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程和任课老师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但是,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成效不明显,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1.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1.有助于教育形式多样化。新媒体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网络、手机等媒介直观、生动地表达思政教育,对先进的思想理论进行传播。同时,大学生可运用网络对学习资料进行查阅,轻松找到网络学习资料。大学生还能根据兴趣与爱好,对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进行选择。
2.有助于教育内容广泛且生动。新媒体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信息量较大,这就为教学内容带来了无限性,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得到更新,从而形成信息平台。同时,新媒体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拓展视野,更新观念,还能使教师通过电脑、手机等获取教学信息,促使思政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生动与形象。
3.有助于教育者获得便利。新媒体时代下,把大量的信息和各种媒介用户连接,将工具先进性、主体开放性、信息共享性集为一体,这就使信息在发布以及传递的时候,也呈现更自由的状态,信息接收和应用更加便捷,只要是有网,大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和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联系,而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能以QQ群、短信、微信群等实现内容的接收与传递,更符合現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1.2消极影响
1.造成大学生的信息筛选难度增加。传统的媒体中,信息通常是通过层层筛选、检查,从而传播的正能量,大学生可从中受益。而新媒体下的信息传播表现为良莠不齐、各式各样,这就会造成信息不受控与泛滥,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无法独立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且无法选择与辨别。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与完善阶段,通常对事物缺乏判断力与控制力,这就致使其在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时候出现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2.造成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滑坡。新媒体环境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任何学生都能够根据逻辑与思维说话,无法对行为举止进行监控,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做出违法行为,或者是部分学生将生活当中隐藏的人性丑陋,在无拘束的环境当中发泄出来,导致大学生责任感与道德感丧失,形成不道德行为。
3.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新媒体下,信息繁多且杂乱,致使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一旦远离网络或者手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出现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长时间依赖手机,在现实生活当中缺乏与其他人的面对面交流,忽视了父母和朋友。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策略
2.1不断提升和重视,发挥新媒体优势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标,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进行有力探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思政工作主体责任意识,抓思政工作更加坚实有力,借助各类新媒体,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31号文件的精神,大力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互联网思维,转变话语体系,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办好思政网站,让思政网站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2.2打造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打造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建设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将其打造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辅助平台。平台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师生互动,强调话语转变,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丰富思政课课程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获得感。高职院校还应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变课堂话语体系。例如,开设“思修说”栏目和思政讲坛、讲座,用生动有趣的图文解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传递思政课的价值导向。推出“数说十九大”系列图文作品,推动十九大精神学习的生动化、具体化。开设“微书单”“微聚焦”“学术堂”“政策大家谈”等栏目,拓展学生阅读面,帮助学生了解时事和学术动态。通过多样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2.3针对不良文化,积极开展宣传和防范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视不良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不断调整课程教学策略,针对不良文化,积极开展宣传和防范工作,教会学生拒绝不良文化影响,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将不良文化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强高校网络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将加强高校网络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注重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并将其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
内容。探索从完善网络工作制度、拓展网络工作平台、优化网络文化内容、加强网络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措施,从网络文明特征、网络文明意识、网络文明素养三个维度,对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宋坤文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四川阆中 出生年月:1987年12月 职称:助教 学位:学士 院校:四川文理学院 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学生思政教育 工作单位: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1.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1.有助于教育形式多样化。新媒体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网络、手机等媒介直观、生动地表达思政教育,对先进的思想理论进行传播。同时,大学生可运用网络对学习资料进行查阅,轻松找到网络学习资料。大学生还能根据兴趣与爱好,对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进行选择。
2.有助于教育内容广泛且生动。新媒体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信息量较大,这就为教学内容带来了无限性,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得到更新,从而形成信息平台。同时,新媒体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拓展视野,更新观念,还能使教师通过电脑、手机等获取教学信息,促使思政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生动与形象。
3.有助于教育者获得便利。新媒体时代下,把大量的信息和各种媒介用户连接,将工具先进性、主体开放性、信息共享性集为一体,这就使信息在发布以及传递的时候,也呈现更自由的状态,信息接收和应用更加便捷,只要是有网,大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和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联系,而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能以QQ群、短信、微信群等实现内容的接收与传递,更符合現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1.2消极影响
1.造成大学生的信息筛选难度增加。传统的媒体中,信息通常是通过层层筛选、检查,从而传播的正能量,大学生可从中受益。而新媒体下的信息传播表现为良莠不齐、各式各样,这就会造成信息不受控与泛滥,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无法独立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且无法选择与辨别。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与完善阶段,通常对事物缺乏判断力与控制力,这就致使其在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时候出现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2.造成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滑坡。新媒体环境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任何学生都能够根据逻辑与思维说话,无法对行为举止进行监控,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做出违法行为,或者是部分学生将生活当中隐藏的人性丑陋,在无拘束的环境当中发泄出来,导致大学生责任感与道德感丧失,形成不道德行为。
3.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新媒体下,信息繁多且杂乱,致使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一旦远离网络或者手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出现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长时间依赖手机,在现实生活当中缺乏与其他人的面对面交流,忽视了父母和朋友。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策略
2.1不断提升和重视,发挥新媒体优势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标,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进行有力探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思政工作主体责任意识,抓思政工作更加坚实有力,借助各类新媒体,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31号文件的精神,大力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互联网思维,转变话语体系,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办好思政网站,让思政网站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2.2打造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打造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建设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将其打造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辅助平台。平台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师生互动,强调话语转变,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丰富思政课课程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获得感。高职院校还应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变课堂话语体系。例如,开设“思修说”栏目和思政讲坛、讲座,用生动有趣的图文解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传递思政课的价值导向。推出“数说十九大”系列图文作品,推动十九大精神学习的生动化、具体化。开设“微书单”“微聚焦”“学术堂”“政策大家谈”等栏目,拓展学生阅读面,帮助学生了解时事和学术动态。通过多样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2.3针对不良文化,积极开展宣传和防范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视不良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不断调整课程教学策略,针对不良文化,积极开展宣传和防范工作,教会学生拒绝不良文化影响,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将不良文化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强高校网络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将加强高校网络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注重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并将其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
内容。探索从完善网络工作制度、拓展网络工作平台、优化网络文化内容、加强网络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措施,从网络文明特征、网络文明意识、网络文明素养三个维度,对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宋坤文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四川阆中 出生年月:1987年12月 职称:助教 学位:学士 院校:四川文理学院 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学生思政教育 工作单位: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