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帕娜·坦登(Aparna Tandon)是印度阿玛宫博物馆及图书馆馆员。2004年以来,她一直是罗马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藏品部的项目专家。2010年,她作为ICCROM的协调员,受命应对海地文化危机。同年8月,坦登女士主持了ICCROM-史密森学会的联合培训,以对地震中受损的海地文化遗产提供紧急援救。阿帕娜·坦登拥有艺术品保护专业硕士学位,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施特劳斯保护中心接受纸张保存高级培训。她是华盛顿特区国会图书馆文物保护理事会2001—2002年度富布莱特艺术研究员,之后又成为洛杉矶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客座学者。
掩埋在倒塌楼房的废墟之下,或仓促间被塞进集装箱和其他临时性的贮存场所,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这便是海地文化遗产在震后半年的基本保存状况,不论公共藏品还是私人藏品都在劫难逃。在资源匮乏、现场复原能力严重薄弱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按怎样的优先顺序才能扭转局面呢?介入的时机至关重要,因为业已开始的雨季可能会加剧地震造成的损毁。另外,同时向数家当地文化保护机构派出援助也是一个挑战,何况这些机构本身已遭受重创。
因此,ICCROM对于海地文化遗产危机的第一反应就是:提升海地文化保护机构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为濒危藏品创造更安全的贮存条件。2010年8月23日至9月10日,海地文化部与美国史密森学会合作的海地文化复苏项目1框架下的“紧急抢救海地文化遗产”课程在太子港展开。培训地点设在文化复苏中心(CRC),这里原先是联合国办公楼,现已成为文化复苏项目的行动基地。负责培训的是一支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志愿者队伍,由ICCROM及合作机构派出,后者包括加拿大文物保护研究所、塞尔维亚中央文物保护研究所以及美国史密森学会。
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创建一支强有力的海地专业队伍,能够利用有限的手段迅速而高效地开展工作,为该国各类文物创造更加安全的存放环境、改善总体保护条件。因此,培训强调实际操作,着重于贯彻针对眼下问题的关键思路。来自14家海地文化机构的26名人员参加了培训。这些人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在各自机构中承担不同的职责,从档案员、建筑师、藏品管理员到行政人员、志愿者不一而足。这里的藏品也是五花八门,包括书籍、文件、绘画、金属雕刻、织物以及其他混杂的民俗文物。参与机构的驻地和藏品均因地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情况下,藏品记录遗失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这使得损毁评估工作更加举步维艰。
那么震后究竟采取过哪些举措?风险点在哪里?应优先确保安全的又是哪些?此类问题成为培训课程的语境和结构。培训伊始,参训人员便被要求说明藏品的当下位置(例如,在瓦砾堆下,在集装箱中,在临时仓库里,等等)、材质以及损毁物件的估数。培训班在前期讨论了海地文物的基本情况与重要性,此举有利于形成关于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重大问题的普遍理解。当参训人员展示他们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物品时,此类问题便尤显突出,因为这些弥足珍贵的藏品已经成为联系过去的唯一的有形纽带。
课程第一周主要用于交流海地藏品的材质构成及其潜在的危险源,内容涉及藏品建档、处理受损物、利用本地有限资源急救,以及灾后环境下的基本贮存原则。贯穿讨论过程的主题包括团队合作、应急准备、卫生和安全等。为了解其他部门是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危机的,来自人道救援机构和海地消防部门的客座讲解员受邀前来与参训人员分享其知识与经验。不过,培训最令人满意的方面则是自发的讨论与经验的分享。随着课程的推进,参训人员开始要求讨论一些额外的话题,比如有害物综合治理、藏品防震的非结构性措施和家具贮存等。培训计划因此发生调整,纳入了参训人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效果正如一名参训人员所言,“培训给了我继续工作的勇气”。
对艺术中心藏品的临时贮存
