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意境的营造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上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久负盛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传统园林意境是我国园林所特有的内在魅力,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意境营造入手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之意境营造的常见手法。
  【关键词】:园林造景;意境营造;园林心理学;传统园林;继承;创新
  引言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造园材料、造园思想、创作手法等都发生着某些变化是必然的。近年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意境营造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由于对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认知和继承不是很全面,大多数未深入追溯其真正意义上的意境或者是大肆改造。另一方面完全脱离了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自成一格,甚至体现不出意境美。在所谓的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中,我们应该学习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精髓,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与时代相联系,结合各个地方的文化及民俗特色,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手法,在思想上、艺术手法、空间布局等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园林意境的概述
  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是一种情景交融、游人与景观间的一种无声的交流和心理感受。意境是“境生象外”,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可以意会,不能言宣”。园林学家孙晓翔先生认为“意境,也就是理想美的境界。”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美学理论家杨辛、甘霖则认为,“意境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园林意境是借助于实际景物与空间构成的,情由景生,景有心造,情景交融,相生相应;是通过不断地构思创作,表现出园林景观形象化、典型化、自然化的思想意蕴。
  2、各种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意境的创造是复杂深刻的过程,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中国园林不仅借助于具体的山、水、花木、建筑所成的各种景观元素来间接的传达意境的信息,而且还通过各种空间的承接划分、诗词歌赋等来表达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无比热爱。通过系统的学习研究,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营造手法:
  2.1运用营造空间的手法
  园林空间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划分与承接来实现的。通常采用分景、敞景、漏景、框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的联系起来,使各个部分既有自己独特的意境,又能把握整体,协调整个园林景观所要营造的意境特色。
  2.1.1 分景。按一定方式划分与界定景区,使各个景区之间相互独立,各具特色,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布局。如北京颐和园,就是利用山体将苏州河景区与其他景区分开的。
  2.1.2 敞景。敞景即为视线开阔,完全不限制约束视线与景物,使园林景象一览无遗,如在拙政园的远香堂对岸观看中部景区时,可使视线开阔,不受阻挡,很好地体现了敞景的特点。
  2.1.3 框景。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者植物所围合成的空间,从而把远处的景色框选在特定的区域里,形成了类似于“画”的风景作品,这种造景方法称之为框景。就是利用门洞将远处的景色框选起来,使游赏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画廊中。
  2.1.4 漏景。漏景是由框景发展而来的,它与框景可谓是有相似之处,漏景若隐若现,其通过围墙或走廊的漏窗来透视园区的某个景点,例如中国园林中典型的传统符号“棋”漏窗,就是利用漏景的表现手法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的美感。
  2.1.5 借景。借景是园林景观中最普遍的造园手法,将有利于风景画面构图和意境渲染的景象重新组织到观赏视线之中,扩大空间,强化园林中的景深,以丰富游赏者对美的感受。借景也有多种方式,有远借、近借、俯借、仰借、因时而借等。巧妙的运用借景的表现手法,使游人有一种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的感觉。
  2.2运用比拟联想的手法
  意境的体会是物我交流的过程,运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可以使意境更加深邃。“比德”的审美现象在早期就已经存在,园林中的植物、小品等要素都可以进行。如松的坚贞不屈、梅花傲雪怒放、青莲的洁而不染等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品格,通过光影效果,借助各种石料颜色等,加以运用在园林景观中,不仅受到欢迎,还能让人不自觉联想到了各种植物的特有的品性以及春夏秋冬四季之景,对园林意境空间进行无限扩展。
  2.3运用对比、象征、隐喻的手法
  通过景观要素的体量、形象、开合、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加强景观意境的营造。对比是渲染景观环境气氛的重要手法。体量的对比,如典型的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使游赏者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千里”,“咫尺之内而詹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的感受联想;开合的对比使人产生“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境界;明暗的对比使人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空间程序上可以采用先抑后扬、欲大先小、以明求暗、以柔衬刚等手法来处理。从而达到强化园林景深,丰富美的感受。
  2.4借助各种感官及季相变化的手法
  听觉、嗅觉、视觉等是园林意境的直接感受器官,园林意境同时也是随着时间而更替变化的,一般称作“季相”变化,比如植物生命的变化,朝暮的变化,气象的变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植物花期、花色等的变化是典型的季相变化的表现,因此我们在营造园林意境的时候,就要借助各种感官,了解各种植物季相变化的特征,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意境效果。
  2.5模山范水
  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的同时崇尚意境美,讲究与自然山水融合,与整个园林协调。把建筑、山水、植物在有限的空间中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引申出无限的空间,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景色,并通过人工化的设计创造,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进行艺术重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再有凿池开山,摘花种树,等模拟自然的艺术创作手法,创造出了一幅自然而然的怡人风光。因而模拟自然成为体现自然和营造意境最直接的手法。
  2.6园林建筑与景观小品的应用
