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孕育了五千年的文明,自远古以来的一切文明中经历风雨寒暑仍能保持文化性格一贯性的唯有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元性的构成特点,既有中华文化的一统天下,也有区域文化如巴蜀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的各领风骚。更有更地方文化如:徽商文化、敦煌文化、地方戏曲文化点缀其中。现如今这些文化经过消逝、融合和发展不仅丰富而且璀璨耀眼。然而纵观这些文化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变迁我们会发现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类的传播活动,而人类的传播活动又和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传播媒介,这些具有中国特色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如何能历经转瞬即逝的“口语时代”不能大规模复制的“文字传播”时代而流传至今。麦克卢汉著名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已 充分揭示了这一点,现代的媒介研究者认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现和创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地方文化从远古走进信息化社会,其自身在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同时,向外传播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人们对某以地区文化的了解程度与该种具有地域文化所使用的媒介密不可分。传播媒介的发展不断促使一些新的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和兴盛起来,也会使一些古老而传统文化逐步的走向绝境,如何利用媒介来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在信息社会里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其中,早期的香港影视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说起香港影视文化,人们大多会想起这样几种情形:讲述家族纠葛的TVB长篇电视剧,充满江湖气息的武侠片和黑帮片,描写小人物生活无厘头的搞笑电影。可以说香港文化的深入人心依托主要传播媒介就是电视和电影。首先提到TVB电视台,它有一个有着一整套选拔、制作的传播机制。从最初演员的选拔和培养,到电视剧本的编写和出演最后的包装、成品、播出,基本上实行的是流水化的作业,类似于美国大型电影的制作模式。而香港电影则更是如此,它不仅是香港文化的反映与代表,更是香港文化的制造与传播者,深深地打上了香港制造的烙印,影片中充满江湖、义气、兄弟等主题的黑帮片、武侠片,以徐克为代表的《笑傲江湖》、杜琪峰等的《江湖》、《古惑仔》为代表反映出香港的特色、鱼龙混杂的街头、赌风盛行的市民阶层,充满竞争压力的生活状态。而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无厘头戏剧则从另一个侧面,以诙谐、自嘲、调侃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了香港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依靠新的传媒技术制造出来的影视,不仅是工业化、娱乐化的产物,也带上了带上了导演自己的思想,透视出香港文化的一个侧面。以王家卫为例,作为一个外来人,他的电影就传递了当代香港的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如《重庆森林》、《堕落天使》等。透过这些影视作品即使从没去过香港的人对香港也会有一个较为笼统地认识:繁华的物质世界、有点混乱的街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民,奢华的上流社会、竞争压力大、在嬉笑怒骂间生活,在打杀阴谋下的黑社会、正是这些影视媒介塑造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具有其特色的香港文化。
比起在人们脑海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的香港特色文化,正在兴起的京派“北漂”文化,利用传播媒介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北漂”文化的发展人们渐渐对北京有了新的认识。“北漂”是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以文艺青年为主)多以文字、音乐、美术为生存手段和理想,他们看中北京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实现梦想在北京漂泊等待机遇。因为生存条件的简陋他们无法从事电影、电视等高投资高回报的行业,大多以个人或团体为主。例如:北京“789”工厂,他们以这一个废弃的旧军工厂为根据地聚集于此从事着自己的梦想,音乐创作、戏曲表演、美术创作等等再通过网络媒介,以博客、论坛、贴吧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观念。必要时还会以露天演出、群体演出的传播方式现场演绎。近年来北京流行的音乐节规模不断地扩大,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正是这种文化的不断扩散与发展。这种文化影响的扩大促使更多的“北漂”一族加入。“北漂”文化不同于传统的京派文化,老的京派文化以北京本地人为主,充满了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在王朔的小说中你就能看到这纯正的京腔京调。而“北漂”文化则以网络为主主体也变成了外来人,虽然传播的对象有一定的针对,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因其借助网络传播这种传播速度快、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距离、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使这种文化迅速发展并得以广泛的交流。甚至一些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也对这种文化深感兴趣。
虽然这两种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时间并不长,其影响力却非同一般。在网络中文化信息可以及时得到更替,最新信息可以及时被人们了解,超级链接的便捷使人们能够更深的了解到这种文化的背景,发展状况等等,利用这种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无论从影响、范围和程度方面都不容人小觑,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尤甚。
事实上当我们哀叹传统文化的没落,地方文化的衰退,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不被外国人接受从而引起一系列文化争执时候,当“日流”来袭,“韩风”盛行我们抱怨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在如何高效合理的运用媒介上动动脑子。03年一部展示云南乡土风情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印象》横空出世,不久就成为各种媒体的新宠,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竞相对其进行了报道,它的成功不仅是它在国内各地上演时100%的就坐率更因为它在进行国际汇演时的轰动效果。《云南印象》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其将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重构,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再创云南经典民族风情。《云南印象》的大部分内容就是云南的特色服饰、传统节目、音乐、舞蹈等演出采用了62面鼓的鼓风、鼓韵和120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反映的都是地道的地方文化,可这种文化通过整合、开发,在现代传媒的打造下,走出来,并走了出去,变成了一道美味的现代化文化大餐。由此可见现代传媒在地方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发挥的强大功效。媒体对文化的传播与发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展示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同时还可以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整理和重组,不断丰富其内容和文化内涵,开拓其新的形式,文化的发展又同时带动了媒体的自身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使用。合理、高效的利用媒介来传播文化,以媒体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以文化的传播促进媒体的发展,走“文媒”结合的特色传播是今后地方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的主要手段。
