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模式,在中高职院校广为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吸收与应用,但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缩小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工需求的差距,笔者以“五合一”教学方法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展开探索。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五合一;探索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现状与问题
目前,机电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大部分中职学校还处在起步阶段,仅仅就某几门课或某几节课应用到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而更多的还存在纯理论或先集中理论后集中实训的现象,不能完全就理实一体一种教学模式贯穿始终。
虽然机电技术应用是一个动手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专业课的内容大多与生产实际很贴近,但是专业建设领域缺乏相应机制,学生实训加工制作出的作品没能进入市场,不能检验学生作品的优劣,不能有效反馈学生能力与市场所需人才水平的差距;同时因没有市场需求做导向来制定具体的学習目标,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难有一个质的拔高。
部分教师对理实一体课程的设计和理解还略有偏差,没能有机整合教材,深层次的挖掘实训项目,还是按部就班的按教材的编排上课,因实际设备与教材设备的差异、实际实训环境的限制等问题,只是把课堂从教室简单的搬到了车间,没有实现真真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什么是“五合一”教学法
所谓“五合一”教学法就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将教材与任务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考试与考核合一,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一种方法。通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和敬业精神。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五合一”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短缺、场地紧张等诸多问题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既能解决设备、场地的问题,又能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对人才、用工的需求,同时还可解决师资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市场是检验产品合格的唯一标准。由企业的参与,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发展的需求,学生所学技术更能紧跟市场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承接一定量的项目,为“五合一”教学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制定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培养计划
对于学生的成长要按学期建立具体的培养计划,依托项目从机电元器件的识别,基本技能的形成,到各种零部件的加工、组装,机电设备的保养、维修等,时间要规划到每一个学期的每一节课对应的每一个任务,场地也要做车间即教室的规划。比如说机电元器件的识别可以通过参观企业的方式,PLC的编程可以通过控制1盏灯的亮灭开始,就在PLC编程实训室来上,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穿插在某个任务或项目中,最后形成“看的见的目标”。
随着学期的更替,后面的学期更要多以项目为主,往往一个项目的完成可能会涉及到液压与传动、PLC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甚至机械制图、金属加工等多门学科的融合。越是大的项目涉及的方方面面越多,对课程知识点的体现越多,学生会随着项目难度不断加深,兴趣也逐渐增强,同时也能不断的巩固前期学过的知识与技能。
(三)编制校本教材
目前现行的教材或多或少都不能完全契合学校目前所具有的实训条件,这就需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师组建团队,根据目前学校现有设备和企业能够提供的设备,结合市场目前的基本需求,编写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以任务或项目为轴线,有机的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串接进来,也就决定了某门专业课某几个车间、某几个实训室就是学生的教室,老师在当中更多的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巡视者、监督者,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其中,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生产的过程,作业的布置就要以生产或加工一个具体的产品来设置,产品的合格与否最终要靠市场说话。
(四)建立理实一体的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最终要培养从事于某种职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更多的是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及设备的操作,这些必须要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积累才能获得。所以考试的方向也应由传统的一张试卷、一支笔的方式向理论兼实践的考核方式改革,这样既能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保证了实践技能的获得。
考核可以分为多段式的考核,也可以采用项目式的考核,但不论是哪一种都应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中不停的探索前进,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五)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学校的学生毕竟不是企业的员工,准确的说他们还是孩子,需要教师的认同与肯定,鼓励和赞赏,只有赏识下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挖掘出更大的潜能。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大力宣传,树立榜样,和企业建立良性机制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推荐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成立一个创新团体中心,或者有老师带领搞一些发明创造等。
荣誉感的获得更多是依靠学校,成就感的获得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哪怕是一件小的创作只要被他人认可也足以使他兴奋。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建立科学公平的评价办法,健全制度保障,加强教育宣传,选树模范典型,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恪守职业道德、苦练一技之长。
总之,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及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推进,对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的使用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办学质量,这还需要我们广大职业教师不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杨美田.电控发动机维修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结.
[2]吴桂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之我见.探索,2013(12).
