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汪派
是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琵琶艺术流派,其创始人是汪昱庭,汪昱庭成名后力戒琵琶艺术门户之见的陋习,鼓励他的学生向其他琵琶大师学习技艺,其传人众多。
三、结语
笔者通过对我国明清以来南派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的梳理,引发以下思考。
第一,流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得到社会认同。经过历史考验,被广大观众接受且承认,是一个集表演者、欣赏者、继承者与社会审美意识基于一体的艺术群体。从这点来看,既然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被广大观众喜爱,那么势必需要不断的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流派之间必然要经过一个水乳交融的过程。二是有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代代相传,具有相对固定的曲谱,并被后人传颂。从这点来看,艺术家是主要的传承者,但是艺术家很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自平湖派打破家族传承的模式以来,一个艺术家很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流派的传承,海纳百川,在这个受教和传承的过程中,流派之间势必也在潜移默化的交融。三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体系。由于各流派有独特的艺术体系,这是流派间相互交融的基础。四是不断创新技法和更新观念。从这点来看,在不断创新技法和创作的同时,势必要吸取和借鉴一些不同流派的长处,这也证明了流派的融合。另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对一个流派的影响也自不待言。
第二,根据师承关系图可清晰的看出,南派五大派别(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的传承人中,都有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由此可见,刘德海先生是集江南五大琵琶流派为一身,深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刘德海先生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师承的卞要也是江南琵琶艺术,江南文化对他的熏陶和影响是多面的、深及骨髓的,并充分体现在他琵琶演奏、创作实践、理论探索、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先生儿时耳濡目染是江南丝竹和江南民间戏曲音乐,对江南文化、江南戏剧、民间音乐的体味和理解是鲜活而深刻。如1998年创作的练习曲《南腔北调》中,就巧妙运用了锡剧《双推磨》中的音乐元素的变化、发展,表现了江南集市的一种轻松、愉悦情调。同样,他1993年创作的《故乡情》也是采用了江南丝竹《文将军》为卞要素材。刘德海先生对各流派的传承、融合又是开放而不保守的,是循师之意,得其神韵,在转化、整合中主动突破传统“江南琵琶”的固有模式,海纳百川,超越白我,不断创新。图1 对是具有综合流派特点的琵琶曲《南腔北调》的简单分析。
谱例1:《每日必弹练习曲》《南腔北调》
《南腔北调》运用了锡剧《双推磨》中的音乐元素,且吸取了北派琵琶曲调大跳的曲式特点。
从刘德海先生所做的《南腔北调》可看出,此作品是融合了南北流派的曲调、曲式、是典型的南北流派相互融合的作品。当代的琵琶曲深受流派影响的,涉及到人文、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如今我们的琵琶艺术已没有派别之分,逐渐综合化、先進化、科学化、学院化,其实是深受流派影响的,这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发展过程。刘德海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集诸各个流派之长的精湛演奏技巧、宽泛而熔铸中西的作品创作、兼有哲学与美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第三,根据笔者梳理的师承关系图可以看出:第一,琵琶的传承从明清时期主要的家传方式,逐渐转变为开放式的传承方式,这位琵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由于琵琶各个流派传承人广泛交流,且鼓励学生向各其他流派学习交流,使得琵琶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积极。第三,从各流派传承关系图中也能够看到,各个当代琵琶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刘德海先生是集各个流派之所长,兼容并蓄,彻底打破了流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推动了我国琵琶的发展,为我国琵琶艺术学院化、科学化、先进化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以后,流派现象逐渐弱化,其一,是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好,各民族地域之间交流密切频繁,不再受到地理因素的局限,使得各流派间逐渐融合。其二,是由于学院化的教学模式,由最初的口传心授发展为制订教材,打破了流派的局限;其三,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各种版本的乐曲得以出版刊行,或者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使得学习乐曲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体现出当下音乐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参考文献:
[1]石洋. 三十余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研究述评[J]. 音乐探索,2016,(03):44-50.
[2]李荣声. 失而复声的北派琵琶曲[J]. 中国音乐学,2015,(04):106-111.
[3]乔建中. 论刘德海对20世纪琵琶艺术的历史贡献[J]. 人民音乐,2014,(10):4-8.
[4]李佳. 论刘德海琵琶艺术的“金三角”[J]. 人民音乐,2014,(10):12-14.
[5]石洋,任畅.从民间艺术家到音乐教育家——平湖派琵琶传人杨少彝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03):157-160.
[6]吴慧娟.论“上海派”汪昱庭琵琶的特点与历史功绩[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1):142-147+7.
[7]吴慧娟.琵琶流派形成的标志和特征——以浦东派和汪派为例[J].中国音乐学,2008(03):35-38+42.
