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池:奋斗的青春无终点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莫天池,凭借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并最终赢得多所世界名校的橄榄枝。
  一个苦尽甘来的故事,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让一切都变得不平凡。
  第59个“学生”
  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莫天池,出生第7天,因医疗事故罹患脑性瘫痪,不能独立站立行走。医生曾断言,他很可能有智力障碍。母亲祁彦只好全职照顾他。
  可祸不单行,莫天池的父亲莫小红因公司破产,也没了工作,一家三口只靠低保度日。最难的时候,一个星期全家的伙食只有一棵大白菜,吃完這顿愁下顿。夫妻俩仍把全部的收入和精力都投入到莫天池身上,一有钱就拿去做治疗。
  为了启发孩子的智力,莫小红找了一些汉字,尝试教8个月大的莫天池认字。在父母悉心的教导下,一岁半的莫天池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认识了2500个汉字。
  在莫天池的心中,儿时父母对他讲的那些故事,带他认字看书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给了他人生最大的鼓励。
  到了上学年纪,父亲莫小红又犹豫了,他怕孩子被欺负,怕同学听不懂莫天池说话而无法交流。然而,童年的莫天池却极其渴望朋友。夫妻俩作出决定,“他必须上学。希望他和外界能有接触,能有朋友”。
  祁彦开始了她漫长的陪读生涯。上学早晚接送、课间还要管儿子上厕所的她也成了儿子班上的一员。祁彦说,儿子班上有58个学生,加上自己就是59个,“他们毕业照上都有我”。
  上了初高中,莫天池感受到的也都是身边人的帮助。“大家都很尊重他,老师对他特别好。”祁彦说:“上天是公平的,关了所有的门,开了一扇窗,而且这扇窗是面朝阳光的。”
  天才?其实只比别人少睡一点
  莫天池说话、书写,甚至连吞咽等简单的机体功能都有严重的障碍,每一次书写,由于手指痉挛,指甲嵌入和手指挤压,手指间会渗出淡淡的血迹;书写速度更不及正常人的三分之一。
  与他的天生劣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超乎常人的“学业成绩”。从小学到大学,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本科毕业,他被保送至本院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在复试中排名年级第一。
  “他是个普通的孩子,他的成绩来自他加倍的努力。”父亲莫小红一路伴随儿子成长,最清楚外人称赞的“天才”儿子所付出的努力——他每晚都会学习到凌晨一两点。
  “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在学习。”祁彦说。
  从大二起,莫天池以组长的身份开始带领同学搞科研,一共完成3个科研项目,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获得了“2013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他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入选2014、2015年度的亚太服务计算大会(APSCC);是唯一一位获得与“互联网之父”图灵奖得主温顿·瑟夫先生交流机会的获奖学生。
  杀死GRE
  莫天池很早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后来随着AlphaGo的成功,人工智能技术焕发出了无限的魅力,他的这一念头更加坚定。他说:“我想去美国学习人工智能与医疗系统的融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生活便利。”
  2015年,在爸爸的陪同下,莫天池赴香港参加特殊安排的托福考试。虽然他知道准备出国留学的过程会特别辛苦,但总觉得不能一辈子待在自己的安全区,要去接触一些更有挑战的任务。“听力是最难的,我每天花5个小时反复听抄,长时间戴耳机导致耳朵脱皮、出血。托福搞定了,就要马上开始准备GRE考试,感觉跟高考的学习强度差不多了。
  为了激励自己坚持下去,莫天池为自己刻了一个学习专用章,印着“KILL GRE(杀死 GRE)”字样。
  2017年9月,莫天池参加带口语的全套托福考试,获得113分。其中口语23分,阅读、听力、写作均为30分满分,GRE考试成绩为329分。
  知道结果后,祁彦满脸喜悦,那个曾被预言极有可能是痴呆的孩子,如今成了她最大的骄傲。
  莫天池说,他如此努力是不想让关心他的人失望,也是他性格使然,“长沙话里有个词叫‘霸蛮’,我就是这样,即使知道这事可能做不成,也要走到底,我觉得做人应该这样。”莫天池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他只要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去。
  (张秋伟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5日)
其他文献
出场人物:  白纸、剪刀、双面胶、棉签、彩笔  故事是这样的:  1  这天,白纸正躺着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是一张白纸呢?我可以变成其他东西吗?  想了半天后,他对呆呆地倒立在笔筒里的剪刀说:“嗨,朋友,帮我个忙,在我身上剪出一个椭(tuǒ)圆形。”  “哦,好。”剪刀很热心。  2  塑料袋里的棉签们很好奇:“你在干吗?”  “我在做一件有趣的东西。你们能躺成一个圈吗?"椭圆形的白纸邀请道。 
