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渐渐地,李娟看起来不再那么拘谨。
台下都是她的读者,年轻女孩多一些,个个素净着脸。
阳历3月底的长沙,有着与广州相差无几的温度。土粉色的风衣,宽宽松松地挂在她的身上。她轻声细语地回答读者的提问,不知怎么表达的时候,就“唉,怎么说呢?”当众纠结,然后就笑着。
她说自己不善谈,又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就有了大段文字。
李娟的样子与表现,被形容“与想象中的一样”,也有人表示不同意,“没有想象中的土啊”。
2018年3月,李娟从新疆到了广东、湖南、河南。这是她自写作以来的20年间,首次与读者面对面。她自称“娟姨”,很多人认为她年轻得不应该这么称呼。
李娟出生于1979年,1999年开始写作。2010年,王安忆兴奋地对梁文道说:“李娟绝对是我在今年最大的发现之一。”台湾作家朱天文说,她从李娟那里读到了“独一无二的新疆”。刘亮程说,他相信土地会像长出麦子和苞谷一樣长出自己的言说者,“而李娟,就是这样一个言说者”。
在大众读者的印象里,关于新疆的写作,不同于刘亮程的苍劲与厚重,李娟更多的是温暖。这也是读者提到最多的词语,他们从李娟的文字里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
在遥远的边陲之域,流离失所的生活,物质条件与自然环境的艰苦,在她的文字里都变成了诗意;她的母亲、外婆、哈萨克族小伙伴,还有鸡、鸭、狗等,每个都仿佛就在你身边。这是李娟最有魅力的地方,她永远是小切口、小视角,不急不躁,一本正经又不乏幽默地写出很多人的日常,而那里又是新疆。
她这次站在读者面前,是因为新书《遥远的向日葵地》,那是十多年前她的母亲在荒漠中开垦耕种的故事。风风火火如烈酒般的母亲,经常让她自叹弗如。
离开成名作里的阿勒泰已多年,李娟现在生活在乌鲁木齐。“我很宅,在家看书、养花、写东西,可以好几天不出门。非常依赖这种平稳的生活状态。”
城市里的生活,让她不断地试着开启新的门,走新的路。
很多人赞美李娟单纯。
“其实我不单纯,我跟每个人都一样,有自己的复杂和矛盾,而且我也认为单纯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作家。”
她的书有着“非虚构”的标签。她说,书里涉及真实的人物,比如母亲、邻居,自己得对他们负责;就算记忆不准确,也尽量还原,达到逼近真实的状态。“也并不是说虚构不好,虚构有非虚构无法替代的好,只是我不擅长。”在她看来,生活本来就不是平凡的,总有神奇的一面,不用刻意去挖掘。
有人说,贫穷是上天给她的礼物,因此才产生了那么好的文字。她却认为,人们可能会追求朴素的、简单的生活,但没有人会去追求贫穷的生活,因为“它会磨损人、伤害人”。
“贫穷并不是礼物。命运让我经历了那样一段生活,我只能想办法跟它和平相处。”李娟说,“但如果真的可以避免那样的生活,哪怕会失去这些美好的文字,我也愿意。”
她认为,自己就是很艰难地在梳理着自己的人生、回忆,往前走;对生活充满憧憬,也未必是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只是既然活着,作为动物的本能,也需求关爱,也要去对别人好,对生活没有多么大的期待,就是努力地活着。”
有人问她,是不是把流离失所浪漫化了。她认为自己没有去做粉饰,“那样太委屈自己了”。“生活里都是艰辛、痛苦,它们比美好、温暖可能还要多。我去写后者,这是我的软弱之处,也是我坚强的地方。我不抱怨、不撒娇,只写与它相反的东西。”
她曾经很排斥“写作受到谁的影响”的问题,“一个作家的来龙去脉很复杂的”,后来她也认为自己把问题想复杂了。“没有哪个作家是天成的。可能前几天读的书都会有影响。”李娟正在读一部网络作品,“不是写得有多好,而是很长。要坚持看完,才会觉得一件事情结束了”。
初中时期是她的阅读之初,她读到了《小王子》,当时不太明白,就是觉得很好。那时她意识到:“你不明白的,不理解、不认同的,也有可能是好的,没有边界。”
早在2003年,李娟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九篇雪》。此后,她的文章更多地散见于各大报刊。2010年10月,文坛为这位新秀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她被口口相传,王安忆称她的文字可以“一看就认出来”。
