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y_li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时间为2017年3月份-2018年6月份,病例筛选收治的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患儿64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优质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以及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统计比较。结果:参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达到81.25%,与研究组96.88%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儿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家长满意度高,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护理
  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是骨科常见疾病,其临床主要难点在于创面感染发展迅速,伤口愈合的缓慢,增加患儿的痛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打破创痛创面感染治疗的瓶颈,封闭负压引流有效的使患儿感染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强,利于肉芽的生长以及抗感染能力,利于创面的愈合[4]。但是儿童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患儿的年龄小,护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效果,研究病例筛选时间为2017年3月份-2018年6月份,病例筛选收治的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患兒64例,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筛选时间为2017年3月份-2018年6月份,病例筛选收治的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患儿64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收集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四肢软组织感染实施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优质护理,包括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
  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积极与患儿建立信任的关系,每次进行护理前可给患儿带一些小玩具,一方面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与患儿家长的沟通非常重要,家长由于患儿疾病的影响,情绪激动,焦虑,护理人员应主动给予安慰和疏导,告知家长积极配合的重要性,给予患儿良好的护理和支持。(2)健康教育: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发生,治疗重点,护理工程,护理重点等详细讲解,提高患儿家长的正确认知,对疑问全面解答,利于配合。(3)生活护理:患儿病房布置应针对儿童的心理,床单、窗帘等应用卡通人物,墙面布置可张贴卡通人物,可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同时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干净整洁,保证住院环境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4)治疗舒适护理:术前应对患肢创面周缘皮肤进行仔细备皮,有利于半通透性的薄膜与皮肤粘连紧密,减少脱管及渗漏的概率。术后一般给予患肢抬高15°~20°,以利于改善患肢循环,减轻水肿;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肢颜色、肿胀情况、末梢血运及感觉、活动情况。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施术者并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对年龄稍大的患儿给予鼓励支持,夸赞;年龄较小的可以拿玩偶等转移患儿注意力,方便治疗的开展。
  1.3观察范围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以及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统计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参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达到81.25%,与研究组96.88%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四肢软组织感染具有范围广,部位深等特点,临床治疗难度大,临床传统治疗方式通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联合彻底的清创,由于创面感染所以造成每日需要换药,继而肉芽的生长缓慢,治疗周期长,且换药过程疼痛程度大,特别针对儿童痛苦大,不能积极的配合,增加治疗难度。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应用,能够彻底去除患儿感染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生长快,尤其对传统换药疗效差的严重、难治性感染创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能够明显减少换药次数及住院天数,患儿痛苦少。同时配合积极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术前做好准备,年龄稍大的患儿给予沟通,鼓励,积极配合手术;年龄较小的患儿则通过小玩具,贴纸等进行鼓励,通过家长的协助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护理工作的开展前应与家长积极沟通,疏导家长情况,告知积极配合的重要性以及配合的重点。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并不断夸赞患儿,同时通过讲故事,音乐等方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达到81.25%,与研究组96.88%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儿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家长满意度高,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包岳丰,许亚军,孙振中,等.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0):1355-1357
  [2] 霍莉莎,李昕,白德明,等.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511-1512.
  [3] 朱光辉,梅海波,唐进,等. 封闭负压引流在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1,10(5):351-35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肿瘤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进行调研。方法 选择我院肿瘤内科20例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调査,对其同情心疲乏现状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肿瘤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平均分为(3.24±0.07)分,处于较高水平,其6个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情丧失、情感淡漠、行为消极、斗志丧失、精神紧张、能力怀疑。结论 肿瘤内科护士的同情心疲劳的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医院高度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当中利用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到晚期肺癌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中,选50例,分为25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和25例观察组心护理。对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比参照组,止血效果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数据差异P<0.05。结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可提高止血效果,还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对面瘫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展开研究。方法:本次面瘫医学实验活动所研究的对象是从某医院选择2016年04月份至2017年04月份期间,在该院就诊治疗的面瘫患者共计42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程度不同,以自愿选择护理方法为原则,随机将48例面瘫患者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治疗组:21例,采用西医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针灸、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21例,仅采用西医治疗护理。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71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21.4±5.2)ml,手术时间(76.2±10.7)min,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且切口愈合良好,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100例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产褥期妇女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其产褥期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则根据其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后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1.2
期刊
摘要:目的在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对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精神科在近年来收治的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
期刊
疼痛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變,强调生存质量的健康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因此早在1995年,疼痛就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并且将其评估与管理纳为临床护理人员每日实施的护理常规[1]。德国的疼痛护理开展地比较早,并且有专业的疼痛护士培训,从而使其更全面的发展。  笔者在德国Charite进修学习一年,在CVK的妇科、儿科、内科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腰背疼痛症状的干预作用。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40)。甲组应用疼痛护理方案,乙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腰背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甲组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7.5%,比乙组的82.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