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英语这一学科作为我国各领域人才走向世界的基石,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新时期下创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旨在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学科。本文通过论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创设的相关内容并以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培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人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 培养
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向前推进的现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多样性。例如近年来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面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并且出现了人才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不相匹配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才受不同价值观导向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利于培养的世界观。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成为全国各教育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创设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虽然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但因英语是世界通用并频繁用于国际工作中的语言,同时我国多数人已将其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因此,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最早创设的外语专业之一。该专业自创设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具有良好修养,具有辨识力和创造力的国际性人才。作为一门基础的外语专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变,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也在不断将自身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具有实用性较强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该专业培育出的人才,能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英语语言及文学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因素等。并将长期在学科中所了解的社会科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学科的课题研究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期培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意义
国际社会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使国家相关部门意识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尤其是针对各大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屡次在重要文件中给予批示,由此可见对于该学科培养人才的重视程度。文件中多次指出,面对当前需求与供给严重不符的情况,各高校应总结分析人才不足的真正原因,明白具有单一英语基础知识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社会中需要的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英语翻译人才,因此进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无论是国际交易的成交量还是各国之间往来频繁的合作关系,都代表了目前市场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人才的渴求。一个能够熟练翻译英文的人才或许能够帮助企业或完成与海外公司的合作,也能够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但一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却能够在处理国际事宜的过程中从各国的历史及文化背景考虑,从经济或政治因素等多角度思考,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增光添彩。所以加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选择,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持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
2.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我国逐年实行扩招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同类水平的教育下,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入社会,使得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刻不容缓。以英语这项技能举例而言,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经过了相关课程的训练后,都同样具备了英语的听说能力,但学生个人并不满足于依据此类技术而在社会中立。因此,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创设,就为此类学生提供了机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全面的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此外还注重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使其能够不断巩固自身的翻译技能,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3.满足人民渴望提升民族素质的需要。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以提升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基础,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理念对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我国教育水平,从而提升全民族素质有重要意义。
三、分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在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受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人才短缺。无论是教学过程中的培养目标不清晰,还是课程定位的不准确,又或者是教师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等问题,都制约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不明确。我国各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创设一方面是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增加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升英语文学方面的造诣和对英语文学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不断锻炼学生的翻译技巧,培养专业的英语文学翻译人才,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而如今各大高校在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以上两方面无法权衡的现象。各高校将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与具有英语文学素养的人才分开进行,无法做到二者巧妙融合,相辅相成。因此,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适时明确培养目标,对我国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产生了不利影响。
2.课程定位不准确。由于各高校培养目标的不清晰,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的准确定位出现问题。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显得杂乱无章,主要体现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大量的英语文学讲解课程为主,而没有很好的渗透英语翻译专业的相关课程。而翻译课程也只是以提升翻译技巧为原则,没有涉及英语文学方面的内容。课程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师无法正常安排教学事宜,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
3.不当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仍然被用于大多数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味的为学生灌输英语文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及创造力的发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宗旨要求各专业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人才,颠覆传统,大胆创新。因为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翻译能力而言,在运用技巧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才是更为重要的环节。因此需要该专业教师及时转变当前不当的教学方式。 4.有限的师资力量。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热潮不断兴起,教育也成为了举国关注的话题。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复合型的翻译人才,那么也需要有同样资质的师资力量作为储备资源。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对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造成了障碍,因此提升复合型教师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数量是刻不容缓的。
四、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面对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我国教育事业又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前文所述的问题,因此该专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就要针对目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首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之初,应明确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具有英语语言文学素质的,而更应注重翻译技巧的训练。教师明确了这一目标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为学生们渗透翻译技巧。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力度宣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宗旨,使该专业的教师明白自身责任,针对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2.制定灵活的课程定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提升人才的语言翻译能力,二是提升人才的英语文学素养。这两者在培养过程中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因此学校教学部门及从事教学活动的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基础水平,根据其发展情况的不同而灵活制定课程定位。如此一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文学课程与翻译课程二者就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同时,这种灵活的课程定位能使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趋向合理化。所以,学校的老师和教学研究部门应重视课程定位,从而使该专业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3.变革教学方法。新时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式一直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培养翻译人才。但教师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是具有思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不仅是要训练学生有良好的基础,也要变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翻译技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竞赛和讨论等环节。这种教学方式的融入能使学生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将翻译的技巧和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他人分享,做到取长补短,为己所用。不仅如此,在教学中融入讨论的环节,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和思路,提升翻译技巧的灵活性。而运用竞赛的方式则是使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涯中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会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方面来说,建立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尤为必要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到大量阅读英语语言文学作品,并从中有所感悟。此外,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在翻译方面也应有自己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累计并创新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翻译技巧的思辨能力,以及对于英语语言文学的领悟能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且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对于培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各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研究部门应积极响应此号召,将培养强大的教师队伍作为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基础。
本文首先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概况加以论述,并结合新时期下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制定了几点解决策略。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类型的日益多元化,各高校应正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的人才培养问题,不断完善课程体制,提升教学素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旭东.对新世纪现代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原灵杰.国外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5).