经过8天的密集授课与操作实践,参训人员的下一步工作是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艺术中心2的具体案例。需要紧急抢救的艺术品存放于两只集装箱内,约有3,000件,它们是由艺术中心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从倒塌的中心大楼里抢救出来的,而其余的藏品和相关记录材料均为废墟所吞噬。不过,在培训的后期,经过有组织的救援,一些艺术品和少量档案又得以重见天日。
在没有其他庇护场所的情况下,将艺术品暂时贮存于集装箱内,似乎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法。不过,金属容器的密封性不算很好,无法阻止湿气的渗入。再者,它们仍然暴露于极端天气之下。不到6个月,集装箱内便有数件艺术品发霉,主要是绘于木板和帆布材质上的画作。因此,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将受到污染的艺术品分离出来,并为其余藏品另寻安全的临时存放地。艺术中心的托管会对藏品的安保问题表示了高度关切,不过,在征询多方意见并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同意转移集装箱并卸下文物。
将备受珍视的藏品的管辖与看护权移交给他人,这引起的感情波澜是可以理解的。为此在培训第一周还举行过一次秘密的伏都教仪式,托管会成员、艺术中心员工以及文化复苏项目团队均到场参加。很快,开箱、转移艺术品的批准文件签发了下来,不过此刻已无暇规划贮存项目并将其作为个案研究整合进课程计划。饶是如此,为了推动课程的发展,还是调整了个案研究的学习目标。
作为首要步骤,培训团队在文化复苏中心的底层挑选了两个容积为3米 ×3米 ×2米的房间,用于暂时存放艺术中心的藏品。在接下来的5天里,参训人员和培训团队决定为其中一间装配适用的棚架。此外,他们还设计测试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包括艺术品建档、表面清理、包装和重新安置。因为集装箱内的藏品并未建档,所以在卸出之前,先是通过团队的集体工作形成一套艺术品建档和编号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制定征询了艺术中心员工的意见。参训人员与培训团队在短时间内便建起了可调节的木质棚架,用来存放尺寸不一的画作。虽然挑选什么样的贮存材料主要取决于可否在国内获取以及价格如何,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诸如白蚁侵蚀等潜在风险。贮存空间建立之后,即开始测试工作流程。首先,取出了大约20幅画。存在的问题很快便显现出来,与原计划相比,清理发霉的画作并为其建档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一问题随后被纳入考虑,通过反复测试,工作流程得到了改进。5天后,逾50幅画作完成建档、清理工作,并在存放场所安了家。参训人员成功地为处理、登记、清理艺术品制定了工作程序,并使之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或许是集体努力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
培训结束之后,艺术中心藏品的转移工作并没有停顿。4名参训人员受命加入一个8人小组,以完成这一项目。本文撰写之时,两只集装箱内约70%的藏品已被转移,约1,500幅画作恢复稳定状态,并被安置于文化复苏中心。
从废墟中抢救遗产
培训期间,4家参与机构的部分藏品埋在了废墟之中。在缺乏大型机械和合适的安全器具的情况下,抢救艺术品既不可行又很危险。为明确被埋藏品的可能地点所需的建筑构造图及地图的缺失,使得本已错综复杂的工作更为棘手。
ICCROM为探索出可行的后续方案,在UNESCO和海地文化部的支持下,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MINUSTAH)提请技术援助。请求获准后,自培训计划最后一周开始,参训人员、培训团队以及约2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代表日本自卫队工兵部)齐聚艺术中心现场。他们的目标是抢救仍埋于大楼残骸中的藏品和重要文档。他们视察现场并标出了艺术品或机构档案的可能位置以进行准备工作。所有参训人员集结成一支应急团队,各自受领了具体任务,包括建档、紧急处理乃至艺术品的包装。在日本部队用机械移除大块瓦砾的同时,参训人员与培训团队的工作便是取出困在废墟中长达6个多月的艺术品。瓦砾堆一部分一部分、一层一层地得到了清除。MINUSTAH是第一次参与此类行动,因而其在现场工作的武装人员视之为绝好的学习机会,并认真地记录了艺术品抢救的种种技术手段。在高温下连续奋战数小时不啻是辛苦繁重的劳动,但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又是最有收获的经历之一。当一些艺术品与重要的出版物出乎意料地同时现身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欣慰动容。行动结束时,超过150件艺术品及文献被抢救出来,并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在之后的一次任务报告会上,参与人员将行动的成功归结为团队精神。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合作也使参与者相信,在其他文化遗址上的类似行动仍可寻求维和部队的帮助。在描述自己在行动中的经历时,参训人员之一、来自艺术中心的马里塞·德罗西耶(Marise Desrosiers)坦承道:“培训给了我希望。”
