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技巧 思维能力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特别是一些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教师会要求学生多读几遍,以加强印象,结果是他们内容背熟了却不理解意思,教学效果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传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可以利用火箭发射的场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当多媒体播放火箭发射现场倒计时,学生都会跟着数:“10、9、8、7、6、5、3、2、1、点火!”。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强大动力。老师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的时候直接引入新课:“我们刚刚数的数字就是以秒来计算的,比分更小的单位是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利用电脑做课件出示,便于检验、订正,同时保证了计算练习密度、强度,使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多用启发式,提高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一定的探索性学习情境,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会参与、爱参与的目的。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随后由老师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间,而这个数值是个固定的,叫圆周率。然后提问:“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数学思维的能力。
三、活用好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一切理论均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概念应用到现实社会实践中,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讲解,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比如,学生刚认识了圆锥体,教师利用社会实践课程的时间,带领学生到附近的郊区,去看一下农民伯伯的 “圆锥体”,“算算那一堆小麦的体积约多少立方米?”“表面积大概多少平方米?”“今年能卖到多少钱?”“能磨出多少斤面粉?”。同学们兴致勃勃,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计算,有人想出不同得计算方法等等。回到教室后,可以各小组派代表分别汇报各自的计算结果,然后比较、更正、验算。如此一来使得本来在黑板上演算的枯燥内容,就这样在同学们自己的测量、实践中圆满完成,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了要改革传统观念中以考试的形式只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弊端,提倡要注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合理评价。也只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健康,教学才能有效,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
数学教学评价就是对所确立的教学目标,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实施的各种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学习与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就是想通过数学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促进教师不斷提高、促进学校不断发展、促进数学课程不断完善,以达到数学教学价值增值的目的。故而,在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应以个人私利为目的,只对学生的成绩高低作出不合理的评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教师观念固步,学校整体不得前进等恶性循环。
(二)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就要对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多动些脑筋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比如,纸笔测验、课堂观察、课后谈话、作业分析等,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采取过程与方法上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积极的鼓励多于批评的方式。当然,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可以灵活掌握。
综上所述,教师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成绩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等《数学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虹辉《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魏春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现代阅读,2011,1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技巧 思维能力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特别是一些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教师会要求学生多读几遍,以加强印象,结果是他们内容背熟了却不理解意思,教学效果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传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可以利用火箭发射的场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当多媒体播放火箭发射现场倒计时,学生都会跟着数:“10、9、8、7、6、5、3、2、1、点火!”。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强大动力。老师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的时候直接引入新课:“我们刚刚数的数字就是以秒来计算的,比分更小的单位是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利用电脑做课件出示,便于检验、订正,同时保证了计算练习密度、强度,使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多用启发式,提高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一定的探索性学习情境,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会参与、爱参与的目的。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随后由老师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间,而这个数值是个固定的,叫圆周率。然后提问:“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数学思维的能力。
三、活用好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一切理论均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概念应用到现实社会实践中,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讲解,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比如,学生刚认识了圆锥体,教师利用社会实践课程的时间,带领学生到附近的郊区,去看一下农民伯伯的 “圆锥体”,“算算那一堆小麦的体积约多少立方米?”“表面积大概多少平方米?”“今年能卖到多少钱?”“能磨出多少斤面粉?”。同学们兴致勃勃,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计算,有人想出不同得计算方法等等。回到教室后,可以各小组派代表分别汇报各自的计算结果,然后比较、更正、验算。如此一来使得本来在黑板上演算的枯燥内容,就这样在同学们自己的测量、实践中圆满完成,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了要改革传统观念中以考试的形式只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弊端,提倡要注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合理评价。也只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健康,教学才能有效,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
数学教学评价就是对所确立的教学目标,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实施的各种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学习与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就是想通过数学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促进教师不斷提高、促进学校不断发展、促进数学课程不断完善,以达到数学教学价值增值的目的。故而,在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应以个人私利为目的,只对学生的成绩高低作出不合理的评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教师观念固步,学校整体不得前进等恶性循环。
(二)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就要对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多动些脑筋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比如,纸笔测验、课堂观察、课后谈话、作业分析等,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采取过程与方法上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积极的鼓励多于批评的方式。当然,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可以灵活掌握。
综上所述,教师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成绩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等《数学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虹辉《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魏春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现代阅读,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