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阐述在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扰,然后就问题和困扰谈了四点对策。
关键词 家庭及社会因素 困扰 教育观念 教育机制 教育内容 教育途径
目前的中职生年龄结构和文化基础决定其自身有明显的素质缺陷,心理发育容易突变,自理自律、自控能力弱,法制及伦理道德观念淡薄。受家庭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个“幼稚”的群体思想品质滑坡现象较为突出,学习的积极性差,主动性下降。加上学校自身存在的矛盾,使得中职生思想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1 家庭及社会因素对中职生思想品质的困扰。
1.1 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离婚、交通事故、疾病、意外情况及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等因素带来的家庭影响,导致学生自卑、自弃,孤僻冷漠、不合群、不能正视现实,给他们心理及精神造成严重的障碍。
1.2 学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便是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也阻隔不了学生与外界联系,如网络聊天、主动交友、相互介绍、书信来往、电话手机等形式方便了学生与外界的联系。
1.3 网吧、书刊等场所的影响:网吧、夜市、歌厅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诱惑力很大,因此而引起的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结帮拉派等现象屡屡发生,有的学生还被引入歧途。
1.4 社会上黄、赌、毒及社会治安、腐败现象的影响:黄赌毒及社会其它不正之风无时不刻不在侵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冲动好奇、良莠不辨,使他们或染上恶习、行为放荡。或过早“成熟”,自认为“看破红尘”等等。
1.5 周围个别同学过早步入社会。与社会上不良人员勾结在一起,向同学们炫耀他们的打扮穿着等的影响:有些同学青春早熟,谈恋爱,甚至做别人二奶,穿着打扮时髦,可以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这也成为一些同学的“榜样”。
2 学校自身矛盾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制约。
2.1 招生规模的增大与有限的教育管理力量之间的矛盾:近几年,各类学校都在抢抓机遇、扩大招生,而教师队伍、学管队伍没有相应地壮大。
2.2 班级多、专业多与师资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教师疲于讲课,来不及教研,更谈不上思想教育,只讲课,不育人,教育效果差,有的甚至课堂纪律都难以保证。
2.3 办班种类的增加与入学把关不严的矛盾:各种类型的职业班、成人班使得本来就不成熟的中职生群体显得更加“脆弱”,学校为争取生源,无法把好入学关,根本谈不上政治思想审查,因此也为某些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4 教育机制不健全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很多是口头上喊喊,会议上讲讲,且标要求根本落实不到实处,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青少年发展的特点。由于一部分青年教师刚刚离开校园,自己本身所受教育就有限,因此忽视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3 对策。
3.1 转变教育观念。现在学校大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注重教学设备的投入和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往往导致教师只“教”不“研”,只“教书”不“育人”,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滑坡。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并增强“育人”意识。学校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他足以走完以后奋斗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教育者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的情操,铸造健康的人格。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公德意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2 健全教育机制。一些学校往往把团组织、学工处、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组织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而把任课教师这一主要力量忽略了。任课教师是搞业务的,是培养学生业务能力的,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则是团组织、学工处、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的事,这似乎成了“合理分工”。这就使得教师的基本职责变得残缺不全。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学生的学习实际相脱离。应当发挥任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实现这支主要力量和团组织、学工处、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到责任到岗、到位、到人,不要把职责、制度当做检查的摆设,应该使思想教育工作有目标、有制度、有措施、有考评、有反馈,正确发挥好任课老师的主导作用。
3.3 充实教育内容。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应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做人教育、热爱集体关心集体教育、热爱劳动、爱护公物,节约粮食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创业与奋斗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会做人,健全人格,团结拼搏,成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3.4 拓宽教育途径。
3.4.1 谈心教育:团委、学工处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下班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心交心,使学生能敞开心扉,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与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违反纪律的学生、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生活有压力的学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等,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交流、体贴入微的关怀,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
3.4.2 灌输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现代化的电教系统及各种会议,对学生进行宣传讲解、教育引导。近几年,“效益”、“利润”、“资金”“下海”、“高薪”、“下岗”、“破产”等字眼通过多种媒体几乎是时刻充斥着人们的耳目,往往被青少年片面地理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被扭曲。所以,必要的思想灌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4.3 实例教育:经常邀请英模人物、创业先锋、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等到学校作事迹报告、讲创业、就业经历等,通过实例现身说法,让学生明辨是非,坚定信心。无论怎么样的社会,怎么样的人,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一个位置,只要努力,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3.4.4 实践教育:组织学生上街头社区,深入农村基层,到工厂矿山,搞义诊咨询、参观学习或社会调奁,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t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使其抒发情感、寓教于乐,通过切身实践激发学生弘扬刻苦学习、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精神。
3.4.5 联合教育:召开家长会、到学生家中家访、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络,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校生活学习及思想状况,做到家庭理解学校,配合学校,与学校共I司教育。另外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工具,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避免学校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唱独角戏,做到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共创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3.4.6 自我教育:对青少年来说,这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形式,是其它教育途径的结果。青年学生具备丫自我教育能力,能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理自律,其它思想问题、道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自我教育与其它形式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细致耐心的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其它形式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家庭及社会因素 困扰 教育观念 教育机制 教育内容 教育途径
