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普作品往往对于普通的翻译人员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在科普类中存在着很多陌生的领域和深奥的词汇,随着科普更新速度的加快,也使得一些新的科普事物逐渐衍生出来,从而为科普作品的翻译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当前,欧美的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新的科学名称陆续出现,尤其对于创新性的科普术语的问世,更成为翻译工作需要跨越的障碍,有必要从词法特征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翻译对策。
【关键词】欧美科普作品 词法特征 翻译
从当前的翻译学科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成果以非常惊人的速度不断向新的领域发展,一些新的科普作品持续出现,需要有新的名词来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把握。欧美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词语的用法和特征进行客观的分析,使翻译中的词法搭配更加合理,让翻译后的科普作品同样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科普作品本来的面貌,从而实现科普知识的普遍共享,这也是翻译工作需要把握的问题。
一、欧美科普作品中专业术语的把握要点
科普作品不同于纯粹的科学类学术著作,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可以说,科普作品兼具有了科学类著作和文学类作品的双重属性。就科学类特征来看,科普作品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化的术语,尤其对于像欧美这些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国家来说,更容易随时都推出一些新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问世之后就需要马上进行有效的翻译,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到相关科技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就需要运用合适的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以达到科普信息传递的目的。在针对欧美科普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词汇都是已经成熟和使用过的,相反,会有很多新的词汇衍生出来,或者是被组合创造出来,形成符合科普作品实际表达含义的专业术语,这也是欧美科普作品中应该把握的要点。
1.要更为客观地揭示专业术语最为本质的内涵。欧美的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科普作品代表着新生事物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很多科普作品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发现与发明,者就需要借助于专业术语来还原整个科普作品中所涉及到的术语最本质的内涵,使人们通过翻译后的欧美科普作品,就能够准备的了解到欧美当今的科技进展情况,从而有利于科技的共同繁荣。例如,科普作品中涉及都的专业术语“熵”,从对于上的相关表述来看,我们能够感受到熵所代表的是事物的无序程度,熵值越大,表明事物的无序程度越明显,在欧美的科普作品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类似“order”或者“disorder”,很显然从专业上我们就能够发现有序与无序的表述,着就是“熵”最为本质的内涵。
2.要找到更为合适的专业词汇来表达新的词汇。在欧美作品中当一些新鲜的科普知识专业词汇出现时,常常会在翻译的过程中让很多英语专业的非科技人士头痛,主要就是因为对于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局限,尤其是专业性新的词汇的出现,如何在翻译过中选择更为恰当的词汇进行新的表达,这是翻译恰到好处的关键所在。同样以前面科普作品中的“熵”为例,如何当初在进行科普作品翻译时,我们不使用“熵”这样新的专业术语,而是运用作品中本意的东西,例如“order”我们就直接用“有序”来代替,而“disorder”我们就直接用“无序”来代替,这样就会频繁的在表述中出现“有序”与“无序”的表述,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反而不利于科普知识的掌握,因此,“熵”的出现把整个问题都变得更为专业化了,使科普作品更加明朗。
3.要注重整个作品中专业术语的专业与严谨性。欧美科普作品的问世也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而是长期的科学实践探索和长期的科学经验积累的产物和必然结果,因此,科普作品是逻辑积累的结论性表述,在进行科普作品翻译时一定不能够忽视的就是专业术语的专业性问题和严谨性问题,很多欧美科普作品中的词汇使用都会存在同义词的现象,或者为了避免重复的出现,常常在具体的表述过程中避讳掉一些可能会造成重复的专业性词汇,这样一来,我们在进行科普作品翻译时,就需要针对具体的翻译需要,相对严谨的将专业词汇合理的运用到翻译中,同时一定要把专业术语使用的严谨性作为科普作品翻译工作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否则将使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陷入误区。
二、欧美科普作品中的词法特征
