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静待花开会有时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繁体的‘柒’字,它似乎启示我们,幼儿园就该有水、有树,贴近自然,给孩子本真的、生活化的教育。”在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这样形象地解读她的办园理念。
  这个园子不大,坐落在几幢灰色的回迁居民楼中间,面向普通的平民子弟,恰似一片文化的绿洲。园里有小桥、池塘、果树、鲜花、各色的蔬菜,草坪上居然还有一顶帐篷,让孩子们自由栖息、嬉闹,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野趣。
  而这也正是赵旭莹所理解和向往的教育。在大兴七幼,她提出了“自然生活教育”的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建设幼儿园的空间、课程及文化。“要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活,让它自然而然地发生。这样的教育是有生长性的,也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赵旭莹说。
  无处不在的课程
  清晨,明媚的阳光下,七幼的孩子们正在园子里上活动课。
  中班的孩子们在上写生课,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然后画出它的样子。孩子们三三两两坐在小桥上、池塘边、小树下,观察着,讨论着,认真地在写生本上临摹着。
  小班的孩子们戴着草帽,在种植园里采摘蚕豆。老师带他们认识蚕豆的形状,然后教他们摘下成熟的豆荚。采摘完毕,师生们围坐在树荫下,一起剥蚕豆。看到赵旭莹走过来,几个孩子围着她“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园长,园长,你看我摘了这么多呢。”赵旭莹抚着孩子们的小脑袋,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开心地和他们聊着天。
  一切是那么和谐、美好!这样的特色课程,源于赵旭莹对教育的观察与反思……
  多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让赵旭莹至今难忘。文中说,如今宅在家里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看漫画书、上兴趣班,成了城市孩子的生活写照,塑料玩具、电子玩具充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远离自然,听不到鸟叫虫鸣,闻不到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有人悲哀地称他们是“塑料儿童”。
  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儿童?赵旭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五六年前,她开始在幼儿园里开设种植课程,将草坪改为种植园,每班一块小菜地。菜地里种什么孩子们自己投票决定。种子播下去,孩子们自己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植物的习性,观察植物的生长周期。从此,种植园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每天早晨一入园,他们急不可耐地来到班里的菜地,看看小苗长高了没有。种植园也给了孩子们无穷的快乐,植物开花了、结果了。种出来的蔬菜,孩子们一起品尝,吃起来格外香甜。
  就这样,各种与种植有关的园本课程逐渐开发出来。孩子们从中认识了原本只在超市才见到的各种瓜果蔬菜,掌握了最有用的生活常识,也培养了观察、动手,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循着这一思路,赵旭莹和教师们大胆地改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模式,设计出了尝试探究式种植课程、问题探究式综合主题活动和探究式生活课程,着力培养孩子的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学习品质、综合素养七大成长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也惊喜地发现,幼儿园里处处都是课程,课程是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服务的。
  在理解儿童中成长
  在赵旭莹的心目中,实施“自然生活教育”,绝不仅仅是开设一两门特色种植课程,而是希望教师在设计课程中、在文化建设中渐渐理解教育、理解儿童,从而在面对儿童时自主自发地提供最适切的教育。
  “赵园长经常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发现了问题,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班主任刘洪波说。
  去年,班里种植园里的香菜丰收了,吃不完的香菜怎么办?孩子们经过商议,决定举行一次义卖。就在义卖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香菜怎样才能卖得好?怎样宣传?怎样定价?怎样算价钱?怎样找零?对于中班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挑战。有好几次,看着孩子们为难的样子,刘洪波很想帮他们。可一想到园长平日的嘱咐,她还是忍住了。
  “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教师既要管住嘴,又要管住腿,先学会用眼睛观察。”赵旭莹的话很耐人寻味。
  让大人们惊喜的是,孩子们最终解决了各种问题,香菜顺利地卖出去了。最让人感动的是,孩子们决定,将卖香菜的收入捐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過去我总习惯于包办代替,现在慢慢明白了,只要信任孩子,充分放手,孩子们会给你一个奇迹。”刘洪波感慨地说。
  在七幼,赵旭莹总是启示教师们,要善于等待,用宽容的心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像每种植物都有不同的习性一样,每个孩子也都是不一样的。
  幼儿振宇,父母都因故去世,跟着伯父生活,很不合群,破坏性强。老师们把伯父叫来商讨解决孩子的问题,他非但不领情,还说了一堆难听话。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庭,赵旭莹和老师们没有放弃,而是更加用心。她们用赏识的态度发现振宇的闪光点,让他做领操员,在种植活动中做老师的小助手,有了进步不吝表扬。班主任赵晶一次次地跟他的伯父沟通,从点滴习惯入手,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设计家庭教育方案。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振宇变成了一个健康、开朗、懂礼貌的孩子,巨大的变化让班里其他家长都觉得不可思议。
