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发展思维和张扬个性的空间,而且对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平等的、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师生间广泛交流和沟通,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最大的特点在于:价值观方面,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方面,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方面,全面依靠学生。因此,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引导和规范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符合这种生本教育理念,应成为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主渠道。
一、营造氛围,制定目标
传统的教育理念侧重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而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转变必将引发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促成育人理念和方法的与时俱进。班级的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言行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因此,根据班级建设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班级自我管理,努力把学生引上“自我管理”的轨道。在这方面,做好“三个第一”的工作十分必要。
1.出好第一期的班级宣传板报
黑板报是班级建设的主阵地,也是宣传班级文化的一个窗口。精心组织、编排有关班级自我管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期伊始了解班级管理的目标和意义,理解班级建设与管理对自己的学习、成长的促进作用,从而营造自我管理的氛围。
2.组织好第一堂主题班会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形式,是贯彻学校要求、完成班级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课堂。精心组织第一堂主题班会,对于今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比如举办以“我与班级同行”为主题的班会,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品表演、小组讨论、汇报、唱歌、故事拓展等形式,展示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班级自我管理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班级活动气氛中感受成功、体验成长。
3.进行第一次的班级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所思、解答学生所惑、满足学生所求,对学生各方面的状况和对自我管理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惑、所求,从而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和大多数同学的意愿鼓励其为自己、为班级制定相应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奋斗。
“三个第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热情,初中生在小学已积累了相当的阅历,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班级自我管理是切实可行的。当然,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热情之后,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班级自我分层管理。
二、主动参与,分层管理
目标要实现,管理是关键。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进行班级自我管理的得力助手,也是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一层抓选举。班干部队伍的选用、班委会的组成是进行班级管理的第一步。学期初,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籍成长档案,选出具有班干部经验的学生组成临时班委进行先期管理,并鼓励其他学生自愿报名,毛遂自荐。经过一个阶段的考察了解,然后按照民主选举的办法,让全班同学自主地选出合适的人选,建立起一支能够有效进行班级自我管理的班干部队伍。二层抓培训。进行班长、班委、科代表、组长四个层次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水平。三层抓分工。职责分工,分层管理。比如:班长负责全班的日常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劳动委员负责卫生管理;宣传委员分工班刊板报;纪律委员记录纠正学生违纪情况;学习委员关注同学出勤、学生成长状况。其他班委下组协助组长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各项管理,并向班长汇报、负责。四层抓轮岗。为了给每位同学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我采取了固定班委与轮值班委相结合、每周岗位培训轮换办法,让每位学生都有施展才能、展示自我、锻炼自己的机会。五层抓考核。以“四评(纪律、卫生、出勤、财产)一奖”、学科成长记录、小公民道德建设等为考核依据,全面考察每一位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作为下学期的班委任免依据。这些班级管理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变被动的“要我管”为主动的“我要管”、“我会管”、“我能管”,真正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和班级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三、自查自律,互评互促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联系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协调者。只有师生协同合作、彼此尊重,班级管理才会富有成效,才会充满人文气息。初中生具有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心理,因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是切实可行的。在这方面,我从“小公民道德建设”入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引导学生对周一升国旗仪式进行自我评分;在诚信教育中,我倡导学业诚实……让他们从小事、从自身细微言行进行自我约束,增强自律能力。在倡导自律的同时,我还设立了小组互评公约,加强同学间的互评互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积极上进、活而不乱的良好学风、班风。
当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学生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体验而逐渐取得。班主任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协调者、合作者,使学生的自我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和建设的主渠道,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营造氛围,制定目标
传统的教育理念侧重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而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转变必将引发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促成育人理念和方法的与时俱进。班级的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言行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因此,根据班级建设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班级自我管理,努力把学生引上“自我管理”的轨道。在这方面,做好“三个第一”的工作十分必要。
1.出好第一期的班级宣传板报
黑板报是班级建设的主阵地,也是宣传班级文化的一个窗口。精心组织、编排有关班级自我管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期伊始了解班级管理的目标和意义,理解班级建设与管理对自己的学习、成长的促进作用,从而营造自我管理的氛围。
2.组织好第一堂主题班会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形式,是贯彻学校要求、完成班级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课堂。精心组织第一堂主题班会,对于今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比如举办以“我与班级同行”为主题的班会,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品表演、小组讨论、汇报、唱歌、故事拓展等形式,展示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班级自我管理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班级活动气氛中感受成功、体验成长。
3.进行第一次的班级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所思、解答学生所惑、满足学生所求,对学生各方面的状况和对自我管理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惑、所求,从而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和大多数同学的意愿鼓励其为自己、为班级制定相应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奋斗。
“三个第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热情,初中生在小学已积累了相当的阅历,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班级自我管理是切实可行的。当然,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热情之后,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班级自我分层管理。
二、主动参与,分层管理
目标要实现,管理是关键。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进行班级自我管理的得力助手,也是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一层抓选举。班干部队伍的选用、班委会的组成是进行班级管理的第一步。学期初,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籍成长档案,选出具有班干部经验的学生组成临时班委进行先期管理,并鼓励其他学生自愿报名,毛遂自荐。经过一个阶段的考察了解,然后按照民主选举的办法,让全班同学自主地选出合适的人选,建立起一支能够有效进行班级自我管理的班干部队伍。二层抓培训。进行班长、班委、科代表、组长四个层次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水平。三层抓分工。职责分工,分层管理。比如:班长负责全班的日常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劳动委员负责卫生管理;宣传委员分工班刊板报;纪律委员记录纠正学生违纪情况;学习委员关注同学出勤、学生成长状况。其他班委下组协助组长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各项管理,并向班长汇报、负责。四层抓轮岗。为了给每位同学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我采取了固定班委与轮值班委相结合、每周岗位培训轮换办法,让每位学生都有施展才能、展示自我、锻炼自己的机会。五层抓考核。以“四评(纪律、卫生、出勤、财产)一奖”、学科成长记录、小公民道德建设等为考核依据,全面考察每一位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作为下学期的班委任免依据。这些班级管理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变被动的“要我管”为主动的“我要管”、“我会管”、“我能管”,真正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和班级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三、自查自律,互评互促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联系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协调者。只有师生协同合作、彼此尊重,班级管理才会富有成效,才会充满人文气息。初中生具有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心理,因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是切实可行的。在这方面,我从“小公民道德建设”入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引导学生对周一升国旗仪式进行自我评分;在诚信教育中,我倡导学业诚实……让他们从小事、从自身细微言行进行自我约束,增强自律能力。在倡导自律的同时,我还设立了小组互评公约,加强同学间的互评互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积极上进、活而不乱的良好学风、班风。
当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学生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体验而逐渐取得。班主任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协调者、合作者,使学生的自我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和建设的主渠道,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