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育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教育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教育;价值;创新
G641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育模式兴起于近两年,它指的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在个性化教育的塑造中,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说,个性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凸显学生的长处是个性教育的内在含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个性教育指的是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发展模式,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价值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曾经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个性教育的提出对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能够预防学生误入歧途、沾染不良的习俗。另一方面,能够充分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所凝聚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品性,帮助学生树立独树一帜的个性,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含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具体问题
(1)授课方式“大众化”,忽视教材个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过于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学、忽视思想实践课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当前部门高校的思想教学中,所选用的课本、教材和其他学校寻去的本科、专科教材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这样一来,导致高校课本中传授的知识过于宏观,在教材上并无针对性。直接引发授课方式、教学结构、培养计划、学分制度较为“大众化”“统一化”,不利于学生个性才华的展示挖掘。
(2)教学模式“灌输化”,忽视学生个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发展个体,因此在教学形式上需要教师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都重视“照本宣科”,使大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知识的趣味性,甚至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和全面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考核“单一化”,难以树立威信
学生是教育的實施主体,在考核机制上,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大多数来自于期末考试,在评价机制上也多采用“学分制”的评价形式。没有根据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合理的搭配。没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个性发展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教育的具体措施
(1)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发展途径,在精神教育的推进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特点和心理需求,协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探索、相信自己,具备坚毅、果敢、善良的良好的道德品性。其次,要加强大学生思考能力的哦培养,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思路。当学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使他们具备对事物客观严谨的分析和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除了教育方法的创新,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感,树立科学的精神创新理念,尽量减少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和影响。
(2)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教育环境和融洽的校园文化是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部门院校都实行“大锅饭”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一方法不利学生的培养。而“目标管理”方法则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树立“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例如,将思想教育设置为理论阶段、实践阶段、融合阶段三个方面层次。要针对学生在某一课程、某一特长上,推行者三种思想教育阶段。在大一、大二理论阶段,注重加强学生对健康心理的理论认知。在大三实践阶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通过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结合的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大四、实习期等设置为融合阶段,通过增加学生自身行为、道德水平的提升,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佳突出。
(3)构建科学化的评价模式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沿袭了“应试教育”的发展模式,以分数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化,个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评价机制变得更加立体、生动。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助、教师评价为综合的课程评价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全面的评价中感受自身的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的教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化的教育研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不断满足大学生成长成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谭谦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葛亚莎.个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4).
作者简介:董璇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9.12 性别:女 籍贯:河南南阳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菲律宾马尼拉大学,指导与咨询专业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团学工作(学院团委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和辅导员工作思考)等
邮编:473000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教育;价值;创新
G641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育模式兴起于近两年,它指的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在个性化教育的塑造中,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说,个性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凸显学生的长处是个性教育的内在含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个性教育指的是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发展模式,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价值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曾经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个性教育的提出对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能够预防学生误入歧途、沾染不良的习俗。另一方面,能够充分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所凝聚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品性,帮助学生树立独树一帜的个性,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含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具体问题
(1)授课方式“大众化”,忽视教材个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过于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学、忽视思想实践课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当前部门高校的思想教学中,所选用的课本、教材和其他学校寻去的本科、专科教材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这样一来,导致高校课本中传授的知识过于宏观,在教材上并无针对性。直接引发授课方式、教学结构、培养计划、学分制度较为“大众化”“统一化”,不利于学生个性才华的展示挖掘。
(2)教学模式“灌输化”,忽视学生个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发展个体,因此在教学形式上需要教师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都重视“照本宣科”,使大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知识的趣味性,甚至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和全面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考核“单一化”,难以树立威信
学生是教育的實施主体,在考核机制上,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大多数来自于期末考试,在评价机制上也多采用“学分制”的评价形式。没有根据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合理的搭配。没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个性发展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教育的具体措施
(1)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发展途径,在精神教育的推进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特点和心理需求,协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探索、相信自己,具备坚毅、果敢、善良的良好的道德品性。其次,要加强大学生思考能力的哦培养,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思路。当学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使他们具备对事物客观严谨的分析和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除了教育方法的创新,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感,树立科学的精神创新理念,尽量减少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和影响。
(2)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教育环境和融洽的校园文化是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部门院校都实行“大锅饭”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一方法不利学生的培养。而“目标管理”方法则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树立“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例如,将思想教育设置为理论阶段、实践阶段、融合阶段三个方面层次。要针对学生在某一课程、某一特长上,推行者三种思想教育阶段。在大一、大二理论阶段,注重加强学生对健康心理的理论认知。在大三实践阶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通过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结合的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大四、实习期等设置为融合阶段,通过增加学生自身行为、道德水平的提升,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佳突出。
(3)构建科学化的评价模式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沿袭了“应试教育”的发展模式,以分数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化,个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评价机制变得更加立体、生动。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助、教师评价为综合的课程评价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全面的评价中感受自身的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的教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化的教育研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不断满足大学生成长成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谭谦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葛亚莎.个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4).
作者简介:董璇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9.12 性别:女 籍贯:河南南阳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菲律宾马尼拉大学,指导与咨询专业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团学工作(学院团委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和辅导员工作思考)等
邮编:473000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