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学校教学与实训实习,也取决于日常教学中知识运用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中职教育的现代理念之一,强调知识与社会的融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社会契合度高,这为教学的社会化理念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职教学 社会化理念 汽车运用与维修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具体到一个专业教学中,如何理解社会化?如何实现社会化?又如何评估专业教学中社会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伴随着这些问题,笔者在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以下简称“汽维”)专业的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实践。
一、职业教育社会化理解及实现途径
职业教育理念中的社会化原本是指社会人基于生产与生活,并在一定的教学系统下获得技能的过程。在笔者看来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那就是中职学校的教学不能囿于学校或实践基地之内,一定要走向社会,这样才能培养面向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就是社会化理念的朴素理解。
“汽维”专业是当前不少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的普及化及其可观的前景。不少学生家中也有家用汽车,学生毕业之时也常常就是学习汽车驾驶之时,汽车与汽维专业的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维修者与冷冰冰的机器之间的关系,这就给汽维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而这个内涵转化为实际学习力的关键之一,就是社会化理念的实现。
例如,在描述中职学校汽维专业的学习要求时,常常会有“了解汽车维修基本过程,具有分析和解决汽车故障问题的诊断、检测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须的机械、材料、电工、电子、液压技术等知识”等,这样的描述作为专业表达是可以的,但作为面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则难免让人感觉有些生硬,而在向学生表达这一意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或实践情境中去理解,语言情境是指教师结合汽车使用的具体实践,通过对汽维专业学习中相关问题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思考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实践情境是指让学生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的现场(实习基地、汽车维修店等)面对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这两种情境与常规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其与学生生活中可遇的情境直接相关,学生对此具有直接的认知,也容易从社会中获得一些基本的判断,如汽车常见故障的一般性分析等。这样的社会认知,为本专业教学的社会化提供了可能。
二、“汽维”专业社会化理念的实现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汽维专业是一个较大的专业,学校与教师对专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基于汽车市场对汽维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近乎一致地认为本专业的教学要落实社会化理念,要让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技能的学习植根于社会化的土壤当中。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总结出如下三点认识: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既然汽维具有社会基础,那学生的汽车技能学习就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最常见的策略就是,通过对家用汽车或身边的汽车维修店的观察与体验,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之结合起来,从而让所学的知识获得一种实践性生命力。这一策略是有实践基础的,由于社会网络的存在,让学生产生这些体验并不困难,而这些体验又不同于实习或实训,其生活味道更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往往是基于一种生活的、平等的情境。
第二,让学生的汽维能力植根社会需要。笔者所在地区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配件产业比较发达,他们非常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这种实践能力固然可以通过实训、实习获得,但这个时间相对集中,而社会化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感知深入到生活的细节当中,一旦生活中出现这样的契机,植根社会需要的意识就可以即时驱动学生进入到汽维情境中,所获得的能力将非常具有实践性,也与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吻合性。
第三,教师要关注学生、专业、社会的衔接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汽维专业的社会化,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教学契机的把握。如在教四轮定位的时候,学生普遍感觉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反正都是按电脑程序操作就行。而在一個学生提供了一个无论怎样定位汽车仍是跑偏的实例(就来源于他在生活中的体验),大家才都产生了兴趣。
三、基于实践与创新的“汽维”教学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汽维就是一个重复性的工作,只要注意积累经验即可。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社会化理念实现过程中的一点反作用,在发现这一苗头之后,我们提出了在实践基础上创新的思路。
我们的创新点之一,就是案例累积。汽维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在学生面向社会的过程中,大小案例非常丰富,师生应当共同分类整理,如汽车发动机故障类、底盘故障类、电气设备类、钣金类等。在建立案例的时候,以学生的描述为主,教师辅助学生使案例更完整,在这个过程中,从专业语言的运用,到描述顺序的确定等,其实都是学生自我提升的过程,理论知识的扎根,实践知识的深化,均可在此过程中发生。
【参考文献】
[1] 苏庆巍. 浅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J]. 职业技术,2016,15(5):101-103.
