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法,对本校高一、高二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虽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但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调查中也发现在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探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原则与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 课外体育活动 管理原则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都对体育活动有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课外活动在中学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一定作用,也是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的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使用情况等进行理性分析,提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原则及管理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校高一、高二级4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00人,女生150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14份(其中男生274份,女生140份),回收率92%。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2.1.1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有81.4%的男生与72.8%的女生认为,体育对人的体格发展很重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提高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展。有84.5%的男生与70.7%的女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1.2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通过调查得知,有58.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强健身体,增强体质;有16.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休闲娱乐,丰富生活;有10.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有14.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减轻学习考试压力。
2.1.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从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5次的男生为18.2%,女生为0;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4次的男生为57.3%,女生为35.7%;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2次的男生为24.5%,女生为54.3%;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为0,女生为1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较多,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相对不足。从调查结果(见表3)可以看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1-2小时所占比例较高,达到70%左右。说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正确认识并能自觉参与。
2.1.4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从问卷调查(见表4)统计可以看出,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依次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武术,体操等。这可能是受粤东地区体育传统项目的影响。
3.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
3.1场地缺乏制约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特别是女生活动的场所更缺乏。除少部分学生能在学校较正规的场地活动外,大部分学生是利用学校边角空地,校园附近的空闲场所和公园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由于场地器材的缺乏,造成20%的学生放弃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此,场地不足是制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瓶颈。另外,由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活动较少,且受参赛人员的限制,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实现参加体育比赛的愿望,因此有6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班际或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
3.2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及时间相对不足
从统计结果不难看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达5次的学生仅占18.2%,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的学生占22%左右,这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还有差距,也说明学校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管理措施。
4.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良好动机,认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能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也是体现“身体好是工作好的基础,是学习好的本钱”的举措,更是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相对不足,主要是场地缺乏制约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4.2建议
4.2.1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因此,要针对学生喜爱的项目,加大运动器材、场地的投入与建设,使学校师资力量、场馆、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得到改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4.2.2建议学校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建立系统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在安排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时,要从学生的要求出发,选择一些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又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在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具备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具体管理方法,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安全、正常有序地开展;强化指导,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合理规划和配置体育场地、器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养成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钟秉枢主编.中国学校体育,2004,(6).
[3]许永刚主编.体育师友论文案例集.广东省教育厅,2004.12.
[4]毛振明主編.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5]张庆林主编.体育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0.
关键词: 高中生 课外体育活动 管理原则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都对体育活动有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课外活动在中学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一定作用,也是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的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使用情况等进行理性分析,提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原则及管理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校高一、高二级4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00人,女生150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14份(其中男生274份,女生140份),回收率92%。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2.1.1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有81.4%的男生与72.8%的女生认为,体育对人的体格发展很重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提高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展。有84.5%的男生与70.7%的女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1.2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通过调查得知,有58.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强健身体,增强体质;有16.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休闲娱乐,丰富生活;有10.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有14.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减轻学习考试压力。
2.1.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从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5次的男生为18.2%,女生为0;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4次的男生为57.3%,女生为35.7%;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2次的男生为24.5%,女生为54.3%;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为0,女生为1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较多,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相对不足。从调查结果(见表3)可以看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1-2小时所占比例较高,达到70%左右。说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正确认识并能自觉参与。
2.1.4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从问卷调查(见表4)统计可以看出,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依次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武术,体操等。这可能是受粤东地区体育传统项目的影响。
3.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
3.1场地缺乏制约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特别是女生活动的场所更缺乏。除少部分学生能在学校较正规的场地活动外,大部分学生是利用学校边角空地,校园附近的空闲场所和公园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由于场地器材的缺乏,造成20%的学生放弃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此,场地不足是制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瓶颈。另外,由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活动较少,且受参赛人员的限制,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实现参加体育比赛的愿望,因此有6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班际或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
3.2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及时间相对不足
从统计结果不难看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达5次的学生仅占18.2%,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的学生占22%左右,这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还有差距,也说明学校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管理措施。
4.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良好动机,认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能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也是体现“身体好是工作好的基础,是学习好的本钱”的举措,更是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相对不足,主要是场地缺乏制约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4.2建议
4.2.1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因此,要针对学生喜爱的项目,加大运动器材、场地的投入与建设,使学校师资力量、场馆、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得到改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4.2.2建议学校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建立系统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在安排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时,要从学生的要求出发,选择一些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又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在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具备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具体管理方法,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安全、正常有序地开展;强化指导,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合理规划和配置体育场地、器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养成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钟秉枢主编.中国学校体育,2004,(6).
[3]许永刚主编.体育师友论文案例集.广东省教育厅,2004.12.
[4]毛振明主編.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5]张庆林主编.体育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