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2-000-02
摘 要 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企业只有巧妙运用融资策略,才能获得充裕的资金、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追求更高效的经营目标。但在民营企业中,由于其性质和发展中的特点,其融资和内部的资金管理,就比其他性质的企业更加重要和迫切。而最近出现的民间借贷的近乎疯狂的现象,也和民营企业自身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风险
一、民营企业筹资渠道
在探讨民营企业筹资渠道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所呈现的特点:第一,自有资金是企业创立和发展的基础性资金来源;第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正规金融资本是广大民营企业外部资本的主要来源;第三,民间借贷的内部集资是民营企业外部融资资本的重要补充,在银行借贷不能得到满足或难以取得时,民间借贷会成为主要的筹资方式;第四,企业的应付款项等也是外部短期筹资的一个渠道。
资金的筹集渠道主要有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权益筹资又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内部留用的盈余利润;负债筹资主要是长期负债筹资和短期负债筹资。另外还有金融租赁、票据融资、典当融资、境外融资、私募基金融资等方式。
1.企业内部融资。现实中,一说起经营、建设所需资金的筹集,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向外筹资,但是向外筹资毕竟需要时间、各部门的审批和准备,也会产生各自的筹资成本,然而使用企业的内部资金,不仅省去了向外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一系列程序,节省了筹资的时间和成本,也不会引起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动,有效的保证企业各方的利益。因此,使用企业的内部资金,也就是通过内部融资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应该成为企业的首选。然而内部融资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可以使用的资金量有限,内部筹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2.企业外部融资。在股票上市方面,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一方面很难满足上市资格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即便取得了上市资格,也有可能在后续严格的监管和信息公开中丧失自己的优势,妨碍自身发展。在负债筹资方面,民营企业自有资金少,基础性资料缺乏,信息不透明,信用程度不高,以至银行难以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贷风险,再加上这些企业经营风险大,缺乏不动产抵押,贷款额度较小,甚至有些民营企业欠息严重,不良资产比例偏大,就使得银行更感到金融风险较高,风险难以控制。因此,一般金融机构不愿向他们发放贷款,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是很困难的。
二、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民营企业在运行中筹资方面遇到各方面的困难,在民营企业追求各方面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决定了它们要承担由此来带的风险。
1.股权筹资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上市之前要走过一段时间较长的资格审核的过程,审核中需要提供自己的近年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报表,审核通过以后,也需要将自己的资料公开并受到严格监管;另外,权益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股票发行的数量、价格、时机的决策,以及股利分配政策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能够通过上市融资的民营企业其实数量很少。在上市公司之外的民营企业中,自有资金的比重很大,有资料显示,这类企业自有资金的比重在65%以上。这部分资金其实是发起创立企业的内源资金,与所有者利益息息相关,它要承担起资金成本和利润分配的压力,同时,发起人还要保证自己对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这些都会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带来潜在的风险。
2.租赁融资风险。融资租赁作为缓和企业资金紧张的一种筹资方式是一种长期的租赁行为,它虽然具有设备淘汰风险小、到期还本压力轻以及改善财务报表等优点,但是由于这种租赁行为覆盖的时间比较长涉及资金比较多,对后续经营中的风险无法合理估计,就有可能产生一旦项目投资失败则无法及时清偿租金,或者市场上出现新技术的替换而导致租赁资产的无形损耗严重价值大幅下跌等风险。
3.并购融资风险。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是企业基于协同效应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通过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壮大,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费用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然而并购中风险与机遇也是并存的。首先,并购时机的把握很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并购的成本;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方对另一方很难做到全面了解,也就难以对对方的价值做出一个合理的估计,这种情况下,即便有了很好的时机也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在08年和09年全球金融风暴的时候,一些资金充裕的企业看到其他企业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市场价值下跌,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对风险做出合理的估计,就贸然出手进行收购结果出现惹火烧身的局面;再次,并购中即使合理的估计了对方的价值,在收购中获得了利益也不能说并购是成功的,因为并购的最终目的是要整合利用双方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因此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也要提前考虑。
4.负债融资风险。负债融资相对于其他筹资方式来说,有明确的时间定期偿还利息并在约定的时间归还本金,偿还债务的利息可以从税前进行抵扣,取得债务后不会造成企业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动,有利于保护股东的权益。