欧美科普作品中的词法问题属于语言学专业的问题与科普学专业问题的交集,换句话说,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对于词法的把握不能仅依靠单一的语言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翻译,同样更需要依靠科普学科的专业知识,把语言学专业知识与科普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更为合理的将欧美的科普作品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因此,在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把握词法的特征。具体说来应该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对欧美科普作品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转化。在对于欧美科普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有一些专业性的词汇通过直接的翻译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科普作品表达内在涵义的实际需要,对于相关在词汇来进行有机的替代性转化,使得词汇之间能够产生有力的相通性,从而让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跟直观。例如,“ferment”最初的本意就是名词“酵素”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出于词法表述的完整性需要,便将单一的名词增加了动词的翻译,“发酵”含义的出现也就理所当然了。
2.根据欧美科普作品中新生科技事物产生的具体情况派生新的词汇。毕竟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相对而言,欧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是让世界公认的,因此,其科普作品的更新与发展速度自然也就是非常迅速的,所以,当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产生以后,当新的科普成果问世 以后,自然就会有新的词汇出现,为了实现对新词汇表述的翻译需要,就需要借助一些词汇的基础上,通过词汇的引申涵义进行词汇的派生,从而让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更直观易懂。例如,生物学最初的对应翻译就是“biology”,为了实际的翻译需要,在一些科普作品的表述中就使用“bil”的前缀来代表生物,从而会派生出一些新的科普词汇。 3.结合欧美科普作品中新生词汇出现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新的词汇进行科学组合或者混合,构成新的科普词汇。有些科普词汇能够依托很多步骤才能够实现,显然这些科普词汇是真实的科研实验过程的反映,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词汇构成方面尽可能相对完整的将相关的实验过程通过词汇构成的方法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就可能涉及到运用两个以上的词汇才能组合出新的词汇,这样才能让翻译过程更加完整。例如,水闸就翻译成“waterlock”实际上就是“water”与“lock”的组合。再例如,烟雾在翻译时就是把烟“smoke”和雾“fog”进行混合,构成了“smog”作为烟雾的翻译。
三、欧美科普作品具体翻译的有效实践策略
众所周知,欧美科普作品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和文学性的特征,同时,根据实际的创作需要还应该具备通俗易懂的特点和趣味性的特点。很多人都知道科普作品不同于其他文学类作品,在翻译起来要比文学作品需要更多的词汇,同时,需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在欧美科普作品翻译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巧,才能更加准确的做好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
1.要遵循灵活性的翻译原则策略。在对欧美科普作品进行具体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就翻译而翻译,应该根据实际的翻译需要,结合词法的特征,对翻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词汇进行灵活的调整。毕竟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不是语言转换的问题,而是对于科普知识的反映,只有遵循灵活性的翻译原则策略,才能赋予科普作品新的生命,使翻译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尤其对于科普作品中会涉及到的一些文学类表现手法,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就需要灵活把握,不能单纯从科技的层面来进行翻译,而应该有效考虑到文学特征的问题,这就需要将各种语言类的尝试与科技知识进行灵活结合。
2.要遵循易懂性的翻译原则策略。欧美科普作品不能成为纯粹科学作品,毕竟科普类的作品不是科学类的作品,在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易懂的特点,要通过科普类作品的简单易懂让更多的人关注一些科学常识,并愿意推动科学创新的发展,因此,科普类作品创作的重要前提就是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同样在对欧美科普类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易懂的原则,合理使用简单性的词汇,来推动科普作品的易懂特征发展,当然不能让翻译成为阻碍科普作品科技知识传播的瓶颈。
3.要遵循客观性的翻译原则策略。任何科普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特征,这是科普作品创作的需要,欧美的科普作品也不例外,在对欧美科普作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把握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又要把握科普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客观性,这样才能赋予科普作品本身的生命价值,使翻译能够有生命的要素,提升欧美科普作品的魅力,推动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鲁速.俄语科普文体风格在翻译中的再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9-81.
[2]陈浩.科学的艺术作品:科普作品的文学性与科学性[J].科普研究,2014(3).