目前的中职生年龄结构和文化基础决定其自身有明显的素质缺陷,心理发育容易突变,自理自律、自控能力弱,法制及伦理道德观念淡薄。受家庭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个“幼稚”的群体思想品质滑坡现象较为突出,学习的积极性差,主动性下降。加上学校自身存在的矛盾,使得中职生思想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1 家庭及社会因素对中职生思想品质的困扰。
1.1 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离婚、交通事故、疾病、意外情况及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等因素带来的家庭影响,导致学生自卑、自弃,孤僻冷漠、不合群、不能正视现实,给他们心理及精神造成严重的障碍。
1.2 学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便是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也阻隔不了学生与外界联系,如网络聊天、主动交友、相互介绍、书信来往、电话手机等形式方便了学生与外界的联系。
1.3 网吧、书刊等场所的影响:网吧、夜市、歌厅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诱惑力很大,因此而引起的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结帮拉派等现象屡屡发生,有的学生还被引入歧途。
1.4 社会上黄、赌、毒及社会治安、腐败现象的影响:黄赌毒及社会其它不正之风无时不刻不在侵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冲动好奇、良莠不辨,使他们或染上恶习、行为放荡。或过早“成熟”,自认为“看破红尘”等等。
1.5 周围个别同学过早步入社会。与社会上不良人员勾结在一起,向同学们炫耀他们的打扮穿着等的影响:有些同学青春早熟,谈恋爱,甚至做别人二奶,穿着打扮时髦,可以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这也成为一些同学的“榜样”。
2 学校自身矛盾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制约。
2.1 招生规模的增大与有限的教育管理力量之间的矛盾:近几年,各类学校都在抢抓机遇、扩大招生,而教师队伍、学管队伍没有相应地壮大。
2.2 班级多、专业多与师资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教师疲于讲课,来不及教研,更谈不上思想教育,只讲课,不育人,教育效果差,有的甚至课堂纪律都难以保证。
2.3 办班种类的增加与入学把关不严的矛盾:各种类型的职业班、成人班使得本来就不成熟的中职生群体显得更加“脆弱”,学校为争取生源,无法把好入学关,根本谈不上政治思想审查,因此也为某些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4 教育机制不健全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很多是口头上喊喊,会议上讲讲,且标要求根本落实不到实处,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青少年发展的特点。由于一部分青年教师刚刚离开校园,自己本身所受教育就有限,因此忽视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3 对策。
3.1 转变教育观念。现在学校大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注重教学设备的投入和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往往导致教师只“教”不“研”,只“教书”不“育人”,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滑坡。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并增强“育人”意识。学校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他足以走完以后奋斗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教育者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的情操,铸造健康的人格。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公德意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2 健全教育机制。一些学校往往把团组织、学工处、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组织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而把任课教师这一主要力量忽略了。任课教师是搞业务的,是培养学生业务能力的,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则是团组织、学工处、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的事,这似乎成了“合理分工”。这就使得教师的基本职责变得残缺不全。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学生的学习实际相脱离。应当发挥任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实现这支主要力量和团组织、学工处、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到责任到岗、到位、到人,不要把职责、制度当做检查的摆设,应该使思想教育工作有目标、有制度、有措施、有考评、有反馈,正确发挥好任课老师的主导作用。
3.3 充实教育内容。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应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做人教育、热爱集体关心集体教育、热爱劳动、爱护公物,节约粮食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创业与奋斗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会做人,健全人格,团结拼搏,成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3.4 拓宽教育途径。
3.4.1 谈心教育:团委、学工处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下班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心交心,使学生能敞开心扉,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与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违反纪律的学生、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生活有压力的学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等,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交流、体贴入微的关怀,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
3.4.2 灌输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现代化的电教系统及各种会议,对学生进行宣传讲解、教育引导。近几年,“效益”、“利润”、“资金”“下海”、“高薪”、“下岗”、“破产”等字眼通过多种媒体几乎是时刻充斥着人们的耳目,往往被青少年片面地理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被扭曲。所以,必要的思想灌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4.3 实例教育:经常邀请英模人物、创业先锋、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等到学校作事迹报告、讲创业、就业经历等,通过实例现身说法,让学生明辨是非,坚定信心。无论怎么样的社会,怎么样的人,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一个位置,只要努力,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3.4.4 实践教育:组织学生上街头社区,深入农村基层,到工厂矿山,搞义诊咨询、参观学习或社会调奁,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t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使其抒发情感、寓教于乐,通过切身实践激发学生弘扬刻苦学习、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精神。
3.4.5 联合教育:召开家长会、到学生家中家访、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络,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校生活学习及思想状况,做到家庭理解学校,配合学校,与学校共I司教育。另外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工具,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避免学校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唱独角戏,做到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共创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3.4.6 自我教育:对青少年来说,这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形式,是其它教育途径的结果。青年学生具备丫自我教育能力,能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理自律,其它思想问题、道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自我教育与其它形式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细致耐心的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其它形式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