负债融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项目经营失败从而无法到期归还债务本息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一方面是负债筹资的规模过大,从而使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合理评估项目的利润率和成本率之间的大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极有可能造成债权人对企业的不信任,从而恶化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有可能造成资金链的断裂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其二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是国家政策向国有企业的倾斜使得民营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资源有限,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其资产质量不高,难以通过资产抵押获取贷款,于是转向民间的个人借贷活动。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据调查,近年来在私营企业的融资结构中,有约占融资总额10%的资金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进的,这种借款来源分散、成本高,我国对于民间借贷也缺少法律监管,导致了民间借贷的畸形发展,因而极易造成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的风险,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众所周知的吴英案就是因为通过民间集结资本进行经营,在迅速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更有甚者,民间借贷只是成为他们谋取暴利的手段,他们借贷过来的资金根本没有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而是以一个更高的利率借给其他人,形成一条阶梯式虚增利率的链条,这个链条的末端即使是个急需资金的企业,它也会不堪如此高的利率,最终必定两败俱伤。
三、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防范民营企业融资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要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仍然是偏向于国有企业,而很少对民营企业给予保护。政府的干涉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环境适宜,民营企业才能有健康的发展,因此,政府在规章制度上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强化商业银行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基础性条件不规范的原因,一直到出现民间借贷猖獗带来金融秩序的紊乱以来,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在贷款方面的监管审批都过于严格,从而导致民营企业贷款的不健康。因此,需要强化商业银行的作用,适当放宽贷款的条件和额度,以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
3.民营企业需要自身做到规范化。只有自身结构和管理上规范化,从财务管理上进行风险控制,企业才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发展前景,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政策的扶持,也才能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资金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费忠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汤长安.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商业时代.2007.
[3]唐玉莲.民营企业融资风险之成因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4.
[4]康玉清.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策略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1.
摘 要 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企业只有巧妙运用融资策略,才能获得充裕的资金、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追求更高效的经营目标。但在民营企业中,由于其性质和发展中的特点,其融资和内部的资金管理,就比其他性质的企业更加重要和迫切。而最近出现的民间借贷的近乎疯狂的现象,也和民营企业自身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风险
一、民营企业筹资渠道
在探讨民营企业筹资渠道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所呈现的特点:第一,自有资金是企业创立和发展的基础性资金来源;第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正规金融资本是广大民营企业外部资本的主要来源;第三,民间借贷的内部集资是民营企业外部融资资本的重要补充,在银行借贷不能得到满足或难以取得时,民间借贷会成为主要的筹资方式;第四,企业的应付款项等也是外部短期筹资的一个渠道。
资金的筹集渠道主要有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权益筹资又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内部留用的盈余利润;负债筹资主要是长期负债筹资和短期负债筹资。另外还有金融租赁、票据融资、典当融资、境外融资、私募基金融资等方式。
1.企业内部融资。现实中,一说起经营、建设所需资金的筹集,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向外筹资,但是向外筹资毕竟需要时间、各部门的审批和准备,也会产生各自的筹资成本,然而使用企业的内部资金,不仅省去了向外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一系列程序,节省了筹资的时间和成本,也不会引起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动,有效的保证企业各方的利益。因此,使用企业的内部资金,也就是通过内部融资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应该成为企业的首选。然而内部融资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可以使用的资金量有限,内部筹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2.企业外部融资。在股票上市方面,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一方面很难满足上市资格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即便取得了上市资格,也有可能在后续严格的监管和信息公开中丧失自己的优势,妨碍自身发展。在负债筹资方面,民营企业自有资金少,基础性资料缺乏,信息不透明,信用程度不高,以至银行难以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贷风险,再加上这些企业经营风险大,缺乏不动产抵押,贷款额度较小,甚至有些民营企业欠息严重,不良资产比例偏大,就使得银行更感到金融风险较高,风险难以控制。因此,一般金融机构不愿向他们发放贷款,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是很困难的。
二、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民营企业在运行中筹资方面遇到各方面的困难,在民营企业追求各方面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决定了它们要承担由此来带的风险。