课题:甘肃省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技能提升策略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五合一;探索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现状与问题
目前,机电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大部分中职学校还处在起步阶段,仅仅就某几门课或某几节课应用到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而更多的还存在纯理论或先集中理论后集中实训的现象,不能完全就理实一体一种教学模式贯穿始终。
虽然机电技术应用是一个动手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专业课的内容大多与生产实际很贴近,但是专业建设领域缺乏相应机制,学生实训加工制作出的作品没能进入市场,不能检验学生作品的优劣,不能有效反馈学生能力与市场所需人才水平的差距;同时因没有市场需求做导向来制定具体的学習目标,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难有一个质的拔高。
部分教师对理实一体课程的设计和理解还略有偏差,没能有机整合教材,深层次的挖掘实训项目,还是按部就班的按教材的编排上课,因实际设备与教材设备的差异、实际实训环境的限制等问题,只是把课堂从教室简单的搬到了车间,没有实现真真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什么是“五合一”教学法
所谓“五合一”教学法就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将教材与任务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考试与考核合一,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一种方法。通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和敬业精神。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五合一”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短缺、场地紧张等诸多问题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既能解决设备、场地的问题,又能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对人才、用工的需求,同时还可解决师资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市场是检验产品合格的唯一标准。由企业的参与,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发展的需求,学生所学技术更能紧跟市场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承接一定量的项目,为“五合一”教学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制定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培养计划
对于学生的成长要按学期建立具体的培养计划,依托项目从机电元器件的识别,基本技能的形成,到各种零部件的加工、组装,机电设备的保养、维修等,时间要规划到每一个学期的每一节课对应的每一个任务,场地也要做车间即教室的规划。比如说机电元器件的识别可以通过参观企业的方式,PLC的编程可以通过控制1盏灯的亮灭开始,就在PLC编程实训室来上,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穿插在某个任务或项目中,最后形成“看的见的目标”。
随着学期的更替,后面的学期更要多以项目为主,往往一个项目的完成可能会涉及到液压与传动、PLC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甚至机械制图、金属加工等多门学科的融合。越是大的项目涉及的方方面面越多,对课程知识点的体现越多,学生会随着项目难度不断加深,兴趣也逐渐增强,同时也能不断的巩固前期学过的知识与技能。
(三)编制校本教材
目前现行的教材或多或少都不能完全契合学校目前所具有的实训条件,这就需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师组建团队,根据目前学校现有设备和企业能够提供的设备,结合市场目前的基本需求,编写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以任务或项目为轴线,有机的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串接进来,也就决定了某门专业课某几个车间、某几个实训室就是学生的教室,老师在当中更多的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巡视者、监督者,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其中,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生产的过程,作业的布置就要以生产或加工一个具体的产品来设置,产品的合格与否最终要靠市场说话。
(四)建立理实一体的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最终要培养从事于某种职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更多的是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及设备的操作,这些必须要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积累才能获得。所以考试的方向也应由传统的一张试卷、一支笔的方式向理论兼实践的考核方式改革,这样既能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保证了实践技能的获得。
考核可以分为多段式的考核,也可以采用项目式的考核,但不论是哪一种都应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中不停的探索前进,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五)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学校的学生毕竟不是企业的员工,准确的说他们还是孩子,需要教师的认同与肯定,鼓励和赞赏,只有赏识下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挖掘出更大的潜能。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大力宣传,树立榜样,和企业建立良性机制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推荐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成立一个创新团体中心,或者有老师带领搞一些发明创造等。
荣誉感的获得更多是依靠学校,成就感的获得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哪怕是一件小的创作只要被他人认可也足以使他兴奋。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建立科学公平的评价办法,健全制度保障,加强教育宣传,选树模范典型,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恪守职业道德、苦练一技之长。
总之,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及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推进,对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的使用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办学质量,这还需要我们广大职业教师不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杨美田.电控发动机维修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结.
[2]吴桂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之我见.探索,2013(12).
课题:甘肃省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技能提升策略研究”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