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我就生活在远方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00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渐渐地,李娟看起来不再那么拘谨。
  台下都是她的读者,年轻女孩多一些,个个素净着脸。
  阳历3月底的长沙,有着与广州相差无几的温度。土粉色的风衣,宽宽松松地挂在她的身上。她轻声细语地回答读者的提问,不知怎么表达的时候,就“唉,怎么说呢?”当众纠结,然后就笑着。
  她说自己不善谈,又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就有了大段文字。
  李娟的样子与表现,被形容“与想象中的一样”,也有人表示不同意,“没有想象中的土啊”。
  2018年3月,李娟从新疆到了广东、湖南、河南。这是她自写作以来的20年间,首次与读者面对面。她自称“娟姨”,很多人认为她年轻得不应该这么称呼。
  李娟出生于1979年,1999年开始写作。2010年,王安忆兴奋地对梁文道说:“李娟绝对是我在今年最大的发现之一。”台湾作家朱天文说,她从李娟那里读到了“独一无二的新疆”。刘亮程说,他相信土地会像长出麦子和苞谷一樣长出自己的言说者,“而李娟,就是这样一个言说者”。
  在大众读者的印象里,关于新疆的写作,不同于刘亮程的苍劲与厚重,李娟更多的是温暖。这也是读者提到最多的词语,他们从李娟的文字里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
  在遥远的边陲之域,流离失所的生活,物质条件与自然环境的艰苦,在她的文字里都变成了诗意;她的母亲、外婆、哈萨克族小伙伴,还有鸡、鸭、狗等,每个都仿佛就在你身边。这是李娟最有魅力的地方,她永远是小切口、小视角,不急不躁,一本正经又不乏幽默地写出很多人的日常,而那里又是新疆。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被认为“手握一个诗意的新疆”。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冬牧场》《羊道》《遥远的向日葵地》,诗集《火车快开》。

  她这次站在读者面前,是因为新书《遥远的向日葵地》,那是十多年前她的母亲在荒漠中开垦耕种的故事。风风火火如烈酒般的母亲,经常让她自叹弗如。
  离开成名作里的阿勒泰已多年,李娟现在生活在乌鲁木齐。“我很宅,在家看书、养花、写东西,可以好几天不出门。非常依赖这种平稳的生活状态。”
  城市里的生活,让她不断地试着开启新的门,走新的路。

如果可以避免,哪怕失去文字


  很多人赞美李娟单纯。
  “其实我不单纯,我跟每个人都一样,有自己的复杂和矛盾,而且我也认为单纯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作家。”
  她的书有着“非虚构”的标签。她说,书里涉及真实的人物,比如母亲、邻居,自己得对他们负责;就算记忆不准确,也尽量还原,达到逼近真实的状态。“也并不是说虚构不好,虚构有非虚构无法替代的好,只是我不擅长。”在她看来,生活本来就不是平凡的,总有神奇的一面,不用刻意去挖掘。
  有人说,贫穷是上天给她的礼物,因此才产生了那么好的文字。她却认为,人们可能会追求朴素的、简单的生活,但没有人会去追求贫穷的生活,因为“它会磨损人、伤害人”。
  “贫穷并不是礼物。命运让我经历了那样一段生活,我只能想办法跟它和平相处。”李娟说,“但如果真的可以避免那样的生活,哪怕会失去这些美好的文字,我也愿意。”
  她认为,自己就是很艰难地在梳理着自己的人生、回忆,往前走;对生活充满憧憬,也未必是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只是既然活着,作为动物的本能,也需求关爱,也要去对别人好,对生活没有多么大的期待,就是努力地活着。”
  有人问她,是不是把流离失所浪漫化了。她认为自己没有去做粉饰,“那样太委屈自己了”。“生活里都是艰辛、痛苦,它们比美好、温暖可能还要多。我去写后者,这是我的软弱之处,也是我坚强的地方。我不抱怨、不撒娇,只写与它相反的东西。”
  她曾经很排斥“写作受到谁的影响”的问题,“一个作家的来龙去脉很复杂的”,后来她也认为自己把问题想复杂了。“没有哪个作家是天成的。可能前几天读的书都会有影响。”李娟正在读一部网络作品,“不是写得有多好,而是很长。要坚持看完,才会觉得一件事情结束了”。
  初中时期是她的阅读之初,她读到了《小王子》,当时不太明白,就是觉得很好。那时她意识到:“你不明白的,不理解、不认同的,也有可能是好的,没有边界。”
“贫穷并不是礼物。命运让我经历了那样一段生活,我只能想办法跟它和平相处。”李娟说,“但如果真的可以避免那样的生活,哪怕会失去这些美好的文字,我也愿意。”

