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64排CT扫描以其扫描速度快,无创伤及高分辨率等特点,在影像诊断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运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增强扫描是64排CT扫描检查中的重要方法,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入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具有注射速度快,能保证扫描与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同步进行,高压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可预先设置等优点,但因其单位时间内大量快速注入高浓度造影剂,使浅静脉压增高,对血管冲击力强,易发生静脉血管破裂,引起造影剂外渗,形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疼痛、肿胀[1]。因造影剂的浓度高、剂量大,推注速度快,并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刺激性[2],一旦发生外渗,不仅给检查带来麻烦,也增加了病人自身的痛苦。因此,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014年3月我科发生一例因64排CT 增强检查时出现造影剂严重外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造影剂;外渗;护理体会
【Abstract】64-slice CT scan its scanning speed, high-resolution,non-invasiv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diagnostic imaging.The use of high-pressure syringe in 64-slice CT enhanced scan is an important methods.Using high-pressure syringe in enhanced scan can ensure the speed of contrast agent injection and the scanning with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contrast agent simultaneously.Advantage of the high-pressure injection speed and injection dose can be pre-set and so on, but because of the rapid inje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trast agent in unit time, the superficial venous hypertension, the blood vessels of the strong impact, prone to vein rupture, causing extravasation of contrast agent, formation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soft tissue pain and swelling.Because of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trast agent, large dosage, injection speed, and a certa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irritant, once extravasation occurs, not only to take trouble in examination, but also increased their suffering patients.Therefore, the contrast agent extravasation care nurses must draw attention.March 2014 our department occur a case of contrast agent severe extravasation when taken 64-slice CT enhanced examination,as follows:
【Key word】Contrast agent、extravasation、nursing experience
1. 臨床资料
患者,女,74岁,因恶心、呕吐一周而于2014年3月8日入住本院内二科病区,病人既往有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病史,于2014年3月17日16:15分由家属送入CT室行CT增强扫描(胸部)+CT增强扫描(上腹部),检查前家属告知护士患者血管情况不佳,检查前给予留置BD20 留置针,给予2ml生理盐水试推,回血好,进CT机房检查时给予每秒4.0ml的流速高压注入碘海醇80ml,当造影剂注入20ml左右时观察到显示屏抛物线不正确立即停止操作,进入机房查看患者穿刺部位,发现左腕部肿胀明显,诉疼痛,即给予回抽造影剂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封闭,拔针,同时给予冰敷,立即请静疗小组会诊,嘱给予呋喃西林500ml+地塞米松50mg湿敷,并送患者回病房,与主管护士交班给予呋喃西林500ml+地塞米松50mg湿敷,肢体制动抬高。3月18日随访病人发现左腕部皮肤呈深紫色,皮温高,患肢肿胀、疼痛明显,起水泡,大的大约1×3㎝,其余的是散在的小水泡,手腕活动受限。经静疗小组和伤口小组会诊,综合了讨论治疗方案:给予病人抽去水泡,予水凝胶和超薄泡沫敷料换药,嘱患者抬高患肢。3月19日,随访病人,左腕部皮肤呈深紫色,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减轻,皮温正常,大水泡已消退,周围存在散在小水泡,手腕活动可自理,给予继续以上换药治疗。3月22日,查左腕部皮肤仍呈深紫色,肿胀已消退,疼痛减轻,皮温正常,周围存在散在小水泡已吸收,手腕活动正常,给予继续以上换药治疗。3月25日给予换药后出院,并持续电话随访10天,患者左腕部皮肤仍呈深紫色,疼痛已消退,手腕活动正常,自理能力不受影响。 2、造影剂外渗的原因:
2.1静脉穿刺不成功。由于穿刺技术原因,静脉穿刺时太深或太浅导致刺破外周血管未能及时发现。
2.2 在摆放病人体位时及检查中病人配合不好活动肢体使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移位。
2.3血管脆弱,弹性差。老年病人,长期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病人血管弹性差,脆性高,高压注射时需特别小心。
2.4注射速度快,压力高。CT增强检查必须以每秒2.5~6mld的速度快速团注,压力达150~250磅每平方英寸。
3、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的临床表现:
3.1一般在6小时内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并于24~48小时达高峰、伴有坏死、水肿和出血,随后转为慢性,包括特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及邻近肌肉萎缩等。