很快,10年前那个投稿往往“石沉大海”的羞涩女孩,成长为被各大出版商争先约稿的作家。2010年11月,《人民文学》杂志“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与李娟签约。她和哈萨克族一家人一起在冬窝子里生活,以她的观察和感受写下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一年之后,便以《羊道·春牧场》和《羊道·夏牧场》获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李娟的叙述来自她的记忆深处,以及那片广袤沉静而丰腴的土地。她记住的,恰恰是易被人们所遗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现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蚀的、某种古老而民间的传统。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当年的授奖词给她这样的评价。人们相信,更真实的李娟依然隐藏在文字背后。 离开牧场以后,李娟换过两次电话号码,曾经相处过的哈萨克族人几乎都失去了联系,他们放牧要去很多没有信号的地方,她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他们。“我用了好几本书去写他们和那段时光,那是一个热情勇敢乐观善良的民族,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和温暖。”
很多读者从长篇散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中认识了李娟。
阿勒泰带有细水长流的韵味,那里的一草一木成为李娟的写作灵感,成就了一位作家对于生活喜怒哀乐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她自己也说:“我的写作就是一种水满了溢出来的感觉,更多的时候,好像不是在创作文字,而是跟随文字摸索前行。”
李娟的处女作,应该是给远方的母亲写的信。“小学二年级,一个月写一封,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写完以后,再请隔壁的大哥哥检查一遍有无错字。记忆中文章第一次发表,是在初中时的校刊上,写的是穿凉鞋的故事。第一次投稿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时常常往学生读物投稿,但一直石沉大海;后来离开学校了,再试着投稿,这才开始“转运”。
2003年春天,李娟从乌鲁木齐结束打工的生活回到阿勒泰。当时外婆已90多岁,还跟着母亲在牧场上过动荡的生活。李娟说,自己当时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才能带着外婆进城生活,便四处寻求帮助。很快,李娟成为一名办事员,做办公室的服务性工作。5年的时间,过得还算平静稳当,但她始终不能习惯行政单位的性质和氛围,也想省出大量时间去写作,所以在存够了5000元之后,就辞职了。
也是2003年,李娟开始接触网络。她觉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有碍,是网络保护了她,将她重重包裹,鼓励她站出来大声说话。于是,她才能有充分的机会和勇气尝试改变自己。她认为,网络帮自己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成长。
那段时间她混天涯等论坛,网名叫“去年燕子”。直到现在,还有“去年燕子”时的读者一直跟随李娟的写作轨迹。“可能有读者会抛弃我,在他抛弃我以前,我已经抛弃他了。”李娟的写作,似乎更在乎当下,其实不然。
十多年前,李娟的母亲在乌伦古河南岸,承包了一片200亩的贫瘠土地,并连续3年在其上种植向日葵。《遥远的向日葵地》里,李娟用她一贯细腻而明亮的笔调,记录了他们一家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种种细节。
乌伦古河发源于新疆北部与蒙古交界的阿尔泰山,自东南向西北,最终汇入准噶尔盆地北边缘的乌伦古湖。离乌伦古河南岸这块向日葵地最近的富蕴县城,距离北面的阿勒泰市200多公里,距离南面的乌鲁木齐市超过500公里。
《遥远的向日葵地》的写作,最早源于一家艺术馆所策划的一场题为“大地”的立体展。李娟应约写了一篇七八千字的文章,展览出来了,李娟没去成,但是将文章精简了数千字,并接连写了好几篇连载。这些文字渐渐打开了她遥远的记忆,最终结集为她所说的“情绪激烈,但是又简简单单的书,就像向日葵一样”。