这其中,早期的香港影视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说起香港影视文化,人们大多会想起这样几种情形:讲述家族纠葛的TVB长篇电视剧,充满江湖气息的武侠片和黑帮片,描写小人物生活无厘头的搞笑电影。可以说香港文化的深入人心依托主要传播媒介就是电视和电影。首先提到TVB电视台,它有一个有着一整套选拔、制作的传播机制。从最初演员的选拔和培养,到电视剧本的编写和出演最后的包装、成品、播出,基本上实行的是流水化的作业,类似于美国大型电影的制作模式。而香港电影则更是如此,它不仅是香港文化的反映与代表,更是香港文化的制造与传播者,深深地打上了香港制造的烙印,影片中充满江湖、义气、兄弟等主题的黑帮片、武侠片,以徐克为代表的《笑傲江湖》、杜琪峰等的《江湖》、《古惑仔》为代表反映出香港的特色、鱼龙混杂的街头、赌风盛行的市民阶层,充满竞争压力的生活状态。而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无厘头戏剧则从另一个侧面,以诙谐、自嘲、调侃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了香港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依靠新的传媒技术制造出来的影视,不仅是工业化、娱乐化的产物,也带上了带上了导演自己的思想,透视出香港文化的一个侧面。以王家卫为例,作为一个外来人,他的电影就传递了当代香港的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如《重庆森林》、《堕落天使》等。透过这些影视作品即使从没去过香港的人对香港也会有一个较为笼统地认识:繁华的物质世界、有点混乱的街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民,奢华的上流社会、竞争压力大、在嬉笑怒骂间生活,在打杀阴谋下的黑社会、正是这些影视媒介塑造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具有其特色的香港文化。
比起在人们脑海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的香港特色文化,正在兴起的京派“北漂”文化,利用传播媒介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北漂”文化的发展人们渐渐对北京有了新的认识。“北漂”是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以文艺青年为主)多以文字、音乐、美术为生存手段和理想,他们看中北京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实现梦想在北京漂泊等待机遇。因为生存条件的简陋他们无法从事电影、电视等高投资高回报的行业,大多以个人或团体为主。例如:北京“789”工厂,他们以这一个废弃的旧军工厂为根据地聚集于此从事着自己的梦想,音乐创作、戏曲表演、美术创作等等再通过网络媒介,以博客、论坛、贴吧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观念。必要时还会以露天演出、群体演出的传播方式现场演绎。近年来北京流行的音乐节规模不断地扩大,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正是这种文化的不断扩散与发展。这种文化影响的扩大促使更多的“北漂”一族加入。“北漂”文化不同于传统的京派文化,老的京派文化以北京本地人为主,充满了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在王朔的小说中你就能看到这纯正的京腔京调。而“北漂”文化则以网络为主主体也变成了外来人,虽然传播的对象有一定的针对,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因其借助网络传播这种传播速度快、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距离、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使这种文化迅速发展并得以广泛的交流。甚至一些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也对这种文化深感兴趣。
虽然这两种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时间并不长,其影响力却非同一般。在网络中文化信息可以及时得到更替,最新信息可以及时被人们了解,超级链接的便捷使人们能够更深的了解到这种文化的背景,发展状况等等,利用这种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无论从影响、范围和程度方面都不容人小觑,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尤甚。
事实上当我们哀叹传统文化的没落,地方文化的衰退,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不被外国人接受从而引起一系列文化争执时候,当“日流”来袭,“韩风”盛行我们抱怨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在如何高效合理的运用媒介上动动脑子。03年一部展示云南乡土风情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印象》横空出世,不久就成为各种媒体的新宠,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竞相对其进行了报道,它的成功不仅是它在国内各地上演时100%的就坐率更因为它在进行国际汇演时的轰动效果。《云南印象》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其将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重构,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再创云南经典民族风情。《云南印象》的大部分内容就是云南的特色服饰、传统节目、音乐、舞蹈等演出采用了62面鼓的鼓风、鼓韵和120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反映的都是地道的地方文化,可这种文化通过整合、开发,在现代传媒的打造下,走出来,并走了出去,变成了一道美味的现代化文化大餐。由此可见现代传媒在地方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发挥的强大功效。媒体对文化的传播与发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展示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同时还可以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整理和重组,不断丰富其内容和文化内涵,开拓其新的形式,文化的发展又同时带动了媒体的自身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使用。合理、高效的利用媒介来传播文化,以媒体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以文化的传播促进媒体的发展,走“文媒”结合的特色传播是今后地方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