认识一位朋友,孩子刚一岁多的时候开始自媒体写作。每天晚上睡前考虑好第二天要写的选题,第二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写到六点半,然后开始准备早餐。  最开始真的很难,早起很难,写文章更难,但她从没想过放弃。  如今的她已经坚持早起写文章两年多,她的文笔越来越娴熟,读者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我們聊天,她说:“我身边有很多宝妈觉得我写文章还挺好的,也想尝试,就问我要怎么做。可大部分人都坚持不过三天,说早上起不来
芳是我多年的好闺密,最近她突发奇想,准备辞掉工作,到农村老家的宅基地建一所房子。芳說,接下来的生活,她要在老家种一片庄稼,养几只鸡和一水塘的鱼,完全不用在城里打拼,依靠这些,她就可以过上惬意的生活。  听了芳天真的想法,我忍不住笑话她。笑完之后,我却陷入了思考,她这个想法真的不可行吗?  芳解释说,自己回到农村老家自食其力,食物来于自然,生活回归自然,没有城市的喧闹,闲了可以看看书、写写字、弹弹琴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在冷得半死的冬夜,张岱独往西湖看冰雪万千,这是一种何等雅兴?谁想,湖心亭中已有两人对坐煮酒,“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自然大喜过望。  论坛里曾有人发帖问:你觉得古人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答案中排第一的是:湖心亭看雪。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若是生在晚明,那一定要
人到中年,我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固定下来了。  固定在一个城市打拼,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缩小了朋友圈,只偶尔见一些固定的朋友。就连理发,也是去经常光顾的那一家理发店。更不要说买菜、购物了,肯定挑最熟悉的那一家直奔而去。  这倒不是说,人变得懒了,或者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了。恰恰相反,那些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朋友,固定的事情,是经过精挑细选,大浪淘沙,最终令人感到舒服的选择。比如,相交多年的朋友,常常各自忙碌
日常生活演绎出的理性  读墨子,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思想、观念完全立足于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他的书中充满了木鸢、车辖、咫尺之木、方圆、规绳、陶者、穴师……这类市井话语。他有名的“所染”开篇即是,“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中抽象出普遍的道理,并运用到历史现实中去。“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
出差回来,在茶水间遇到部门经理,他趁着冲咖啡的当口悄悄问我:“你带的那个实习生,是还没习惯,还是对公司有什么意见?”  我被他问得一愣,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小欧的座位,还有5分钟就是午饭时间,大家七嘴八舌地围在一起商量午饭的去处,而她坐在那儿,对周围的吵嚷视若无睹。  “她挺好的呀。”  “上周团建,她说什么都不愿去参加,问她原因,她却也说不上来,”经理说,“所以就问问你,她是不是还没习惯,还是压根儿
每天夜晚,他把白天想好的译文写在从墙上撕下来的糊墙报纸上,有时是写在卫生纸、包装纸和香烟盒上。  1977年,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的刘佛年辗转找到了王智量先生。  这位1948年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毕业生,此时已经当了20多年的右派,当刘佛年找到他时已是家徒四壁,穷得连床都被卖掉了,一家五口人晚上都只能睡地铺;主要的伙食是喂鸡的碎米,下锅前要把小石子一粒粒拣出来。  王智量50年代初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
在北方养兰花,很难,胡适先生的那首“我从山中来,采得兰花草”,采兰种兰,总寄望它能开花,久养而无花,让人扫兴。但我以为兰花之好,即使是不开花,叶子疏疏落落,一样很好看。养兰花用古陶盆最好,很大的盆子,零落松散那么几株,不能多,太原人说“闹腾得麻烦”。让它慢慢长,若有上好的太湖石,来个一拳两拳,配在兰花边,极好。无事时与其对坐,捧一卷线装本,天边日影缓缓移动,岁月静好。  我奶奶喜欢养花,养各种花。
工作闲暇,我喜欢去山中走走。不管是春风十里还是夏荷吐幽,就算三秋桂子飘香抑或红梅映白雪,山中的景色总牵惹我的情怀,让我流连忘返乐不思家。  世俗的纷扰,尘事的喧嚣,常常令人找不到自己,心也无处安放,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占据身心。这样的时刻,就去山中漫步吧!这里,一切是那样的安静和幽深,没有纷扰和吵闹,没有冷嘲和热讽,没有爭名和夺利,只有你和大自然同存天地间。密林,静谧;山泉,淙淙。间或有不知名的鸟儿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