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艺术流派概述(下)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汪派
  是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琵琶艺术流派,其创始人是汪昱庭,汪昱庭成名后力戒琵琶艺术门户之见的陋习,鼓励他的学生向其他琵琶大师学习技艺,其传人众多。
  三、结语
  笔者通过对我国明清以来南派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的梳理,引发以下思考。
  第一,流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得到社会认同。经过历史考验,被广大观众接受且承认,是一个集表演者、欣赏者、继承者与社会审美意识基于一体的艺术群体。从这点来看,既然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被广大观众喜爱,那么势必需要不断的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流派之间必然要经过一个水乳交融的过程。二是有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代代相传,具有相对固定的曲谱,并被后人传颂。从这点来看,艺术家是主要的传承者,但是艺术家很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自平湖派打破家族传承的模式以来,一个艺术家很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流派的传承,海纳百川,在这个受教和传承的过程中,流派之间势必也在潜移默化的交融。三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体系。由于各流派有独特的艺术体系,这是流派间相互交融的基础。四是不断创新技法和更新观念。从这点来看,在不断创新技法和创作的同时,势必要吸取和借鉴一些不同流派的长处,这也证明了流派的融合。另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对一个流派的影响也自不待言。
  第二,根据师承关系图可清晰的看出,南派五大派别(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的传承人中,都有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由此可见,刘德海先生是集江南五大琵琶流派为一身,深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刘德海先生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师承的卞要也是江南琵琶艺术,江南文化对他的熏陶和影响是多面的、深及骨髓的,并充分体现在他琵琶演奏、创作实践、理论探索、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先生儿时耳濡目染是江南丝竹和江南民间戏曲音乐,对江南文化、江南戏剧、民间音乐的体味和理解是鲜活而深刻。如1998年创作的练习曲《南腔北调》中,就巧妙运用了锡剧《双推磨》中的音乐元素的变化、发展,表现了江南集市的一种轻松、愉悦情调。同样,他1993年创作的《故乡情》也是采用了江南丝竹《文将军》为卞要素材。刘德海先生对各流派的传承、融合又是开放而不保守的,是循师之意,得其神韵,在转化、整合中主动突破传统“江南琵琶”的固有模式,海纳百川,超越白我,不断创新。图1 对是具有综合流派特点的琵琶曲《南腔北调》的简单分析。
  谱例1:《每日必弹练习曲》《南腔北调》
  《南腔北调》运用了锡剧《双推磨》中的音乐元素,且吸取了北派琵琶曲调大跳的曲式特点。
  从刘德海先生所做的《南腔北调》可看出,此作品是融合了南北流派的曲调、曲式、是典型的南北流派相互融合的作品。当代的琵琶曲深受流派影响的,涉及到人文、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如今我们的琵琶艺术已没有派别之分,逐渐综合化、先進化、科学化、学院化,其实是深受流派影响的,这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发展过程。刘德海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集诸各个流派之长的精湛演奏技巧、宽泛而熔铸中西的作品创作、兼有哲学与美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第三,根据笔者梳理的师承关系图可以看出:第一,琵琶的传承从明清时期主要的家传方式,逐渐转变为开放式的传承方式,这位琵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由于琵琶各个流派传承人广泛交流,且鼓励学生向各其他流派学习交流,使得琵琶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积极。第三,从各流派传承关系图中也能够看到,各个当代琵琶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刘德海先生是集各个流派之所长,兼容并蓄,彻底打破了流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推动了我国琵琶的发展,为我国琵琶艺术学院化、科学化、先进化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以后,流派现象逐渐弱化,其一,是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好,各民族地域之间交流密切频繁,不再受到地理因素的局限,使得各流派间逐渐融合。其二,是由于学院化的教学模式,由最初的口传心授发展为制订教材,打破了流派的局限;其三,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各种版本的乐曲得以出版刊行,或者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使得学习乐曲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体现出当下音乐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参考文献:
  [1]石洋. 三十余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研究述评[J]. 音乐探索,2016,(03):44-50.
