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世纪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并投入大部分精力和时间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卓有成效探索和研究。本论文尝试从可行性、主要内容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文学通识教育
历史已跨入21世纪。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高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人文素质,也就是19世纪著名思想家、宗教改革家和教育家纽曼所倡导的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这就为新世纪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怎样去培养既懂专业又有很高的人文素质的人才呢?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致力于思考这一问题,尝试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把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改善和提高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主要途径。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如何进行文学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显得愈发重要,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通识教育的渊源
“通视教育”这个词语是最早的是台湾的学者提出,全称是通过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转化过来的。通识教育思想历史很悠久,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即主张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到了19世纪初,在欧洲,有不少的学者,越来越的感受到大学现在的课程,对于各个学科的割裂太过严重,没有很好的对各个学科进行很好的融合和贯通。于是,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率先在大学教育中开办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逐渐的培养他们对各个学科的认知能力,已达到对各个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贯通。
此后,许多学者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些通识教育观点。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纽曼的观点、布鲁姆的观点和凯恩斯)的观点等。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提出大学的教学方法应该遵循通才教育,只有这样可以达成心智的培养。布鲁姆在《闭塞的美国心智》—书中从精神上继承了纽曼的观点。他认为通识教育,特别是“极端”的原典课程,可以在反方向的大潮之中,延续对绝对的真善的信仰和追求。凯恩斯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出自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在1930年的《给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文中,凯恩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一百年后的经济发展解决了我们基本的、绝对的经济需求,如果到时候我们对经济需求的关切不再会占据我们的绝大部分生活,那么,人类该如何使用他们的自由?他给出的答案之一就是通识教育。这里的通识教育使用的是其英文原意,LiberalArts,也就是实践人类自由的技艺。这些通识教育思想影响广泛,备受关注,被一些大学教育所采用。《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论衡》中说“博览古今通人”等。这些主张无外乎强调通识教育可以造就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遗憾的是,在中国这些通识教育理念一直未能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高等教育起步比较晚,只是到了清朝末年的1894年《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中国的真正的大学教育才得以开始。在此之前何谈通识教育?其二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即填鸭式教学方式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主要精力均在专业课程上,学生根本无睱顾及人文素质教育。虽然,近几年中国台湾和香港一些大学致力于大学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将人文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现在在很多的台湾和香港的大学中,都开展了人文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并且在通识教育中增加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等学科的学习,通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各个学科的糅合以及全面性的教学,把学生培养的更加的全面。但是,在我们大陆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学科学习,还远远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还是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大陆大学教育中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开设文学通识课程尤为重要。
2.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开设文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开设文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目前理工科大学外语教学客观现实。与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外语类专业院校相比,理工科大学的教学主要偏重于专业型、应用型、技术型等领域的知识,而忽略对学生进行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人文教育。这就造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缺失。所以,在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学同时课程,努力促进文理渗透,培养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是语言教学的新的趋向所至。我们知道,语言人类用来交际的工具。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取决于他自身的素质,即对各领域知识,特别是人文领域只是的通晓。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且还要使他们知晓以语言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文各领域(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欧美国家十分重视语言教学中的人文通识教育,甚至还制定准贝L譬如,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法语教师协会、德语教师协会、西班牙语教师协会等部门联合制定出美国21世纪5Cs的外语学习标准,内容涵盖,语言交际),文化沟通和社团活动。该标准的出台表明在外语教学中开设文学同时课程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获得和了解目的语文化,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再次是中国学者要求高校加强文学通识教育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并身体力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比如,吴鼎民教授结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三套车”的教学理念,即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内容,而且会学习更多的综合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
3.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开设文学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于文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众说纷纭。上文提到的欧美等国家联合提出的准则中所囊括的内容就是有力的证据。中国学者也提出一些相类似的观点。有一些学者人为主要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增加相应的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内容。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的语言的传递和非语言的交流。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而魏春木、卞觉非则把外语基础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他们认为,文化行为作为动作系统,是外显的、受文化心理支配的,处于文化的表层,可逐层细分出不同的文化项目如购物、住宿、称呼等;文化心理是文化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内隐的、支配文化行为的,处在文化的底层。中外学者们的观点为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再加上理工科高校的特性,所以,我们要根据理工科高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不同的层级的文化导入内容,不可一概而论,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下面结合本人历年来的教学经历,认为应该从以下各方面导入文学内容。
4.结语
理工科大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文学通识教育使英语语言学习同时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从而促进以外语为载体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美学知识等的介绍和传播,促进理工科大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在理工科大学构建文学通识教育体系,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符合理工科大学学生的特点,满足其对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培养既具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祖贻.通识教育究竟是什么《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87.
