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往落后的教育理念及方式已经不适合用来教育新时代的学生,对新教育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已然成为新形势下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广大教师的共识和孜孜以求的目标。“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源于20世纪的西方教学改革,指的是教师在科学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接受教材内容的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教学。要想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进而营造更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下面,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从趣味引入的利用、合作学习的开展以及分层教学的实施三个方面着手,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趣味引入;合作学习;分层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小学数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为数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多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这便使得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进而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更无从谈起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尽早走出低效化的边缘,教师就须在挣脱应试思想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投入更多的思考,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素养的提升上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高度融合,以使数学教学更具成效。
一、利用趣味引入,提高课堂吸引力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必须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如果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必将严重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位,通过趣味引入的利用,在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4个月饼和2个小朋友,并向学生问道:“如果要把4个月饼分给2个人,应该怎么分才公平?每人分多少?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什么?”在学生简单回答后,我继续问道:“如果将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如果只有一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该分多少呢?”在学生回答后,我引入了新课:“‘一半’该怎么表示?能不能用一个符号或是一个数来表示呢?”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创设“分物”情境,既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又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作学习模式营造了一种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竞争合作的活跃氛围,是一种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代替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来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共同发展。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了长方形的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了周长的概念。之后,我通过“为贺卡设计漂亮花边”这一活动,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先是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了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动手测量出长度。接着,我让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共同推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如此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還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差异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若教师仍按照同一要求、同一进度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而不考虑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必将导致课堂教学实效的低下,进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此时,教师应在根据学生主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原有的能力水平上获得提升与发展。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教学为例,课前,我先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其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据此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分层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在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重新组合和调整,或给予高层次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空间,或引导中层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或指导低层次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而且还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关键和核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并将课堂的主动权和学习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分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冬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6):232.
[2]杨树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讨论[J].赤子(上中旬),2016(24):194.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趣味引入;合作学习;分层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小学数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为数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多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这便使得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进而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更无从谈起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尽早走出低效化的边缘,教师就须在挣脱应试思想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投入更多的思考,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素养的提升上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高度融合,以使数学教学更具成效。
一、利用趣味引入,提高课堂吸引力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必须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如果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必将严重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位,通过趣味引入的利用,在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4个月饼和2个小朋友,并向学生问道:“如果要把4个月饼分给2个人,应该怎么分才公平?每人分多少?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什么?”在学生简单回答后,我继续问道:“如果将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如果只有一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该分多少呢?”在学生回答后,我引入了新课:“‘一半’该怎么表示?能不能用一个符号或是一个数来表示呢?”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创设“分物”情境,既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又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作学习模式营造了一种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竞争合作的活跃氛围,是一种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代替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来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共同发展。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了长方形的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了周长的概念。之后,我通过“为贺卡设计漂亮花边”这一活动,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先是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了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动手测量出长度。接着,我让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共同推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如此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還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差异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若教师仍按照同一要求、同一进度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而不考虑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必将导致课堂教学实效的低下,进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此时,教师应在根据学生主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原有的能力水平上获得提升与发展。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教学为例,课前,我先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其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据此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分层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在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重新组合和调整,或给予高层次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空间,或引导中层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或指导低层次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而且还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关键和核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并将课堂的主动权和学习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分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冬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6):232.
[2]杨树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讨论[J].赤子(上中旬),2016(2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