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趣味性数学、发展性数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教育方式,是集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以所学数学知识为基础,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及乐学数学兴趣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为目的数学教育模式。数学活动课有别一般的数学课堂教学,能起到数学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研活动,就面向全体学生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活动课的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要明确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具体地说,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是: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2、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4、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原则
指导数学活动课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趣味性是数学活动课的灵魂,趣味性原则就是要求数学活动课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选取活动内容要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以数学自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生在乐中求知,增长才干。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数学活动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是数学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形式均要按学生的意愿确定,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活动过程由学生组织、主动参与、自主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3、实践性原则。
数学问题与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活动课要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实践,而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深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动手操作,大胆设想,勇于探索。既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又要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性原则。
数学活动课要注意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三、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为前提,应用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发展学生思维为中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完成达到预定的效果。其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多姿多彩,内容极其丰富。
1、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猜数学谜语、走迷宫、当售货员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及独创性。如二年级的“炒豆子”游戏,方法是:每2人为一组,每人准备9颗豆子。活动时,各自手握若干颗,两人同时口喊“炒豆子”后展开手掌,根据各人手中的颗数,立即相乘,报出乘法口诀及积是几,准时、快者得胜。这样反复数次或调换对象再进行,既提高了运算能力,又发展了智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并从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2、操作、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深化认识,引导学生操作、实践,既能深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课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量一量、算一算、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贴一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从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在实践中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学讲座
小学生学好数学,除智力因素和掌握学习方法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发展。如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习惯、刻苦学习的精神等。这就要求数学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责任感、自信心等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用讲座或报告的形式介绍一些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成就和数学的历史,讲述青少年学生勤奋学数学的动人事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数学的思想教育。如:配合圆周率教学,进行祖冲之和中国古代数学史的讲座,配合质数和合数的教学,讲述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培养学生肯于动脑、善于思考,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精神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同时,利用这种形式还可以组织学生畅谈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才能的发展。
4、数学竞赛
小学生普遍具有好胜心和上进心,希望显露自己,以便赢得老师赞赏和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数学竞赛是学生表现数学能力的机会,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一旦他们在竞赛中获胜,就会对自己学习数学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组织数学竞赛,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如在半期、期末或某一章节知识学习完成后,要综合检查学生所学内容的效果,可采取数学竞赛方式。竞赛可分为小组团体赛、个人赛、擂台赛、单项赛、综合赛等。可用抽签答题,也可以进行抢答。在竞赛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5、社会调查
数学与现实生活、生产联系十分密切。在数学活动课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搜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技和实践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目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把调查来的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引导学生作简要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同时利用生活、生产中的数学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
6、办数学小报
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办内容丰富多采的数学小报,也是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尝试采用的一种办法。数学小报可以开设猜猜看、算一算、画一画、想一想、做一做、脑筋急转弯、问题抢答、趣题巧解等栏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发现精神和创造能力。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活动课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活动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要明确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具体地说,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是: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2、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4、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原则
指导数学活动课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趣味性是数学活动课的灵魂,趣味性原则就是要求数学活动课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选取活动内容要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以数学自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生在乐中求知,增长才干。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数学活动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是数学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形式均要按学生的意愿确定,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活动过程由学生组织、主动参与、自主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3、实践性原则。
数学问题与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活动课要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实践,而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深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动手操作,大胆设想,勇于探索。既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又要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性原则。
数学活动课要注意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三、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为前提,应用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发展学生思维为中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完成达到预定的效果。其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多姿多彩,内容极其丰富。
1、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猜数学谜语、走迷宫、当售货员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及独创性。如二年级的“炒豆子”游戏,方法是:每2人为一组,每人准备9颗豆子。活动时,各自手握若干颗,两人同时口喊“炒豆子”后展开手掌,根据各人手中的颗数,立即相乘,报出乘法口诀及积是几,准时、快者得胜。这样反复数次或调换对象再进行,既提高了运算能力,又发展了智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并从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2、操作、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深化认识,引导学生操作、实践,既能深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课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量一量、算一算、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贴一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从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在实践中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学讲座
小学生学好数学,除智力因素和掌握学习方法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发展。如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习惯、刻苦学习的精神等。这就要求数学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责任感、自信心等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用讲座或报告的形式介绍一些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成就和数学的历史,讲述青少年学生勤奋学数学的动人事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数学的思想教育。如:配合圆周率教学,进行祖冲之和中国古代数学史的讲座,配合质数和合数的教学,讲述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培养学生肯于动脑、善于思考,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精神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同时,利用这种形式还可以组织学生畅谈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才能的发展。
4、数学竞赛
小学生普遍具有好胜心和上进心,希望显露自己,以便赢得老师赞赏和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数学竞赛是学生表现数学能力的机会,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一旦他们在竞赛中获胜,就会对自己学习数学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组织数学竞赛,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如在半期、期末或某一章节知识学习完成后,要综合检查学生所学内容的效果,可采取数学竞赛方式。竞赛可分为小组团体赛、个人赛、擂台赛、单项赛、综合赛等。可用抽签答题,也可以进行抢答。在竞赛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5、社会调查
数学与现实生活、生产联系十分密切。在数学活动课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搜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技和实践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目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把调查来的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引导学生作简要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同时利用生活、生产中的数学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
6、办数学小报
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办内容丰富多采的数学小报,也是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尝试采用的一种办法。数学小报可以开设猜猜看、算一算、画一画、想一想、做一做、脑筋急转弯、问题抢答、趣题巧解等栏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发现精神和创造能力。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活动课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活动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