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事物需要比较,阅读同样需要比较,对比阅读分为纵向对比阅读和横向对比阅读。
  一、纵向对比阅读
  纵向对比阅读是单篇课文内的比较阅读。通过对文章内容前后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更全面地认识主题。例如:传统经典名篇《我的叔叔于勒》里面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暗线是于勒的穷富变化。在于勒贫穷的时候,全家人称他为坏蛋,流氓,无赖。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这里写的是贫穷的于勒,因为穷,因为浪费钱,全家人唯恐避之不及,把他打发走了,送到美洲去了,菲利普夫妇终于摆脱了一个大包袱。后来剧情来了一个转折,于勒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損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这里写的是于勒变成了有钱人,虽然课文没有对于勒进行正面描写,但是我们通过课文可以读出菲利普夫妇把于勒看成是全家人的希望,全家人的救星,这时人们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甚至于勒一下子就变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他回来后,不仅可以赔偿父亲的损失,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目前拮据的生活。可是当我们发现船上那个又老又丑的人是于勒的时候,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当母亲知道船上那个又老又丑的人是于勒的时候,突然暴怒起来,甚至称呼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菲利普夫人嫌贫爱富的丑恶嘴脸,以及她对于勒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里通过若瑟夫这个小孩的视角来写于勒,这也是课文中仅有的几笔对于勒的正面描写。正是通过这寥寥几笔的正面描写和大量的侧面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于勒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他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文章通过丰富的描写,把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的小市民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横向对比阅读
  横向对比阅读是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章之间的对比。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找出他们的共性和不同,从而更好地了解文章主题。例如:《出师表》和《隆中对》都有一个名字——诸葛亮,一个写诸葛亮未出茅庐却预见天下三分,另一个是写诸葛亮为了实现全国统一,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的奏表,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两篇文章虽然写作时间不同,写作目的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有雄才大略,忠于主上,为国效命的一个忠贤之士。这样通过对比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较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再配以“风流千古”主体丛书中的罗贯中的《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形成全面的系统的认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对比阅读,让对比阅读在我们的课堂中开花结果,让学生在对比中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乘着对比阅读的翅膀,一路远行。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不仅承载着华夏民族思维的基因密码,更形象地传示出我们祖先安顿人生的诗意方式。然而,我们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并不为学生所喜爱,更无法谈及对其蕴涵的文化精华、诗性智慧的汲取与践行。究其原因,恐怕在于教师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知识灌输和应试能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就使许多学生对于美与情感、思理交融的古典诗文望而生厌。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界一直思考解决的难题。
期刊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除几首存疑之外,大约有五十首。在这约五十首词中,有咏梅花的、咏桂花的以及咏菊花的等等,而和表达愁情有关的词作就有三四十首,这其中有表达思念丈夫的离愁的也有表达家国之思的国愁的。作品中有直接写“愁”的,也有用意象间接表达“愁情”的。  一、以“愁”為词眼的作品  李清照在词作中直接带愁字的有几首代表性的作品,比如写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醉花阴》,文中借薄雾浓云、冰凉的玉枕、酒、暗香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往往大打折扣,最常见的是阅读教学过程的简化:学生尚未进入文本,教师就过早、过快地介入分析、讲解,匆匆给出结论。对于一些情文并茂、意蕴丰厚的课文,理应有一番“诵读”、“涵泳”的工夫,但不少老师常常是急于把学生从文章中强拉出来,问这问那,讲这讲那,从而造成学生与文本始终隔膜。由于缺乏学生“自得”的基础,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往往成为
期刊
个性化阅读,其实质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和氛围,让阅读成为释放个性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在个性化阅读指导中,营造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所”,是基础和前提;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权,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是重点与关键。  一、尊重学生的体验,给予他们主动发展的机会  法国著名的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