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英语教学更趋于实用性。而语感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语感品质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而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语感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与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
关键词:语感;英语教学;新课标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能力上,除了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在英语学习中,加强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语感,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的认可。
所谓英语语感,是对阅读心理的一种描述,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它以感觉为起点,即以对英语表层意义的感受为起点,将现实现象与音义结合,形成浅层直觉;浅层直觉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深化,达到对语言的深层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经过强化,在言语主体内部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性的语言习惯和心理习惯,使表层意义立即反映到与之对应的深层意义上,形成英语语感。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以下。
一、多使用英语,培养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营造学英语的氛围,尤其是英语视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因此,对于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尽量多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的45分钟能处于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还有,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由于影像图片比单纯的语音材料更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强化记忆,幽默地道的原声录音带,生动有趣的画面,特别是多媒体教室的动态画面、英文原版片真实流畅的交际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上课时通过复述课文、讨论问题、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也能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说英语,更多地认识、体验、感知英语,尽量从英语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较好的英语语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多听,输入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听。教师要坚持使用英语少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要加大听的输入量,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听和理解,增强语言的实践,有效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多听,除了听老师讲英语之外,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让学生在听地道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学会用英语思维。要让学生每天坚持听半小时录音磁带或英文广播,听的内容可以是小故事,谜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如果能够给学生看一些有助于听力的录像,边听边看更会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内容。在听有关句子或整篇短文的时候,要注意三点:①听力材料中不要有生词,尤其是初中阶段。到了高年级,可听有少量生词的材料,以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全文的能力;②教师讲的句子或故事,内容可以简单,但只允许说一遍,从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一遍听懂的能力;③每次听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使学生感觉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影响听的效果。
三、注重朗读,提升语感
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句子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广泛诵读能让学生进入一个英语的语感情境中去,体会不同语境中的英语表达方式的区别;只有这样地诵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句子或文章的意味,体会英语的魅力。因此,在平时晨读时间,我都选一些优美的小散文,让学生们不断的朗读。在日常上课时,我尽可能让学生诵读一些重点语句及语篇,同时抽出部分时间播放原声录音带,以便学生通过揣摩原声录音带的语音语调,体会英语的韵味和美感,让学生有美的享受,促使他们主动诵读模仿,从而背诵。
四、背诵课文,深化语感
英语教学中,抓好语感这一环节的培养,能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而背诵课文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会,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强了,语言的表达就会变得流畅得体,当然,外语学习就有了更高的效率。
背诵文章由于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因而能将原本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语感也就因此形成了,这势必促成了其语言习得。随着背诵的不断输入,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语言的敏感度也就会不断增加,隐性语言知识不断扩展,语言能力也就随之不断提高。
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学的目的,不能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学目的完美实现。例如,在七年级开学初,我们首先进行英语的音标学习。而且,在培养学生识记单词能力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会准确划分音节,然后根据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音形式,并找好多音节单词的重音,最后确定该音词的准确读音。学生掌握了识记单词的正确方法,便为他们语感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通过开展相关英语活动,从而优化英语环境
要学好外语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通过开展相关的英语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校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朗读活动,还通过设立英语角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读英语、说英语。为了创设优化更多的英语环境。课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谈应尽量用英语进行,并开展了每周一个话题活动。让学生充分准备后择时在班内演讲,以锻炼其胆量和培养其语感。除此之外,还提倡他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接触纯正的地道英语,增强语感。
总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语感;英语教学;新课标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能力上,除了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在英语学习中,加强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语感,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的认可。
所谓英语语感,是对阅读心理的一种描述,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它以感觉为起点,即以对英语表层意义的感受为起点,将现实现象与音义结合,形成浅层直觉;浅层直觉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深化,达到对语言的深层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经过强化,在言语主体内部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性的语言习惯和心理习惯,使表层意义立即反映到与之对应的深层意义上,形成英语语感。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以下。
一、多使用英语,培养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营造学英语的氛围,尤其是英语视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因此,对于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尽量多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的45分钟能处于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还有,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由于影像图片比单纯的语音材料更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强化记忆,幽默地道的原声录音带,生动有趣的画面,特别是多媒体教室的动态画面、英文原版片真实流畅的交际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上课时通过复述课文、讨论问题、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也能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说英语,更多地认识、体验、感知英语,尽量从英语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较好的英语语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多听,输入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听。教师要坚持使用英语少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要加大听的输入量,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听和理解,增强语言的实践,有效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多听,除了听老师讲英语之外,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让学生在听地道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学会用英语思维。要让学生每天坚持听半小时录音磁带或英文广播,听的内容可以是小故事,谜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如果能够给学生看一些有助于听力的录像,边听边看更会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内容。在听有关句子或整篇短文的时候,要注意三点:①听力材料中不要有生词,尤其是初中阶段。到了高年级,可听有少量生词的材料,以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全文的能力;②教师讲的句子或故事,内容可以简单,但只允许说一遍,从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一遍听懂的能力;③每次听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使学生感觉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影响听的效果。
三、注重朗读,提升语感
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句子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广泛诵读能让学生进入一个英语的语感情境中去,体会不同语境中的英语表达方式的区别;只有这样地诵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句子或文章的意味,体会英语的魅力。因此,在平时晨读时间,我都选一些优美的小散文,让学生们不断的朗读。在日常上课时,我尽可能让学生诵读一些重点语句及语篇,同时抽出部分时间播放原声录音带,以便学生通过揣摩原声录音带的语音语调,体会英语的韵味和美感,让学生有美的享受,促使他们主动诵读模仿,从而背诵。
四、背诵课文,深化语感
英语教学中,抓好语感这一环节的培养,能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而背诵课文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会,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强了,语言的表达就会变得流畅得体,当然,外语学习就有了更高的效率。
背诵文章由于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因而能将原本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语感也就因此形成了,这势必促成了其语言习得。随着背诵的不断输入,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语言的敏感度也就会不断增加,隐性语言知识不断扩展,语言能力也就随之不断提高。
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学的目的,不能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学目的完美实现。例如,在七年级开学初,我们首先进行英语的音标学习。而且,在培养学生识记单词能力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会准确划分音节,然后根据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音形式,并找好多音节单词的重音,最后确定该音词的准确读音。学生掌握了识记单词的正确方法,便为他们语感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通过开展相关英语活动,从而优化英语环境
要学好外语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通过开展相关的英语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校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朗读活动,还通过设立英语角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读英语、说英语。为了创设优化更多的英语环境。课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谈应尽量用英语进行,并开展了每周一个话题活动。让学生充分准备后择时在班内演讲,以锻炼其胆量和培养其语感。除此之外,还提倡他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接触纯正的地道英语,增强语感。
总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