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穴示)”为屁之异体字,《汉语大字典》将其列为一字头,解释为“同‘屁’”。但是,就语音而言,“(穴示)”,《集韵》匹寐切,滂母,至韵;“示”,《集韵》市之切,船母,之韵,二者语音有差异,“(穴示)”不当为从“示”得声的形声字;就意义而言,“(穴示)”同屁,但其“从穴从示”的构形又不能准确反映这一字义。由此可见,“(穴示)”字从穴从示的构形,与其音义均不相关。如上分析,“(穴示)”字构形与其音义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穴示)”为屁之异体字,《汉语大字典》将其列为一字头,解释为“同‘屁’”。但是,就语音而言,“(穴示)”,《集韵》匹寐切,滂母,至韵;“示”,《集韵》市之切,船母,之韵,二者语音有差异,“(穴示)”不当为从“示”得声的形声字;就意义而言,“(穴示)”同屁,但其“从穴从示”的构形又不能准确反映这一字义。由此可见,“(穴示)”字从穴从示的构形,与其音义均不相关。如上分析,“(穴示)”字构形与其音义完全背离,仅据此根本就无法追溯其意义来源,由此,我怀疑,它可能由汉字讹变而产生。
其他文献
“乌贼”何以名“乌贼”,“乌贼”何独以“贼”名的解说有分歧,并莫衷一是。据调查,主要存在两种较为典型的说法。其一,贼“乌”之说。“乌”为乌鸦,“贼”为贼害之义。《初学记》卷三十引沈怀远《南越志》曰:“乌贼鱼,一名河伯度事小史,常自浮水上,乌见以为死,便往啄之,(乌贼)乃卷取乌,故谓之乌贼。”①《本草纲目·鳞部》“乌贼鱼”条下引苏颂《图经本草》曰:“其(乌贼)性嗜乌,每自漂水上,飞乌见之,以为死而啄
最近,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主编张巨龄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关于“遗赠”和“标识”的读音》一文。该文认为,“遗赠”作为法律上常用的词汇,其中的“遗”并不是“丢失”和“留下”的意思。“遗”字的通常读音是“yí ”,比如,“遗失”、“遗弃”、“遗产”等,其中的“遗”,表示丢掉、舍去,或留下的意思。但除通常的读法外,“遗”还有一个读音“wèi”,表示给予、交付,或送行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汉语国际推广是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已取得部分突破性进展的领域。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1],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也将达到500万[2]。国际化教育背景下的世界汉语热为国内对外汉语专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外经济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学者: 首先谢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在党的领导下,北京市社科联、社团办的指导下,在语言文字领域中,尤其是在汉字文化的弘扬和创建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科学理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和贡献。我代表学会的新一届班子,向历届学会的领导、会友和支持学会工作的部门、团体以及各方面的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为学会慷慨提供资助的北京冬雪教育文化发展有限
编者按 日本当代文字学家笹原宏之先生编著《当て字当て読み漢字表現辞典》,由日本三省堂出版社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该辞书凝聚作者数十年心血,荟萃主词条约1万1千,当字表记词条约2万3千,篇幅912页,集日本当字辞书之大成,后出转精,特色鲜明。一、取材广泛,内容宏富,信实可靠。网罗当字/当读等汉字表现的方方面面,淋漓尽致展示丰富多彩的汉字变异现象,为研究域外汉字提供活标本、活化石,是汉字研究的宝
麦耘先生编著的《音韵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该书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主编的“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裘锡圭主编)中的一种。与同类著作相比,《概论》具有较强的前沿意识,在编写体例、新成果的吸收以及研究理念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本文拟对《概论》的几个主要特点进行评析,同时就该书的不足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采用了新的编写体例 在章节安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我国文字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以“大而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目标,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注意形音义的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该书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文字史上第一部严格遵循表意汉字形义统一
1、关于给汉字注音的简式反切 《汉语拼音方案》产生后,在中国大陆它成为小学生学习汉字唯一的注音方法,也几乎成了字、词典汉字注音的唯一工具。注音字母及在它产生前普遍使用的直音、反切法都基本被淘汰了;对直音、反切的研究、总结、分析、挖掘、提升都变得无从谈起。四川有个山村物理教师葛遂元先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一个仅仅用64个汉字给所有汉字注音(注普通话音)的方法。这就是简氏反切。这是完全汉字式的、
属性词最早是由吕叔湘先生在50年代后期编写“现代汉语语法”时提出来的,后来他在《试论非谓形容词》中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这类词。他认为这样的词不仅是大量存在的,而且是不断产生的,其增殖率仅次于名词,让这类词单独成为一类也还是值得的。Ⅲ《现代汉语词典》(下文简称《现汉》)认为属性词是形容词的附类,只表示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具有区别或分类的作用;属性词一般只能做定语,如“男学生、首要的任务”中的“男、首要
“疾”有“疾病”义,又有“急速”义,二者都是“疾”的常用义项,如“疾患”、“积劳成疾”,“疾驰”、“奋笔疾书”等等。《现代汉语词典》将这两个义项视为同音同形关系而分立条目,作“疾1”、“疾2”处理。事实上,如果我们分析“疾”的字形结构就可以发现,“疾”的“急速”义由“疾病”义引申而来,这两个义项之间存在引申理据。以下略述其要。 《说文·疒部》:“疾,病也。从疒,矢声。”“疾”字形符“疒”,甲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