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种交际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离不开它,可是我们的孩子学习多年之后,竟然分不清文明与文化,传统与道德,分不清人文与人生,人格与品格,更甚而日常实用写不了,连基本文体的写作也列入了“三怕”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反思。
  语文其实应该是一种美学,韦伯斯特大学词典中对美食这样定义的: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质的综合,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或精神得到愉快的满足.而"文以载道"的特点,使语文不可避免地成为承载和传递中华传统美德的工具,从而使人们能把自己浸润到精神世界里去熏陶濡染,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在感知美德,理解美德的同时接受美德,欣赏美德,进一步到具有美德的愉悦之感。
  学习语文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感知真,善,美的能力,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细腻的情感.当我们能够摆脱自我的困囿,能够去感知自然界星辰运转、日月交替的神奇,感知花开花落、草长莺飞的美妙,感知事物的结构之美、点线之美、变化之美。当我们有机会去进入别的人生世界,去发现他们思想产生、形成和完善的奥秘,领悟他们独到、深邃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感知他们博学、谦逊、宽厚和真实的人格魅力,体察普通、平凡的一面,体察平凡中蕴含的伟大的一面,领略与哲人交流的喜悦,体味精神境界升华的快慰。那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奇妙而瑰丽,丰富而绚烂。
  我们去体味美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奇妙感受,酝酿、发酵,直至要喷涌而出的时候,具有神奇魅力的语言文字又会给我们带来表达之美、描述之美,我们能把这种感受传达出来让别人感知,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何况在这种表达过程中,体悟和美感也会随之变化和升华,精神境界与文化品格,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也必将发生变化,就如各具特色的棱镜去折射一束灿烂的阳光,形成种种奇妙的色彩组合。这时,我们怎能不为语文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而惊叹。
  语文使我们的阅历,感知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我们的人生容量无数倍的放大,我们的人生旅途不再枯燥乏味,语文更像魔术师手中神奇的魔棒,运用文字与语法点化出各种组合,涵盖世间万物,包罗人生百态。
  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语文对于人文精神的重建、道德品格的重拾,和谐社会的建构,更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重新关注语文,审视语文的时候了,让语文远离功利,去主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生,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我们能够不把学语文的目的定为考试,不把语文看成是和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而是放开胸怀去接纳、感知、畅游于其中的时候,就是语文本真回归的时候,就是学生变怕为喜的时候。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高效课堂为我们解决了任务重、课上时间少、任务多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高效性呢?我认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节课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经过这几年在教学一线中的摸爬滚打,结合我校在实施和推进高效课堂的经验,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
期刊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童话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各大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将之作为经典选入其中。但各版本的语文教参对于本篇课文主题的阐释主要是: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当然,我们不否定《皇帝的新装》所具有得社会批判意义,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应一味追求所谓的标准或统一答案,而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莎士比亚的那句
期刊
“情感”本质上是一种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其功能主要是动力作用,体现在对意向的调节、维持和定向上,它与认识一起,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施加重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
期刊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然而,我们也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中,笔者拟就现代诗歌教学的做法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走好以下“五步”。  第一步,以相关背景为依据,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入点  初中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
期刊
每次读《亮剑》、看《亮剑》,都会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诸多感受积郁心底,不吐不快。下面就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小说主题等几个方面来谈谈读《亮剑》的粗浅感受,与志趣相投者共勉。  一、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丰富饱满,蕴含时代色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亮剑》人物众多,特征鲜明,性格各异,主要人物有李云龙、丁伟、孔捷、赵刚、老师长、首长、楚云飞、魏和尚、段鹏、田雨、常教员等,其中尤以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教师应该处于何种地位,则是众说不一。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主导”地位,既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认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实际的情况,却被许多老师解读为“一切围绕着学生转”,教师们在课堂上小心翼翼,迷失了自我,身份成了“牧羊人”,教学也走进了一个个误区.  其具体表现是:  一、教学目标模糊,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当下这样的课
期刊
对于朗读我们并不陌生,人们常用“琅琅书声”来形容校园,我们每个人背起书包,走进学校,每天的晨读,每日的课堂都离不开它的,朗读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过程。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活力呢?  首先注重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也许有老师会说,我声音不好听,普通话不标准,而且现在有那么多的朗读资料,何必自己读呢?其实不然。学生越小
期刊
古人云:“高山流水谓之美,雁荡瀑布谓之美,山谷奔流谓之美,盖因世人难得一见也。”世上的很多景致,由于“难得一见”所以令人刮目。作为考场作文,“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中都有、个个笔下皆无”,或许才有更多的机会在千千万万的同题作文中脱颖而出。  一、“真”中出“新”  当一个人有自己的真切感受,“新“往往如影随形。苏东坡月夜出门,募然看到院子里月光明媚、风移影动,顿时觉得月光如水,竹柏之影
期刊
目前,有不少的中学生厌学语文已成为事实。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最有趣味的课程,如今却变得枯燥乏味而令人昏昏欲睡。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过去的语文教学上更多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但是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
期刊
语文教学需要一种创新精神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我通过学习语文新课标,结合自己几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浅谈几点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一、更新观念,让创新成为一种胆识和魄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告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在更深一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而努力。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