累 累 硕 果
作为培训计划的直接成果,艺术中心有超过1,500件藏品完成建档并避免了进一步损伤。此外,14家机构具备了制定艺术藏品具体保护计划的能力。在培训的最后几天,参训者同心协力,制定各种有严格时限的行动计划。他们以课程讨论的各种策略为基础,构思了至少10种在没有额外资源的情形下能够独立操作的方案。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继续按照各自的行动计划开展工作。他们尽心尽责,还时常在文化复苏中心会晤,与文化复苏项目团队及其他的参训人员分享各自进展。
不过最重要的成果则是组建了一支拥有26名专家的独立而强大的团队,他们精诚合作,以复苏海地文化遗产为己任。他们的宗旨及团队精神在其成员之一科莱特·阿门塔(Colette Armenta)那里得到了最好的描述:“从此,我们无法再独自生活——培训课程给了我看待团队协作价值的全新视角。”
今后的挑战
组织培训、与海地文化机构合作有时候颇具挑战性,但总是有着丰厚的回报,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助于理解海地幸存文化遗产不仅限于当前应急的需要。现在,海地文化机构需要在复苏过程中获得支持,包括原先救援行动的重建和重续。为保证海地遗产的全面复苏,充分发挥其在重整河山中的潜力,国家总体重建及发展行动规划中必须纳入文物保护工作。为此,有必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海地遗产专家队伍。所以专业培训对于海地文化复苏是不可或缺的。再者,本文撰写之时,也即地震8个月以后,事实清楚地表明文化部门孤军奋战是不现实的。一种可行的途径或许是与联合国主要用于提供人道援助的集约性体系3通力合作。这能够让联合国与其他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协调一致,根据需要与时机调配行动,避免工作的重复和“捐助厌倦症”。
令人揪心的是,在本文付梓之际,海地人民还在与另一场灾祸斗争:霍乱。比起文化遗产保护,国民的健康安危必须优先考虑。为有效应对危机,保住前几个月努力的成果,国际社会尚须更加努力地在海地及其文化最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
(韦清琦 译)
注释
1 关于此项目的更多信息参见:http://haiti.si.edu/index.html
2 艺术中心创于1944年,致力于提升海地当代艺术。不少有名望的当代海地艺术家都与其培训项目和促进活动有关,因此该中心拥有一部分海地的顶级藏品。在地震中,该中心极具历史意义的大楼几乎完全被摧毁。
3 对该集约性体系的更详细解释参见:http://unmit.unmissions.org/Default.aspx?tabid=760
掩埋在倒塌楼房的废墟之下,或仓促间被塞进集装箱和其他临时性的贮存场所,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这便是海地文化遗产在震后半年的基本保存状况,不论公共藏品还是私人藏品都在劫难逃。在资源匮乏、现场复原能力严重薄弱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按怎样的优先顺序才能扭转局面呢?介入的时机至关重要,因为业已开始的雨季可能会加剧地震造成的损毁。另外,同时向数家当地文化保护机构派出援助也是一个挑战,何况这些机构本身已遭受重创。
因此,ICCROM对于海地文化遗产危机的第一反应就是:提升海地文化保护机构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为濒危藏品创造更安全的贮存条件。2010年8月23日至9月10日,海地文化部与美国史密森学会合作的海地文化复苏项目1框架下的“紧急抢救海地文化遗产”课程在太子港展开。培训地点设在文化复苏中心(CRC),这里原先是联合国办公楼,现已成为文化复苏项目的行动基地。负责培训的是一支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志愿者队伍,由ICCROM及合作机构派出,后者包括加拿大文物保护研究所、塞尔维亚中央文物保护研究所以及美国史密森学会。
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创建一支强有力的海地专业队伍,能够利用有限的手段迅速而高效地开展工作,为该国各类文物创造更加安全的存放环境、改善总体保护条件。因此,培训强调实际操作,着重于贯彻针对眼下问题的关键思路。来自14家海地文化机构的26名人员参加了培训。这些人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在各自机构中承担不同的职责,从档案员、建筑师、藏品管理员到行政人员、志愿者不一而足。这里的藏品也是五花八门,包括书籍、文件、绘画、金属雕刻、织物以及其他混杂的民俗文物。参与机构的驻地和藏品均因地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情况下,藏品记录遗失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这使得损毁评估工作更加举步维艰。
