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的语言亮起来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章的物质外壳,优美的语言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既要辞藻美,又要内涵美。没有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是很难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华丽的篇章的确很吸引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自己的语言更亮丽一些呢?
  
  一、善用排比,增强气势
  
  排比句节奏和谐,句式连用,能拓宽文章的力度,增强语句的表现力,特别是文章的开头,一个排比句引人入胜,紧接着进入主题。如,有考生这样写“绿叶对根的情谊”的第一段,“有一种情谊,使人心心相印;有一种情谊,……这样的情谊是绿叶对根的情谊。文章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能迅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二、用词精准,鲜明生动
  
  写文章,语言忌空洞、拖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等,要注意用少量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含义,就是平时所说的言简意赅,又要注意在不出现语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准确、鲜明的语言,这样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寥寥数语,将项脊轩前庭院的静谧、温馨、可人的景象展现出来,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一连串几个动作,会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扉。
  
  三、巧用叠音词,增强音韵美
  
  叠音词的连用往往能够让人记忆犹新,因为它朗朗上口,具有独特的音韵效果。比较典型的当属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所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道,特别是叠字连用,让人耳目一新。“寻寻觅觅”,交代事情的状态,“冷冷清清”,具体描摹当时的环境,以此做铺垫,表达内心“凄凄惨惨戚戚”,从音节上押韵合辙。现代名家名作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给人深刻的印象,“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深,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这些叠音词既加强了语意,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读起来铿锵有声,清脆悦耳,给人以音乐般的享受。
  
  四、提升底蕴,增加内涵
  
  一篇文章出现几个“闪光点”,足可让文章熠熠生辉,如何增加文章的“闪光点”呢?化用课内外的文学典故,名言警句等,加上一些人们熟悉的,让人倍感亲切的东西。比如,一上海考生写的: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岁月里,好想好想划着竹筏,迂回于“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的绮丽风光,穿梭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画廊,或许这里的某个地方会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丽景象……(上海卷《充满活力的岁月》)。在语句中穿插诗词,营造出生动传神的意境。
  
  五、移花接木,巧妙演绎
  
  将课本上的名篇背熟,根据语境的变化,合理演变。就如老歌新唱,只要唱出韵味,唱出特色即可。一方面可以熟背名家作品,体会其内在含义,另一方面将其形式学以致用。比如,一学生借用《陋室铭》,在作文中写道:客不在多,有“长”则名,菜不在新,有鳖则灵。斯是醉室,惟吾嗝馨……无“请示”之乱耳,无“指示”之劳形。实是醉鬼窟,自诩“醉翁亭”。厚颜曰:“何醉之有?”嬉笑怒骂,将讽刺当代的一些贪官污吏吃喝玩乐的做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力地鞭笞了一些官员不解决劳动人民的实际问题,却不务正事的丑恶形象。
  
  六、整散结合,一唱三叹
  
  有意识地进行句式变换,能使文章少一些呆板,多一点灵气。既有骈体文的整齐,又有散文化的灵活,整句和散句配合使用,自有妙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考生写“春来草自青”一文,生如四季,春最美,亦给人无穷回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感受,唯一相同的,是你必然有过那个季节,可能你已经走过春天,或者正在春的怀抱里面呢喃,春天都不会忘记你,毫不吝啬地把她的温柔和美丽赐于你。而有的春,长得有些让你厌烦,只会给你带来苦恼。春草无样,春花绚烂,春风细细,你就沐浴在这其中,陶醉在这其中,流连忘返。而春天来得早的那些人,总是会感叹春的短暂……
  
  七、细节描写。形象刻画
  
  适当的细节描写,可以放大文章的局部,使部分画面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把老王给自己送东西时的景象描绘得很具体,“……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一手提着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这里将老王拖着病躯给朋友送东西的场景刻画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篇文章要想迅速攫取读者的目光,就要在“包装”上下功夫,使自己的语言具有特色,尽可能地使用简洁、生动、传神的语言,运用到作文中去。
其他文献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打造高效课堂,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而个别学生的错误言行往往会造成混乱的情境与氛围,使得教师对许多问题的设想无法当堂落实,导致课堂效率下降。面对学生的错误言行,教师拳脚相加不许,大声叱责不该,挖苦讽刺不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的本能反应,每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往往那些气质高雅、谈吐不凡的人会给我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觉得这样的人真是颇具魅力。同样,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而这些人物形象的非凡魅力都要归功于作者对人物的成功刻画。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一种,主要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神情、风度等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向读者
作文教学是中学教学的半壁江山,决定着学生的命运。每位一线教师,甚至语文界都在探索一条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绝大多数效果不太佳。许多作文课存在重写作技巧轻写作内容,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引导,重勤写作轻悟感,重修改轻发现等现象,直接导致作文教学呈现生硬、冰冷的局面,有骨无肉,信息甚少,没有活气。学生的兴趣未能激发,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未被调动,思维未被调动,写出的不是我们所期盼的立意明、选
教育之法,博大精深。日记教育之法实在是自我教育的法宝。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大都使用了这个法宝。然而,如何让这个法宝发挥其应有的法力,却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忽略的问题。笔者试就此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一、为什么要要求学生写日记   这个问题因为回答者角色的不同常常会有不同的解答。班主任通常是为了透视学生的心灵,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依据;语文老师通常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甚至对学生作文的写作主题、表达方式、叙述条理、分段结构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过分强调这些规范的明显负面效应就是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发展。而新课标则贯彻了减少学生写作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写作的个性化方针,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充分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本文就将针对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以中学作文教学为例,将传统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组织课堂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初中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关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问题,在教育领域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能够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贯穿到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
在一定的热浸镀工艺下,基板的晶粒度会影响镀层的形成机理及其生长速率。在本项研究中,通过制备晶粒度分别为5μm和40μm的两种低碳钢试样,在不同的热浸镀时间(5~40s)下,研究钢的晶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怨气:那就是课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谋篇,可往往等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一看,远远达不到自己所想要
十几年前初登三尺讲台,时常慨叹做一名好语文老师竟是如此艰难。如今,经过教坛的风雨洗礼,在艰难中前行的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书香为伴,童心为友,我着实三生有幸;培育桃李,播种智慧,我悟得三“生”法宝,有幸通向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一、生趣盎然,激活课堂  漂亮的脸庞令人心动,生动可爱的表情、别有味道的举手投足令人难忘。精致的五官只是静止的美丽道具,明澈的眼眸、流转的眼波、灿烂的笑容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