3.2局部有刺痛,烧灼感。外观局部水肿、形成红斑、有压痛,持续2~7天。容易发生静脉炎。
4、造影剂外渗的预防:
4.1摆放病人体位时要细心,用套管针在机床上打针者先摆好体位再穿刺,向病人交待检查中不可随意活动肢体,以防针尖刺穿血管。进行高压注射前应先用生理盐水20ml试推后观察局部有无肿胀。注射中也要观察有无外渗肿胀。
4.2穿刺血管的选择:一般选用粗、直、有弹性的表浅静脉,且穿刺部位易于固定,尽量避开关节、静脉血管分叉处,一般常用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等部位。另外,在穿刺时力争“一针见血”,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使用高压注射器时,选用与注射流率匹配的留置针,对留置针进行固定;与患者沟通好,做好健康宣教,取得患者的配合。
4.3最佳的是用静脉留置针,以20G为宜。由于留置针是软管,避免刺破血管,且针尖粗可提高注射速度降低注射压力。
4.4血管要选择较粗、直、有弹性的,易于穿刺和固定,也可避免压力引起外渗。气温低时造影剂应先干燥加热至37摄氏度或接近体温再注射可降低压力,减轻疼痛感。
5、造影剂外渗的处理
5.1一旦出现外渗立即停止注射。
5.2有水泡时用注射器抽吸皮下渗液、一般不会获得太多液体,但可在拔针前进行。
5.3受累肢体抬高,与心脏相平或更高。它能降低毛细血管静水压、促进液体吸收、减轻炎症,但可能增加疼痛,另外,抬高程度以不影响动脉血流入或静脉引流为准。
5.4可考虑用地塞米松5mg封闭患处。肿痛部位用呋喃西林500ml+地塞米松50mg持续湿敷。
5.5起疱时,建议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涂抹局部,重复用时以肥皂和水洗掉表面陈旧药物。
5.6醋蜜膏外敷治疗造影剂外渗:将高温消毒后的食醋、蜂蜜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成均匀膏状。用温开水清洗皮肤,用棉签蘸醋蜜膏少许均匀涂于患处,持续湿敷。重度患者用纱布包裹,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5.7金黄散清热散瘀、抗炎消肿作用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渗漏药物吸收并能减少炎类介质的释放,从而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6、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6.1 疼痛的护理:由于碘造影剂具有渗透性,一旦外渗,对局部的刺激性较大,轻者局部红肿、热痛、麻木,或产生水泡,重者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一旦溃烂,愈合困难,并且疼痛难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创伤;再者老年患者皮肤松弛或者肥胖、营养不良,早期的渗漏不能及时反映,给发现问题带来困难,因此CT室护士必须加强观察增加辨别能力。
6.2 促进舒适:使用松软舒适的软枕帮助患者左上肢抬高,以利于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尽量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要,床单、被套、病服一旦污染或潮湿及时给予更换;多与患者谈心交流,了她其他方面的需求和顾虑,分散其注意力,给予耐心的解释和鼓励。
6.3 抽液减压: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局部皮肤消毒后,予以抽取组织渗液,减轻皮肤张力,并給予水凝胶和超薄泡沫敷料换药。
6.4心理护理:护士主动听取患者主诉及抱怨,首先要建立起与病人之间信任关系,和谐沟通。然后给予情感以及心理上的支持,对待患者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予多方面的呵护帮助,多去病区探望病人,关心病人,与她多谈心,通过一个笑脸一句问候,使患者消除对医护人员的恐惧、防备心理,从而能积极配合诊疗,以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向患者解释我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手部皮肤的恢复过程,以减轻其恐惧心理和心理压力;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采用聊天、看电视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
7、讨论
7.1造影剂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而引起剧烈的疼痛。造影剂渗到皮下后则引起局部的毛细血管破坏,体液迅速经破损的血管渗出,引起局部组致循环障碍,循环障碍又影响了渗出造影剂的吸收,同时高渗透压又可使红细胞皱缩、聚集,使局部的动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又加重了体液的渗出,这是造影剂渗出后引起迅速肿胀的原因[3]。
7.2皮下造影剂渗漏是高压注射过程的严重并发症,造影剂渗漏率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4],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注射成功率,对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CT增强扫描时出现的造影剂外渗,通过积极的处理均可起到良好效果[5],与患者年龄及皮肤特性等因素有关。护士在提高静脉穿刺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责任心,在推注造影剂的过程中,一旦患者主诉疼痛,应立即停止推注,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造影剂外渗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7.3发生造影剂外渗的大部分是年老体弱患者,血管弹性差,通畅性欠佳,因此应尽量寻找肘关节处的大静脉给予留置套管针[4,6]保证CT增强扫描检查顺利进行,使病变显影更清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湘蓉 张晓青《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年 第2期 202-203页
[2]笃铭丽、姚娴凤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3期414-415页
[3] 陆美庆,龚素茹,刘彩媚等.碘造影剂静脉注射渗漏损伤后用不同方法处理的效果观察. 护理研究.2003,17(22):-1352-1353
[4] 祝红线,郭英,张挽时.静脉套管针用于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84.
[5] 舒晓灵.1例CT增强扫描碘帕醇渗漏患者的护理体会.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902-903.
[6] 温彩琼,龚素茹,刘彩媚等.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皮肤护理.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1,13(4):-33-34.