那么震后究竟采取过哪些举措?风险点在哪里?应优先确保安全的又是哪些?此类问题成为培训课程的语境和结构。培训伊始,参训人员便被要求说明藏品的当下位置(例如,在瓦砾堆下,在集装箱中,在临时仓库里,等等)、材质以及损毁物件的估数。培训班在前期讨论了海地文物的基本情况与重要性,此举有利于形成关于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重大问题的普遍理解。当参训人员展示他们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物品时,此类问题便尤显突出,因为这些弥足珍贵的藏品已经成为联系过去的唯一的有形纽带。
课程第一周主要用于交流海地藏品的材质构成及其潜在的危险源,内容涉及藏品建档、处理受损物、利用本地有限资源急救,以及灾后环境下的基本贮存原则。贯穿讨论过程的主题包括团队合作、应急准备、卫生和安全等。为了解其他部门是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危机的,来自人道救援机构和海地消防部门的客座讲解员受邀前来与参训人员分享其知识与经验。不过,培训最令人满意的方面则是自发的讨论与经验的分享。随着课程的推进,参训人员开始要求讨论一些额外的话题,比如有害物综合治理、藏品防震的非结构性措施和家具贮存等。培训计划因此发生调整,纳入了参训人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效果正如一名参训人员所言,“培训给了我继续工作的勇气”。
对艺术中心藏品的临时贮存
经过8天的密集授课与操作实践,参训人员的下一步工作是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艺术中心2的具体案例。需要紧急抢救的艺术品存放于两只集装箱内,约有3,000件,它们是由艺术中心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从倒塌的中心大楼里抢救出来的,而其余的藏品和相关记录材料均为废墟所吞噬。不过,在培训的后期,经过有组织的救援,一些艺术品和少量档案又得以重见天日。
在没有其他庇护场所的情况下,将艺术品暂时贮存于集装箱内,似乎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法。不过,金属容器的密封性不算很好,无法阻止湿气的渗入。再者,它们仍然暴露于极端天气之下。不到6个月,集装箱内便有数件艺术品发霉,主要是绘于木板和帆布材质上的画作。因此,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将受到污染的艺术品分离出来,并为其余藏品另寻安全的临时存放地。艺术中心的托管会对藏品的安保问题表示了高度关切,不过,在征询多方意见并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同意转移集装箱并卸下文物。
将备受珍视的藏品的管辖与看护权移交给他人,这引起的感情波澜是可以理解的。为此在培训第一周还举行过一次秘密的伏都教仪式,托管会成员、艺术中心员工以及文化复苏项目团队均到场参加。很快,开箱、转移艺术品的批准文件签发了下来,不过此刻已无暇规划贮存项目并将其作为个案研究整合进课程计划。饶是如此,为了推动课程的发展,还是调整了个案研究的学习目标。
作为首要步骤,培训团队在文化复苏中心的底层挑选了两个容积为3米 ×3米 ×2米的房间,用于暂时存放艺术中心的藏品。在接下来的5天里,参训人员和培训团队决定为其中一间装配适用的棚架。此外,他们还设计测试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包括艺术品建档、表面清理、包装和重新安置。因为集装箱内的藏品并未建档,所以在卸出之前,先是通过团队的集体工作形成一套艺术品建档和编号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制定征询了艺术中心员工的意见。参训人员与培训团队在短时间内便建起了可调节的木质棚架,用来存放尺寸不一的画作。虽然挑选什么样的贮存材料主要取决于可否在国内获取以及价格如何,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诸如白蚁侵蚀等潜在风险。贮存空间建立之后,即开始测试工作流程。首先,取出了大约20幅画。存在的问题很快便显现出来,与原计划相比,清理发霉的画作并为其建档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一问题随后被纳入考虑,通过反复测试,工作流程得到了改进。5天后,逾50幅画作完成建档、清理工作,并在存放场所安了家。参训人员成功地为处理、登记、清理艺术品制定了工作程序,并使之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或许是集体努力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