李娟出生于新疆,幼时被母亲送回四川跟外婆生活,后来回到新疆,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开杂货店,并跟随“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在牧场之间转场生活。现在,她多数时间生活在乌鲁木齐这个城市里。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没有让她对阿勒泰产生疏离感。实际上,她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她离开文字背景地后缓慢写成的。她说,写作就是这么温和的过程。
每次说到故乡,李娟都很茫然。按她的理解,故乡应该是童年生活的地方,但是她在那个四川小镇并没有生活很久,后来到了新疆的荒漠里。“没有一个地方是长久生活过的,所以我的故乡是哪里,我不知道。”于是她就不停地写那两段时光,“希望有一天我知道故乡是什么,知道我的故乡是哪里”。
如果没有其他意外—这个意外也许是婚姻,也许发生了别的什么事情—李娟说她不会离开新疆。“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待习惯了就好,我不会像别人一样,总是好奇陌生而美丽的远方,我就生活在远方。”
李娟说,自己从小就想当作家,喜欢读书。“会写字后,觉得阅读是很奇妙的事情,跟人聊天都没有这么奇妙。”
真成为作家后,“没有规律的创作习惯,没有因为天天写,写空了,也没有因为不写,而写不出来”;更不会有感觉无聊的时光,“童年时代倒是有无聊时光,因为不知道该干什么,后来就没有难以消磨的时光,哪怕待着不动,哪怕心情不好”,因为写作正是她所喜欢的事情。
一个同样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生活方式的读者,送给李娟一束她自己扎的向日葵花。对于这位读者困惑于什么是真实,李娟说:“我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很多时候,今天我所坚持的东西,明天可能就是一个笑话。你有一个矛盾、丰富、深邃的心灵,真好。”
台下都是她的读者,年轻女孩多一些,个个素净着脸。
阳历3月底的长沙,有着与广州相差无几的温度。土粉色的风衣,宽宽松松地挂在她的身上。她轻声细语地回答读者的提问,不知怎么表达的时候,就“唉,怎么说呢?”当众纠结,然后就笑着。
她说自己不善谈,又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就有了大段文字。
李娟的样子与表现,被形容“与想象中的一样”,也有人表示不同意,“没有想象中的土啊”。
2018年3月,李娟从新疆到了广东、湖南、河南。这是她自写作以来的20年间,首次与读者面对面。她自称“娟姨”,很多人认为她年轻得不应该这么称呼。
李娟出生于1979年,1999年开始写作。2010年,王安忆兴奋地对梁文道说:“李娟绝对是我在今年最大的发现之一。”台湾作家朱天文说,她从李娟那里读到了“独一无二的新疆”。刘亮程说,他相信土地会像长出麦子和苞谷一樣长出自己的言说者,“而李娟,就是这样一个言说者”。
在大众读者的印象里,关于新疆的写作,不同于刘亮程的苍劲与厚重,李娟更多的是温暖。这也是读者提到最多的词语,他们从李娟的文字里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
在遥远的边陲之域,流离失所的生活,物质条件与自然环境的艰苦,在她的文字里都变成了诗意;她的母亲、外婆、哈萨克族小伙伴,还有鸡、鸭、狗等,每个都仿佛就在你身边。这是李娟最有魅力的地方,她永远是小切口、小视角,不急不躁,一本正经又不乏幽默地写出很多人的日常,而那里又是新疆。
她这次站在读者面前,是因为新书《遥远的向日葵地》,那是十多年前她的母亲在荒漠中开垦耕种的故事。风风火火如烈酒般的母亲,经常让她自叹弗如。
离开成名作里的阿勒泰已多年,李娟现在生活在乌鲁木齐。“我很宅,在家看书、养花、写东西,可以好几天不出门。非常依赖这种平稳的生活状态。”
城市里的生活,让她不断地试着开启新的门,走新的路。
如果可以避免,哪怕失去文字
很多人赞美李娟单纯。
“其实我不单纯,我跟每个人都一样,有自己的复杂和矛盾,而且我也认为单纯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作家。”
她的书有着“非虚构”的标签。她说,书里涉及真实的人物,比如母亲、邻居,自己得对他们负责;就算记忆不准确,也尽量还原,达到逼近真实的状态。“也并不是说虚构不好,虚构有非虚构无法替代的好,只是我不擅长。”在她看来,生活本来就不是平凡的,总有神奇的一面,不用刻意去挖掘。
有人说,贫穷是上天给她的礼物,因此才产生了那么好的文字。她却认为,人们可能会追求朴素的、简单的生活,但没有人会去追求贫穷的生活,因为“它会磨损人、伤害人”。