【摘要】64排CT扫描以其扫描速度快,无创伤及高分辨率等特点,在影像诊断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运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增强扫描是64排CT扫描检查中的重要方法,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入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具有注射速度快,能保证扫描与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同步进行,高压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可预先设置等优点,但因其单位时间内大量快速注入高浓度造影剂,使浅静脉压增高,对血管冲击力强,易发生静脉血管破裂,引起造影剂外渗,形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疼痛、肿胀[1]。因造影剂的浓度高、剂量大,推注速度快,并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刺激性[2],一旦发生外渗,不仅给检查带来麻烦,也增加了病人自身的痛苦。因此,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014年3月我科发生一例因64排CT 增强检查时出现造影剂严重外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造影剂;外渗;护理体会
【Abstract】64-slice CT scan its scanning speed, high-resolution,non-invasiv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diagnostic imaging.The use of high-pressure syringe in 64-slice CT enhanced scan is an important methods.Using high-pressure syringe in enhanced scan can ensure the speed of contrast agent injection and the scanning with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contrast agent simultaneously.Advantage of the high-pressure injection speed and injection dose can be pre-set and so on, but because of the rapid inje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trast agent in unit time, the superficial venous hypertension, the blood vessels of the strong impact, prone to vein rupture, causing extravasation of contrast agent, formation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soft tissue pain and swelling.Because of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trast agent, large dosage, injection speed, and a certa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irritant, once extravasation occurs, not only to take trouble in examination, but also increased their suffering patients.Therefore, the contrast agent extravasation care nurses must draw attention.March 2014 our department occur a case of contrast agent severe extravasation when taken 64-slice CT enhanced examination,as follows:
【Key word】Contrast agent、extravasation、nursing experience
1. 臨床资料
患者,女,74岁,因恶心、呕吐一周而于2014年3月8日入住本院内二科病区,病人既往有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病史,于2014年3月17日16:15分由家属送入CT室行CT增强扫描(胸部)+CT增强扫描(上腹部),检查前家属告知护士患者血管情况不佳,检查前给予留置BD20 留置针,给予2ml生理盐水试推,回血好,进CT机房检查时给予每秒4.0ml的流速高压注入碘海醇80ml,当造影剂注入20ml左右时观察到显示屏抛物线不正确立即停止操作,进入机房查看患者穿刺部位,发现左腕部肿胀明显,诉疼痛,即给予回抽造影剂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封闭,拔针,同时给予冰敷,立即请静疗小组会诊,嘱给予呋喃西林500ml+地塞米松50mg湿敷,并送患者回病房,与主管护士交班给予呋喃西林500ml+地塞米松50mg湿敷,肢体制动抬高。3月18日随访病人发现左腕部皮肤呈深紫色,皮温高,患肢肿胀、疼痛明显,起水泡,大的大约1×3㎝,其余的是散在的小水泡,手腕活动受限。经静疗小组和伤口小组会诊,综合了讨论治疗方案:给予病人抽去水泡,予水凝胶和超薄泡沫敷料换药,嘱患者抬高患肢。3月19日,随访病人,左腕部皮肤呈深紫色,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减轻,皮温正常,大水泡已消退,周围存在散在小水泡,手腕活动可自理,给予继续以上换药治疗。3月22日,查左腕部皮肤仍呈深紫色,肿胀已消退,疼痛减轻,皮温正常,周围存在散在小水泡已吸收,手腕活动正常,给予继续以上换药治疗。3月25日给予换药后出院,并持续电话随访10天,患者左腕部皮肤仍呈深紫色,疼痛已消退,手腕活动正常,自理能力不受影响。 2、造影剂外渗的原因:
2.1静脉穿刺不成功。由于穿刺技术原因,静脉穿刺时太深或太浅导致刺破外周血管未能及时发现。
2.2 在摆放病人体位时及检查中病人配合不好活动肢体使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移位。
2.3血管脆弱,弹性差。老年病人,长期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病人血管弹性差,脆性高,高压注射时需特别小心。
2.4注射速度快,压力高。CT增强检查必须以每秒2.5~6mld的速度快速团注,压力达150~250磅每平方英寸。
3、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的临床表现:
3.1一般在6小时内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并于24~48小时达高峰、伴有坏死、水肿和出血,随后转为慢性,包括特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及邻近肌肉萎缩等。
3.2局部有刺痛,烧灼感。外观局部水肿、形成红斑、有压痛,持续2~7天。容易发生静脉炎。