  也因此,赵旭莹经常从家长口中听到对老师的表扬。“每天晚上,老师都会在班级QQ群、微信群里分享每个孩子的在园表现、分享教育的方法。老师们也有孩子,忙了一天还这样不厌其烦,这份敬业让我特别感动!”家长李俏说。
  打造学习型团队
  大兴七幼建园12年间,一批80后、90后新教师不断地加入进来。怎样带好队伍,发展好这批教师?是赵旭莹肩上的另一副重任。
  从教22年,坚持读书学习,是赵旭莹的一大特点。无论工作多忙,赵旭莹都保持着每天读书两小时的习惯。当了园长以后,她更觉读书的必要性。几年时间,她啃下了几十本教育名著和一百多本专业书籍。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每月几万字的读书心得和教育感悟也如涓涓细流一样从手边流出。在大兴教委的网站上,在一些幼教专业刊物上,时常能看到赵旭莹的读书笔记或教育随笔,这些年,她先后有80多篇文章和20多篇教育案例发表或获奖。   2012年,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赵旭莹成为其中仅有的两名幼儿园园长之一,进入大兴区“名校(园)长培养工程”。从此每个周五,赵旭莹早早起床,风雨无阻地在8点钟前从大兴赶到北京师范大学,跟随自己的理论导师、北师大著名幼教专家霍力岩教授进行教育研修,系统地学习了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给我的重要启示就是,应该相信儿童,让儿童在自然、自由的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成长。”赵旭莹深感受益。
  因为爱学习、勤思考、善研究,她也一步一个台阶地从一名普通教师被提拔为副园长、园长,成长为区级骨干、市级骨干教师。
  从自己的成长体会出发,赵旭莹也要求幼儿园的老师,要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性,不仅要有美的外表,还要有美的心灵、美的气质、美好的追求。
  在大兴七幼,生动鲜活的园本研训深受教师们喜爱。在每月两次的教研组活动中,赵旭莹不给教师规定选题,而是以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活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和技能,进而引导教师根据游戏中发现的问题为课题,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和研究解决支持策略。
  同时,赵旭莹提倡让教师写作自己的教育故事。在她看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是教育文化的隐性体现,用值得回味的故事去诠释幼儿园的文化,会比规章制度的约束更有效,更能塑造和影响着师生美好的心灵。为此,她也很注重收集、整理幼儿园的文化故事,把它们作为对幼儿园文化最真实、深刻的解读。
  “一所幼儿园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钢筋水泥构筑的楼房和白纸黑字的制度,而是那些看似平常、简单、却直抵心灵的教育故事。”赵旭莹说。
  在她的影响下,几年来,幼儿园在全国、市区级专业比赛中获奖30多项,有300多篇教师的教育随笔和教研论文发表或获奖。而最让她自豪的是,大兴七幼也成了教师成长最快的地方,仅去年一年,就有6位教师被提拔到幼儿园园长或保教主任的职务。
  爱是教育的底色
  这个夏天,又有一拨孩子从七幼毕业了。毕业典礼上谈及孩子的成长,浩宇的妈妈满怀感恩:“当别人告诉我他们的孩子学了多少英语、算术题时,我最骄傲的,是我的孩子知道了玉米怎么成长、蚕宝宝怎样吐丝、用什么方法测量大树,他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更懂得了在生活中寻找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近几年,赵旭莹特别注重引领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故事妈妈”,就是七幼的一项创新举措。为推广早期阅读,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幼儿园组建了故事妈妈义工团,选出20位有爱心、有热情、服务能力强的妈妈家长,请她们走进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读绘本故事。
  上学期,幼儿卓尔、嘉璐的妈妈先后走进幼儿园,给孩子们带来了自我保护主题的绘本故事《我不会丢》和《我不跟你走》。两个妈妈都用心做了PPT,生动的图文展示和绘声绘色的讲述,让教室里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和掌声。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和妈妈们都意犹未尽。妈妈们表示,她们希望以后还有更多机会走进幼儿园,参与这样有益的家园共育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赵旭莹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要做好幼儿教育,必须走出去引领家庭、带动社会,承担一份更大的责任。
  两年前的“六一”儿童节,赵旭莹在幼儿园发起一场爱心募捐,全校孩子共捐献善款2000多元、玩具800多件。随后,赵旭莹带着部分教师、幼儿和家長志愿者,一起来到昌平区流村福利院,与那里的孩子们举行了一次“拉近心距,共享童年”的爱心活动,把善款和玩具交给福利院园长。那天,抱着那些从小失去父母关爱、渴望爱抚的孩子,赵旭莹掉泪了。她也暗暗许下一个心愿,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向社会传递关爱。
  2017年10月,大兴七幼成立“七彩梦”义工团,通过组织义卖、捐赠活动,先后为甘南藏区小朋友捐赠桌椅、炉子、图书和衣物。就在前不久,赵旭莹再次率领着一个爱心团队,来到捐助过的甘南藏区幼儿园,为这里的孩子们送去园服、文具、玩具和图书,还为这所幼儿园的老师们开展了一次义务送教活动,指导她们如何开展活动课程。
  通过这些活动,赵旭莹衷心希望,让幼儿园的老师、孩子和家长都能够从中受到影响,把一颗至真、至善、至美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田里。
  12年过去了,大兴七幼已经从最初的14位教职工、44个幼儿,发展到今天的92位教职工、500个幼儿;从一所不起眼的公办园办成了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如今的大兴七幼春天园已经也成立两年了,同时七幼还与区内四所幼儿园建立了手拉手的友好关系,努力为区域教育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
