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项主要任务。通过阅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相关阅读技能,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从而强有力的增强英语整体学习的兴趣。然而,中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是:知识获取不准确、理解不到位、阅读效率比较低。这是由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方面更加注重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规则等方面的讲授。当然不可否认,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学生“双基”的学习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过分注重语言结构形式、语言知识本身,使得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古板、思维模式比较单一,在整体语篇感知和联系方面缺乏深入思考,导致许多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忽略了从篇章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主旨。而在初中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材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而且更多的在培养学生整体语篇感知、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语篇分析理论与英语语篇教学
语篇分析一词出现的比较晚,虽然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在20、30年代有注意到语言学上的语篇分析研究,但却不够充分、不够成熟。直到70年代左右,由Halliday和Hasan合著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1976)一书的出版,才明确了语篇分析理论的五种基本类型,这也是语篇分析里程碑式的发展。因此,对于本文下面即将阐述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微观分析中,也将以Halliday的衔接理论为依据。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再仅仅局限于字词句语法的讲解,更多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提升语篇分析能力等方面。
二、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语篇分析理论分为宏观和微观分析两种,前者偏向于整体语篇之间的联系,或者语篇与语篇成分、语义关系;而Halliday的衔接理论更多是在微观上的五种衔接和连贯的分析。但这并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上地注重字词句的讲解,而是词与词、句子与句子的联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初中英语人教版Go for it!教材进行具体分析。
1.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宏观分析。(1)叙事结构。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叙事结构,我们可以根据拉波夫(Labov,1972)的语篇结构理论进行分析,他认为完整的叙事结构包括六部分,如下图所示:
其中,点题是作者用简单的句子概括即将发生的事情。进展是指事件本身的开端、发展、高潮。评议是对事件发展的背景、原因、经过、结局以及对事件中人物肖像、语言、活动、心理的评论。结局就是事件的结果。而回应是对事件主题的简单呼应,使事件更加完整。以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阅读材料为例(SectionB,2b),文章以日志的形式叙述了一次爬山游玩的不同经历。
点题: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kes!用“difference”来突出此次游玩的与众不同。
指向:在文章中,作者明確了地点(Penang Hill)、时间(today,即作者写日记的那天)。
进展:指事情如何发生、中间出现的情况,包括从想到达山顶到吃饭问题的描述。
评议:最后几个感叹句的叙述,我们能体会小作者的内心感受。
结局:阅读完整片文章,我们知道了作者因为下雨没看到上山的风景。
回应:从文章主体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天气不好、未带够钱又排了很长的队而使得此次出游“difference”。
(2)议论结构。议论结构的文章在初中英语阅读篇章中也屡见不鲜。其中有三要素,如下图所示:
其中,论点为语篇的中心思想,一般置于第一段第一句。
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材料(SectionB,2b)为例,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紧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的学习者,探讨了成功的学习者有哪些共同之处。最后得出结论:learn wisely and learn well.
以上两种类型,在英语阅读材料教学中运用语篇宏观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局、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
2.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微观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从语篇的宏观角度把握文章之外,微观分析也是极为重要的。
(1)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通过词的重复使用、同义词、概括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来使语篇语义更加连贯。如:
I don’t really care if my friends are the same as me or
一、语篇分析理论与英语语篇教学
语篇分析一词出现的比较晚,虽然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在20、30年代有注意到语言学上的语篇分析研究,但却不够充分、不够成熟。直到70年代左右,由Halliday和Hasan合著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1976)一书的出版,才明确了语篇分析理论的五种基本类型,这也是语篇分析里程碑式的发展。因此,对于本文下面即将阐述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微观分析中,也将以Halliday的衔接理论为依据。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再仅仅局限于字词句语法的讲解,更多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提升语篇分析能力等方面。
二、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语篇分析理论分为宏观和微观分析两种,前者偏向于整体语篇之间的联系,或者语篇与语篇成分、语义关系;而Halliday的衔接理论更多是在微观上的五种衔接和连贯的分析。但这并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上地注重字词句的讲解,而是词与词、句子与句子的联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初中英语人教版Go for it!教材进行具体分析。
1.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宏观分析。(1)叙事结构。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叙事结构,我们可以根据拉波夫(Labov,1972)的语篇结构理论进行分析,他认为完整的叙事结构包括六部分,如下图所示:
其中,点题是作者用简单的句子概括即将发生的事情。进展是指事件本身的开端、发展、高潮。评议是对事件发展的背景、原因、经过、结局以及对事件中人物肖像、语言、活动、心理的评论。结局就是事件的结果。而回应是对事件主题的简单呼应,使事件更加完整。以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阅读材料为例(SectionB,2b),文章以日志的形式叙述了一次爬山游玩的不同经历。
点题: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kes!用“difference”来突出此次游玩的与众不同。
指向:在文章中,作者明確了地点(Penang Hill)、时间(today,即作者写日记的那天)。
进展:指事情如何发生、中间出现的情况,包括从想到达山顶到吃饭问题的描述。
评议:最后几个感叹句的叙述,我们能体会小作者的内心感受。
结局:阅读完整片文章,我们知道了作者因为下雨没看到上山的风景。
回应:从文章主体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天气不好、未带够钱又排了很长的队而使得此次出游“difference”。
(2)议论结构。议论结构的文章在初中英语阅读篇章中也屡见不鲜。其中有三要素,如下图所示:
其中,论点为语篇的中心思想,一般置于第一段第一句。
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材料(SectionB,2b)为例,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紧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的学习者,探讨了成功的学习者有哪些共同之处。最后得出结论:learn wisely and learn well.
以上两种类型,在英语阅读材料教学中运用语篇宏观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局、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
2.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微观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从语篇的宏观角度把握文章之外,微观分析也是极为重要的。
(1)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通过词的重复使用、同义词、概括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来使语篇语义更加连贯。如:
I don’t really care if my friends are the same as me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