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量留守学生问题较多,经笔者调查得知问题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有关。探究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学校和教师们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班主任如何针对“留守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 留守学生 调查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为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为孩子教育创造更加充实的经济环境而外出打工,他们用勤劳在获取工资收入的同时,却迫不得已把子女留在了农村,因此在很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学生”。而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广大“留守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探究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学校和教师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留守学生”给学校教育带来的问题调查
近年来,笔者对泸县瓦子小学1104个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调查统计,瓦子小学共有“留守学生”927人,约占学生总人数的84%。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发现“留守学生”失去了亲情的滋润使他们在心理上处于“情感饥饿”状态,而这种亲情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一)行为习惯差
由于“留守学生”长期处于无约束和无引导环境中,致使他们生活处于无序状态,进而在校引发许多行为问题。如纪律观念淡薄(迟到者、旷课者、逃学者、放学不回家者、夜不归宿者皆有之)、上网打游戏、花钱无规律、说话不文明、喜欢成群结伙、有的甚至有小偷小摸等偷盗等行为。在学校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记载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
(二)心理不健康
通过调查,有25.6%的“留守学生”没有心理安全感;78.3%的学生认为自己性格不开朗与父母不在身边有关;80%的学生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关心。由此可见,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了最基本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更得不到父母的引导,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就形成了孤僻内向、失落自卑、焦虑冷漠、暴躁任性等性格,甚至存有叛逆怨恨情绪,不太尊敬师长,在校不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与老师作对,在家不太听监护人的话。此外,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稍遇到挫折和困难,便产生悲观绝望、妄自菲薄的心理。
(三)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在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占7.3%;较好的占16.5%、中等偏下的占27.9%:较差的占48.3%。由此可见,“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完成、书写差,上课不积极发言、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渐渐变成了“差生”的代名词,厌学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留守学生”给学校教育带来问题的原因分析
虽然留守学生问题较多,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有关。
(一)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
“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但不管是谁,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等。普遍存在重吃穿,重身体,轻心理,轻性情,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行为习惯不能加以足够重视,使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孩子与老人之间的沟通,就像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一样遥远,隔代教育使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指引与关怀。
(二)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营养不良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 “孤儿”,他们中有不少的人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活泼和开朗。长期下去,无疑会对孩子的心理及身心产生影响,这种感情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一些留守的孩子既不能与父母说悄悄话,又不愿和老师、同学说,性格越来越孤僻独立,对亲情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只是把父母当成“提款机”, 许多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恐惧疾病、拜金主义等扭曲心理。
(三)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放,是“留守学生”产生厌学 情绪的重要原因
由于迫于上级对学校学生成绩的考核,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道德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大部分留守学生因问题多、成绩差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关心使他们本就孤单的心灵再度游离。部分老师对于“留守学生” 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不是深入了解原因,而是采取简单的责骂,有的甚至是变相体罚的方式,使他们本来就已脆弱和变形的心灵更加恶化,致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差,有的甚至不服从老师管教,公开与老师作对,有的最终辍学流向社会。
(四)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忽视
由于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忽视,使这个“大课堂”变成了留守儿童的“大染缸”。
一方面,社会上的不良书刊,对留守学生身心有着重大的影响。现在市场上一些书刊渗入了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侵袭识别能力不强的留守学生的思想,进而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对留守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据互联网一份问卷调查显示,71.5%的留守学生放学后首先选择去网吧、游戏厅。他们整天沉溺在游戏中,游戏中充斥着砍杀、枪战等暴力行为,留守学生受这些影响,参与群体事件及违法活动呈上升趋势。
三、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
学校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个温暖的家,而学校班主任就是“留守学生”的父母,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教育孩子和关爱孩子的责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个班主任如何对“留守学生”给予特别的爱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班主任应对“留守学生”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电话号码。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解决“留守学生”的“情感饥饿”——电话传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只有与家长沟通才能了解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班主任平时应经常与家长打电话或通过家校通发短信,及时将孩子的变化情况向家长汇报,交换意见,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功与进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为了让外出务工家长随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思想、品行和学习、生活的情况,班主任也应要求外出家长每月至少给老师通一次电话,而且最好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 (这样也顺便可以叫学生接听电话,让家长和孩子聊聊)。同时,要求外出务工的家长每周至少与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过电话传递亲情的温暖,父母的一声声“孩子,我很想念你,我爱你。希望你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话语,令孩子感到无限温暖、无比鼓舞。通过电话上的交谈,满足了“留守学生”渴望亲情的需求,使他们安心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电话交流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在外的辛劳,管好、用好自己的零用钱,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在外的不易,树立他们体贴父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想法,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班主任还应定期与代管人沟通,告知“留守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商讨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沟通中促进关注和关爱,在沟通中促进了解和理解,共同筑起一条关爱“留守孩子”的桥梁。