[3]郑阳.英语专利文献的词法特征与翻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
[4]毛自红.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及其翻译方法和技巧[J].科技风,2013(23).
[5]董敏.从语用顺应翻译论看科普翻译[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关键词】欧美科普作品 词法特征 翻译
从当前的翻译学科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成果以非常惊人的速度不断向新的领域发展,一些新的科普作品持续出现,需要有新的名词来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把握。欧美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词语的用法和特征进行客观的分析,使翻译中的词法搭配更加合理,让翻译后的科普作品同样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科普作品本来的面貌,从而实现科普知识的普遍共享,这也是翻译工作需要把握的问题。
一、欧美科普作品中专业术语的把握要点
科普作品不同于纯粹的科学类学术著作,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可以说,科普作品兼具有了科学类著作和文学类作品的双重属性。就科学类特征来看,科普作品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化的术语,尤其对于像欧美这些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国家来说,更容易随时都推出一些新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问世之后就需要马上进行有效的翻译,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到相关科技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就需要运用合适的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以达到科普信息传递的目的。在针对欧美科普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词汇都是已经成熟和使用过的,相反,会有很多新的词汇衍生出来,或者是被组合创造出来,形成符合科普作品实际表达含义的专业术语,这也是欧美科普作品中应该把握的要点。
1.要更为客观地揭示专业术语最为本质的内涵。欧美的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科普作品代表着新生事物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很多科普作品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发现与发明,者就需要借助于专业术语来还原整个科普作品中所涉及到的术语最本质的内涵,使人们通过翻译后的欧美科普作品,就能够准备的了解到欧美当今的科技进展情况,从而有利于科技的共同繁荣。例如,科普作品中涉及都的专业术语“熵”,从对于上的相关表述来看,我们能够感受到熵所代表的是事物的无序程度,熵值越大,表明事物的无序程度越明显,在欧美的科普作品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类似“order”或者“disorder”,很显然从专业上我们就能够发现有序与无序的表述,着就是“熵”最为本质的内涵。
2.要找到更为合适的专业词汇来表达新的词汇。在欧美作品中当一些新鲜的科普知识专业词汇出现时,常常会在翻译的过程中让很多英语专业的非科技人士头痛,主要就是因为对于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局限,尤其是专业性新的词汇的出现,如何在翻译过中选择更为恰当的词汇进行新的表达,这是翻译恰到好处的关键所在。同样以前面科普作品中的“熵”为例,如何当初在进行科普作品翻译时,我们不使用“熵”这样新的专业术语,而是运用作品中本意的东西,例如“order”我们就直接用“有序”来代替,而“disorder”我们就直接用“无序”来代替,这样就会频繁的在表述中出现“有序”与“无序”的表述,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反而不利于科普知识的掌握,因此,“熵”的出现把整个问题都变得更为专业化了,使科普作品更加明朗。
3.要注重整个作品中专业术语的专业与严谨性。欧美科普作品的问世也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而是长期的科学实践探索和长期的科学经验积累的产物和必然结果,因此,科普作品是逻辑积累的结论性表述,在进行科普作品翻译时一定不能够忽视的就是专业术语的专业性问题和严谨性问题,很多欧美科普作品中的词汇使用都会存在同义词的现象,或者为了避免重复的出现,常常在具体的表述过程中避讳掉一些可能会造成重复的专业性词汇,这样一来,我们在进行科普作品翻译时,就需要针对具体的翻译需要,相对严谨的将专业词汇合理的运用到翻译中,同时一定要把专业术语使用的严谨性作为科普作品翻译工作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否则将使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陷入误区。
二、欧美科普作品中的词法特征
欧美科普作品中的词法问题属于语言学专业的问题与科普学专业问题的交集,换句话说,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对于词法的把握不能仅依靠单一的语言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翻译,同样更需要依靠科普学科的专业知识,把语言学专业知识与科普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更为合理的将欧美的科普作品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因此,在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把握词法的特征。具体说来应该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对欧美科普作品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转化。在对于欧美科普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有一些专业性的词汇通过直接的翻译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科普作品表达内在涵义的实际需要,对于相关在词汇来进行有机的替代性转化,使得词汇之间能够产生有力的相通性,从而让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跟直观。例如,“ferment”最初的本意就是名词“酵素”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出于词法表述的完整性需要,便将单一的名词增加了动词的翻译,“发酵”含义的出现也就理所当然了。
