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中大学生个性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个性培养教育已在全国开始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而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 大学生 个性培养
  
  高校体育以人为中心,关注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从人的本性而言,追求体育运动的独立自主、差异性和整体性,塑造健全的人格是人身心形成的必要条件,学生接受体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在于他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盈,在于他的心灵世界如何健康而完整,一句话,体育是人的身心节律的和谐振动,而不是简单地局限于技术动作的掌握,简单地理解为“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此外,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克服很多困难和障碍,而且始终要面对对手,面对胜利或失败,为此,就要求他们应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具有不畏强手、知难而进的坚强意志以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自信心,需要协作和相互配合的品质和作风。因此说,体育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公正、自我控制、勇敢、坚强、忠实和协作等个性品质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说,体育可以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可以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
  一、重视个体的独立自主性
  体育作为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已不再只具有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作用,更是全面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新一代社会创造者的一种重要用段。
  个体的独立性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立足自身的时候,才在自己的眼里是独立的。而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算是立足于自身”。自我是个性的核心,是人的个体本质的根本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确认是形成自主性个性的前提,独立性首先表现为自我意识,在教育的每个时点,学生都具有当时的自我意识,而这样的“自我”,为教育准备了内部条件,无论何种教育或教学,最后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完成人格的建树或知识的获得,外部灌注者所能调动的,只是学生头脑的显意识中所可以传讯的思维,而在显意识中,还有一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非传讯性思维,此外还有潜意识等,只有学生本身才能对之调动和发挥其在学习中的功能。我们的大学生独立性的自我意识已达到成熟的水平,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独立的自我意识表现是强烈的,在他们看来,个人的自我决定和自我表现是重要的,他们对体育课的最大期望是尽可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爱好,正是由于学生具有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教师必须认识、理解和容纳学生的自我存在,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空间,让我们为学生创设独立自主的通道吧。学生一旦有了独立自主性,便会自然地显现出个人的潜力、意志和魅力。对于还没有形成独立自主性的学生,需要教师在体育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首先,创造恰当的机会让缺乏独立性的学生独自承担某项体育活动;其次,在活动进行的同时,对个体对学生进行激励,让个体掌握适合的体育运动,体育能力与方法;再次,鼓励学生形成体育运动的意识,让个体在运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展现自己。
  二、关注个体的差异性
  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教育对象,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生理、个性心理、能力发展等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生理方面的差异:身高、体重、视力、速度、耐力等,心理方面的差异:性格、气质、能力、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品质等,在教学之前存在着学生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努力的程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等也存在着差异,教学结果出现的差异必然也会存在,不同的学生发展的水平,提高的程度会参差不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这些差异表现得十分显著,不像其它学科那样通过考试见分晓,体育教学活动时时处处与学生的一举一动密切相连,每个学生的身动、形动、心动各如其面,每个学生的知能、情意千差万别,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宜从事某种活动的才能,每个学生的才能表现领域和学习可能性是各不相同的,一方面,这是个体的自然可能性或实在性;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其基础上的个体追求。体育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得到适合自己特质的发展:球类、武术各显身,不要求全具备;“速度”“耐力”顺性而为,不要强人所难;兴趣爱好,因势利导,不要求同去异,总之,体育课程教学要具有多点、多层面和多样性、选择性,以适应个性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个体在先人素质基础上,通过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作用,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从而实现具有完善个性的人的培养。
  三、引导个体的整体性
  人具有整体生命,个体的整体性通常是指人的“身心言行”诸方面倾向性的有机整合或协调统一,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育,学生的整体性,突出地表现在他们不仅有智慧,还有情感,学生的身体活动,同样表现了人的整体性,人体运动由有形部份(主要指身体,即体形、体态和体能)和无形部份(包括潜能和实际能力,即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组成,当今的体育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有形的那一部份,尤其是体能(力量、速度、耐力等等)中的内容,从普遍的情况看,作为教师总是喜爱跑得快、跳得高的学生,学生因为跑得慢一点、肢体力量小一点就与体育优良成绩擦肩而过,接踵而来的是痛失“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干部”,这对萃萃学子的心灵和自尊是极大的伤害,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
  四、塑造健全的人格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阐明:“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一个人体魄,他同心理的关系与其他生理关系一样,能够影响人的悟心、性格和良心,因而,它是一服社会、道德的改良剂。”日本著名学者川峰雄在《体育理论》一书中写道:“运动目的是培养他们恰当地进行生活应有态度和能力,求得人全面协调发展,培养民主的个性、个人独立性,对自己行为责任感,对别人的协作性,以及在生活中有良好心情、公正、信任感、承认规则和规定。”可见体育是将体格、品德、性格加以磨练并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教育手段。体育具有全面育人、塑造健全人格的特征。通过体育教育不但强健了大学生体格,而且也健全了大学生人格。体育教学内容丰富,途径多样,方式众多,具备了塑造大学生人格的诸多优势条件。大学生应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之中,在体育活动中强健体魄,完善人格。
  我们应紧紧把握住体育教育的本质特点和体育教育的学科特点,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利用体育教育的条件,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个性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龙.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
  [2]于鹅.论高校体育中的人格教育.吉林体育学院,2005,(21)
  [3]秋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
  [4]贡味梅.体育的价值一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论2005
其他文献
当今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特有的心理状态:人生态度积极,追求上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感情脆弱,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强,以自我为中心,协调能力差;希望得到社会承认,依赖性强,竞争意识差。他们的这些特征不十分稳定和深刻,可塑性较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应依据中学生心理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采取更加贴近中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引导方式,优化中学生思想工作。  一、引
期刊
摘要:惩罚犯错误的幼儿是一门艺术。社会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遭受不公平的粗暴惩罚,往往会导致一个人成年后的反社会倾向。因此对幼儿的批评,必须讲究艺术。  关键词:幼儿 批评 艺术    每个幼儿都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特殊的一面,他们的心灵比较稚嫩,没有社会经验。粗暴的惩罚不但会伤害幼儿的身心,还可能改变幼儿的人生道路。因此对幼儿的批评要讲究艺术。  
期刊
近几年来,我们在研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加强了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研究,敢于实践,勇于突破,拓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把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媒体作为一个集成体由计算机处理,把计算机带入一个文、图、声集成的应用领域,辅助化学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促进教学思想的更新,提高教学技术现代化的认识  教育现代
期刊
早在1980年,我国就在《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应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兴起和加强。然而,正当我国技术人才总量求大于供,高级技术人才奇缺的前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却出现了萧条和萎缩局面。生源的短缺,导致一些职校停办,只有个别学校因政府行为仍在苦苦支撑。尽管职校的办学条件在逐渐改善,管理水平在逐渐提高,国家出台诸多优惠政策,但职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经过近十年的课堂教学,对品德与社会的特点有了较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
期刊
摘要: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针对大多数农村中学生学习外语效率低下以及面对新课标要求的现状,英语教师亟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研究性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文分析其内涵、概念及特点,介绍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现代英语教学;研究性学习;提高课堂艺术;培养学习习惯;以人为本    一.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现在世
期刊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从农村养老保险情况看,我国在建国初期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就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确立,但当时农民没有被纳入保障计划之列。上世纪90年代,各地按照民政部1992年颁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及本地方实施办法,开展了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老农保”,先后经历了试点、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和清理整顿阶段,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是
期刊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心里素质。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那么,如何培养学
期刊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资料和条件,即一切与学生知识、经验获得相关的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最了解学生的是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拓宽英语学习途径,增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一、教材  英语教材是最核心的英语课程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教科书外,指导用书、练习册、活动册等材料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教材有关
期刊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感受数学有趣  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