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年我教高二,因此又一次接触到了《孔雀东南飞》,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教这篇课文了,三节课下来,比预期的效果好,很是满意。总结分析后,我把功劳归于这几年不断的教学反思,反思使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课堂问题设计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下面以选入中学教材中的贾平凹先生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一课为例,谈谈在教学反思中的收获。
一、 我曾经的失败课堂
2007年,也就是山东省教学课改后,我第一次讲《我不是个好儿子》这一课,贾平凹这篇质朴的美文早就拜读过了,很喜欢没有半点虚情假意、也不矫揉造作的文字,文章语言质朴,却渗透着圣洁的母爱。认真地备课后,我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讲台,45分钟后,坐在办公室里的我却难过得几乎落泪,不能接受这么一篇至情至爱的令人感动的好文章竟然一点也没有打动学生,想想课堂上学生那木然的神情真是郁闷得要死。难过的我接连几天都打不起精神,心里真是有些生学生的气,抱怨他们是冷漠的、麻木的、不懂得情感、不会思考的一代年轻人。可是当我看到了组长班的学生就此文而完成的精彩的文章时,忽然意识到:不是我的学生没有 感情,而是我的课堂设计出了问 题,导致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是水到渠成的环环相扣,而是学生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在生拉硬拽,使课堂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整改后,课堂问题变为:
①文章通过哪些生活琐事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哪些文字最能打动你?
②“我”是不是个好儿子呢?
③任选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谈谈你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补充:加《懂你》歌曲做开场白,导入新课,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二、同行的精彩课堂
两年后,威海市教研室组织一次课题结题报告会,在那次会议上,威海二中的谷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精彩的有效课堂设计模式示范课《我不是个好儿子》。缘于对此文的喜爱,加上上次的伤痛,走进谷老师课堂的我听得非常认真,在听课的同时,也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
三、我的成功课堂
2011年,我又一次地接触到了《我不是个好儿子》这篇文章。想到要从哪里跌倒一定要从哪里爬起来,带着这样的决心,我的备课重在积极探索,设问质疑,拓展延伸。我的设计融入了同仁的宝贵经验,加上自己的个性理解,同时大胆地把它设为了公开课。
这一次,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要通过教学反思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那么,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
汇总近四年的教学反思,只就课堂问题设计加以总结: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不求问题多,但求精;不求旧,但求新;要不落窠臼,思维活跃;要化散为整,化多为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知警策。”抓住“居要”的内容,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与主旨。具体做法如下:
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
题目一目了然,揭示主题的如《我不是个好儿子》《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多问几个为什么:刘和珍是谁,作者为什么要纪念她?为什么忘却了还要纪念?
2.引导学生抓住抒情句
例如,《我不是个好儿子》中有一段抒情:“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
为什么说“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会把全文内容带起来。“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上,还表现在对儿子孙辈的态度上,在对钱的认识上,等等,这就要依托文本,通过分析各个部分的内容来概括。作品正是通过很多小事、很多细节来展示母亲的伟大的。
再如《荷塘月色》重在分析其文眼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宁静才夜游荷塘,因为游荷塘才看到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才想到江南的采莲曲,因为不宁静才回到现实。
3.从文章的结尾切入
如《孔雀东南飞》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的结尾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他们可不可以不死?不死可以怎样?不死:可以私奔,可以反抗,还可以求饶;必死。这样一来,人物形象、悲剧根源都探究清楚了,远比陈旧的分析形象、探究主题的死板设计要好得多。
好的设计如美味珍品,只有我们是巧手大厨,选好食材,配好作料,方能做出让人食而不忘的佳肴。
教学反思要基于有效教学的追求,要善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反思教学,要在自身提高的过程中反思,同时,也要通过横向比较反思自己的教学。一切反思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自身的教学功力和教学素养。
下面以选入中学教材中的贾平凹先生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一课为例,谈谈在教学反思中的收获。
一、 我曾经的失败课堂
2007年,也就是山东省教学课改后,我第一次讲《我不是个好儿子》这一课,贾平凹这篇质朴的美文早就拜读过了,很喜欢没有半点虚情假意、也不矫揉造作的文字,文章语言质朴,却渗透着圣洁的母爱。认真地备课后,我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讲台,45分钟后,坐在办公室里的我却难过得几乎落泪,不能接受这么一篇至情至爱的令人感动的好文章竟然一点也没有打动学生,想想课堂上学生那木然的神情真是郁闷得要死。难过的我接连几天都打不起精神,心里真是有些生学生的气,抱怨他们是冷漠的、麻木的、不懂得情感、不会思考的一代年轻人。可是当我看到了组长班的学生就此文而完成的精彩的文章时,忽然意识到:不是我的学生没有 感情,而是我的课堂设计出了问 题,导致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是水到渠成的环环相扣,而是学生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在生拉硬拽,使课堂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整改后,课堂问题变为:
①文章通过哪些生活琐事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哪些文字最能打动你?
②“我”是不是个好儿子呢?
③任选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谈谈你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补充:加《懂你》歌曲做开场白,导入新课,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二、同行的精彩课堂
两年后,威海市教研室组织一次课题结题报告会,在那次会议上,威海二中的谷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精彩的有效课堂设计模式示范课《我不是个好儿子》。缘于对此文的喜爱,加上上次的伤痛,走进谷老师课堂的我听得非常认真,在听课的同时,也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
三、我的成功课堂
2011年,我又一次地接触到了《我不是个好儿子》这篇文章。想到要从哪里跌倒一定要从哪里爬起来,带着这样的决心,我的备课重在积极探索,设问质疑,拓展延伸。我的设计融入了同仁的宝贵经验,加上自己的个性理解,同时大胆地把它设为了公开课。
这一次,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要通过教学反思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那么,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
汇总近四年的教学反思,只就课堂问题设计加以总结: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不求问题多,但求精;不求旧,但求新;要不落窠臼,思维活跃;要化散为整,化多为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知警策。”抓住“居要”的内容,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与主旨。具体做法如下:
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
题目一目了然,揭示主题的如《我不是个好儿子》《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多问几个为什么:刘和珍是谁,作者为什么要纪念她?为什么忘却了还要纪念?
2.引导学生抓住抒情句
例如,《我不是个好儿子》中有一段抒情:“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
为什么说“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会把全文内容带起来。“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上,还表现在对儿子孙辈的态度上,在对钱的认识上,等等,这就要依托文本,通过分析各个部分的内容来概括。作品正是通过很多小事、很多细节来展示母亲的伟大的。
再如《荷塘月色》重在分析其文眼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宁静才夜游荷塘,因为游荷塘才看到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才想到江南的采莲曲,因为不宁静才回到现实。
3.从文章的结尾切入
如《孔雀东南飞》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的结尾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他们可不可以不死?不死可以怎样?不死:可以私奔,可以反抗,还可以求饶;必死。这样一来,人物形象、悲剧根源都探究清楚了,远比陈旧的分析形象、探究主题的死板设计要好得多。
好的设计如美味珍品,只有我们是巧手大厨,选好食材,配好作料,方能做出让人食而不忘的佳肴。
教学反思要基于有效教学的追求,要善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反思教学,要在自身提高的过程中反思,同时,也要通过横向比较反思自己的教学。一切反思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自身的教学功力和教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