[3]习梁艳利.英汉对比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 培养
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向前推进的现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多样性。例如近年来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面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并且出现了人才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不相匹配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才受不同价值观导向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利于培养的世界观。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成为全国各教育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创设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虽然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但因英语是世界通用并频繁用于国际工作中的语言,同时我国多数人已将其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因此,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最早创设的外语专业之一。该专业自创设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具有良好修养,具有辨识力和创造力的国际性人才。作为一门基础的外语专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变,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也在不断将自身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具有实用性较强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该专业培育出的人才,能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英语语言及文学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因素等。并将长期在学科中所了解的社会科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学科的课题研究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期培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意义
国际社会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使国家相关部门意识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尤其是针对各大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屡次在重要文件中给予批示,由此可见对于该学科培养人才的重视程度。文件中多次指出,面对当前需求与供给严重不符的情况,各高校应总结分析人才不足的真正原因,明白具有单一英语基础知识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社会中需要的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英语翻译人才,因此进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无论是国际交易的成交量还是各国之间往来频繁的合作关系,都代表了目前市场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人才的渴求。一个能够熟练翻译英文的人才或许能够帮助企业或完成与海外公司的合作,也能够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但一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却能够在处理国际事宜的过程中从各国的历史及文化背景考虑,从经济或政治因素等多角度思考,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增光添彩。所以加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选择,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持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
2.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我国逐年实行扩招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同类水平的教育下,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入社会,使得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刻不容缓。以英语这项技能举例而言,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经过了相关课程的训练后,都同样具备了英语的听说能力,但学生个人并不满足于依据此类技术而在社会中立。因此,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创设,就为此类学生提供了机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全面的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此外还注重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使其能够不断巩固自身的翻译技能,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3.满足人民渴望提升民族素质的需要。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以提升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基础,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理念对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我国教育水平,从而提升全民族素质有重要意义。
三、分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在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受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人才短缺。无论是教学过程中的培养目标不清晰,还是课程定位的不准确,又或者是教师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等问题,都制约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不明确。我国各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创设一方面是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增加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升英语文学方面的造诣和对英语文学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不断锻炼学生的翻译技巧,培养专业的英语文学翻译人才,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而如今各大高校在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以上两方面无法权衡的现象。各高校将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与具有英语文学素养的人才分开进行,无法做到二者巧妙融合,相辅相成。因此,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适时明确培养目标,对我国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产生了不利影响。
2.课程定位不准确。由于各高校培养目标的不清晰,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的准确定位出现问题。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显得杂乱无章,主要体现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大量的英语文学讲解课程为主,而没有很好的渗透英语翻译专业的相关课程。而翻译课程也只是以提升翻译技巧为原则,没有涉及英语文学方面的内容。课程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师无法正常安排教学事宜,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
3.不当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仍然被用于大多数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味的为学生灌输英语文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及创造力的发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宗旨要求各专业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人才,颠覆传统,大胆创新。因为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翻译能力而言,在运用技巧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才是更为重要的环节。因此需要该专业教师及时转变当前不当的教学方式。 4.有限的师资力量。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热潮不断兴起,教育也成为了举国关注的话题。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复合型的翻译人才,那么也需要有同样资质的师资力量作为储备资源。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对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造成了障碍,因此提升复合型教师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数量是刻不容缓的。
四、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面对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我国教育事业又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前文所述的问题,因此该专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就要针对目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首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之初,应明确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具有英语语言文学素质的,而更应注重翻译技巧的训练。教师明确了这一目标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为学生们渗透翻译技巧。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力度宣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宗旨,使该专业的教师明白自身责任,针对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2.制定灵活的课程定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提升人才的语言翻译能力,二是提升人才的英语文学素养。这两者在培养过程中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因此学校教学部门及从事教学活动的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基础水平,根据其发展情况的不同而灵活制定课程定位。如此一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文学课程与翻译课程二者就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同时,这种灵活的课程定位能使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趋向合理化。所以,学校的老师和教学研究部门应重视课程定位,从而使该专业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3.变革教学方法。新时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式一直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培养翻译人才。但教师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是具有思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不仅是要训练学生有良好的基础,也要变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翻译技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竞赛和讨论等环节。这种教学方式的融入能使学生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将翻译的技巧和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他人分享,做到取长补短,为己所用。不仅如此,在教学中融入讨论的环节,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和思路,提升翻译技巧的灵活性。而运用竞赛的方式则是使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涯中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会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方面来说,建立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尤为必要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到大量阅读英语语言文学作品,并从中有所感悟。此外,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在翻译方面也应有自己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累计并创新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翻译技巧的思辨能力,以及对于英语语言文学的领悟能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且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对于培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各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研究部门应积极响应此号召,将培养强大的教师队伍作为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基础。
本文首先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概况加以论述,并结合新时期下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制定了几点解决策略。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类型的日益多元化,各高校应正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的人才培养问题,不断完善课程体制,提升教学素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旭东.对新世纪现代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原灵杰.国外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5).
[3]习梁艳利.英汉对比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