作者简介:
吕金株,女,汉,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专业。
是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琵琶艺术流派,其创始人是汪昱庭,汪昱庭成名后力戒琵琶艺术门户之见的陋习,鼓励他的学生向其他琵琶大师学习技艺,其传人众多。
三、结语
笔者通过对我国明清以来南派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的梳理,引发以下思考。
第一,流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得到社会认同。经过历史考验,被广大观众接受且承认,是一个集表演者、欣赏者、继承者与社会审美意识基于一体的艺术群体。从这点来看,既然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被广大观众喜爱,那么势必需要不断的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流派之间必然要经过一个水乳交融的过程。二是有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代代相传,具有相对固定的曲谱,并被后人传颂。从这点来看,艺术家是主要的传承者,但是艺术家很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自平湖派打破家族传承的模式以来,一个艺术家很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流派的传承,海纳百川,在这个受教和传承的过程中,流派之间势必也在潜移默化的交融。三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体系。由于各流派有独特的艺术体系,这是流派间相互交融的基础。四是不断创新技法和更新观念。从这点来看,在不断创新技法和创作的同时,势必要吸取和借鉴一些不同流派的长处,这也证明了流派的融合。另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对一个流派的影响也自不待言。
第二,根据师承关系图可清晰的看出,南派五大派别(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的传承人中,都有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由此可见,刘德海先生是集江南五大琵琶流派为一身,深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刘德海先生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师承的卞要也是江南琵琶艺术,江南文化对他的熏陶和影响是多面的、深及骨髓的,并充分体现在他琵琶演奏、创作实践、理论探索、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先生儿时耳濡目染是江南丝竹和江南民间戏曲音乐,对江南文化、江南戏剧、民间音乐的体味和理解是鲜活而深刻。如1998年创作的练习曲《南腔北调》中,就巧妙运用了锡剧《双推磨》中的音乐元素的变化、发展,表现了江南集市的一种轻松、愉悦情调。同样,他1993年创作的《故乡情》也是采用了江南丝竹《文将军》为卞要素材。刘德海先生对各流派的传承、融合又是开放而不保守的,是循师之意,得其神韵,在转化、整合中主动突破传统“江南琵琶”的固有模式,海纳百川,超越白我,不断创新。图1 对是具有综合流派特点的琵琶曲《南腔北调》的简单分析。
谱例1:《每日必弹练习曲》《南腔北调》
《南腔北调》运用了锡剧《双推磨》中的音乐元素,且吸取了北派琵琶曲调大跳的曲式特点。
从刘德海先生所做的《南腔北调》可看出,此作品是融合了南北流派的曲调、曲式、是典型的南北流派相互融合的作品。当代的琵琶曲深受流派影响的,涉及到人文、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如今我们的琵琶艺术已没有派别之分,逐渐综合化、先進化、科学化、学院化,其实是深受流派影响的,这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发展过程。刘德海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集诸各个流派之长的精湛演奏技巧、宽泛而熔铸中西的作品创作、兼有哲学与美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第三,根据笔者梳理的师承关系图可以看出:第一,琵琶的传承从明清时期主要的家传方式,逐渐转变为开放式的传承方式,这位琵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由于琵琶各个流派传承人广泛交流,且鼓励学生向各其他流派学习交流,使得琵琶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积极。第三,从各流派传承关系图中也能够看到,各个当代琵琶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刘德海先生是集各个流派之所长,兼容并蓄,彻底打破了流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推动了我国琵琶的发展,为我国琵琶艺术学院化、科学化、先进化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以后,流派现象逐渐弱化,其一,是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好,各民族地域之间交流密切频繁,不再受到地理因素的局限,使得各流派间逐渐融合。其二,是由于学院化的教学模式,由最初的口传心授发展为制订教材,打破了流派的局限;其三,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各种版本的乐曲得以出版刊行,或者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使得学习乐曲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体现出当下音乐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参考文献:
[1]石洋. 三十余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研究述评[J]. 音乐探索,2016,(03):44-50.
[2]李荣声. 失而复声的北派琵琶曲[J]. 中国音乐学,2015,(04):106-111.
[3]乔建中. 论刘德海对20世纪琵琶艺术的历史贡献[J]. 人民音乐,2014,(10):4-8.
[4]李佳. 论刘德海琵琶艺术的“金三角”[J]. 人民音乐,2014,(10):12-14.
[5]石洋,任畅.从民间艺术家到音乐教育家——平湖派琵琶传人杨少彝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03):157-160.
[6]吴慧娟.论“上海派”汪昱庭琵琶的特点与历史功绩[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1):142-147+7.
[7]吴慧娟.琵琶流派形成的标志和特征——以浦东派和汪派为例[J].中国音乐学,2008(03):35-38+42.
作者简介:
吕金株,女,汉,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