“贫穷并不是礼物。命运让我经历了那样一段生活,我只能想办法跟它和平相处。”李娟说,“但如果真的可以避免那样的生活,哪怕会失去这些美好的文字,我也愿意。”
她认为,自己就是很艰难地在梳理着自己的人生、回忆,往前走;对生活充满憧憬,也未必是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只是既然活着,作为动物的本能,也需求关爱,也要去对别人好,对生活没有多么大的期待,就是努力地活着。”
有人问她,是不是把流离失所浪漫化了。她认为自己没有去做粉饰,“那样太委屈自己了”。“生活里都是艰辛、痛苦,它们比美好、温暖可能还要多。我去写后者,这是我的软弱之处,也是我坚强的地方。我不抱怨、不撒娇,只写与它相反的东西。”
她曾经很排斥“写作受到谁的影响”的问题,“一个作家的来龙去脉很复杂的”,后来她也认为自己把问题想复杂了。“没有哪个作家是天成的。可能前几天读的书都会有影响。”李娟正在读一部网络作品,“不是写得有多好,而是很长。要坚持看完,才会觉得一件事情结束了”。
初中时期是她的阅读之初,她读到了《小王子》,当时不太明白,就是觉得很好。那时她意识到:“你不明白的,不理解、不认同的,也有可能是好的,没有边界。”
“贫穷并不是礼物。命运让我经历了那样一段生活,我只能想办法跟它和平相处。”李娟说,“但如果真的可以避免那样的生活,哪怕会失去这些美好的文字,我也愿意。”
早在2003年,李娟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九篇雪》。此后,她的文章更多地散见于各大报刊。2010年10月,文坛为这位新秀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她被口口相传,王安忆称她的文字可以“一看就认出来”。
很快,10年前那个投稿往往“石沉大海”的羞涩女孩,成长为被各大出版商争先约稿的作家。2010年11月,《人民文学》杂志“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与李娟签约。她和哈萨克族一家人一起在冬窝子里生活,以她的观察和感受写下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一年之后,便以《羊道·春牧场》和《羊道·夏牧场》获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李娟的叙述来自她的记忆深处,以及那片广袤沉静而丰腴的土地。她记住的,恰恰是易被人们所遗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现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蚀的、某种古老而民间的传统。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当年的授奖词给她这样的评价。人们相信,更真实的李娟依然隐藏在文字背后。 离开牧场以后,李娟换过两次电话号码,曾经相处过的哈萨克族人几乎都失去了联系,他们放牧要去很多没有信号的地方,她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他们。“我用了好几本书去写他们和那段时光,那是一个热情勇敢乐观善良的民族,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和温暖。”
“去年燕子”
很多读者从长篇散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中认识了李娟。
阿勒泰带有细水长流的韵味,那里的一草一木成为李娟的写作灵感,成就了一位作家对于生活喜怒哀乐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她自己也说:“我的写作就是一种水满了溢出来的感觉,更多的时候,好像不是在创作文字,而是跟随文字摸索前行。”
李娟的处女作,应该是给远方的母亲写的信。“小学二年级,一个月写一封,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写完以后,再请隔壁的大哥哥检查一遍有无错字。记忆中文章第一次发表,是在初中时的校刊上,写的是穿凉鞋的故事。第一次投稿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时常常往学生读物投稿,但一直石沉大海;后来离开学校了,再试着投稿,这才开始“转运”。