培训结束之后,艺术中心藏品的转移工作并没有停顿。4名参训人员受命加入一个8人小组,以完成这一项目。本文撰写之时,两只集装箱内约70%的藏品已被转移,约1,500幅画作恢复稳定状态,并被安置于文化复苏中心。
从废墟中抢救遗产
培训期间,4家参与机构的部分藏品埋在了废墟之中。在缺乏大型机械和合适的安全器具的情况下,抢救艺术品既不可行又很危险。为明确被埋藏品的可能地点所需的建筑构造图及地图的缺失,使得本已错综复杂的工作更为棘手。
ICCROM为探索出可行的后续方案,在UNESCO和海地文化部的支持下,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MINUSTAH)提请技术援助。请求获准后,自培训计划最后一周开始,参训人员、培训团队以及约2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代表日本自卫队工兵部)齐聚艺术中心现场。他们的目标是抢救仍埋于大楼残骸中的藏品和重要文档。他们视察现场并标出了艺术品或机构档案的可能位置以进行准备工作。所有参训人员集结成一支应急团队,各自受领了具体任务,包括建档、紧急处理乃至艺术品的包装。在日本部队用机械移除大块瓦砾的同时,参训人员与培训团队的工作便是取出困在废墟中长达6个多月的艺术品。瓦砾堆一部分一部分、一层一层地得到了清除。MINUSTAH是第一次参与此类行动,因而其在现场工作的武装人员视之为绝好的学习机会,并认真地记录了艺术品抢救的种种技术手段。在高温下连续奋战数小时不啻是辛苦繁重的劳动,但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又是最有收获的经历之一。当一些艺术品与重要的出版物出乎意料地同时现身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欣慰动容。行动结束时,超过150件艺术品及文献被抢救出来,并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在之后的一次任务报告会上,参与人员将行动的成功归结为团队精神。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合作也使参与者相信,在其他文化遗址上的类似行动仍可寻求维和部队的帮助。在描述自己在行动中的经历时,参训人员之一、来自艺术中心的马里塞·德罗西耶(Marise Desrosiers)坦承道:“培训给了我希望。”
累 累 硕 果
作为培训计划的直接成果,艺术中心有超过1,500件藏品完成建档并避免了进一步损伤。此外,14家机构具备了制定艺术藏品具体保护计划的能力。在培训的最后几天,参训者同心协力,制定各种有严格时限的行动计划。他们以课程讨论的各种策略为基础,构思了至少10种在没有额外资源的情形下能够独立操作的方案。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继续按照各自的行动计划开展工作。他们尽心尽责,还时常在文化复苏中心会晤,与文化复苏项目团队及其他的参训人员分享各自进展。
不过最重要的成果则是组建了一支拥有26名专家的独立而强大的团队,他们精诚合作,以复苏海地文化遗产为己任。他们的宗旨及团队精神在其成员之一科莱特·阿门塔(Colette Armenta)那里得到了最好的描述:“从此,我们无法再独自生活——培训课程给了我看待团队协作价值的全新视角。”
今后的挑战
组织培训、与海地文化机构合作有时候颇具挑战性,但总是有着丰厚的回报,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助于理解海地幸存文化遗产不仅限于当前应急的需要。现在,海地文化机构需要在复苏过程中获得支持,包括原先救援行动的重建和重续。为保证海地遗产的全面复苏,充分发挥其在重整河山中的潜力,国家总体重建及发展行动规划中必须纳入文物保护工作。为此,有必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海地遗产专家队伍。所以专业培训对于海地文化复苏是不可或缺的。再者,本文撰写之时,也即地震8个月以后,事实清楚地表明文化部门孤军奋战是不现实的。一种可行的途径或许是与联合国主要用于提供人道援助的集约性体系3通力合作。这能够让联合国与其他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协调一致,根据需要与时机调配行动,避免工作的重复和“捐助厌倦症”。
令人揪心的是,在本文付梓之际,海地人民还在与另一场灾祸斗争:霍乱。比起文化遗产保护,国民的健康安危必须优先考虑。为有效应对危机,保住前几个月努力的成果,国际社会尚须更加努力地在海地及其文化最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
(韦清琦 译)
注释
1 关于此项目的更多信息参见:http://haiti.si.edu/index.html
2 艺术中心创于1944年,致力于提升海地当代艺术。不少有名望的当代海地艺术家都与其培训项目和促进活动有关,因此该中心拥有一部分海地的顶级藏品。在地震中,该中心极具历史意义的大楼几乎完全被摧毁。
3 对该集约性体系的更详细解释参见:http://unmit.unmissions.org/Default.aspx?tabid=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