主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负责的态度及自主管理的习惯与能力。管理者在管理中要凸显对人的真诚理解与全面关怀,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最终把外在制度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律行为。
  由“破窗”理论我们明白了在管理上要防微杜渐,除疾于萌芽,抓细节、抓过程。学校管理当然也是如此。有的学校教师或管理人员上班、开会迟到,工作很难按时完成;一些学生上课迟到、作业迟交。这些现象大都是积累而成,开始时是一人或几人因故意或非故意拖沓,但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纠正,逐渐形成一种风气。所以,在学校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上,要纠偏于当初。学校根据发展需要采取的每项制度、组织的每项活动都应有详细的落实规范,每名成员都要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不能轻易出现“破窗”。一旦出现,一定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处罚要及时、公正、公开,以警示全体成员,避免积重难返,成疾成患。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应从小事着手,敏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古人云: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④。对于学生来说,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生活行为在好习惯的引领下将产生飞轮效应,成就幸福的人生;而在坏习惯的诱导下,则会误入歧途。人们思维惯性、行为取向、稳定品性和整体素质的形成,最初所依赖的就是从琐碎的生活细节中形成的生活习惯。
  从制度角度看“破窗”理论,与其相关的一种生物学现象叫“亚斯兰现象”⑤。“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对于违反制度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提醒、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否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会大打折扣,其危害甚至超过没有制度。而“亚斯兰现象”则告诉我们,一旦制度执行的刚性得以确立,就会使遵守制度逐渐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自觉,变成团队的一种文化,制度的价值就会充分体现,管理的水平才会真正提高。
  (3)培育特色的、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
  不同的高校孕育出不同气质的人才。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精神往往决定了其气氛与地位。学校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全部或大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遵循的价值追求与文化观念。它来源于对非制度精神文化的提升,表现为学校传统、学校风气及教职工的思维方式、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从心理学角度看,学校精神就是学校不同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集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所承载和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弥漫于学校群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显形于个体行为,从而形成校园特有的一个巨大心理场,对其中的每个个体产生难以抗拒的“场”引力。学校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被社会认同的基本特点。北大、清华在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强大的校园文化,那里最闻名的地方其实并非未名湖、荷塘月色,而是北大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和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它是学校生命力的源泉,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所谓“志正则众邪不生”⑥,一些名校长盛不衰,不受人事变化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破窗”理论告诉我们,素养不同的群体产生问题行为的过程和结果是不一样的,群体的文化道德素养低易进入无序状态。所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管理的百年大计,需要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总体设计,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引导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陶冶、孕育和感化,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校园教育环境的开发与建设必须具备对学生心灵的“立体式激活”功能。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在不知不觉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心理结构,影响其认知、情意和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行为调节能力和维持身心平衡的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学习、自主生活。此非一日之功,亦非易举之事,但于个体抑或社会,皆大有裨益。
  注释:
  ①陈满,帅斌.隐性课程影响学生的可能结果及作用强度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
  ②袁运开.简明中小学教育辞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③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炜,王义高,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⑤亚斯兰现象:将一群羊用铁丝网圈起来,每天都会有羊跳出铁丝网逃走,羊的数量不断减少。后来将铁丝网通上电,开始不断有羊冲击电网,有羊因此而死掉。但是慢慢地,冲击电网的羊越来越少,羊群里的羊都远离电网,羊的数量也不再减少了。再后来,铁丝网保留,但不再通电,可羊群依然不再靠近铁丝网。最后,铁丝网撤掉,但是羊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区域内活动,不走到圈子外去了。【摘自赵建.破窗理论”与“亚斯兰现象”[J].秘书工作,2012(2).】
  ⑥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七.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戴钢书.德育环境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钟启泉,赵中建主编.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Eric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电影的早期形态,无声电影在中国大致存在30年。从1931年到1936年,无声电影则发展到了新变和终结的阶段。同时,电影人对于有声片的探索和追求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声音这一元素被运用于影片中,受到了国人的热切关注和喜爱。由此,在30年代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有声片和无声片共存。30年代是中国电影由无声到有声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影从单纯的视觉媒介发展为较综合的视听媒介。
摘 要: 实习是师范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的良好实现不仅受基地指导教师的影响,与领队教师的很好管理和层级沟通也是分不开的。营造和谐的实习氛围,充分发挥领队教师在中学实习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领队教师要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实习中的管理、实习后的总结三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实习 和谐实习氛围 师范教育 领队教师  师范生实习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要一环,通过实习,可以检验和
摘 要: 人物语言是剧作家塑造人物性格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因此,分析戏剧中的对白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话语标记语是戏剧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往往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卖花女》的对白中出现了大量的话语标记语,且不同人物在使用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本文结合话语标记语的人际功能,选取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通过分析他们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透视他们的性格。  关键词: 戏剧对白 话语标记
摘 要: 本文就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内容、方式、机制等方面对江南大学的师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目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员 联系服务群众 调查分析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组织与青年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纽带和桥梁,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决定了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得以发挥的情况,从而直接影
摘 要: 《祝福》和《菊英的出嫁》同是乡土小说中关注寡妇形象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从群体规范出发,以祥林嫂和菊英娘形象为主要分析对象,详细阐述了封建礼教的群体规范本质、祥林嫂和菊英娘在封建礼教的群体约定之下“自我”的丢失,以及作者在作品中倾注的对个体“人”的思考,对社会暗黑的反抗,对未来之路的探寻。  关键词: 群体规范 贞节 自我 反抗 探寻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在小说创造中给予“人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德育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原则,探讨分析德育融入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期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德育 创业教育 实施途径  近年来,关于奶粉事件、假酒假烟、食品安全问题及工程质量问题的相关报道接连不断,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人关注。因此,高校急需开展基于德育教育的创业教育,提高青年人的整体素质,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德育融入创业教育的
摘 要: 游戏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游戏能给儿童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具有自主性、假想性、社会性等特点。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元素,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引导儿童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 活动现状  什么是游戏?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非常科学、令大家都满意的答案
摘 要: 以物流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为例,针对目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问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英语教学特点,基于折中式教学观探讨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期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为学生参与国际交往与竞争,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 教学创新 多元智能理论 折中式
摘 要: 一个是1866年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一个是新千年最新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一个是社会心理小说的楷模,一个是被称作“人性之美”的佳作。至今,对《罪与罚》的分析,多数人是重视其心理描写的解析;对《手铐上的蓝花花》的解读,则主要是歌颂其反映的人性之美或自由意识的呼喊。而小说最终宣扬的是“幸福的解脱”还是“痛苦的禁锢”?这一问题关系多方面研究,对核心地把握两部小说也起重要作用。 
摘 要: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社会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安徽财经大学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异化 伦理问题 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