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分外部语境和内部语境两种。外部语境包括当时的社会性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也指语言表达者所面临的一定的情境。具体而言,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自身的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内部语境即某一语言的上下文现象。
要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内部语境的主观性和外部语境的客观性的关系,首先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把文章真正读通、读懂,受到文章本身的熏陶感染,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要“潜心会文本”。《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是一种理解的活动,审美的活动,鉴赏的活动,这里显然有学生自身的主观方面的因素介入。由于人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确实存在主观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哈姆雷特的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们的理解逐渐的有一个更丰富更有血有肉的哈姆雷特。以《荷塘月色》为例,怎样让学生去渐进感悟语境呢?
首先,读懂文章作品的时空,必须了解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其次,了解作者其人。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的《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朴素,忠厚,平淡,可以说是朱自清散文的本色,也是他的为人。
再次,了解荷花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荷花的象征是非常丰富的,诸如生命起源与生命再生的象征,人性中神性或某些不朽精神的象征,两性完美组合——两性精神结合、和谐、融洽的象征,子孙满堂象征等。荷花还是美女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精神的象征,神圣的象征,夫妻美满的象征。
最后,即景抒情。
唯了解情境,辨析情境,才能悟透深蕴《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有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这里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的境界,不就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分明也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情复又纷然。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作者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复又不宁静,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很明显,为作者思维所决定,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让学生多层次的感悟语境,使学生的认识触角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到文章的核心部分。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作者灵感、激情的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锻造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沉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张雪琴,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要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内部语境的主观性和外部语境的客观性的关系,首先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把文章真正读通、读懂,受到文章本身的熏陶感染,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要“潜心会文本”。《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是一种理解的活动,审美的活动,鉴赏的活动,这里显然有学生自身的主观方面的因素介入。由于人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确实存在主观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哈姆雷特的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们的理解逐渐的有一个更丰富更有血有肉的哈姆雷特。以《荷塘月色》为例,怎样让学生去渐进感悟语境呢?
首先,读懂文章作品的时空,必须了解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其次,了解作者其人。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的《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朴素,忠厚,平淡,可以说是朱自清散文的本色,也是他的为人。
再次,了解荷花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荷花的象征是非常丰富的,诸如生命起源与生命再生的象征,人性中神性或某些不朽精神的象征,两性完美组合——两性精神结合、和谐、融洽的象征,子孙满堂象征等。荷花还是美女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精神的象征,神圣的象征,夫妻美满的象征。
最后,即景抒情。
唯了解情境,辨析情境,才能悟透深蕴《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有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这里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的境界,不就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分明也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情复又纷然。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作者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复又不宁静,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很明显,为作者思维所决定,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让学生多层次的感悟语境,使学生的认识触角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到文章的核心部分。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作者灵感、激情的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锻造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沉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张雪琴,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