2.根据欧美科普作品中新生科技事物产生的具体情况派生新的词汇。毕竟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相对而言,欧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是让世界公认的,因此,其科普作品的更新与发展速度自然也就是非常迅速的,所以,当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产生以后,当新的科普成果问世 以后,自然就会有新的词汇出现,为了实现对新词汇表述的翻译需要,就需要借助一些词汇的基础上,通过词汇的引申涵义进行词汇的派生,从而让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更直观易懂。例如,生物学最初的对应翻译就是“biology”,为了实际的翻译需要,在一些科普作品的表述中就使用“bil”的前缀来代表生物,从而会派生出一些新的科普词汇。 3.结合欧美科普作品中新生词汇出现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新的词汇进行科学组合或者混合,构成新的科普词汇。有些科普词汇能够依托很多步骤才能够实现,显然这些科普词汇是真实的科研实验过程的反映,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词汇构成方面尽可能相对完整的将相关的实验过程通过词汇构成的方法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就可能涉及到运用两个以上的词汇才能组合出新的词汇,这样才能让翻译过程更加完整。例如,水闸就翻译成“waterlock”实际上就是“water”与“lock”的组合。再例如,烟雾在翻译时就是把烟“smoke”和雾“fog”进行混合,构成了“smog”作为烟雾的翻译。
三、欧美科普作品具体翻译的有效实践策略
众所周知,欧美科普作品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和文学性的特征,同时,根据实际的创作需要还应该具备通俗易懂的特点和趣味性的特点。很多人都知道科普作品不同于其他文学类作品,在翻译起来要比文学作品需要更多的词汇,同时,需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在欧美科普作品翻译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巧,才能更加准确的做好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
1.要遵循灵活性的翻译原则策略。在对欧美科普作品进行具体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就翻译而翻译,应该根据实际的翻译需要,结合词法的特征,对翻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词汇进行灵活的调整。毕竟欧美科普作品的翻译不是语言转换的问题,而是对于科普知识的反映,只有遵循灵活性的翻译原则策略,才能赋予科普作品新的生命,使翻译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尤其对于科普作品中会涉及到的一些文学类表现手法,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就需要灵活把握,不能单纯从科技的层面来进行翻译,而应该有效考虑到文学特征的问题,这就需要将各种语言类的尝试与科技知识进行灵活结合。
2.要遵循易懂性的翻译原则策略。欧美科普作品不能成为纯粹科学作品,毕竟科普类的作品不是科学类的作品,在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易懂的特点,要通过科普类作品的简单易懂让更多的人关注一些科学常识,并愿意推动科学创新的发展,因此,科普类作品创作的重要前提就是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同样在对欧美科普类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易懂的原则,合理使用简单性的词汇,来推动科普作品的易懂特征发展,当然不能让翻译成为阻碍科普作品科技知识传播的瓶颈。
3.要遵循客观性的翻译原则策略。任何科普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特征,这是科普作品创作的需要,欧美的科普作品也不例外,在对欧美科普作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把握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又要把握科普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客观性,这样才能赋予科普作品本身的生命价值,使翻译能够有生命的要素,提升欧美科普作品的魅力,推动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鲁速.俄语科普文体风格在翻译中的再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9-81.
[2]陈浩.科学的艺术作品:科普作品的文学性与科学性[J].科普研究,2014(3).
[3]郑阳.英语专利文献的词法特征与翻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
[4]毛自红.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及其翻译方法和技巧[J].科技风,2013(23).
[5]董敏.从语用顺应翻译论看科普翻译[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