[2]谢定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3]支希哲.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84-87.
[4]杨丹.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84-87.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文学通识教育
历史已跨入21世纪。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高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人文素质,也就是19世纪著名思想家、宗教改革家和教育家纽曼所倡导的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这就为新世纪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怎样去培养既懂专业又有很高的人文素质的人才呢?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致力于思考这一问题,尝试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把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改善和提高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主要途径。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如何进行文学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显得愈发重要,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通识教育的渊源
“通视教育”这个词语是最早的是台湾的学者提出,全称是通过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转化过来的。通识教育思想历史很悠久,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即主张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到了19世纪初,在欧洲,有不少的学者,越来越的感受到大学现在的课程,对于各个学科的割裂太过严重,没有很好的对各个学科进行很好的融合和贯通。于是,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率先在大学教育中开办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逐渐的培养他们对各个学科的认知能力,已达到对各个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贯通。
此后,许多学者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些通识教育观点。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纽曼的观点、布鲁姆的观点和凯恩斯)的观点等。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提出大学的教学方法应该遵循通才教育,只有这样可以达成心智的培养。布鲁姆在《闭塞的美国心智》—书中从精神上继承了纽曼的观点。他认为通识教育,特别是“极端”的原典课程,可以在反方向的大潮之中,延续对绝对的真善的信仰和追求。凯恩斯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出自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在1930年的《给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文中,凯恩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一百年后的经济发展解决了我们基本的、绝对的经济需求,如果到时候我们对经济需求的关切不再会占据我们的绝大部分生活,那么,人类该如何使用他们的自由?他给出的答案之一就是通识教育。这里的通识教育使用的是其英文原意,LiberalArts,也就是实践人类自由的技艺。这些通识教育思想影响广泛,备受关注,被一些大学教育所采用。《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论衡》中说“博览古今通人”等。这些主张无外乎强调通识教育可以造就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遗憾的是,在中国这些通识教育理念一直未能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高等教育起步比较晚,只是到了清朝末年的1894年《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中国的真正的大学教育才得以开始。在此之前何谈通识教育?其二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即填鸭式教学方式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主要精力均在专业课程上,学生根本无睱顾及人文素质教育。虽然,近几年中国台湾和香港一些大学致力于大学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将人文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现在在很多的台湾和香港的大学中,都开展了人文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并且在通识教育中增加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等学科的学习,通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各个学科的糅合以及全面性的教学,把学生培养的更加的全面。但是,在我们大陆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学科学习,还远远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还是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大陆大学教育中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开设文学通识课程尤为重要。
2.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开设文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开设文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目前理工科大学外语教学客观现实。与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外语类专业院校相比,理工科大学的教学主要偏重于专业型、应用型、技术型等领域的知识,而忽略对学生进行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人文教育。这就造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缺失。所以,在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学同时课程,努力促进文理渗透,培养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是语言教学的新的趋向所至。我们知道,语言人类用来交际的工具。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取决于他自身的素质,即对各领域知识,特别是人文领域只是的通晓。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且还要使他们知晓以语言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文各领域(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欧美国家十分重视语言教学中的人文通识教育,甚至还制定准贝L譬如,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法语教师协会、德语教师协会、西班牙语教师协会等部门联合制定出美国21世纪5Cs的外语学习标准,内容涵盖,语言交际),文化沟通和社团活动。该标准的出台表明在外语教学中开设文学同时课程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获得和了解目的语文化,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再次是中国学者要求高校加强文学通识教育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并身体力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比如,吴鼎民教授结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三套车”的教学理念,即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内容,而且会学习更多的综合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
3.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开设文学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于文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众说纷纭。上文提到的欧美等国家联合提出的准则中所囊括的内容就是有力的证据。中国学者也提出一些相类似的观点。有一些学者人为主要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增加相应的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内容。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的语言的传递和非语言的交流。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而魏春木、卞觉非则把外语基础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他们认为,文化行为作为动作系统,是外显的、受文化心理支配的,处于文化的表层,可逐层细分出不同的文化项目如购物、住宿、称呼等;文化心理是文化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内隐的、支配文化行为的,处在文化的底层。中外学者们的观点为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再加上理工科高校的特性,所以,我们要根据理工科高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不同的层级的文化导入内容,不可一概而论,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下面结合本人历年来的教学经历,认为应该从以下各方面导入文学内容。
4.结语
理工科大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文学通识教育使英语语言学习同时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从而促进以外语为载体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美学知识等的介绍和传播,促进理工科大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在理工科大学构建文学通识教育体系,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符合理工科大学学生的特点,满足其对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培养既具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祖贻.通识教育究竟是什么《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87.
[2]谢定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3]支希哲.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84-87.
[4]杨丹.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