  园林建筑与景观小品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巧妙运用园林建筑和小品,必然要和周环境景观融为一体,巧妙和谐的设计安排,层次丰富,主次分明,起到构成园景的作用。计成在《园冶》中说:“高方欲就亭台”[ 计成:《园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描述了借助建筑,全园风景尽收眼底,表达了凌驾于高出的优越感。园林建筑和小品既创造了一种意境,又实现了园林的实用价值,园林建筑小品的造型丰富多彩,不仅起到点景的作用,而且能够综合运用意境营造手法,它涵盖了对比、借景、漏景等手法,尤其是现代园林中,运用景观灯的不同造型或是光色的不同,可以烘托出局部特色景点气氛,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3、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现实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因而研究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是对美的更高层次的领悟。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与开辟,其服务对象是广大公众,但就其创作的艺术形式,绝对不能抛弃传统的意境营造方法,这是现代园林景观所要学习和继承发扬的。总之,现代园林景观意境的创造应该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营造有自己特色的时代园林景观意境。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设计心理学初探[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计成:园冶[M] 中华书局,2011年
  [4]王慧、王英哲、董佳佳: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0卷6期
其他文献
【摘要】:格非,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发表了众多具有先锋色彩的小说,在他长达十年创作沉寂后,于2004年再度开山,发表了《人面桃花》,这部作品被誉为格非的转型之作,与之后发表于2007年的《山河入梦》,2011年的《春尽江南》合称“江南三部曲”,这一系列小说作为连续性的长篇巨制,讲述了一场延续三代的“桃源之梦”。谭端午与庞家钰夫妻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时代与个人的乌托邦都在矛盾的焰火中化为灰烬,精神家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城市居民也越来越追求舒适生活环境,对建筑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外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再设计,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密不可分。本文主要通过对景观建筑室外与室内设计在空间及形式上研究,来探析城市景观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景观建筑;室内外空间;融合  一、引言  如今,建筑设计分工愈加精细,室内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
期刊
不写马路诗  现实的马路,颜色真黑  泥土的味道沒了,气味也呛鼻  斑马线的划着,腐朽的人为符号  压制了土壤里自由种子的萌芽  好多诗人不写马路诗  因为马路不是过去的马路  红黄绿指挥你行动的脚步  控制着自由行者的付出  不写马路诗,不想写  写得出也传播不出  唯有深夜凭着手机荧光走走路  此时世界已经黑乎乎  一生工作到死  一生工作到死,不用预测  有工作是幸福的,即便流着眼泪在奔波 
期刊
【摘要】:场所精神在城市游憩空间的设计中是一种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推动力,因而,本文以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为出发点,对城市游憩空间的场所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提炼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特征及其设计要素,从而为城市游憩空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场所精神;游憩;空间;设计要素  1.引言  几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在快速和频繁的变迁中,那些承载人类记忆
期刊
【摘要】:物质生活逐渐趋同的今天,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必然会相互影响。艺术的世界性与艺术的民族性成为了大家经常提到的主题,正确的认识艺术的世界性与艺术的民族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世界各个民族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艺术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加深。随着人们对于艺术的民族性不断地深入了解,发展艺术民族性是非常困难的。只有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世界性艺术,才能更好的发展
期刊
【摘要】: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它的产生不仅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语言本质的研究以及人类理解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对也为当前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新篇章。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本文将以《天净沙·秋思》的译文为例,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分析翻译的“两个世界”。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文章从生态理念概念及其应用原则入手,对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理念;室内设计;应用  前言:近年来,生态保护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生态环境破坏给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保理念的重视。室内是人们生产、生活主要活动场所,由于其设计和装修对资源消耗较大,且产生了大量垃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而生态理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对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在进步,传统音乐不能一直保持其原有的音乐风格,需要进行创新,以保证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不处于停滞不前的趋势。欣赏二胡现代作品是培养一个人感受能力的过程,需要用心聆听,用心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更加投入地融入到音乐中。  【关键词】:二胡现代作品;欣赏音乐;幻想和联想  二胡(胡琴),起源于唐朝,其前身被人们称为“奚琴”,又是胡人们骑在马背上演奏的乐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期刊
【摘要】:采用环保材料作为装置艺术的媒介是在现代生态观念、各类环保运动、艺术性实验等共同作用下受到广泛关注的。本文通过国内外装置艺术实例,分析了环保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多种应用,找出社会观念、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因素,探求环保再生材料在装置艺术作品中的表达。  【关键词】:环保材料;装置艺术;回收艺术;可再生资源  一、装置艺术的含义  “installation”在辞典的解释是“装置、设置、架设”和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城市棕地和弹性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其当代性思维,其次分析影响这种当代性的因素,再次提出弹性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分析城市棕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弹性设计与城市棕地景观改造,提出对城市棕地弹性景观改造的若干方法建议。  【关键词】:弹性景观;城市棕地;方法探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和现代需求速度的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大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