1.股权筹资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上市之前要走过一段时间较长的资格审核的过程,审核中需要提供自己的近年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报表,审核通过以后,也需要将自己的资料公开并受到严格监管;另外,权益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股票发行的数量、价格、时机的决策,以及股利分配政策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能够通过上市融资的民营企业其实数量很少。在上市公司之外的民营企业中,自有资金的比重很大,有资料显示,这类企业自有资金的比重在65%以上。这部分资金其实是发起创立企业的内源资金,与所有者利益息息相关,它要承担起资金成本和利润分配的压力,同时,发起人还要保证自己对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这些都会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带来潜在的风险。
2.租赁融资风险。融资租赁作为缓和企业资金紧张的一种筹资方式是一种长期的租赁行为,它虽然具有设备淘汰风险小、到期还本压力轻以及改善财务报表等优点,但是由于这种租赁行为覆盖的时间比较长涉及资金比较多,对后续经营中的风险无法合理估计,就有可能产生一旦项目投资失败则无法及时清偿租金,或者市场上出现新技术的替换而导致租赁资产的无形损耗严重价值大幅下跌等风险。
3.并购融资风险。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是企业基于协同效应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通过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壮大,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费用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然而并购中风险与机遇也是并存的。首先,并购时机的把握很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并购的成本;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方对另一方很难做到全面了解,也就难以对对方的价值做出一个合理的估计,这种情况下,即便有了很好的时机也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在08年和09年全球金融风暴的时候,一些资金充裕的企业看到其他企业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市场价值下跌,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对风险做出合理的估计,就贸然出手进行收购结果出现惹火烧身的局面;再次,并购中即使合理的估计了对方的价值,在收购中获得了利益也不能说并购是成功的,因为并购的最终目的是要整合利用双方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因此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也要提前考虑。
4.负债融资风险。负债融资相对于其他筹资方式来说,有明确的时间定期偿还利息并在约定的时间归还本金,偿还债务的利息可以从税前进行抵扣,取得债务后不会造成企业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动,有利于保护股东的权益。
负债融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项目经营失败从而无法到期归还债务本息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一方面是负债筹资的规模过大,从而使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合理评估项目的利润率和成本率之间的大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极有可能造成债权人对企业的不信任,从而恶化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有可能造成资金链的断裂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其二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是国家政策向国有企业的倾斜使得民营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资源有限,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其资产质量不高,难以通过资产抵押获取贷款,于是转向民间的个人借贷活动。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据调查,近年来在私营企业的融资结构中,有约占融资总额10%的资金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进的,这种借款来源分散、成本高,我国对于民间借贷也缺少法律监管,导致了民间借贷的畸形发展,因而极易造成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的风险,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众所周知的吴英案就是因为通过民间集结资本进行经营,在迅速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更有甚者,民间借贷只是成为他们谋取暴利的手段,他们借贷过来的资金根本没有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而是以一个更高的利率借给其他人,形成一条阶梯式虚增利率的链条,这个链条的末端即使是个急需资金的企业,它也会不堪如此高的利率,最终必定两败俱伤。
三、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防范民营企业融资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要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仍然是偏向于国有企业,而很少对民营企业给予保护。政府的干涉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环境适宜,民营企业才能有健康的发展,因此,政府在规章制度上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强化商业银行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基础性条件不规范的原因,一直到出现民间借贷猖獗带来金融秩序的紊乱以来,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在贷款方面的监管审批都过于严格,从而导致民营企业贷款的不健康。因此,需要强化商业银行的作用,适当放宽贷款的条件和额度,以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
3.民营企业需要自身做到规范化。只有自身结构和管理上规范化,从财务管理上进行风险控制,企业才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发展前景,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政策的扶持,也才能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资金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费忠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汤长安.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商业时代.2007.
[3]唐玉莲.民营企业融资风险之成因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4.
[4]康玉清.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策略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