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应该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因此,我认为,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有效达成课标的要求。
一、灵活整合,突出科学、实效性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终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来整体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合时应讲究序列、层次,篇篇课课都来整合,不现实也不必要,应以教材编排的序与“需”来定,如小语第八册的第三组课文,讲的都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依据教材特点,我们就可以将本组教材进行整合,教师不以课组织教学,而以组安排教学程序:课前布置学生走访环保部门,上网搜集动物资源现状的资料,阅读小说《我与小狮子爱尔莎》,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当前生存的境遇等,与科学课中的“生态环境”教学组合,实施课堂教学。课堂上重在学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语段,通过反复诵读、美读,感受人与动物和睦共处的协调美,再结合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开展“话说扬子鳄上餐桌的是与非”的现场辩论赛、“生态环境知多少”的手抄报比赛、创编“保护动物资源”的广告语等系列活动。
有时我们还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之序,合理重组教材。如我在进行小语第七册的期末复习时,就打破常规,跨组整合。把《爸爸和书》《打赌》《钓鱼的启示》串联,再引入一篇补充教材《穷人的风骨》组成“父亲系列”。结合美术鉴赏课上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父亲》与音乐作品《爸爸的草鞋》,通过对以上三种门类六位父亲的形象刻画与感知,让学生感受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最后再落实到写的训练上,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笔,蘸着深情的墨,歌颂伟大的父爱,许多学生写出了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来。
二、优化过程,彰显个性、独立性
布鲁纳指出:一门课程不但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还要反映求知者的素质和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新课程理念也昭示我们: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比所追求的结果更为重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就应该是这样一个追求个性化学习的过程。请看本人执教的《麻雀》一课的教学片段实录:
师:面对老麻雀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猎狗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生1: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师:看来,猎狗也是始料未及的,那我们假想一下,此时此刻猎狗会在想些什么呢?
生2:猎狗也许会想,这只老麻雀能像一块盾牌一样挡在我面前,这不是明摆着要送死吗?难道它没想过,我在吃了它之后,依然可以再吃小麻雀呀。
师:咦,你这种想法有点特别,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我认为当时猎狗并不是害怕于老麻雀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伟大力量,而是想往后退,待会儿将两只雀儿一起干掉。
师:你的这种想法缘自哪里?
生4:看课文的最后一段“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我”唤回猎狗,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吧?
生5:我同意生4的看法,连生4都能考虑到的问题,我想作者也一定能想到。应该说,伟大的力量震撼的不是猎狗,而是作者。
在这个教例中,虽然到最后教师也没有给学生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阅读潜力,看到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在教师宽厚的期待,延缓的评价,适时的“追问”下,一个个闪烁个性火花的意见鲜凌凌地“出炉”了。恰恰是这比结果重要得多了。
三、學以致用,注重迁移、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去。如结合“世界水日”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语文综合活动课时间,外出附近的工厂、企业、供水厂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深入社区了解各个家庭的用水情况,上网查找有关中国、世界水资源的现状,而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写成调查报告。根据有关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向有关部门、单位、社区、家庭等写建议书、倡议书,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同心协力保护水资源。学校还相应地开展“珍惜水资源”的征文比赛、主题绘画比赛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受到了环保教育,还使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另外,我还在所教的班级中,尝试开展“编写数学童话”的活动,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学习进行“联姻”,学生们普遍表示欢迎与接受。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学习园地”与“校报”上发表时,内心的愉悦是写在脸上的。
四、强调参与,关注体验、过程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体验中去,要求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们参加综合性学习后能不断地得到知识与发展,这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应有之义。为此,教师就应更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在课堂上,要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动员“优势群体”主动与他们携手,进行“强中弱”合理配置,组合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合作中学会宽容、理解、协作,并努力确立小组的“荣辱观”。
教师要善于发现组内“弱势群体”的特长,乐于为他们搭设平台,提高他们在组内的“威性”,以此来涨涌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如在教学《太阳》一文,师:刚才通过同学们的自学、讨论和课外知识的补充后,大家对太阳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的确,正如文中所说的“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他与我们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正因如此,人们对太阳的歌颂与赞美总是那么真诚、那么发自肺腑。下面老师热诚地邀请A同学为我们演唱《种太阳》。而后,师让生或自主或合作地进行歌词创作,师课间巡视。
教师将学生即兴创作的歌词投影到屏幕上。并请一个同学用《种太阳》的旋律教同学们演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更重要的是“弱势成员”的自信与兴趣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只要我们注重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社会,带入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是花香满园,春色满园!