[2] 安杰. 刍议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社会化的几个问题[J]. 汽车运用,2017(1):16-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中职教学 社会化理念 汽车运用与维修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具体到一个专业教学中,如何理解社会化?如何实现社会化?又如何评估专业教学中社会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伴随着这些问题,笔者在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以下简称“汽维”)专业的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实践。
一、职业教育社会化理解及实现途径
职业教育理念中的社会化原本是指社会人基于生产与生活,并在一定的教学系统下获得技能的过程。在笔者看来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那就是中职学校的教学不能囿于学校或实践基地之内,一定要走向社会,这样才能培养面向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就是社会化理念的朴素理解。
“汽维”专业是当前不少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的普及化及其可观的前景。不少学生家中也有家用汽车,学生毕业之时也常常就是学习汽车驾驶之时,汽车与汽维专业的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维修者与冷冰冰的机器之间的关系,这就给汽维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而这个内涵转化为实际学习力的关键之一,就是社会化理念的实现。
例如,在描述中职学校汽维专业的学习要求时,常常会有“了解汽车维修基本过程,具有分析和解决汽车故障问题的诊断、检测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须的机械、材料、电工、电子、液压技术等知识”等,这样的描述作为专业表达是可以的,但作为面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则难免让人感觉有些生硬,而在向学生表达这一意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或实践情境中去理解,语言情境是指教师结合汽车使用的具体实践,通过对汽维专业学习中相关问题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思考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实践情境是指让学生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的现场(实习基地、汽车维修店等)面对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这两种情境与常规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其与学生生活中可遇的情境直接相关,学生对此具有直接的认知,也容易从社会中获得一些基本的判断,如汽车常见故障的一般性分析等。这样的社会认知,为本专业教学的社会化提供了可能。
二、“汽维”专业社会化理念的实现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汽维专业是一个较大的专业,学校与教师对专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基于汽车市场对汽维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近乎一致地认为本专业的教学要落实社会化理念,要让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技能的学习植根于社会化的土壤当中。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总结出如下三点认识: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既然汽维具有社会基础,那学生的汽车技能学习就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最常见的策略就是,通过对家用汽车或身边的汽车维修店的观察与体验,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之结合起来,从而让所学的知识获得一种实践性生命力。这一策略是有实践基础的,由于社会网络的存在,让学生产生这些体验并不困难,而这些体验又不同于实习或实训,其生活味道更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往往是基于一种生活的、平等的情境。
第二,让学生的汽维能力植根社会需要。笔者所在地区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配件产业比较发达,他们非常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这种实践能力固然可以通过实训、实习获得,但这个时间相对集中,而社会化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感知深入到生活的细节当中,一旦生活中出现这样的契机,植根社会需要的意识就可以即时驱动学生进入到汽维情境中,所获得的能力将非常具有实践性,也与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吻合性。
第三,教师要关注学生、专业、社会的衔接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汽维专业的社会化,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教学契机的把握。如在教四轮定位的时候,学生普遍感觉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反正都是按电脑程序操作就行。而在一個学生提供了一个无论怎样定位汽车仍是跑偏的实例(就来源于他在生活中的体验),大家才都产生了兴趣。
三、基于实践与创新的“汽维”教学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汽维就是一个重复性的工作,只要注意积累经验即可。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社会化理念实现过程中的一点反作用,在发现这一苗头之后,我们提出了在实践基础上创新的思路。
我们的创新点之一,就是案例累积。汽维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在学生面向社会的过程中,大小案例非常丰富,师生应当共同分类整理,如汽车发动机故障类、底盘故障类、电气设备类、钣金类等。在建立案例的时候,以学生的描述为主,教师辅助学生使案例更完整,在这个过程中,从专业语言的运用,到描述顺序的确定等,其实都是学生自我提升的过程,理论知识的扎根,实践知识的深化,均可在此过程中发生。
【参考文献】
[1] 苏庆巍. 浅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J]. 职业技术,2016,15(5):101-103.
[2] 安杰. 刍议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社会化的几个问题[J]. 汽车运用,2017(1):16-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