(三)实施“结对帮扶” ,让“留守学生”感受亲情关爱
针对班上“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首先,让本班任课老师与一个或多个“留守学生”结对子,要求老师用心关爱“留守孩子”,做到多与“留守孩子”交心谈心、多组织充满人情味的集体活动、随时到“留守孩子”家中进行家访。在精神上,多给他们一丝微笑、一句赞扬、一份关注,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去善待他们,成功时给他们鼓掌,失败时给他们打气,苦闷时与他们谈心,伤心时给他们安慰。在生活上,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天冷时查查他们的衣服是否适度,病了及时带他们上医院治疗。过生日时,把每月过生日的孩子统计起来,特意利用一节班队课为孩子们开展活动,同学们齐唱生日歌,相互送上祝福或小礼物,共同分切蛋糕……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忘却失落,感受幸福。真正做到用父母的心去疼爱“留守孩子”,用家长的责任去关注“留守孩子”。其次,让结对的同学挨着坐,学习上互相帮助,制定奖励制度,平时要求优秀同学多与自己的结对对象一起玩,一起参加活动,节假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通过师生、生生的结对帮扶,让这些“留守学生”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亲情关爱。
(四)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作为留守学生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班主任应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本班留守儿童何士宇,其父母离异,由其70多岁爷爷、奶奶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玩玩具。为了买玩具,没钱就想方设法偷,同学间关系差,成绩较差,但特别喜欢画画。其爷爷、奶奶根本无法管理。我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叫他到我家与自己孩子玩玩具,趁机与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给他讲一些违法犯罪的案例,让他有所感悟;同时学期初优先选他为美术科代表、板报小组成员;优先推荐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等,平时只要发现他一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总是及时在课上表扬他,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他的坏习惯——“偷”终于改掉了,学习也有了自信,同学们也愿意和他一起玩了,上期末被评为学校的“进步学生”、他的科幻画也获得镇上的奖励。
总之,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肩负着双重责任的我们——即是教师,又是家长,需要付出双倍的心血,需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尽可能给他们优先照顾,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学生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每一个留守学生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影子”,教师何尝不是学生的影子?“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只有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消除心理上的隔阂,求得心灵的共鸣,用饱含温情的话语去鼓励、引导学生,用充满激情的行动去关爱、感化学生,教育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留守学生 调查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为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为孩子教育创造更加充实的经济环境而外出打工,他们用勤劳在获取工资收入的同时,却迫不得已把子女留在了农村,因此在很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学生”。而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广大“留守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探究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学校和教师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留守学生”给学校教育带来的问题调查
近年来,笔者对泸县瓦子小学1104个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调查统计,瓦子小学共有“留守学生”927人,约占学生总人数的84%。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发现“留守学生”失去了亲情的滋润使他们在心理上处于“情感饥饿”状态,而这种亲情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一)行为习惯差
由于“留守学生”长期处于无约束和无引导环境中,致使他们生活处于无序状态,进而在校引发许多行为问题。如纪律观念淡薄(迟到者、旷课者、逃学者、放学不回家者、夜不归宿者皆有之)、上网打游戏、花钱无规律、说话不文明、喜欢成群结伙、有的甚至有小偷小摸等偷盗等行为。在学校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记载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
(二)心理不健康
通过调查,有25.6%的“留守学生”没有心理安全感;78.3%的学生认为自己性格不开朗与父母不在身边有关;80%的学生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关心。由此可见,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了最基本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更得不到父母的引导,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就形成了孤僻内向、失落自卑、焦虑冷漠、暴躁任性等性格,甚至存有叛逆怨恨情绪,不太尊敬师长,在校不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与老师作对,在家不太听监护人的话。此外,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稍遇到挫折和困难,便产生悲观绝望、妄自菲薄的心理。
(三)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在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占7.3%;较好的占16.5%、中等偏下的占27.9%:较差的占48.3%。由此可见,“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完成、书写差,上课不积极发言、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渐渐变成了“差生”的代名词,厌学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留守学生”给学校教育带来问题的原因分析
虽然留守学生问题较多,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有关。
(一)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
“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但不管是谁,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等。普遍存在重吃穿,重身体,轻心理,轻性情,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行为习惯不能加以足够重视,使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孩子与老人之间的沟通,就像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一样遥远,隔代教育使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指引与关怀。