一、灵活整合,突出科学、实效性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终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来整体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合时应讲究序列、层次,篇篇课课都来整合,不现实也不必要,应以教材编排的序与“需”来定,如小语第八册的第三组课文,讲的都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依据教材特点,我们就可以将本组教材进行整合,教师不以课组织教学,而以组安排教学程序:课前布置学生走访环保部门,上网搜集动物资源现状的资料,阅读小说《我与小狮子爱尔莎》,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当前生存的境遇等,与科学课中的“生态环境”教学组合,实施课堂教学。课堂上重在学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语段,通过反复诵读、美读,感受人与动物和睦共处的协调美,再结合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开展“话说扬子鳄上餐桌的是与非”的现场辩论赛、“生态环境知多少”的手抄报比赛、创编“保护动物资源”的广告语等系列活动。
有时我们还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之序,合理重组教材。如我在进行小语第七册的期末复习时,就打破常规,跨组整合。把《爸爸和书》《打赌》《钓鱼的启示》串联,再引入一篇补充教材《穷人的风骨》组成“父亲系列”。结合美术鉴赏课上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父亲》与音乐作品《爸爸的草鞋》,通过对以上三种门类六位父亲的形象刻画与感知,让学生感受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最后再落实到写的训练上,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笔,蘸着深情的墨,歌颂伟大的父爱,许多学生写出了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来。
二、优化过程,彰显个性、独立性
布鲁纳指出:一门课程不但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还要反映求知者的素质和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新课程理念也昭示我们: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比所追求的结果更为重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就应该是这样一个追求个性化学习的过程。请看本人执教的《麻雀》一课的教学片段实录:
师:面对老麻雀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猎狗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生1: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师:看来,猎狗也是始料未及的,那我们假想一下,此时此刻猎狗会在想些什么呢?
生2:猎狗也许会想,这只老麻雀能像一块盾牌一样挡在我面前,这不是明摆着要送死吗?难道它没想过,我在吃了它之后,依然可以再吃小麻雀呀。
师:咦,你这种想法有点特别,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我认为当时猎狗并不是害怕于老麻雀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伟大力量,而是想往后退,待会儿将两只雀儿一起干掉。
师:你的这种想法缘自哪里?
生4:看课文的最后一段“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我”唤回猎狗,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吧?
生5:我同意生4的看法,连生4都能考虑到的问题,我想作者也一定能想到。应该说,伟大的力量震撼的不是猎狗,而是作者。
在这个教例中,虽然到最后教师也没有给学生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阅读潜力,看到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在教师宽厚的期待,延缓的评价,适时的“追问”下,一个个闪烁个性火花的意见鲜凌凌地“出炉”了。恰恰是这比结果重要得多了。
三、學以致用,注重迁移、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去。如结合“世界水日”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语文综合活动课时间,外出附近的工厂、企业、供水厂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深入社区了解各个家庭的用水情况,上网查找有关中国、世界水资源的现状,而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写成调查报告。根据有关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向有关部门、单位、社区、家庭等写建议书、倡议书,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同心协力保护水资源。学校还相应地开展“珍惜水资源”的征文比赛、主题绘画比赛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受到了环保教育,还使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另外,我还在所教的班级中,尝试开展“编写数学童话”的活动,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学习进行“联姻”,学生们普遍表示欢迎与接受。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学习园地”与“校报”上发表时,内心的愉悦是写在脸上的。
四、强调参与,关注体验、过程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体验中去,要求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们参加综合性学习后能不断地得到知识与发展,这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应有之义。为此,教师就应更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在课堂上,要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动员“优势群体”主动与他们携手,进行“强中弱”合理配置,组合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合作中学会宽容、理解、协作,并努力确立小组的“荣辱观”。
教师要善于发现组内“弱势群体”的特长,乐于为他们搭设平台,提高他们在组内的“威性”,以此来涨涌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如在教学《太阳》一文,师:刚才通过同学们的自学、讨论和课外知识的补充后,大家对太阳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的确,正如文中所说的“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他与我们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正因如此,人们对太阳的歌颂与赞美总是那么真诚、那么发自肺腑。下面老师热诚地邀请A同学为我们演唱《种太阳》。而后,师让生或自主或合作地进行歌词创作,师课间巡视。
教师将学生即兴创作的歌词投影到屏幕上。并请一个同学用《种太阳》的旋律教同学们演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更重要的是“弱势成员”的自信与兴趣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只要我们注重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社会,带入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是花香满园,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