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文言文的神秘面纱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99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华文学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四射的奇葩。笔者从事20年初中语文教学,深刻体会到文言文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方法和途径虽多种多样的,但私下认为还是有模式可循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返璞归真,“读”占鳌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课目的之一,便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积极体验的空间至关重要。自读自悟就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自行阅读、自行感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文章不是无情物,诵读得法遍生花。”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面对文本,教师要用整体意识,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强调从篇章语境看段落义,从段落语境看句子义,从句子语境看词语义的原则,重视诵读环节在课堂上的落实。因此,不论是篇幅短小的《咏雪》《夸父逐日》,还是篇幅较长的《愚公移山》《曹刿论战》,可以说着眼于文本整体的充分而形式多样的诵读——示范读与听读、自由读与齐读、放声读与默读、学读与展示读、猜读与悟读等——是引领学生从字、词、句到段、篇、章,从表面到深层再到潜在情味全面感知的前提。教师要依据文体特点,挖掘课文语言特色,带领学生吟咏诵读,品味揣摩,让学生陶醉于古诗文的文辞之美、音韵之美、节奏之美,达到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二、深义浅入,巧捕有灵性的文眼
  古诗文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教师此时应该化身为观音,纤指一点,就点出了文章的精髓。其实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是体会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字一般会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以及描写的环境等。如教学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抓住“闲”字,通过多个环节,多重阅读来解读“苏轼之闲”,“清闲”“悠闲”“安闲”“闲人抒怀”,一“闲”解千愁,一“闲”见深义。以此作为教师备课思维的触发点,我想有些深文通过一字一词来浅入,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比如《岳阳楼记》中的一“悲”一“喜”,再如《醉翁亭记》中的一“乐”一“醉”,《小石潭记》中的一“忧”一“乐”,不都是深义浅出的正解吗?又如《湖心亭看雪》的文眼是“痴”,观“痴”行、赏“痴”景、品“痴”心,通过一个“痴”字,走进了作者,走进了文章,用最直接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应该有所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授之以渔,授以可循规律:多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让学生将重点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文言文学习的规律,例如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通假字的规律以及特殊句式的辨别。多传授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达到“见一叶而知秋”的效果,不能只一味地让学生背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和文章中心思想。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2)授之以渔,授以翻译方法:正如宝库之门要用钥匙开启,由于时间的久远和语言形式的不同,要顺畅地理解一篇文言文的大意、写作主旨、主要内容,并做到学以致用,必须具备“古文今译”的方法。这是开启文言文学习的钥匙。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授以翻译的方法,这是在学习文言文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这样三个原则:即“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避免曲解;达就是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雅就是文字优美,力求用简明、富有文采的语言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为达到这三个原则我们常用翻译五字法:留、删、调、补、换。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学作品中一枝奇葩,它以优美的语言,音调和谐,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深的广大读者的喜爱。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可小学生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让小学生把古诗词熟读成咏呢?  我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应该遵循“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
期刊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仅是“教书匠”,而且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我们
期刊
王敖 河北美术学院 2014级学生  作品名称:安徽民居(1-2)  作品类别:速写  指导老师:李永霞  尺寸:297*420MM  作品说明:此作品为安徽写生时作,安徽建筑特点就是白墙青瓦马头墙。这两幅速写表现的就是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几所民居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疏密有致,张弛有度,让我忍不住把他们记录下来。
期刊
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奋发,于是就有了那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无论那时拾掇的是沉重的竹简还是轻柔的丝帛,但只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废寝忘食,用近乎苛刻的方式磨砺形神,以皓首穷经来追求着人生的终极理想。孙敬恨己身易懈怠,常误读诗书,感淮阴易逝,华年不来,于是悬发于梁,苦读不舍昼夜,据《太平御览》之《楚国先贤传》记载:“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不知拔去多青丝华发,终于学富五车,游学天下,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从而获得创新成果。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思想品德课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
期刊
童话是少年儿童较早接触的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让孩子爱读童话,读懂童话,挖掘童话故事中无尽的“宝藏”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一、品味——初步的体验  1、品人物  在《稻草人》这篇童话中,毫无疑问主人公便是稻草人,因此笔者直接出示了故事中介绍稻草人的句子。从语句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故事主人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无人问津,站在田间地头为主人驱赶鸟雀的稻草人。叶老为何会选择一个
期刊
最近,江西高三学生因手机被没收且告知了家长,手持水果刀将班主任刺死;就在此前一天,福州一所初中的英语课堂上,因为不喜欢老师上课方式,一个学生要求全班表决“弹劾”老师,老师当即离开。  每有学生无视课堂的情况,任课教师总会负责地暂停上课进程,或者暗示,或者明示违纪学生。性格急躁的教师可能会使用批评性的语言去阻止学生违纪,而在众多同学面前受到点名“待遇”的学生肯定会不甘示弱地与老师争辩以挽回面子。这样
期刊
班级管理要对学生贯彻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思想教育、养成教育。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生活、爱好、烦恼等多方面的真实情况。班级管理是门艺术,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结合多年德育管理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效策略。  一、建立学生档案  要搞好班级管理,首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家庭状况,然后通过观察分析,建立学生档案。便于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
期刊
初学写作文,有的同学常因不知怎么下笔而苦恼。如果能学会给文章打腹稿,在动笔前,先在脑子里把作文的主题、要选用的材料想清楚,那么写起作文来就顺利多了。怎样打腹稿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这样的体会:  一是“选准镜头”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根据习作要求,如果是写事,从众多的事情中把要写的事确定下来;如果是写人,要从你熟悉的人物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人;如果是写景,同样要从你看到的美丽的景色中选定一个景点
期刊