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语文教学的桃花源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那么,如何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呢?
  一、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
  2020年颁布的《中等职業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所以,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设计要以生为本。
  例如,《亡人逸事》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中职学生阅读几乎没有任何障碍,是一篇写人记事抒情的佳作。笔者根据中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并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逸事。2.通过这几件逸事,你认为在孙犁心目中妻子是一个怎样的女人?3.孙犁通过这几件逸事抒发了对亡妻怎样的情感?
  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反复阅读文本、勾画语段、思考讨论,既训练了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也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要求。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
  教学预设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备课阶段为整个教学过程做的纲领性安排,其目的就是在清晰的教学主线下辅助教师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工作。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时产生教师计划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有助于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例如,在回答“通过这几件事,你认为在孙犁心目中妻子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课文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几个孩子,也都是她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农村少医药,我们12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这里的“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体现了她“慈祥”的性格。这位同学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说:不对,应该是“慈爱”吧。看着两个同学有了不同意见,笔者因势利导,“请大家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词更为恰当?”课堂气氛一下子被点燃了,学生们反复阅读语境、查词典,最后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应该是“慈爱”更为恰当,因为“慈祥”形容的是老年人的神态和蔼安祥,“慈爱”是指年长者对年幼者的仁慈喜爱;而语境“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所表现的正是孙犁的妻子对孩子的仁慈喜爱。
  学生在课堂生成的引导下既学会了如何根据语境和语义选择恰当的词语,使语文能力得到锻炼,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集体学习的快乐,课堂氛围其乐融融,这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不正是生态课堂追求的吗?
  三、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认知更趋于事物的本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给予积极回应,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与教学灵感,教师也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这些再反馈给学生,实现教学相长,这也正是生态课堂的体现。
  例如,上个例子中,学生发生意见分歧时,笔者并没有武断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而是站在一旁给予适时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查词典,讨论后得出结论,笔者再适时地给予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好课堂生成并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就能让语文课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桃花源。
  【本文为江苏省职教学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研究”(XHYBLX2019115)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小学生年龄偏小,普遍存在思想不够成熟、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比较大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摈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当做法,积极寻求小学语文课堂的革新,“语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语用”的含义及其作用  语文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开始学习且必须学习的学科,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相当大的
期刊
大数据的各项信息显示,促进小学生思维开发最有效的手段是写作,但由于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属于高要求任务,且限制较多,教师纷纷采用了课堂随笔的模式。课堂随文练笔是指教师以课堂内容为写作切入点,让学生发散思维,写一段或几段所思所想所感。随着这一模式的广泛运用,如何挖掘其中的人文素养,让随笔课堂中体现人文性成了重难点。  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对象,注重人的内在品质培养。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在教
期刊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理念。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指导学生写作,并不是说将学生培养成为作家,而是真正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动笔,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存在学生兴趣不高、作文素材积累意识不强、教师写作指导不够完善、评价方式有所欠缺等问题。教师要了解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走上快乐写作的道路。  一、激发兴趣,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量增加了,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所以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引导学生阅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分阶段、循序渐渐地进行。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单一  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真实表达的重要性。学生的作文内容苍白,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表达情感和思想。这是因为教师在教
期刊
微课是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产物,因其灵活开展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广泛地受到教师的关注。写作课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微课的开发和应用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对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用对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由于写作技巧的不成熟和缺乏写作经历,对写作难以提起兴趣。但是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写
期刊
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是由若干个精彩的细节描写构成的,细节的选择、细节描写方法、细节与细节的有机组合,直接决定文章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针对学生细节描写的问题,本文探索切实可行的矫正策略,指导学生优化细节描写,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一、作文能力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更是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的体现。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
期刊
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使其贯穿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以及整合素材三个阶段,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一直是各教学阶段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内容。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因此,学生的作文风格大多被限制,思维很难摆脱课堂与教材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其写作水平的提升。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首先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开阔学生的视野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检验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难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此,本文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是当前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学
期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因而,思维需要语言才能成为具体的思想,而语言则需要思维才能成为灵动可感的辞章。它们统一为一个整体,离开了彼此就没了生命。这个特性决定了我们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力争使它们达到相当的高度。  学术研究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是上乘的,其思维能力也是一流的;反过来亦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发现这样的情形:记叙文章写得活灵活现者,他联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