  [2]李荣声. 失而复声的北派琵琶曲[J]. 中国音乐学,2015,(04):106-111.
  [3]乔建中. 论刘德海对20世纪琵琶艺术的历史贡献[J]. 人民音乐,2014,(10):4-8.
  [4]李佳. 论刘德海琵琶艺术的“金三角”[J]. 人民音乐,2014,(10):12-14.
  [5]石洋,任畅.从民间艺术家到音乐教育家——平湖派琵琶传人杨少彝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03):157-160.
  [6]吴慧娟.论“上海派”汪昱庭琵琶的特点与历史功绩[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1):142-147+7.
  [7]吴慧娟.琵琶流派形成的标志和特征——以浦东派和汪派为例[J].中国音乐学,2008(03):35-38+42.
  作者简介:
  吕金株,女,汉,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建设和规划布局等方面,影响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着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希望通过对探讨文化对唐代城市发展的影响,更加全面的了解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城市;长安城;影响  1.文化对唐代的影响  唐代经济繁荣思想开化,允许宗教的传播并且奉行佛教道教并重的宗教政策,统治者尤其重视宗教对其巩固统治地位的作用,大力支持宗教的传播,使得宗
期刊
摘 要:在新疆多民族聚居的生活环境,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和风俗都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以此产生更加绚丽的火花,在这片热土上生活并且成长的少数民族作家,尤其是个人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特殊的少数民族作家以阿舍和帕蒂古丽为例,她们不断经历着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种的撞击,不论在从小生长的故土还是在以后工作的内地,这种表现在其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关键词:民族身份;文化认同;阿舍;帕蒂古丽  一、民族身份和认同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基础教育机制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地位,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健全学生的历史认知架构,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和爱国情操。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其次介绍了建立初中历史有效课堂的重要性,最后就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
期刊
摘 要:《刮痧》中于大同为了表示对上司的尊重,当着上司一家的面扇打自己儿子,而上司对此却并不认同,甚至反感。本文以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为视角,分析《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中的礼貌问题。  关键词:《刮痧》;跨文化冲突;礼貌原则  Abstract:The Treatment is a film reflecting cross-cultural conflicts. In one scene
期刊
摘 要: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人民群众凭借自己的双手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在当代社会,重提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把它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育;特征  文化起源于劳动,人类文化的早期,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制约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处于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藏茶的需求越来越高,雅安藏茶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其产品的类型和外存在同质化问题,如何规避以上问题寻找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并合理运用在包装设计中成为现在藏茶包装设计的一个难点。而木雅文化作为藏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文化风俗,提取其文化元素并运用在雅安藏茶包装设计中,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点。  关键词:木雅文化元素;雅安藏茶;包装设计;地域元素  一、雅安藏
期刊
摘 要: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从他的历史文化来看,堪称一个艺术宝库:古老神秘的东巴教经文,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绚丽古朴的东巴教绘画,融汇宗教与人文的纳西古乐,独特的宗教雕塑及用象形文字记录的东巴舞谱等等,无不围绕着东巴教而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东巴文化。  一、东巴经和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古代传统文化,因保存东巴教而得名,是过去纳西族全民信仰的民族宗教
期刊
摘 要:哈尼族是云南省红河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特征,而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本身的外在标志,最直接的纪录与传承着古老民族文化。云南省金平县的哈尼族服饰,身为一种特殊的地理文化,集中在服饰文化中体现了红河地区哈尼族的审美情趣、社会特点、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等。本文主要从哈尼族服饰款式结构特征、图案纹样、面料色彩、服饰工艺等方面,对云南金平县哈尼族服饰特征进
期刊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般说来是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我国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观念的更新。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新突破,必须从群众文化建设入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吸收和借鉴先进文化成果,弘扬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才能得到很大发展,少数民族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的民族政策,不同阶段,不同的统治阶层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了各自的民族政策,这些民族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总的来说存在“大汉族主义”等弊端,没有真正保证各民族的平等。  关键词: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民族政策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第一枪,随着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