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旨在引导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养成较好的计算能力,并将其应用在生活中。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也需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可以更好的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较大作用。本文简要分析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与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将探索过程、思考过程直观、生动呈现出来的图形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功能的发展。随着对思维导图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其在教育上也也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1]。将其引入进数学教学中,可以辅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而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逻辑、空间等思维素养。
1.在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思维展现方法,具有较强的体验性、直观性与冲击性。在小学数学概念课堂上,学生若是使用传统方法来理解、认识数学知识时,难免会感受到一定的枯燥感,会出现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问题。而将思维导图引入概念课教学中,可以实现对概念知识的归纳、梳理,帮助学生更灵活、直观的认识数学知识。此种学习方式,也能够将数学基础概念的形成过程直观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并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知识。教师在引入思维导图时,可以从乘法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来认识因数与倍数。并从除法算式出发,进一步加深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在思维导图应用下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使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2.在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也是学生感觉较为困难的一部分。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将学生思考、探索數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出来。小学生此时的思维本身就较为活跃,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也很容易接受。教师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想法出发,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绘制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均非常关键。例如,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教学为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并掌握将旧知识转换为新知识的途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出一定的计算问题。而后引导学生从自身所掌握的加法、减法知识出发,结合思维导的优势来演示出计算过程。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轨迹变无形为有形。教师此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来引导、指点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维漏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对于小学生来说,此时的思维一般均是形象思维占大多数。因此,小学生对可以直观面对、感受到的事物,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上,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中,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2]。思维导图,可以 将数学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将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直观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复习课本身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再认识的过程,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中的不足。例如,以《简易方程》的复习教学为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并利用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师在复习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使用思维导图分类、归纳出简易方程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在学生的自主复习中,引导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维体系,并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的复习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一定要学习的学科,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此种教学背景之下,教师也虚不断优化、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来优化数学课堂,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得到优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3]。同时,在引入思维导图的数学课堂中,也能够进一步推进数学教学的良性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丽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研究[J]. 小学生(中旬刊), 2019,19(2):106-108.
[2]张得志, 黄志武.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新课程(上), 2018,13(4):74-76.
[3]张丽萍. 思考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 2019,26(11):47-50.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将探索过程、思考过程直观、生动呈现出来的图形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功能的发展。随着对思维导图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其在教育上也也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1]。将其引入进数学教学中,可以辅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而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逻辑、空间等思维素养。
1.在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思维展现方法,具有较强的体验性、直观性与冲击性。在小学数学概念课堂上,学生若是使用传统方法来理解、认识数学知识时,难免会感受到一定的枯燥感,会出现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问题。而将思维导图引入概念课教学中,可以实现对概念知识的归纳、梳理,帮助学生更灵活、直观的认识数学知识。此种学习方式,也能够将数学基础概念的形成过程直观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并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知识。教师在引入思维导图时,可以从乘法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来认识因数与倍数。并从除法算式出发,进一步加深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在思维导图应用下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使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2.在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也是学生感觉较为困难的一部分。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将学生思考、探索數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出来。小学生此时的思维本身就较为活跃,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也很容易接受。教师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想法出发,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绘制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均非常关键。例如,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教学为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并掌握将旧知识转换为新知识的途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出一定的计算问题。而后引导学生从自身所掌握的加法、减法知识出发,结合思维导的优势来演示出计算过程。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轨迹变无形为有形。教师此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来引导、指点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维漏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对于小学生来说,此时的思维一般均是形象思维占大多数。因此,小学生对可以直观面对、感受到的事物,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上,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中,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2]。思维导图,可以 将数学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将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直观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复习课本身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再认识的过程,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中的不足。例如,以《简易方程》的复习教学为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并利用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师在复习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使用思维导图分类、归纳出简易方程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在学生的自主复习中,引导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维体系,并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的复习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一定要学习的学科,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此种教学背景之下,教师也虚不断优化、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来优化数学课堂,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得到优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3]。同时,在引入思维导图的数学课堂中,也能够进一步推进数学教学的良性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丽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研究[J]. 小学生(中旬刊), 2019,19(2):106-108.
[2]张得志, 黄志武.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新课程(上), 2018,13(4):74-76.
[3]张丽萍. 思考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 2019,26(1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