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手段。同时,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在练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助力学生思维成长。为此,我就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进行了探索,下面,就一些做法交流如下:
一、课前做足准备
(1)深挖教材,集体备课。预设是为了有效的生成,我利用群体的互补效应,发挥群体的智慧优势,在集体备课中着重思考:练习目标的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练习素材的取舍(对于重复性的知识、过于简单的知识)、练习活动的有效、练习的应用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课堂观察,共同探讨。课堂是最鲜活生动的个案,我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观摩优秀课例、研讨课以及学校常规听课等,从课堂中选取案例,在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
二、课中稳中求进
(1)立足课本,注重基础性。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是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力求把握基础,让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2)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平常,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调研题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3)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我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4)独立思考,注重自主性。对于中高段学生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也是需要老师思考的问题。如果让他们自己经过探索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内化知识,对学生来说,这种成功的体验将使他们更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比如在处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题时,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在确定了单位“1”的情况下,通过画一画,分一分,体会到分母乘分母就是分的总分數,分子乘分子就是取的总分数,从而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
(5)合作探究,注重协作性。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老师讲解完例题之后,对于学生做练习而言,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关于分数的加减乘除及通分等知识都在其中,由于内容较多,每个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掌握都不同,出错率比较高,老师及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分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弥补知识漏洞,尝试着解决,然后请一位同学进行演示,其他同学来思考自己出错的地方,从而一步步改正,攻克这个难关。
三、课后抓实辅导与反馈
课后辅导与反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起到了查缺补漏,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巩固,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后辅导一般结合数学作业练习、单元测试讲评两方面进行,从作业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概念混淆,知识结构不完整、运算能力不过关),从而深刻反思、细心分析、找出症结,集中辅导。充分利用好纠错本、课堂笔记做到基础知识人人过关,知识技能同步提升。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练习的设计要时刻注意把握两点:一要充满智慧挑战,也就是数学味,发展数学的思维价值;而要有生活味道,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一句话,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体验充满情趣的智慧之旅。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高淤小学 张秀菊
一、课前做足准备
(1)深挖教材,集体备课。预设是为了有效的生成,我利用群体的互补效应,发挥群体的智慧优势,在集体备课中着重思考:练习目标的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练习素材的取舍(对于重复性的知识、过于简单的知识)、练习活动的有效、练习的应用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课堂观察,共同探讨。课堂是最鲜活生动的个案,我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观摩优秀课例、研讨课以及学校常规听课等,从课堂中选取案例,在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
二、课中稳中求进
(1)立足课本,注重基础性。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是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力求把握基础,让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2)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平常,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调研题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3)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我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4)独立思考,注重自主性。对于中高段学生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也是需要老师思考的问题。如果让他们自己经过探索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内化知识,对学生来说,这种成功的体验将使他们更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比如在处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题时,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在确定了单位“1”的情况下,通过画一画,分一分,体会到分母乘分母就是分的总分數,分子乘分子就是取的总分数,从而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
(5)合作探究,注重协作性。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老师讲解完例题之后,对于学生做练习而言,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关于分数的加减乘除及通分等知识都在其中,由于内容较多,每个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掌握都不同,出错率比较高,老师及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分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弥补知识漏洞,尝试着解决,然后请一位同学进行演示,其他同学来思考自己出错的地方,从而一步步改正,攻克这个难关。
三、课后抓实辅导与反馈
课后辅导与反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起到了查缺补漏,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巩固,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后辅导一般结合数学作业练习、单元测试讲评两方面进行,从作业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概念混淆,知识结构不完整、运算能力不过关),从而深刻反思、细心分析、找出症结,集中辅导。充分利用好纠错本、课堂笔记做到基础知识人人过关,知识技能同步提升。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练习的设计要时刻注意把握两点:一要充满智慧挑战,也就是数学味,发展数学的思维价值;而要有生活味道,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一句话,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体验充满情趣的智慧之旅。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高淤小学 张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