  早在2003年,李娟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九篇雪》。此后,她的文章更多地散见于各大报刊。2010年10月,文坛为这位新秀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她被口口相传,王安忆称她的文字可以“一看就认出来”。
  很快,10年前那个投稿往往“石沉大海”的羞涩女孩,成长为被各大出版商争先约稿的作家。2010年11月,《人民文学》杂志“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与李娟签约。她和哈萨克族一家人一起在冬窝子里生活,以她的观察和感受写下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一年之后,便以《羊道·春牧场》和《羊道·夏牧场》获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李娟的叙述来自她的记忆深处,以及那片广袤沉静而丰腴的土地。她记住的,恰恰是易被人们所遗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现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蚀的、某种古老而民间的传统。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当年的授奖词给她这样的评价。人们相信,更真实的李娟依然隐藏在文字背后。   离开牧场以后,李娟换过两次电话号码,曾经相处过的哈萨克族人几乎都失去了联系,他们放牧要去很多没有信号的地方,她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他们。“我用了好几本书去写他们和那段时光,那是一个热情勇敢乐观善良的民族,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和温暖。”

“去年燕子”


  很多读者从长篇散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中认识了李娟。
  阿勒泰带有细水长流的韵味,那里的一草一木成为李娟的写作灵感,成就了一位作家对于生活喜怒哀乐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她自己也说:“我的写作就是一种水满了溢出来的感觉,更多的时候,好像不是在创作文字,而是跟随文字摸索前行。”
  李娟的处女作,应该是给远方的母亲写的信。“小学二年级,一个月写一封,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写完以后,再请隔壁的大哥哥检查一遍有无错字。记忆中文章第一次发表,是在初中时的校刊上,写的是穿凉鞋的故事。第一次投稿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时常常往学生读物投稿,但一直石沉大海;后来离开学校了,再试着投稿,这才开始“转运”。
  2003年春天,李娟从乌鲁木齐结束打工的生活回到阿勒泰。当时外婆已90多岁,还跟着母亲在牧场上过动荡的生活。李娟说,自己当时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才能带着外婆进城生活,便四处寻求帮助。很快,李娟成为一名办事员,做办公室的服务性工作。5年的时间,过得还算平静稳当,但她始终不能习惯行政单位的性质和氛围,也想省出大量时间去写作,所以在存够了5000元之后,就辞职了。
  也是2003年,李娟开始接触网络。她觉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有碍,是网络保护了她,将她重重包裹,鼓励她站出来大声说话。于是,她才能有充分的机会和勇气尝试改变自己。她认为,网络帮自己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成长。
  那段时间她混天涯等论坛,网名叫“去年燕子”。直到现在,还有“去年燕子”时的读者一直跟随李娟的写作轨迹。“可能有读者会抛弃我,在他抛弃我以前,我已经抛弃他了。”李娟的写作,似乎更在乎当下,其实不然。
  十多年前,李娟的母亲在乌伦古河南岸,承包了一片200亩的贫瘠土地,并连续3年在其上种植向日葵。《遥远的向日葵地》里,李娟用她一贯细腻而明亮的笔调,记录了他们一家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种种细节。
  乌伦古河发源于新疆北部与蒙古交界的阿尔泰山,自东南向西北,最终汇入准噶尔盆地北边缘的乌伦古湖。离乌伦古河南岸这块向日葵地最近的富蕴县城,距离北面的阿勒泰市200多公里,距离南面的乌鲁木齐市超过500公里。
  《遥远的向日葵地》的写作,最早源于一家艺术馆所策划的一场题为“大地”的立体展。李娟应约写了一篇七八千字的文章,展览出来了,李娟没去成,但是将文章精简了数千字,并接连写了好几篇连载。这些文字渐渐打开了她遥远的记忆,最终结集为她所说的“情绪激烈,但是又简简单单的书,就像向日葵一样”。
阿勒泰带有细水长流的韵味,那里的一草一木成为李娟的写作灵感,成就了一位作家对于生活喜怒哀乐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李娟出生于新疆,幼时被母亲送回四川跟外婆生活,后来回到新疆,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开杂货店,并跟随“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在牧场之间转场生活。现在,她多数时间生活在乌鲁木齐这个城市里。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没有让她对阿勒泰产生疏离感。实际上,她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她离开文字背景地后缓慢写成的。她说,写作就是这么温和的过程。
  每次说到故乡,李娟都很茫然。按她的理解,故乡应该是童年生活的地方,但是她在那个四川小镇并没有生活很久,后来到了新疆的荒漠里。“没有一个地方是长久生活过的,所以我的故乡是哪里,我不知道。”于是她就不停地写那两段时光,“希望有一天我知道故乡是什么,知道我的故乡是哪里”。
李娟出生于新疆,幼时被母亲送回四川跟外婆生活,后来回到新疆,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开杂货店,并跟随“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在牧场之间转场生活。