4、造影剂外渗的预防:
4.1摆放病人体位时要细心,用套管针在机床上打针者先摆好体位再穿刺,向病人交待检查中不可随意活动肢体,以防针尖刺穿血管。进行高压注射前应先用生理盐水20ml试推后观察局部有无肿胀。注射中也要观察有无外渗肿胀。
4.2穿刺血管的选择:一般选用粗、直、有弹性的表浅静脉,且穿刺部位易于固定,尽量避开关节、静脉血管分叉处,一般常用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等部位。另外,在穿刺时力争“一针见血”,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使用高压注射器时,选用与注射流率匹配的留置针,对留置针进行固定;与患者沟通好,做好健康宣教,取得患者的配合。
4.3最佳的是用静脉留置针,以20G为宜。由于留置针是软管,避免刺破血管,且针尖粗可提高注射速度降低注射压力。
4.4血管要选择较粗、直、有弹性的,易于穿刺和固定,也可避免压力引起外渗。气温低时造影剂应先干燥加热至37摄氏度或接近体温再注射可降低压力,减轻疼痛感。
5、造影剂外渗的处理
5.1一旦出现外渗立即停止注射。
5.2有水泡时用注射器抽吸皮下渗液、一般不会获得太多液体,但可在拔针前进行。
5.3受累肢体抬高,与心脏相平或更高。它能降低毛细血管静水压、促进液体吸收、减轻炎症,但可能增加疼痛,另外,抬高程度以不影响动脉血流入或静脉引流为准。
5.4可考虑用地塞米松5mg封闭患处。肿痛部位用呋喃西林500ml+地塞米松50mg持续湿敷。
5.5起疱时,建议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涂抹局部,重复用时以肥皂和水洗掉表面陈旧药物。
5.6醋蜜膏外敷治疗造影剂外渗:将高温消毒后的食醋、蜂蜜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成均匀膏状。用温开水清洗皮肤,用棉签蘸醋蜜膏少许均匀涂于患处,持续湿敷。重度患者用纱布包裹,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5.7金黄散清热散瘀、抗炎消肿作用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渗漏药物吸收并能减少炎类介质的释放,从而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6、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6.1 疼痛的护理:由于碘造影剂具有渗透性,一旦外渗,对局部的刺激性较大,轻者局部红肿、热痛、麻木,或产生水泡,重者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一旦溃烂,愈合困难,并且疼痛难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创伤;再者老年患者皮肤松弛或者肥胖、营养不良,早期的渗漏不能及时反映,给发现问题带来困难,因此CT室护士必须加强观察增加辨别能力。
6.2 促进舒适:使用松软舒适的软枕帮助患者左上肢抬高,以利于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尽量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要,床单、被套、病服一旦污染或潮湿及时给予更换;多与患者谈心交流,了她其他方面的需求和顾虑,分散其注意力,给予耐心的解释和鼓励。
6.3 抽液减压: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局部皮肤消毒后,予以抽取组织渗液,减轻皮肤张力,并給予水凝胶和超薄泡沫敷料换药。
6.4心理护理:护士主动听取患者主诉及抱怨,首先要建立起与病人之间信任关系,和谐沟通。然后给予情感以及心理上的支持,对待患者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予多方面的呵护帮助,多去病区探望病人,关心病人,与她多谈心,通过一个笑脸一句问候,使患者消除对医护人员的恐惧、防备心理,从而能积极配合诊疗,以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向患者解释我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手部皮肤的恢复过程,以减轻其恐惧心理和心理压力;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采用聊天、看电视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
7、讨论
7.1造影剂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而引起剧烈的疼痛。造影剂渗到皮下后则引起局部的毛细血管破坏,体液迅速经破损的血管渗出,引起局部组致循环障碍,循环障碍又影响了渗出造影剂的吸收,同时高渗透压又可使红细胞皱缩、聚集,使局部的动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又加重了体液的渗出,这是造影剂渗出后引起迅速肿胀的原因[3]。
7.2皮下造影剂渗漏是高压注射过程的严重并发症,造影剂渗漏率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4],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注射成功率,对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CT增强扫描时出现的造影剂外渗,通过积极的处理均可起到良好效果[5],与患者年龄及皮肤特性等因素有关。护士在提高静脉穿刺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责任心,在推注造影剂的过程中,一旦患者主诉疼痛,应立即停止推注,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造影剂外渗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7.3发生造影剂外渗的大部分是年老体弱患者,血管弹性差,通畅性欠佳,因此应尽量寻找肘关节处的大静脉给予留置套管针[4,6]保证CT增强扫描检查顺利进行,使病变显影更清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湘蓉 张晓青《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年 第2期 202-203页
[2]笃铭丽、姚娴凤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3期414-415页
[3] 陆美庆,龚素茹,刘彩媚等.碘造影剂静脉注射渗漏损伤后用不同方法处理的效果观察. 护理研究.2003,17(22):-1352-1353
[4] 祝红线,郭英,张挽时.静脉套管针用于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84.
[5] 舒晓灵.1例CT增强扫描碘帕醇渗漏患者的护理体会.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902-903.
[6] 温彩琼,龚素茹,刘彩媚等.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皮肤护理.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1,13(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