2003年春天,李娟从乌鲁木齐结束打工的生活回到阿勒泰。当时外婆已90多岁,还跟着母亲在牧场上过动荡的生活。李娟说,自己当时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才能带着外婆进城生活,便四处寻求帮助。很快,李娟成为一名办事员,做办公室的服务性工作。5年的时间,过得还算平静稳当,但她始终不能习惯行政单位的性质和氛围,也想省出大量时间去写作,所以在存够了5000元之后,就辞职了。
也是2003年,李娟开始接触网络。她觉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有碍,是网络保护了她,将她重重包裹,鼓励她站出来大声说话。于是,她才能有充分的机会和勇气尝试改变自己。她认为,网络帮自己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成长。
那段时间她混天涯等论坛,网名叫“去年燕子”。直到现在,还有“去年燕子”时的读者一直跟随李娟的写作轨迹。“可能有读者会抛弃我,在他抛弃我以前,我已经抛弃他了。”李娟的写作,似乎更在乎当下,其实不然。
十多年前,李娟的母亲在乌伦古河南岸,承包了一片200亩的贫瘠土地,并连续3年在其上种植向日葵。《遥远的向日葵地》里,李娟用她一贯细腻而明亮的笔调,记录了他们一家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种种细节。
乌伦古河发源于新疆北部与蒙古交界的阿尔泰山,自东南向西北,最终汇入准噶尔盆地北边缘的乌伦古湖。离乌伦古河南岸这块向日葵地最近的富蕴县城,距离北面的阿勒泰市200多公里,距离南面的乌鲁木齐市超过500公里。
《遥远的向日葵地》的写作,最早源于一家艺术馆所策划的一场题为“大地”的立体展。李娟应约写了一篇七八千字的文章,展览出来了,李娟没去成,但是将文章精简了数千字,并接连写了好几篇连载。这些文字渐渐打开了她遥远的记忆,最终结集为她所说的“情绪激烈,但是又简简单单的书,就像向日葵一样”。
李娟出生于新疆,幼时被母亲送回四川跟外婆生活,后来回到新疆,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开杂货店,并跟随“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在牧场之间转场生活。现在,她多数时间生活在乌鲁木齐这个城市里。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没有让她对阿勒泰产生疏离感。实际上,她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她离开文字背景地后缓慢写成的。她说,写作就是这么温和的过程。
每次说到故乡,李娟都很茫然。按她的理解,故乡应该是童年生活的地方,但是她在那个四川小镇并没有生活很久,后来到了新疆的荒漠里。“没有一个地方是长久生活过的,所以我的故乡是哪里,我不知道。”于是她就不停地写那两段时光,“希望有一天我知道故乡是什么,知道我的故乡是哪里”。
李娟出生于新疆,幼时被母亲送回四川跟外婆生活,后来回到新疆,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开杂货店,并跟随“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在牧场之间转场生活。
如果没有其他意外—这个意外也许是婚姻,也许发生了别的什么事情—李娟说她不会离开新疆。“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待习惯了就好,我不会像别人一样,总是好奇陌生而美丽的远方,我就生活在远方。”
李娟说,自己从小就想当作家,喜欢读书。“会写字后,觉得阅读是很奇妙的事情,跟人聊天都没有这么奇妙。”
真成为作家后,“没有规律的创作习惯,没有因为天天写,写空了,也没有因为不写,而写不出来”;更不会有感觉无聊的时光,“童年时代倒是有无聊时光,因为不知道该干什么,后来就没有难以消磨的时光,哪怕待着不动,哪怕心情不好”,因为写作正是她所喜欢的事情。
一个同样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生活方式的读者,送给李娟一束她自己扎的向日葵花。对于这位读者困惑于什么是真实,李娟说:“我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很多时候,今天我所坚持的东西,明天可能就是一个笑话。你有一个矛盾、丰富、深邃的心灵,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