  如果没有其他意外—这个意外也许是婚姻,也许发生了别的什么事情—李娟说她不会离开新疆。“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待习惯了就好,我不会像别人一样,总是好奇陌生而美丽的远方,我就生活在远方。”
  李娟说,自己从小就想当作家,喜欢读书。“会写字后,觉得阅读是很奇妙的事情,跟人聊天都没有这么奇妙。”
  真成为作家后,“没有规律的创作习惯,没有因为天天写,写空了,也没有因为不写,而写不出来”;更不会有感觉无聊的时光,“童年时代倒是有无聊时光,因为不知道该干什么,后来就没有难以消磨的时光,哪怕待着不动,哪怕心情不好”,因为写作正是她所喜欢的事情。
  一个同样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生活方式的读者,送给李娟一束她自己扎的向日葵花。对于这位读者困惑于什么是真实,李娟说:“我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很多时候,今天我所坚持的东西,明天可能就是一个笑话。你有一个矛盾、丰富、深邃的心灵,真好。”
其他文献
丹尼·罗德里克  (Danl Rodrik)  本文由Proiect Syndicate授权《南风窗》独家刊发中文版。丹尼·罗德里克是哈佛大学肯尼造政府学院教授,著有《贸易大白话》。  为什么民主政治制度没能足够快地对仇恨做出反应,导致专制民粹主义者成功利用了它们——不平等性和经济焦虑、社会地位感的下降、精英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裂痕?  理论上,不平等的加剧导致再分配的要求。民主政客的应对之道,应该是
2017年8月28日上午,正值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期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全国体育先进及体育系统先进表彰会在天津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与会代表。  这是国家对体育工作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表彰,本次表彰活动是国务院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开展的第一次群众体育全国性表彰活动,本次表彰会全国共有70个单位荣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深圳市龙岗区文体旅游局是广东三个获
还记得第一次从广州来到外地读书的地方,我被住处周边环境吓到了:后面是山,窗外是农田,太阳下山后窗外漆黑一片,对于习惯了在珠三角地区晚上华灯璀璨的人来说,漆黑一片的夜晚是很恐怖的,夜空下农田和山林那一团团的黑色,就好像里面有不知道什么东西在蠕动。这是一个珠三角地区以外的一个广东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远比珠三角城市低,作为一个大城市人刚刚到这里生活,心理落差是非常巨大的。当然,我那个时候也没能了解到,这段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1972年生于福建长汀。文学博士。一级作家。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文化领军人才等。出版有《成为小说家》《文学及其所创造的》等著作十几部。曾获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多个奖
中国将举办规模最大的园艺博览会  英《经济学人》1月5日  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将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这将是自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以来,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博览会,也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壮观的园艺主题活动。这次的世园会主题是“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将成为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筑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体现人与自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朝代。现在,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中国通行的主要文字是“汉字”。换句话说,这个朝代给今天以及未来的中国人,打上了永远抹不去的烙印。  即便在广为称颂的唐朝,那个时代的政治家、大诗人,也多半会有一种“崇汉”、“思汉”的微妙心理。  在唐诗中,“以汉代唐”的风格寻常可见。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诗人用汉将代唐将。再比如,杜牧的《
西汉时期,张骞的那次打通西域的旅行,是丝绸之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开启中西交流新时代的历史性标志,并对后来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西汉初年因国困民贫,对匈奴的入侵大都采取防御政策。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汉武帝刘彻开始考虑对匈奴采取反击。汉武帝获悉有一个曾居于河西走廊之敦煌、祁连山之间,但已被匈奴驱逐至西方的大月氏国,与匈奴有世仇,故而想寻找大月氏,欲使之与汉朝携手夹击匈奴。因此,时任郎官的
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课程副教授黄兆辉于2018年出版了新书《积极不干预—港英政府的中国通》,该书在本年度的香港书展上引发热烈反响。黄兆辉一直关注香港、澳门的城市治理问题,出版有《小政府 大社团:澳门的后-后现代性与后传统生活》《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历史性的分析》《新后现代管治:从市政管理看最深层矛盾》《僵尸之城:香港与澳门的社会模式比较》等著作。  针对香港和澳门公共管理的不同模式,黄兆辉指出
2019年2月25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会面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月25日 “闪电”般访问伊朗,分别会晤了伊朗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这是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巴沙尔首次访问伊朗,也是他除出访俄罗斯外的首次正式工作外访。  考虑到美国在撤军问题上出尔反尔、首鼠两端的态度,巴沙尔在叙国内主要战事临近收官之时“点穴”式独访伊朗,背后蕴藏的深意颇为玄妙。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聊到天下大势的时候,会提到“国运”一词。这种宏大叙事的风格,以及家国情怀的腔调,让人热血沸腾。  偌大的清朝被日本打得割地赔款,咱们国运不济。人口上亿的明朝,被不过百万人丁的后金击败,同样是国运问题。看起来,“国运”两个字是人间治乱、国家兴亡的终极解释。  胡适曾批评,中国人有“差不多先生”的毛病,就是凡事只求大概与理解的爽快,并不问真正的深层原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