  回顾自己20多年的成长历程,回顾大兴七幼12年的发展,赵旭莹也更加确信:教育即生长,无论是自身的专业发展,还是面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位教师以及一所幼儿园,最重要的是播下一颗种子,为之提供适宜的条件,然后以静待花开的心态,慢慢陪伴他们一起幸福成长。
其他文献
2019年秋季,统编本教材全面实施,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成为每一位语文老师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无论是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是阅读内容的推荐、方法的指导等,均应坚守儿童立场。然而,现实情况是否如此?近日,笔者就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2006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论,其中大部分是对小学语文界名师课例的点评,它们发表在有关小学语文类的各种刊物上,使我有幸与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相互了解与交流。但是,回头想想,我最初开始这样写作的时候,对评课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理性的认知。说来惭愧,一路写下来,文字背后更多的是自己对语文、对教育、对文本、对课堂的“直觉”与“体悟”,写作的过程很接近弗朗士所说的“灵魂在杰作中的
记得2008年的初夏,陈琴老师应邀来到我校做“经典素读教育”的经验传播,展示了“素读”教学法这种奇特的教学方法。当时的我对于何为“经典素读教学”既陌生又好奇,对陈琴老师展示了她的学生诵读经典时的录像——孩子们摇头晃脑、或吟或唱、怡情娱乐的场景,我始终觉得不可理解。对于陈琴老师说的,孩子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可以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能写万千言”,我觉得那更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那一次,我从心底拒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沟、产”等18个二会字,会写“份、坡”等10个四会字,能读准多音字“种、好、干、分”。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4. 学习仿写句子,尝试把句子说完整、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激趣,初识葡萄沟  1. 小朋友们,美丽中国地大物博,
连着三年带毕业班,虽然兢兢业业地教学,与学生关系也不错,但总觉得有些什么遗憾。翻看前两届学生的照片,猛然发现,竟有几个叫不出名字,更别说是这个学生的曾经了。我心中隐隐地觉着,这也许就是我一直空落落的原因。  今年三月的时候,班里的学生又开始传递“毕业赠言”了,不过总是悄悄的,深怕老师们“没收”,敢开口请老师留言的成了学生中的“勇士”。学生对老师这份又亲又怕的情感,让我有了一股冲动:从此刻起我要清楚
《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第四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其文寄情山水之意尤为明显。全文用优美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生动细致而又诗情画意,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含蓄地借景抒发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赏“潭”——学写法  《小石潭记》是山水游记中的佳作,作者观察小石潭细致入微,条
教学目标:  1.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课文语境和生活经验猜读“助、抽、使”等13个生字;观察结构,正确书写“车、得、秧”等8个生字。  2.借助学习单和课后提示,通过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内容,练习讲故事。  3.通过对比朗读,联系生活经验,明白“做好事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识记生字,感知内容  1.出示李峤的谜语诗《风》,猜谜引出“风”。  2.引出课题:风妈妈有
一、课前游戏  师: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捕鱼达人”的游戏。在大屏幕中会播放一些内容,里面包含着的信息像河里游着的鱼儿一样,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它们。观看时间有限,集中注意力哟!  (第一次播放丰子恺《父与子》的图片,第二次播放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环境保护部拍摄的环保公益广告视频《爬烟囱的》。学生限时观看后,即时交流。)  师:在信息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同学们以后在
中年级学生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有了明显提高,观察的有序性有所发展,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增强。但是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还是时常呈现出无目的、无序、表面、片面的毛病。中年级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观察习作训练的黄金期。笔者以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_______”为例,诠释中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定点引观导说,训练观察的有序性  四年级下册第五
“雅”,是个美好的字眼。《辞海》中“雅”的多个义项告诉我们,“雅”是“正道,合规范”;“高尚,不庸俗”;“美好,不粗鄙”。“雅学”不应是“死学”“僵学”,也不全是“苦学”,当然,也别于“乐学”。  雅学是“诗”之学。“风、雅、颂”是诗歌的类型;“赋、比、兴”是诗歌内容的表现方法。所以,“雅”本来就是一种诗体,“诗”自然就是雅正之言。“诗”与“雅”血脉相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无可置疑的。“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