(二)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营养不良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 “孤儿”,他们中有不少的人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活泼和开朗。长期下去,无疑会对孩子的心理及身心产生影响,这种感情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一些留守的孩子既不能与父母说悄悄话,又不愿和老师、同学说,性格越来越孤僻独立,对亲情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只是把父母当成“提款机”, 许多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恐惧疾病、拜金主义等扭曲心理。
(三)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放,是“留守学生”产生厌学 情绪的重要原因
由于迫于上级对学校学生成绩的考核,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道德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大部分留守学生因问题多、成绩差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关心使他们本就孤单的心灵再度游离。部分老师对于“留守学生” 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不是深入了解原因,而是采取简单的责骂,有的甚至是变相体罚的方式,使他们本来就已脆弱和变形的心灵更加恶化,致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差,有的甚至不服从老师管教,公开与老师作对,有的最终辍学流向社会。
(四)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忽视
由于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忽视,使这个“大课堂”变成了留守儿童的“大染缸”。
一方面,社会上的不良书刊,对留守学生身心有着重大的影响。现在市场上一些书刊渗入了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侵袭识别能力不强的留守学生的思想,进而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对留守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据互联网一份问卷调查显示,71.5%的留守学生放学后首先选择去网吧、游戏厅。他们整天沉溺在游戏中,游戏中充斥着砍杀、枪战等暴力行为,留守学生受这些影响,参与群体事件及违法活动呈上升趋势。
三、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
学校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个温暖的家,而学校班主任就是“留守学生”的父母,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教育孩子和关爱孩子的责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个班主任如何对“留守学生”给予特别的爱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班主任应对“留守学生”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电话号码。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解决“留守学生”的“情感饥饿”——电话传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只有与家长沟通才能了解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班主任平时应经常与家长打电话或通过家校通发短信,及时将孩子的变化情况向家长汇报,交换意见,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功与进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为了让外出务工家长随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思想、品行和学习、生活的情况,班主任也应要求外出家长每月至少给老师通一次电话,而且最好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 (这样也顺便可以叫学生接听电话,让家长和孩子聊聊)。同时,要求外出务工的家长每周至少与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过电话传递亲情的温暖,父母的一声声“孩子,我很想念你,我爱你。希望你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话语,令孩子感到无限温暖、无比鼓舞。通过电话上的交谈,满足了“留守学生”渴望亲情的需求,使他们安心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电话交流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在外的辛劳,管好、用好自己的零用钱,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在外的不易,树立他们体贴父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想法,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班主任还应定期与代管人沟通,告知“留守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商讨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沟通中促进关注和关爱,在沟通中促进了解和理解,共同筑起一条关爱“留守孩子”的桥梁。
(三)实施“结对帮扶” ,让“留守学生”感受亲情关爱
针对班上“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首先,让本班任课老师与一个或多个“留守学生”结对子,要求老师用心关爱“留守孩子”,做到多与“留守孩子”交心谈心、多组织充满人情味的集体活动、随时到“留守孩子”家中进行家访。在精神上,多给他们一丝微笑、一句赞扬、一份关注,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去善待他们,成功时给他们鼓掌,失败时给他们打气,苦闷时与他们谈心,伤心时给他们安慰。在生活上,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天冷时查查他们的衣服是否适度,病了及时带他们上医院治疗。过生日时,把每月过生日的孩子统计起来,特意利用一节班队课为孩子们开展活动,同学们齐唱生日歌,相互送上祝福或小礼物,共同分切蛋糕……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忘却失落,感受幸福。真正做到用父母的心去疼爱“留守孩子”,用家长的责任去关注“留守孩子”。其次,让结对的同学挨着坐,学习上互相帮助,制定奖励制度,平时要求优秀同学多与自己的结对对象一起玩,一起参加活动,节假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通过师生、生生的结对帮扶,让这些“留守学生”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亲情关爱。
(四)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作为留守学生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班主任应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本班留守儿童何士宇,其父母离异,由其70多岁爷爷、奶奶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玩玩具。为了买玩具,没钱就想方设法偷,同学间关系差,成绩较差,但特别喜欢画画。其爷爷、奶奶根本无法管理。我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叫他到我家与自己孩子玩玩具,趁机与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给他讲一些违法犯罪的案例,让他有所感悟;同时学期初优先选他为美术科代表、板报小组成员;优先推荐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等,平时只要发现他一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总是及时在课上表扬他,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他的坏习惯——“偷”终于改掉了,学习也有了自信,同学们也愿意和他一起玩了,上期末被评为学校的“进步学生”、他的科幻画也获得镇上的奖励。
总之,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肩负着双重责任的我们——即是教师,又是家长,需要付出双倍的心血,需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尽可能给他们优先照顾,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学生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每一个留守学生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影子”,教师何尝不是学生的影子?“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只有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消除心理上的隔阂,求得心灵的共鸣,用饱含温情的话语去鼓励、引导学生,用充满激情的行动去关爱、感化学生,教育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